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890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恨铁不成钢

C.擅长 

露马脚 

趾高气扬 

工到自然成

D.瞭望 

碰钉子 

名门旺族 

一言以蔽之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在河北卫视年度“读书”主题晚会上,揭晓了由专家和读者联合投票推选出的文学类、科普类与少儿类(每类10种)共30种“年度影响力图书”。

B.从4月中旬到5月中旬,河南举办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月活动,期间将举办多场以小微企业为主角的银行、企业对接会。

C.西洋画,满;

中国画,空。

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

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国画。

D.由于煤灰没有严格意义的熔点,衡量其熔融过程的温度变化,通常用三个特征温度:

即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凡·

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奥也随之而去。

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传诵着他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友谊。

B.《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吕克·

尼亚卡贾就有关土地荒漠化问题曾说,人们能够也必须阻止土地蜕化,以应对环境变化、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C.对老百姓来讲,生活幸福与否,跟收入是否有增加、社会是否有保障、社区是否功能健全这三大指标休戚相关。

D.实际上,保险最怕“临时抱佛脚”,要想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加安心,你需要把自己的保障提前化、日常化,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待生命和健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诚信缺失对社会道德是毁灭性的伤害,当前为公众深恶痛绝的那些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B.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口号,是伦敦奥组委在国家皇家植物园举行倒计时100天庆典活动之前向记者提交的一份新闻公报中公布的。

C.食品和药品的安全保障是监管和执法部门的首要工作。

能否打击食品和药品安全犯罪,不只是维护市场秩序,更是在打一场形势严峻的公众健康保卫战。

D.天上王城景区地处沂蒙腹地的沂水县泉庄乡,以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的纪王崮为中心,以商周时期纪国迁都至此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整合建成的4A级景区。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

张田勘

所谓的“世界末日”——地球会彻底毁灭,这并非完全源于玛雅预言,而是综合了古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和宗教传说而产生的。

墨西哥碑铭专家欧布莱孔•克莱林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而且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是:

人们将经历187.2万个日子来到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神将从天而降。

就连现代玛雅人、危地马拉的玛雅长老皮克顿也表示,他们所说的2012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以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

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

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都触目惊心。

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

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的诱因:

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

该种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末日种子库”,只不过是人类因应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份”做法。

真正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

即便是没有核战争,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世界末日”的威胁之中。

所以,“世界末日”并非只是个“传说”,但锁紧“世界末日”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1期有改动)

6.下列各项中,“世界末日”的内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墨西哥碑铭专家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

B.“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C.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D.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7.下列各项中,属于“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原因的一项是

A.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B.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O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

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

C.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

其中一次鼠疫的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

D.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但古今的玛雅人确实都说过“2012年”将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或者神将从天而降,或者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觉醒、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B.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因为电影《2012》的宣传、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的发生、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等,仍让人觉得“世界末日”犹存。

C.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这虽不能阻止却能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

D.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因为无论是核电站发生事故,还是核电站产生的至今无法妥善处理的那些乏燃料,都将成为巨大的危险因素。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余靖传

朱熹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

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

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

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

公独上书日:

“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

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

”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

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

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

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

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

靖以实对。

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

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

朝廷患之,久议未决。

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

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

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

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

朝廷遂发册臣元昊。

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

及再往,虏情益亲。

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

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

公奏罢之,以来达商。

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

及公北归,不栽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

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善遇之。

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

知州怒,以为玩己。

捃其罪无所得,惟得全与希古接坐。

全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

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

范公参政,引为谏官。

秘书丞茹孝标丧服未除,入京私营身计。

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

孝标由是获罪,深恨靖。

靖迁龙图阁直学士,王仝数书于靖求仕,靖不能应其求。

孝标闻靖尝犯刑,诈匿应举,乃自诣韶州,购求其案得之。

时钱子飞为谏官,方攻范党。

孝标以其事诏之,子飞即以闻,诏下虔州问王全。

靖阴使人讽全,令避去,全辞以贫不能出。

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全。

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

仝不从对,称希古即靖是也。

靖遂以将军分司。

(本文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官御史缄口避祸缄:

闭口

B.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让:

指派

C.各用一字为目目:

纲领

D.犹留夏册不遣遣:

派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

A.B.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乃自诣韶州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

C.D.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余靖“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

②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

③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

④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⑤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

⑥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被贬至饶州任知州后,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上书为范仲淹辩护,因此都得罪当权者而遭到贬官。

当时的贤士都为他们被贬出朝而惋惜,称他们为“四贤”。

B.庆历四年,朝廷派余靖以谏议大夫的名义带着十多个随从驰往居庸关的九十九泉,见到契丹的国主,并说服了他,从而替朝廷解除北部边境的危机。

C.余靖不仅能用契丹语说话,而且能用契丹语作诗。

当他第二次出使契丹时,契丹人对他更加热情,契丹国主也大为高兴,但余靖却因此而被贬官。

D.茹孝标抓住余靖隐瞒曾受过刑罚而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让谏官钱子飞将余靖的案子上奏给仁宗,终使余靖在被贬龙图阁学士之后又被贬为将军分司。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

(3分)

(2)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

(4分)

(3)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

(2)两题。

(8分)

梦入关

韦庄

梦中乘传①过关亭,南望莲峰簇簇青。

马上正吟归去好,觉来江月满前庭。

吴门梦故山

赵嘏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②树西。

【注】①传:

驿站的马车。

②馆娃宫:

古宫殿,在吴门(今苏州)灵岩山上。

(1)两诗都写梦回故乡,借梦抒情,但梦境却各有特色,请对两者作分析比较。

(2)两诗写“月”—“满”—“堕”,但其作用却基本相同,请对此作具体赏析。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登东皋以舒啸,▲。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他山之石,▲。

(《诗经》)

五、(1Z分)

16.阅读下面的图表,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云天小区房价走势变化的基本特点,不使用具体数字(包括年份),含标点不超过35字。

17.下面文段的画线句子中,有的在语言表达上存在错误,请找出4处,先写出有错误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西方的莎翁名剧,我国的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必然会被后世反复解读、改编与重塑是概莫能外的,②但是,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必须准确传达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实质。

在当代社会,最常见的名著改编行为是影视剧创作。

③以《西游记》为例,20世纪以来曾多次被推向影视屏幕。

动画片《大闹天宫》、戏曲片《三打白骨精》、周星驰《大话西游》等电影、央视版和张纪中版《西游记》等电视剧,都改变着人们对《西游记》的固有认知,④孙悟空在造反英雄、儿童偶像和后现代情圣等形象之间穿梭变化着。

但是,正如孙悟空固然有七十二变,他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以及疾恶如仇、积极乐观的英雄气概没有变一样,⑤名著改编固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而随之不断呈现出新风貌,⑥但名著固有的优秀精神品格和艺术风格则是一成不变的。

18.在下面文段空缺的A、B、c处填人适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谐调。

多少次,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追寻那远方的神奇,A。

我们欢呼雀跃翘望高悬天际的彩虹,B;

C,却没有用心聆听窗外小鸟婉转的啼唱;

我们千里跋涉去寻觅奇花异卉,却没有意识到路边蔷薇细细的馨香。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放过星星

[俄罗斯]维克多·

德拉贡斯基

“这栋小别墅建好已经好多年了,”主人边抚摩着墙壁边得意地说,“十年前我在一家建筑工程局当领导,那个地方嘛,各种板材、门窗应有尽有。

而我是领导,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所以每个月报预算时,我多报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们国家这么大,这些小事没人发现。

就这样,别墅很快就建起来了。

你看,挺好吧?

五个房间,一个露台,一个仓库,还有一个车库。

这个小院子也不错吧?

这块地我弄到得更早,那时候我还在土地管理局管事呢!

“是不错,”客人说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房子的基座还是砖的呢。

“基座?

这是后建的,”主人说,“在建筑工程局工作一年后,我又被调到了一家砖厂。

怎么样?

这砖也没得说吧?

都是耐火砖。

看够了吗?

咱们进屋吃饭去吧。

兄弟,把鞋好好擦擦,屋子里有地毯,别踩脏了。

从砖厂调出来后,我又去了鸟兹别克地毯厂在莫斯科的一个分厂,那儿生产的地毯漂亮极了,我攒了七八块呢……你快坐下,别拘束。

不管怎么说,咱们是亲戚嘛。

你的日子过得太清贫了,虽然你只是在学校教书,可想弄点儿东西也不难,你只要肯动脑筋就行……”

“不行,对不起,”客人的情绪有些激动,“我做不到……”

“快请坐,”主人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坐到沙发上来,你看我这儿摆着的这套家具。

我能在家具厂白干吗?

家具厂的头儿可不好当,活太多!

那些结婚的、乔迁的都等着买家具呢。

我这套家具是当次品弄来的,梳妆台上掉了一颗螺丝钉,大衣柜的把手有点晃动,当然,这就是次品。

虽然是次品,也不能扔了吧,那就给我拉家里来吧……来吃饭吧,快坐下,咱们先喝一杯。

主人把一只装满酒的酒杯推到了客人的眼前。

客人小心翼翼地用手摸了摸那只晶莹剔透的高脚杯。

“我怕把这只杯子打碎了,”他看着眼前这只杯子,目光越来越凝重了,“这只杯子可是非常罕见的艺术品,不应该用来喝酒,而应该摆在展览馆里!

“真让你说对了!

”主人大叫了一声,“有一次,我负责办一个展览,就把一部分展品找了个借口留下了,我说这些展品在运输途中损毁了……干杯,祝你越来越健康!

但愿这不是最后一次展览!

常言道:

经常喝酒,没钱买房。

咱们是酒照喝,房照买。

你能来太好了,多吃点。

这种鱼在你们那里是不是见不到啊?

红鱼子呢?

牛排呢?

多吃点,别客气!

现在我老了,就调到一家食品超市当负责人去了。

超市虽然不大,但肯定够咱们这辈子的了。

咱们又能吃多少?

咱们国家这么大,这点儿小事没人管……”

二人酒足饭饱。

“咱们出去散散步吧,”主人说,“吃完晚饭不出去走走,睡眠不好。

咱们就在我家的院子里走走,我这个院子够大了,你不用担心。

你闻到花香了吗?

这是我在市绿化管理局工作时弄来的,这种花非常罕见,是市政府当时为普希金博物馆从什么地方买来的。

你闻到了吗?

这种花的气味怎么样?

——别叫了!

”主人说着,突然朝一只用锁链锁着的公狗喊了一声。

“你连自己人也不认识了吗?

这是纯种瑞士灵獒,得过冠军。

我以前在一家育犬基地当过经理……”

不远处,有一只公鸡已经开始报晓。

“这是一只荷兰鸡,”主人说,“我在……”

“您还在养鸡场当过领导?

”客人问了一句。

“是啊,”主人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客人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越来越忧郁,一种莫名的激动使他喘不过气来,他面色苍白地仰望着苍穹。

“星星啊,星星,”他动情地说,“你们是那么遥远,那么可望而不可即,又是那么明亮,那么晶莹……”

“可不是嘛,”主人这时也精神一振,“你看那颗星星最大,最亮,油汪汪、水淋淋的。

我在天文馆……”

“不许动星星!

”还没等主人说完,客人突然怒不可遏地大声喊道,“你这个混蛋,你给我滚远点儿!

你不能再打星星的主意了!

大家需要星星,孩子们也需要星星,你总得给孩子们留下点儿什么吧!

(李冬梅编译,有删改)

19.分析概括小说中“主人”的形象特点。

20.小说中的“客人”是怎样一个人?

他的情绪态度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21.人物语言描写在这篇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22.小说结尾部分,“客人”怒斥“主人”,要求他“不能再打星星的主意了”。

请结合全文,对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的用意进行探究。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握住智慧的“苹果”

王庆节

苹果产品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的时候,有人编出了“三只苹果”的故事:

“有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只诱惑了夏娃,一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只握在乔布斯手中。

照此说法,诱惑了夏娃的苹果让人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砸醒了牛顿的苹果让人类成为机械时代的人;

而乔布斯的苹果呢?

有人说,它帮我们走进IT数码时代。

苹果公司标志

这个评价是否公允?

很难断言。

在我看来,史蒂夫·

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也许不在于那个魔器般的“苹果”,而在于他对着“智慧之果”“咬”下的那一口。

他“咬”得如何与众不同?

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咬”?

正是这种对“智慧之果”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以及这一“咬”中蕴含的不畏挫折、屡败屡战的精神,使得他成为乔布斯,成为哲学精神在当今时代的化身。

可以说:

引领乔布斯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与心灵密码,正是哲学。

乔布斯曾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开山之人,乔布斯人生偶像名单上的第一名。

乔布斯将苏格拉底、达·

芬奇、哥白尼等称为“人类灵感的灯塔”,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

在他看来,这不只是关系到苏格拉底,更关系到你自己,关系到你如何创造更多的真、善、美。

苏格拉底所理解的哲学智慧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爱”。

这种“爱”就是一种哲学的精神和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身中发掘的智慧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苏格拉底并没有任何严格意义上的著作传世,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全部哲学的开山,因为他的人生就是他的“哲学著作”。

所以,当我们说乔布斯是哲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化身”,意思就是:

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苏格拉底哲学所代表的那种批判、创新、理性、反思的人生态度与精神。

乔布斯的成长充满苦涩艰辛。

小乔布斯一出生就被送给了养父母——一对没有大学学历的蓝领工人。

养父母含辛茹苦、耗尽家财,将乔布斯送进了花费不菲的名牌大学。

但乔布斯对这种按一定程式送到嘴迎的“知识苹果”不感兴趣,6个月后,他选择了退学。

可是,失学后的乔布斯到处游荡蹭课,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他找到了“咬”“智慧苹果”的方法,这才有了乔布斯与“苹果”后来的一段佳话。

在人生路上,往往会有一些关键性的路口,而在这些路口的抉择与决断,就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

乔布斯的故事告诉我们:

当这些抉择时刻来临时,不盲从旧规,不取媚大众,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走自己的路,做真实的自己。

这种人生态度所折射出的“Knowthyself”(知道你自己)“Bethyself”(成为你自己)精神正是铭刻在希腊神殿上的哲学箴言给我们的启示。

与众不同,成为你自己,这正是乔布斯后来成功的秘密所在。

哲学家说,人生的本质无非就是不断学习和领悟死亡的过程,唯有对死的大限的真体悟才会揭示出人生大化之真谛。

这也是乔布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哲学启示。

乔布斯短暂的一生大起大落。

他在回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时说,“在三十岁的时候,我被炒了鱿鱼,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当时没有觉察,但是事后证明,被苹果公司炒鱿鱼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

巨大的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反差让乔布斯很早就品尝到“出生入死”的滋味。

他意识到,我们人生历程中的每一次抉择、行为的每一次完成,都是一种一定意义上的“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