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7496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监理实施细则(测量放线).doc

测量放线监理细则

工程

(测量放线)

编制单位:

监理部

批准单位:

郑州市宏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00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依据

三、质量控制流程图

四、质量标准

五、测量工作中的检验项目和检验内容

六、测量放线施测项目主要监控措施

平大一标段教学楼工程测量放线

监理实施细则

框架工程结构复杂,建筑物构配件的位置、标高以及竖向偏差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为此,搞好测量放线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为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因测量放线的错误造成工程隐患和损失,所以对工程的测量作业实施监控,至关重要。

一、工程概况

平大一标段教学楼为框架结构的教学楼,其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米,层高米,框架结构,条形(局部独立柱)基础。

二、监理依据

1、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2、业主提供的本工程全套施工图及设计文件;

3、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单;

4、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

5、工程测量放线技术规程;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三、质量控制流程图

合格

不合格整改

不合格整改

不合格整改

不合格整改

合格

合格

合格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

专业测量员

测量机具

专业技能、证件

仪器性能

监理审核

监理审核

建筑物定位放线

各楼层、各部位测量放线

施工单位自检、互检

施工单位自检、互检

甲方、监理单位复检

甲方、监理单位复检

规划局验线

下道工序施工

四、质量标准

1、测量仪器、机具等须按计量检测有关规定按时送达专业校验部门定期校验,校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2、同期,同楼层、同次测量作业中必须使用同一套测量仪器,不得中途转换。

3、专业测量作业人员必须固定,并负责测量成果的整理和验评。

4、施测前,必须先对施测基准点进行校核。

5、建筑物定位轴线桩及其控制桩(引桩),永久性水准点,观测点(转点)必须妥善保护,不能因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初次施测时,必须进行二至三次方能确定。

6、沉降观测点须按设计要求埋设六个观测点,观测点的埋设位置和方法按970-301-12-1图执行。

7、沉降观测时间及观测次数应按设计要求观测:

(1)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钢尺对第一观测对象固定测量工具和人员、观测前应严格效验仪器;

(2)观测时应随记气象资料,观测次数和时间为:

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不少于3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不少于一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对于突然发生严重裂缝及大量沉降等特殊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

其它变形观测应符合相应要求,除应满足以上要求以外,还应满足以下规定:

(1)中途停工,应在停工前及开工后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2-3个月观测1次;

(2)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应观测。

8、建筑物沉降速度不大于0.01-0.04mm/天,视其沉降稳定。

9、主体倾斜度观测、位移观测的精度误差不得大于1mm,位移观测必须在建筑物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并应分层分段进行观测。

10、允许偏差。

测量作业中允许偏差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标高

层高±10

全高±30

2

尺量测设

<L总长/2000

3

垂直度

层高≤5m时8

层高>5M时10

全高H/1000且≤30

4

轴线

基础15

墙、柱、梁8

剪力墙5

5

变形测量

<±且变形量10-20,±1

6

验线结果与原放线结果差

<1/

五、测量工作中的检验项目和检验内容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1

建筑物定位放线

1、核查红线图

2、核查规划局放线报告

3、轴线核查

4、轴线桩(引桩)稳固和保护措施

5、签证资料

2

永久性水准点建立

1、水准点建立的依据

2、水准点准确性

3、保护措施及签证资料

4、水准点建立位置

3

基础测量

1、测量方案审查

2、轴线、标高控制点核查

3、墙、柱插筋位置核查

4、签证资料

4

主体测量

1、轴线、标高控制点核查

2、尺量测设核查

3、墙、柱、梁、板轴线、标高核查

4、测量记录

5、签证资料

5

变形测量

1、观测点的埋设

2、观测点稳固性和保护措施

3、观测方案

4、观测时间、次数

5、签证资料

六、测量放线施测项目主要监控措施

(一)轴线控制

1、为准确确定轴线位置,为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提供依据,应精确设立轴线控制点。

2、承台板内墙、柱插筋位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以上各层施工,是轴线控制的基础,因此必须做到墙、柱插筋定位准确,在承台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即应在上层钢筋网上进行墙、柱定位测量工作,各控制点必须在钢筋网面上做明显标志,反复针对图纸,反复校核,以确保插筋位置准确。

3、依据本工程现场条件,选用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投测,施测时应在建筑物的首层测设室内控制网,用垂准线原理进行竖向投测,但要注意各网点处留置投测窗口,并预先创造良好的通视条件。

4、利用内控法天顶准直方法施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将仪器架设在网点上,认真对中、整平。

b、由投测窗口上射激光束(或使用带弯管目镜的确经纬仪)。

c、在投测窗口上放置的透明投测板要稳定。

d、激光束在仪器的反复转动下开始终聚至一点。

e、依据投测的网点弹出纵横1000-1500㎜长墨线。

f、在投测好的网点上架设仪器,转动角度,校测各网点的准确性。

4、各网点经检验无误后,即可在楼板上进行墙柱放线,并用墨线弹出各构配件(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及距边线80-100㎜的控制线,但要注意该控制线应在模板安装完毕后,有迹可循,便于检查。

电梯井竖向控制,亦是按照该施工层轴线控制网进行控制,另外电梯井在首层施工时即应建立对中点位,层层施工时,以使进行垂直度控制。

5、进行室内轻质墙板或砌块墙体施工前,应在各施工层楼面上依据设计图纸弹出墙体边线及洞口边线。

(二)标高控制

1、高层标高尺量传递,由±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的钢尺应经过检定,量尺时尺身应铝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修正。

2、标高施测是一项较复杂,较长期的系统性测量工作,往往因为现场施工或生产及水准点不易建立而引起精度不足,造成错误,为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时就应准确的测设标高,为土领以上标高传递打好基础,为控制±0.000以下标高,应在基础四周设立固定物件(如钢管),用水准仪在固定物件上测出标高控制点,并用漆线标记,主要用钢尺沿建筑物结构外围传递,至少要尺量三处确定,钢尺应铅直,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校测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其误差≯5㎜即可做为该层标高的依据,将该标高点引测至施工层内固定的钢管,钢筋或特别设置的标高控制杆上,一般每施工层应设置该施工层+500及高于该施工层500两处标高控制点,将各控制点用漆线标记,各点误差不得>±5㎜,可做为该层板底、板顶、梁底、墙柱标高检查的控制依据。

3、室内填充墙施工前,应由测量人员在室内墙体上引测一条标高为该层地面以下+500标高线,并弹出墨线注明,做为室内填充墙施工时标高控制的依据,也是室内地坪抹灰及装修时掌据标高的依据。

(三)变形测量控制

1、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所有变形观测点均应绘出平面图,并加以编号,以便进行观测,记录和测评。

2、变形观测的观测时间和次数除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外还应根据现场条件及变形发展情况而定。

3、在进行变形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的影响会造成一定的通视困难,对于观测点较多的建筑物进行观测前,应先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仪器架设的位置和观测线路,以便每次观测都按初测时的位置和线路进行观测,不仅加快了施测速度,而且由于线路固定,不盲目架设多次仪器,大大提高了施测精度,但要注意观测必须在测定临时水准点的同时或同一天内观测其它观测点。

(四)竣工测量控制

竣工测量不仅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更是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改造、扩建、维修的依据,因此必须做好竣工测量工作,要求如下:

1、从施工准备开始就有次序的一项不漏的积累各项预检资料,在工程下一步工序施工前及时测出竣工位置,否则就会造成漏项。

2、积累各项预检资料,及时测出竣工位置是确定建筑物准确位置的资料,也是竣工总平面图绘制的依据。

3、随工程的进展,各局部的竣工验线,均要及时实测竣工资料,收集验收单据,这是做好竣工测量和竣工图的重要依据。

(五)其它注意事项

1、测量作业中的首次观测成果至关重要,是以下各次施测的依据,如初测精度不足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弥补,而且还会造成巨大损失及施测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首先应选用精度高的仪器,其次选择良好的施测方法,首次成果要进行二次以上施测方可确定。

2、为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固定仪器

b、固定测量人员及资料整理人员

c、固定基点

d、固定线路,合理选择良好的测量方法

e、施测时,应在成像清晰、稳定下进行。

郑州市宏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平大一标段教学楼监理部

二00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10

郑州市宏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共10页第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