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7208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docx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

针对我国工程造价模式落后,致使造价方法从项目概算开始就已经与实际脱节,“三超”、二次调价索赔等一系列问题均与造价数据的不精确和延后性直接相关问题,借鉴BIM技术在数据存储、调用上的高效性,分析了其在工程造价及管理上的巨大应用价值,并就实现BIM系统功能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共享,

Abstract:

Engineeringcostmodeinourcountry,thecostmethodstartingfromtheprojectbudgetisdisconnectedwiththeactual,"threeexcesses"aseriesofproblemssuchaspricing,secondaryclaimandcostofdatainaccuracyanddelayisdirectlyrelatedtotheproblem,usingBIMtechnologyindatastorage,callonefficiency,analysesitsgreatapplicationvalueinengineeringcostandmanagement,andrealizetheBIMsystemfunctionarefacedwiththeproblemputforwardSuggestionsforimprovement.

Keywords:

BIMtechnology,engineeringcostmanagement,datasharing

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突出问题是信息滞后,标准不高的问题造成了工程造价管理效率不高,造价管理普遍存有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及“结算超预算”三超问题。

国家清单计价的推行,为建筑业提供了规范的造价发展环境,也对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精细化造价管理势在必行。

BIM信息技术可大大提升前期估测的精准性,提升信息处理速度,利于参与方在项目各个阶段的信息的“传输及共享”,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1.BIM技术的定义及原理

1.1BIM的定义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的模型,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造价的数字化方法。

BIM作为新一代计算机辅助建设技术可以进行四维甚至是五维模拟实际施工,以便于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对将来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发现、分析、解决,在三维空间BIM模型的基础上添加时间和成本,形成五维的建筑信息,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准确的确定工程量消耗、材料入场时间,大量减少仓储费用和材料浪费,实现工程造价的实时动态管理。

BIM模型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

信息表达,信息计算,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传递。

由此可见,BIM技术会对造价管理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2BIM的原理

BIM是建筑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对项目组织、流程的信息化,是建筑工程项目工程特性的数字化表达。

BIM的实质是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三大数据标准IFC、IDM、IFD的支撑,把不同软件、不同阶段、不同参与方有效地连接起来,确保与该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信息得以快速、通畅的传递及共享。

可以为该项目从概念到拆除的全寿命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且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参与人可以按照权限不同通过BIM系统插入、提取、更新和共享数据。

2.传统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2.1工程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

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为主的传统模式,这直接导致很多信息数据与市场脱节,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①定额信息数据每5年才修编一次,信息相对滞后。

在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市场的供求变化和价格水平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建设工程定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与实际市场脱节。

②在消耗量指标上,目前造价管理机构使用的都是当地政府制定的消耗量指标,这些指标反映的是地区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事实上,各地区的差异十分巨大,消耗量指标无法准确反映生产力现状,因此盲目套用统一的定额指标必然导致工程造价难以反映市场经济变化,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必然大打折扣。

2.2工程造价确定方法静态滞后

当前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是由设计图纸计算出工程量,套用定额,确定工程的直接成本,在此基础上,依据费用定额的相关系数,计算工程的间接成本、利润、税金等,累加得出工程价格。

同时,考虑定额值的基础单价与当时市场价格的价差。

价差的调整方法按国家规定,乘以调整系数,或者采取材料差价另外计算。

这里就出现两个问题:

①定额单价的滞后性;②费用定额的静止性。

一味套用统一的定额指标显然无法精准估算工程价格,也是当前工程普遍“三超”的原因之一,即从造价源头上就没有进行准确的预算。

2.3造价过程彼此孤立

传统的工程造价过程是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预算,结束后编制结算。

整个工程造价过程都是在被动的进行计算。

其间所形成的造价信息仅仅作为一个使用工具出现,无法发挥造价管理对成本管控的巨大潜力。

结算完成之后才能准确知道工程的全部造价信息,经常会由于情况发生时造价信息的不及时造成各种后期索赔反索赔的情况,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3.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宜性

3.1BIM数据库信息更新及时

BIM可以将建筑物的所有信息形成参数化的三维模型,当建设工程项目发生变化或者材料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在BIM模型中调整相应的信息,整个数据库就会相应地发生调整,在项目的整个寿命中数据库会处于这样的不停的变化。

数据库中的信息包含了建筑构件的工程量,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建设项目的设计变更以及变更前后的变化等等。

3.2有效提高工程量计算精确度

基于BIM参数化模型,依据空间拓扑关系和3D布尔运算规则,造价人员只需依据当地工程量计算规则在BIM软件中相应地调整扣减计算规则,系统将自动完成构件扣减运算,更加精确、快速地统计出工程量信息。

这不仅降低了可能由于人工计算产生的错误,而且便于精细化管理。

3.3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利用BIM三维模型,加入时间、成本维度组建5D建筑模型,实现动态实时监控,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资金计划、人员计划、材料计划和机械计划等。

在BIM模型中,每个构件都被赋予参数化信息,如进度、材料、位置、工时消耗、工序安排等,可以任意组合各构件信息,这为工程项目的多算对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4便于数据的积累和共享

利用BIM参数化的模型结合网络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库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的汇总与保存,当需要查找分析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查找到,使数据的共享交流更加方便。

在对工程项目有关的历史资料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BIM数据库,能够使得企业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标准快速参考历史数据资料形成拟建项目的BIM模型。

基于BIM的统一造价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很好地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流。

4.BIM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BIM技术可以应用于从决策阶段的工程估算到设计阶段的初步概算、修正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再到招标投标的工程量清单、标底及投标报价编制,再到施工过程的工程计量、变更签证、施工索赔、进度款支付、资金计划安排及偏差分析,最后到工程竣工移交的资料整理和竣工结算办理等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

4.1投资决策阶段

BIM数据模型的建立,结合可视化技术、模拟建设等BIM软件功能,为项目的模拟决策提供了基础。

利用BIM模型中的构件可运算性,造价人员可以利用以往类似项目的BIM模型或者粗略地搭建拟建项目的BIM模型,便可以快速统计出工程量信息,再结合造价的云端系统,快速查询价格信息或相关估算指标,在不需要图纸的情况下完成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工作。

4.2设计阶段

在BIM技术下,通过数据库得到以往建设项目的历史数据,可以进行限额设计,确保建设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同时BIM的可视化特点使得在设计审核阶段就可以通过碰撞检查与虚拟建造的方法检查设计中各专业之间设计存在的冲突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返工的概率,进而节约成本。

4.3招投标阶段

在建设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富含丰富数据信息的BIM模型快速调取工程量信息,结合项目具体特征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防止缺项漏项,而且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得到工程量,很好地避免下一个阶段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可能出现的工程量不清的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4.4施工建造阶段

BIM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运用于工程计量、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工程变更、索赔管理、工程进度款结算、资金使用计划与偏差分析等方面。

基于BIM技术,可以快速搜索构件信息并组合相关联成本信息,快速生成多算对比文件,为偏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

利用BIM模型的数据库,材料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准确地了解建筑材料的消耗情况,合理进行材料控制,真正实现限额领料;还可以用模型演示准确计算现阶段的完成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资源,动态控制成本。

4.5竣工验收阶段

通过BIM模型与造价软件的整合,系统的数据以及BIM模型可以随工程的进行而更新,模型中的构件是工程项目中数据的载体,可以通过模型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在BIM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综合单价的工程造价分析元素就可以对进度款进行确认,实现“框图出价”,同时还可以形成工程造价文件,方便进度款结算。

5.实现BIM系统功能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5.1数据传输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及建议

现阶段,不同功能的信息化软件在数据传输与共享上仍存在障碍,通常都是设计部门做一套模型,造价部门又仿做一套模型,进行施工管理甚至还需要建立数据模型,从而影响了建筑行业纵向一体化、集成化的水平,也导致重复工作,成本提高。

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降低了数据共享的水平。

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制定符合我国情况的,更为具体、系统的建筑数据传输标准,并以法律的形式统一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数据传输方式。

这样有助于BIM技术在我国的快速推广与应用。

5.2BIM信息分类体系不统一的问题及建议

现阶段,不同的造价机构或项目不同阶段的参与者对同一项目构成要素会编写出不同的编码,此时,假如数据传输接口问题已不存在,数据可以高效互享,但传输过来的参考项目造价数据与拟建模型构件不能自动识别与匹配,也会严重影响BIM数据调用的效率。

实现BIM环境下高效的造价信息互用离不开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的建筑业信息分类体系,统一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共享传输过来的数据,实现快速匹配、调用。

6.结语

BIM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在国外建筑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同CAD产生的影响,BIM技术的应用将改变整个建筑业的发展。

BIM技术适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且能够显著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BIM的应用与推广,将为工程造价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但要实现造价管理的BIM技术运用,目前还只是一个理想的想法,且各建设阶段的主体不同,BIM模型的构建、转移和共享亟需相关的。

目前,我国BIM标准正在积极筹划中,应用于BIM的造价软件也在不断的尝试摸索,新事物的推广总是困难重重,但不管怎样,BIM技术必将是未来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总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李静,方后春,罗春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设经济,2012(9).

[3]马楠,马永军,张国行.工程造价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

(2).

[5]李静,方后春,罗春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2(9):

96-100.

[6]龙文志.建筑业应尽快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J].建筑技术,2011,1(19-13).

[7]胡绍兰,张国兴.浅析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4):

70-72.

[8]刘玲,陈欣.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J].建筑经济,2014

(1):

49-53.

[9]赵彬,孙会锋.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建筑经济,2013(11):

49-53.

[10]李函霖.论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1):

87-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