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7474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doc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火灾发生的必然条件是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或持续。

阻挡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建筑施工中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主要发生在储存、运输及施工过程中。

1、间接原因

(1)技术原因。

储存材料的仓库等设计及布置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对易燃材料、易燃化学品认识不足,编制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不够全面。

(2)管理原因。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施工管理人员疏于管理;消防制度执行不力,动火作业督促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施工人员缺乏防火安全思想和技术教育,对消防安全知识欠缺;未编制防火防爆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救援预案未进行演练。

2、直接原因

(1)现场的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如仓库防火性能低、库内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易燃易爆材料混放;现场内在高压线下设置临时设施和堆放易燃材料;在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处实施动火作业。

(2)缺少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和设施,如消防、疏散、急救设施不全,或设置不当等。

(3)在高处实施电焊、气割作业时,对作业的周围和下方缺少防护遮挡。

(4)雷击、地震、大风、洪水等天灾;雷暴区季节性施工避雷设施失效。

3、灾害扩大的原因

(1)作业人员对异常情况不能正确判断、及时报告处理。

(2)现场消防制度不落实,措施不落实,无灭火器材或灭火剂失效。

(3)延误报火警,消防人员未能及时到达火场灭火。

(4)因防火间距不足,可燃物数量多,大风天气等无法短时间灭火。

在生产过程中,应全面地系统地分析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各种原因,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火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防火防爆的主要预防措施:

(1)对危险物质(易燃易爆)和点火源进行严格管理。

如明火、电火花及电焊、气焊和气割的焊渣等。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综合考虑防火要求。

如明确划分禁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的堆放场地)、仓库区(易燃废料的堆放区)和现场的生活区,各区域之间按规定保持防火安全距离(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米,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及仓库与在建工程和其他区域的距离不小于20米,易燃的废品集中场地与在建工程和其他区域的距离不小于30米)。

(3)在一、二级动火区域施工,施工单位必须认真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建立防火安全规章制度。

动火作业前必须申请办理动火作业票,动火作业票必须注明动火地点、动火时间、动火人、现场监护人、批准人和防火措施。

动火作业没经过审批的,一律不得实施动火作业。

(4)电气防火防爆。

严格按照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6-2005)的要求,编制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和设置临时用电系统,以免引起电气火灾。

(5)焊接、切割中的防火防爆措施。

在易燃、易爆场所和禁火区域内,把需要焊、割的构件拆下来,转移到安全地带实施焊、割。

对确实无法拆卸的焊、割构件,可把焊、割的部分或设备与其他易燃易爆物质进行隔离。

高处实施电焊、气割作业部位要采取围挡措施,防止焊渣大面积散落地面。

对可燃气体的容器、管道进行焊、割时,可将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氮)、蒸气或水注入焊、割的容器、管道内,把残留在里面的可燃气体置换出来。

对储存过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进行焊、割前,先用热水、蒸汽或酸液、碱液把残留在里面的易燃液体清洗掉,对无法溶解的污染物,应先铲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清洗。

把作业现场的危险物品搬走。

在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室内作业时,应进行通风,待室内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排至室外后,才能进行焊、割。

作业点附近的可燃物无法搬走是时,可采用喷水的办法,把可燃物浇湿,进行冷却,增加它们的耐火能力。

针对不同的作业现场和焊、割对象,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对大型工程项目禁火区域的动火施工,以及作业环境比较复杂时,可以将消防车开至现场,铺设好水带,随时做好灭火准备。

焊、割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清除遗留下来的火种,关闭电源、气源,把焊、割炬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6)其他的防火防爆措施。

对于储存易燃物品的仓库,应有醒目的“禁止烟火”等安全标志,严禁吸烟、入库人员严禁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办公室、食堂、宿舍等临时设施不得乱拉乱扯电线,不得使用电炉子,取暖炉具应当符合防火要求,要专人管理。

施工现场内严禁焚烧建筑垃圾和用明火取暖。

未经批准,严禁动火;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禁动火。

(7)按消防安全规定配置灭火器材。

建筑施工的火灾类型一般都是A类、B类、C类、E类,配备的灭火器主要是ABC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配备数量可根据面积而定,一般危险性场所按75平方米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4具为一组,危险区域和轻危险性区域可适量增减。

(8)定期检查和教育。

对作业现场的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不符合使用标准的及时更换。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演练、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作业前安全交底。

火灾的分类及其适应的灭火器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火灾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鳞酸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柴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可用沙土。

E类火灾:

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动机、电缆、家用电器等,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F类火灾:

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