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689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菌丝一般由孢子萌发后延伸生长形成,以顶端伸长的方式生长)

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细胞壁与寄主的原生质接触后,因渗透压的作用直接吸收养分;

生长在寄主细胞间隙的真菌,以菌丝上形成的特殊器官——吸器,深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

吸器的形状由小球形、掌状、分枝状等。

菌丝组织包括:

菌核、子座、菌索、假根和菌膜。

菌核是营养贮藏器官,也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子座是真菌从营养体到繁殖体的一种过渡形式,又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菌索能抵抗不良环境,而且有蔓延和侵染寄主的作用。

真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以孢子作为繁殖的基本单位,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真菌产生孢子的组织和结构称为子实体,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

真菌不经过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主要以断裂和芽植繁殖,无性孢子包括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等。

没有鞭毛不能游动的称孢囊孢子;

有的孢子囊内产生的孢子无细胞壁,具鞭毛能游动,称游动孢子。

有性繁殖是通过两个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经过两个性细胞的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完成。

有性孢子: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无性阶段可重复多次,所产生的无性孢子数量越大,侵染寄主的可能性越大。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真菌的命名采用国际通用的林奈“双名法”:

属名+种名+(最初定名人)最终定名人

前一个名称是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名称是种名,种名之后为定名人的姓氏(可以缩写),如有更改学名者,最初的定名人应加括号表示。

鞭毛菌亚门:

最低等的真菌,多数生于水中,少数为两栖或陆生,潮湿环境有利于生长发育。

该亚门真菌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有腐烂、斑点、猝倒、流胶等。

接合菌亚门:

无性繁殖大多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子囊菌亚门:

真菌中最大、危害最多的类群;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担子菌亚门:

真菌中最高等的亚门;

有的锈菌必须经过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此现象称转主寄生;

有的锈菌在一种植物上就能完成其生活史,此现象称同主寄生。

半知菌亚门:

只有无性阶段

亚门

营养体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鞭毛菌亚门

无隔菌丝

卵孢子

游动孢子

接合菌亚门

接合孢子

孢囊孢子

子囊菌亚门

有隔菌丝

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担子菌亚门

担子孢子

大多数不产生无性孢子

半知菌亚门

尚未了解或根本不存在

植物病原病毒:

病毒是一种极小的、非细胞形态的专性寄生物(寄生性最强)。

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单链RNA。

致病作用主要是促进寄主细胞合成新的酶或毒素,干扰或破坏寄主植物的正常代谢。

有病状没有病症。

主要引起减生性症状如花叶和碎锦、畸形、生长停止和坏死。

病毒的传播分为非介体传播和介体传播两大类:

非介体传播:

通过感病植物或带毒体本身的无性繁殖材料或有性繁殖材料来完成的。

主要有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花粉和种子传播

介体传播:

由带毒的或本身受感染的其他生物介体来完成的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刺吸式口器昆虫(最主要:

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螨类、线虫、真菌等介体进行传播。

植物病原细菌:

细菌属原核生物界,单细胞,有细胞壁,无真正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包有一层胶状的粘液层,通常称为荚膜;

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称极鞭;

生在菌体周围的鞭毛,称周鞭。

细菌的繁殖为二均裂方式。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的重要属性,薄壁菌门是革兰氏阴性菌,厚壁菌门是革兰氏阳性菌。

有斑点、腐烂、萎蔫、溃疡、穿孔、畸形等,坏死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边缘常有褪绿的黄色晕圈(细菌斑点病的标志)。

病症方面,潮湿环境下,常在病斑上泌出粘稠状菌脓,部分叶斑后期脱落成穿孔。

细菌主要通过寄主体表的自然孔口(气孔、皮孔、蜜腺等)和伤口侵入。

侵染最主要的条件是高湿度。

侵染源:

活植株、病残体、繁殖材料、土壤等;

传播途径:

雨水传播(最主要);

人为传播;

昆虫传播。

细菌病害的防治:

重点是清除侵染来源(选用无病种子、苗木插穗等繁殖材料;

注意苗圃、庭园及花坛、绿地的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进行土壤消毒等);

做好种苗消毒;

选育抗病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

在地区之间,应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措施,防止病区扩大。

发病时用抗菌素(链霉素、波尔多液)进行药剂防治。

此外,应避免形成伤口,及时保护伤口,防止细菌侵入。

植原体也叫植物菌原体。

植原体对四环素族抗菌素敏感。

包括四环素、金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

植原体病害普遍表现为系统侵染,症状多为丛枝和矮缩等现象;

通过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嫁接也是传播和接种植原体的有效方法。

植物病原线虫:

专性寄生,只能在活的细胞或组织内取食和繁殖。

口针是植物寄生线虫的最主要标识。

绝大多数产卵繁殖,少数孤雌生殖。

防治植物线虫病的基本措施有:

严格植物检疫;

增施有机肥;

选用高抗性或免疫植物与感病植物轮作或间作;

进行种苗处理和土壤处理;

药剂(D-D混合剂)防治。

寄生性种子植物:

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全寄生,包括菟丝子科和列当科等;

寄生物对寄主的依赖关系只是水分和矿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包括桑寄生科和槲寄生等。

前者无足够的叶绿素,后者有叶绿素。

主要有桑寄生科和槲寄生、菟丝子、无根藤和寄生性藻类。

寄生性种子植物依靠风力和鸟类介体传播。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过程。

包括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寄主植物的抗病过程、病害侵染循环等内容。

寄生性:

病原物从寄主获得活体营养的能力。

包括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强寄生物)--活体寄生物,兼性寄生物、专性腐生物(死体营养物)

寄生专化性:

任何寄生物都只能适应一定种类的寄主植物(寄主范围也叫寄主谱)

致病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

表现在酶的致病作用、生长调节素的致病作用、毒素的致病作用、争夺营养、机械压力。

抗病性:

植物对病原物所表现的不易亲和或不易感染的特性,即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物活动的能力。

具有遗传性、专化性。

抗病性与致病性同时存在于寄主-病原物体系中。

包括免疫寄主、抗病寄主、耐病寄主和感病寄主;

抗病性分为被动抗病性和自动抗病性;

垂直抗病性(小种专化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非小种专化抗病性);

典型的抗病性例子:

过敏性坏死反应和植物保卫素的产生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植物侵染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

包括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源、再侵染源以及病程(主要环节)

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

场所包括有病植物、病植物残体、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土壤和肥料、昆虫等传播介体。

初侵染:

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的场所出来,所进行的第一次侵染。

再侵染:

受到初侵染的植株在同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发病过程,产生大量的繁殖体并又被传播到健康植物上,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进行重复的侵染。

病原物的传播:

自然动力传播(风、雨、流水、昆虫和动物活动)、主动传播、人为传播(农事操作)

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

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

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

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

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

病程: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过程。

包括接触期(孢子接触寄主到孢子开始萌发)、侵入期(孢子萌发到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影响条件是温湿度)、潜育期(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表现症状)、发病期(从寄主表现症状开始到症状停止发展为止)。

侵染循环绝不意味着病害年复一年、不变的重复发生。

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原:

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各种不良或不适宜的环境因素。

它和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在于没有病原生物的侵染,在植物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所以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病原:

1、环境中的不适宜因素----物理因素:

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的异常;

化学因素:

土壤中的养分失调、空气污染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等。

2、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虽然不属于环境因子,但由于没有侵染性,也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常见的有:

营养失调、温度与光照失调、水分失调、大气污染等因素。

缺素症:

1)症状在植株下部老叶出现:

缺乏N(黄化)、P(紫色)、K(叶枯)、Mg(明脉)、Zn(小叶而黄)。

---元素可移动2)症状在植株上部新叶出现:

缺乏B(畸形果)、Ca(芽枯)、Fe(白叶)、S(黄化)、Mn(失绿斑)、Mo(叶畸形)、Cu(幼叶萎蔫)---铁臂阿童木流钙还猛(FeBCuMoSCaMn)

缺铁嫩叶黄化、失绿白化;

缺镁是下部叶片褪绿、黄化;

缺锰叶脉间枯黄色;

缺硫植物叶脉发黄,叶肉组织仍保持绿色,从叶片基部开始出现红色枯斑。

锌中毒:

植株小,叶片皱缩、黄化或具褐色坏死斑。

锰毒:

引起叶脉间黄化或变褐

土壤水分失调:

土壤干旱,植物萎焉,如杜鹃缺水叶尖及叶缘变褐色坏死;

土壤水分过多,根部腐烂,水涝。

温度不适宜:

高温灼伤,低温冻害,水渍状斑。

防护措施:

树干涂白

光照不适宜:

光照不足引起徒长,光照过强引起叶黄。

土壤酸碱度不适宜:

南方酸性土壤容易缺P、Zn;

北方石灰性土壤容易发生缺Fe性黄化病

有毒物质的影响: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氧化硫、氯化氢和氟化物等有害气体及各种烟尘

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不当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

没有病症、成片发生、没有传染性、可以恢复。

区别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

1侵染性病害有病状和病症,症状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或迹象;

非侵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无病症,一般不呈现一个渐进扩展的模式。

2侵染性病害是有发病中心的,并有从中心向周围扩展蔓延之势。

3侵染性病害在一特定地点,通常在个别或少数种类的寄主植物上,非侵染性病害是在一个地方几种或多种而且在分类互不相关的植物上发生类似症状。

柯赫法则检验

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

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综合防治:

以生态学为基础,有机地运用各种防治手段,对物理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

各种生物和微生物区系,寄主的抗病性,以及病原物的生存、繁殖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控制或调节,建立一个以栽培植物为主体的相对平稳的生态系,并力求保持其相对稳定性,把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容许的水平之下。

防治三角:

生物、生态、经济

植物检疫:

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检验方法:

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栽培检验

栽培措施:

选用无病繁殖材料、培育健苗、植物的合理配置与轮作、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场圃卫生。

农药的合理使用:

贯彻“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使用农药。

(对症下药、适用用药、交互用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

常见的杀菌剂

无机杀菌剂:

波尔多液(伤口保护剂,对鞭毛菌亚门的真菌效果较好,但对白粉病的锈病效果差);

石硫合剂(红褐色透明液体,臭鸡蛋味,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可防治锈病、炭疽病。

高浓度为铲除剂,杀虫杀螨);

白涂剂(减轻观赏树木因冻害或日灼而发生的损伤,遮盖伤口,避免病菌侵入,减少天牛等害虫产卵机会);

高锰酸钾(土壤消毒,工具、花盆及种苗消毒)

有机杀菌剂:

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

内吸杀菌剂)、甲霜灵、多菌灵

叶花果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

■白粉病类:

月季白粉病

■锈病类:

梨桧锈病

■炭疽病类:

兰花炭疽病、含笑炭疽病

■叶斑病类:

月季黑斑病、花木煤污病、白玉兰叶枯病、含笑叶枯病

■叶畸形类:

桃缩叶病

■病毒病类:

仙客来病毒病

侵染特点:

病落叶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

防治原则:

减少侵染来源:

园林栽培措施、剪除病叶、深翻等。

喷药保护、水肥管理、通风透光等

症状:

侵染叶片后,在叶片正面表现为橙色,近圆形病斑,病斑略凹陷,斑上密生黄色针头状小点。

叶背面病斑略突起,后期长出黄褐色毛状物。

果实和果柄上的症状与叶背症状相似,幼果发病能造成果实畸形和早落。

病原:

锈菌

防治措施:

(1)彻底铲除梨园周围5km以内的桧柏类植物。

(2)在桧柏植物上喷药抑制冬孢子的萌发和锈孢子的侵染。

对不能砍除的桧柏类植物要在春季冬孢子萌发前敷除病枝并销毁,或喷1次石硫合剂或80%五氯酚钠抑制冬孢子发生。

(3)喷药保护梨树。

在重病区,于梨树展叶期和落花后各喷1次杀菌剂,来防止担孢子的侵染。

药剂有1:

2:

200倍波尔多液,65%代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5%粉锈宁1000倍液等。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躯分节,分别集合成头、胸、腹三个部分;

2.头部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

3.胸部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腹部由9-11节组成,末端具外生殖器。

5.具有变态特性:

从卵中孵出到变成成虫,要通过系列内、外部形态和构造的变化。

最长的竹节虫体长可达330mm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Insecta)。

 

昆虫纲与其近似纲比较

纲名

体躯

分节

触角

生活

环境

代表

甲壳纲

头胸部、

腹部

复眼1对

2对

至少5对

水生

虾、蟹

多足纲

头部、

胸腹部

1对

每节1-2对

陆生

蜈蚣、

马陆

蛛形纲

单眼2-6个

4对

蜘蛛

昆虫纲

头部、胸

部、腹部

单眼0-3个

3对

2或1对

陆生、

蝗虫、

龙虱

昆虫纲在地球上广为分布的原因:

具有翅、体小、取食器官多样化、繁殖力强、适应力强、变态特性

昆虫的头部:

头壳表面有口器、触角、复眼及单眼(昆虫取食和感觉中心)

昆虫头式(昆虫头式类型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下口式:

植食性咀嚼式昆虫(蝗虫、蟋蟀、蝶蛾类幼虫);

前口式:

捕食性、钻蛀性昆虫(步行虫);

后口式:

刺吸式昆虫(蝉、蚜虫、椿象)

头部附器:

触角、复眼、单眼、口器

1)触角:

分三部分(柄节、梗节、鞭节)功能:

嗅觉、触觉,是昆虫觅食、求偶、避敌的基础。

触角种类:

①线状(丝状):

蟋蟀、天牛;

②念珠状:

白蚁、褐蛉;

③锤状:

瓢虫;

④球杆状:

蝶类;

⑤羽毛状(双栉齿状):

♂蛾;

⑥锯齿状:

芫菁、叩头虫;

⑦鳃状:

金龟子;

⑧刚毛状:

蜻蜓、蝉;

⑨具芒状:

雄蚊;

⑩肘状(膝状):

蜜蜂、象甲

触角的功能:

鉴别种类的重要依据;

鉴别某些种类的雌雄;

用以害虫的防治(性信息素诱杀)

2)眼:

取食、栖息、群集、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复眼:

分辨近距离和移动的物体。

--复眼对光的强度、波长和颜色有较强的分辨能力,特别是对人眼所不能看到的波长在330-400nm的紫外光有很强的趋性。

因此可以利用黑光灯、双色灯、卤素灯诱集昆虫。

单眼:

分辨光线强弱和方向,不能看清物体本身的形状。

3)口器

主要为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两种类型。

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等五个部分

危害症状:

对植物所造成的机械损伤明显。

把叶片咬成缺刻或穿孔(金龟子、叶蜂幼虫和一些鳞翅目的幼虫);

在果实或枝干内部钻蛀隧道,取食危害(食心虫和危害枝干的天牛、吉丁虫等)。

吐丝缀叶、卷叶(卷叶蛾、螟蛾);

咬断幼苗或啃食皮层,将幼苗萎蔫枯死(蛴螬);

咬断幼苗根茎部后将其拖走(大蟋蟀、地老虎)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

可将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喷撒在植物体上或做成毒饵,使其和食物一起被昆虫食入消化道,即可引起中毒和致病死亡。

刺吸式口器(蝉、蝽、介壳虫)

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有唇、上颚、下颚、下唇

适用的杀虫剂:

触杀剂和内吸剂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症状:

吸取植物的汁液,造成病理的或生理的伤害,使被害植物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畸形,或因部分组织受唾液的刺激,使细胞增生,形成膨大的虫瘿。

多数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可以传播病害,如蚜虫、叶蝉、飞虱等。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

对剌吸式口器的害虫的防治,只有用内吸剂、触杀剂和熏蒸剂才有防治效果,而胃毒剂防治则无效。

虹吸式口器:

蝶、蛾(以幼虫为害,吸果夜蛾除外)

嚼吸式口器(蜜蜂)锉吸式口器(蓟马)刮吸式口器(蝇蛆)舐吸式口器(家蝇成虫)

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常选用胃毒性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或制成固体毒饵,害虫取食时,杀虫剂随食物一起进入害虫消化道,被吸收以后通过血淋巴扩散到神经、肌肉等各种组织中,产生毒杀作用。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应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被植物吸收后,害虫取食时,将植物汁液与药剂同时摄入体内,发挥杀虫作用。

触杀剂和熏蒸杀虫剂等不受口器类型限制。

4)胸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个体段,由3个体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

每个胸节的侧下方各生有1对分节的足。

多数昆虫在中胸和后胸侧上方还各生有1对翅,依次称为前翅和后翅。

足和翅都是昆虫的运动器官。

胸部是昆虫运动的中心。

每一个胸节都是由4块骨板构成,背面背板、下面腹板、左右两侧板

胸足构造: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足的类型:

A.步行足(步行甲)B.跳跃足(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C.捕捉足(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的足)D.开掘足(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E.游泳足(龙虱的后足)F.抱握足(龙虱雄虫的前足)G.携粉足(蜜蜂的后足)H.攀握足(虱类的足)

5)翅

三边三角(前缘、内缘、外缘;

顶角、内角、臀角),臀前区、臀区、腋区、轭区

类型:

按质地和覆盖物分

A、膜翅:

蜂类、蜻蜓B、毛翅:

石蝇C、鳞翅:

蝶、蛾D、缨翅:

蓟马E、覆翅(复翅):

蝗虫、叶蝉F、半覆翅:

竹节虫H、鞘翅:

天牛、金龟子G、半鞘翅:

蝽I、棒翅(平衡棒):

蝇类、蚊

6)腹部

一般由9-11节构成,之间由节间膜相连,可弯曲,伸缩、扩张,对呼吸、交尾、产卵有意义。

着生尾须,外生殖器(雌虫产卵器,雄虫是交配器),内藏内脏,为昆虫的生殖和代谢中心。

(内部有消化、排泄、呼吸、生殖系统)

昆虫体壁有延展性、坚硬性、不透性

在杀虫剂中加入对脂肪及蜡层有溶解作用的溶剂,或在粉剂中选用对蜡层有破坏作用的惰性粉作为填充剂,都能破坏体壁的不透性,从而提高药剂的杀虫效果。

昆虫内部器官系统

由两层隔膜(背膈、腹膈)分隔成3个血窦(背血窦、围脏窦、腹血窦)

背血窦里有围心细胞、背血管,腹血窦里有腹神经索

内部器官系统: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1)消化系统

胃盲囊(在消化系统):

增加中肠的表面积,有利于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营养物质

中肠是昆虫主要的消化场所,胃毒剂对昆虫的杀伤作用与中肠液的PH值密切相关,碱性的农药对中肠液呈酸性的甲虫杀伤力大,而碱性农药对中肠液呈酸性的蝶蛾幼虫杀伤力大。

2)循环系统

开放式循环:

——昆虫的血液不完全在血管里流,它充满整个体腔,血液在体腔里、器官间流动,只在流经背血管时,才被限制在血管里流动,这种循环称开管式循环。

循环系统:

包括背血管和体腔,背血管分动脉和心脏两部分。

3)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主要是马氏管

4)呼吸系统

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门和气管系统组成

1、昆虫的呼吸主要靠空气的扩散作用,其次是体壁有节奏的扩张和收缩引起的通风作用。

2、呼吸作用与熏蒸杀虫剂的关系

当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毒气时,毒气同样可随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虫体,使昆虫中毒死亡。

这就是利用熏蒸剂杀虫的原理。

3、气门的疏水性,水滴不易进入,但有油类制剂容易渗入进虫体。

肥皂水、面糊水等可堵塞气门导致窒息死亡。

5)神经系统

在腹血窦里,神经冲动的传到依靠乙酰胆碱的释放与分解而实现,大多数农药都是神经毒剂,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致毒作用是因为抑制了胆碱酯酶的作用。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于神经纤维膜,改变膜的离子通透性,使中毒昆虫高度兴奋或产生痉挛。

6)内分泌系统

内激素有脑激素、脱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外激素有性外激素

两性生殖:

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结合(受精)后,发育成新的个体。

孤雌生殖:

雌虫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作用发育成新的个体。

偶发性孤雌生殖(家蝉);

经常性孤雌生殖(雄虫,蜜蜂;

没有雄虫:

介壳虫、粉虱、蓟马、叶蜂、小蜂)

“世代交替”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而交替进行。

卵胎生:

某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体(梨圆盾蚧)

幼体生殖:

在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幼虫期就进行生殖。

个体发育:

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幼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