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81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

习作一:

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教学重点:

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观察植物时,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教学准备:

搜集要描写的和你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观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师:

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变得生机勃勃,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将变得一片荒凉,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珍惜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植物呢?

要爱护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做才能爱护它,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

如果我们把自己了解和认识的植物写成文章,让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它们,那么,我们就为环保和绿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

《我的植物朋友》,抓住题眼(植物)(朋友)相机板书

2.什么样的关系才称得上朋友?

植物包括什么?

(出示植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

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好奇心,再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

1.课前收集整理好所观察植物的资料,做好观察工作,做一个观察记录卡,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状。

2.小组内介绍。

3.选出小组内介绍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学生预习环节的延续,在老师的要求下,课前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写作方法指导:

1.写好植物的形态

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有目的地描写。

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

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

自然界的植物千差万别,只有抓住不同于别的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才能将植物写生动。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一般来讲,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

一是按茎、叶、花、果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二是按生长顺序。

【设计意图:

这样可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1)对比法例如:

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

(2)比喻法例如:

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

(3)拟人法例如:

《石榴》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衬托法芦荟不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样温文尔雅,更没有玫瑰那样的馨香四溢。

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5)远近结合法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

例如:

近看:

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花瓣,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菊花的茎都非常挺直

远看:

a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

b我家养了一盆吊兰。

远看,她犹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尽显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

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

5.要有联想地抒发感情

写植物可进行联想,抒发一些个人感受。

如写梅花不怕风雪的特点时,可联想到人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写白杨的挺拔高大,可联想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但是联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抒情不要无病呻吟。

另外,注重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办法,是描写植物的绝佳秘方。

【设计意图:

将描写植物和个人感受相结合,可以在原来基础上使文章得到升华。

四、尝试写作

学生自由写作。

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对比法比喻法拟人法

 

作文例文:

我的植物朋友

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加美丽,空气更加清新。

我的奶奶非常喜欢种植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茉莉花”、“桂花”、“厚脸皮”等。

星期六那天,我吃完早饭让奶奶来教我怎样种花。

经过讨论,我决定种吊兰。

准备好后,奶奶讲解了一下种植的过程。

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先要把土壤倒进花盆里,在中间扒一个小洞,可以把根放进去的大小就好了。

把吊兰放进盆里,然后小心翼翼的扶着苗把根埋好,将稍许歪的苗扶正后把土按紧,将水浇至苗根四周,等土壤将水吸收后,我再一次浇水,这样就能确保土壤能充分的吸收水分。

然后再用干土在上面覆盖一层。

最后我用纸巾和抹布把花盆和叶子上面的泥土擦干净,这样一盆亲手种植的爱心盆景就大功告成了。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吊兰很普通。

吊兰的不平凡之处是可以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

它还有药用价值,有化痰止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所以不要小看它,它可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习作二:

看图画,写作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完整。

2.引导学生。

3.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

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活动经过写完整写清楚。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活动经过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请体育老师配合在体育课中让学生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学生学习足球比赛的专业术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

老师知道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

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场足球比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

教师分别请场上参加比赛的同学和场下的充当观众的同学谈感受。

2.师:

分别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擦亮我们的眼睛,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从学生参加过的活动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表达。

二、引出课题:

看图说话(板书课题)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画面上画的是什么?

2.你觉得画面上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

谁能试着用“什么时候谁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让我们来比比看说的小嘴最棒。

(指名说)

【设计意图:

初步看图整体说内容,使学生对画面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这样对要写的作文有一个整体把握。

三、局部细致观察

1.咱们班进行足球比赛时,哪位同学是场上运动员,请你来说一说当时你的心理活动?

进球时的心里是怎样的?

对方进球时你的队员有什么表情动作,说了什么话?

2.采访场下啦啦队,当时看到场上的激烈角逐,观众是怎样的反应?

有哪些语言、动作和表情?

哪个运动员的表现最为突出?

说说你看到的。

3.由现场的球赛转到图画上,抓住画面中一个或两个人物,说说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可能说了哪些话?

(学生回答,但不一定按照顺序,也没有一定的层次。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从整体到局部。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是将文章写生动具体的关键所在,有了这个环节的设计,作文才不是死板的流水账,而是鲜活的,能够再现场景的好的载体。

四、看一看,谁的本领大

过渡语:

老师发现,小朋友不仅有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

那么,老师想请小朋友认真思考,把刚才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

(板书:

想写)出示写话要求:

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

用准词语,写通句子。

学生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交流学生作文。

了解学生作文情况的基础上,抽典型的在班上交流。

二、指导修改。

1.让学生明白哪些描写是活动中必须抓住的?

2.文章是否空洞?

内容是否具体?

3.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

4.老师指导几篇后,学生自己讨论修改。

三、抄写作文

学生誊写作文。

习作四: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教学目标:

1.借助图表回忆做实验的情景,将图表填写完整。

2.能够流畅地介绍自己做实验的情景。

3.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4.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重点:

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教学难点:

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准备:

准备一只烧杯、一杯清水、一只生鸡蛋、一盘盐、一把汤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世界上什么最神奇?

科学的力量最神奇。

科学,能让太阳为人类烧水、煮饭,能让机器人代替潜水员到海底探险。

科学,能让远隔重洋的亲人面对面地对话……科学能够改变世界,科学能够创造未来。

今天,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设计意图:

虽然是小实验,但开头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许因为此次实验学生热爱了科学。

一、培育思维

1.实验开始前,你想说什么?

2.做这个小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器材?

谁能说一说,请用上数量词。

【设计意图:

练习了数量词的用法,让学生养成规范用词的好习惯。

3.首先先看老师做,然后再分组做。

你做的时候注意观察、思考。

因为做完实验后还要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比赛内容是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实验的?

做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板书:

做、看、想)

【设计意图:

先明确要求,就是明确了目的,再进行实验,有的放矢。

实验1:

老师把鸡蛋轻轻放入清水中。

学生接着做此项实验。

学生先在小组内练说,练说约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选择运用所给的词语和句子再次进行练说,最后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老师仍然在表格内评分。

提供的词语:

描写观众的词语:

目不转睛欢呼雀跃议论纷纷争先恐后

一眨不眨伸长脖子

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词语:

晃晃悠悠摇摇摆摆慢吞吞

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像个潜水员慢慢沉入水底。

鸡蛋像喝醉了酒似的,晃晃悠悠地往下坠,不一会儿就沉到杯底“睡大觉”,一动不动了。

鸡蛋晃了晃身子,又懒洋洋地倒了下去。

(学生在小组内练说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词语、句子,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之后,语言丰富了,心中也有了自信,这样进行比赛也是对学生小组学习结果的展示,同时老师要提升。

另外,分开实验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实验过程放大,是在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就有发现。

实验2:

在水中放入盐慢慢搅动,观察发生的情况。

(过程同上)

描写观众的词语:

疑惑不解手舞足蹈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拍手欢呼

描写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仿佛轻了许多,从杯底里浮了起来,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从水里探出了脑袋。

鸡蛋浮了起来,就像潜水员的氧气罐里氧气不足了似的露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鸡蛋像一位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水中,在清凉的池水里游动几下,眨眼间又浮起来了。

为什么生鸡蛋放在清水里会沉到杯底,而放进有相当浓度的盐水里,却会神奇地浮上来呢?

(清水的浮力小,盐水的浮力大。

二、命题(2分钟)

三、习作(25分钟)

要求:

1.不会写的字先写拼音,等全部写完作文后再查字典写上字。

2.口不出声、头不晃动、笔不停止。

四、讨论修改:

写清楚实验过程中自己怎么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吗?

同时注意其他同学的感受了吗?

五、评议

六、批改(结合语文园地的修改符号)

内容:

1.格式、卷面、错别字、标点、语病

2.实验过程是否具体

方法:

把好词好句用曲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理由。

不明白或好建议当面和作者交流,作者修改。

步骤:

1.边读边改自己写的作文。

2.和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

3.找组外的同学修改。

七、反馈(2分钟)

我的收获是。

八、小结(1分钟)

师:

我们刚才是把做实验的具体过程写了下来,这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经过,这是记叙文。

不但要讲清楚,还应把语句说得生动优美。

 

习作五:

奇妙的想象

教学目标:

1.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写作纸。

学生:

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印。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头发可以钓鱼、当晾衣绳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2、小真和“我”大胆想象都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登上“奇思妙想号”,在想象的世界里进行闯关大比拼,你们想参加吗?

(分组,规则)要想闯关成功,不但要想得……,还要说得……,那我们就出发吧!

【设计意图:

用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进行教学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闯关游戏,大显身手

第一关:

指印变变变

1.指印也能做画,不信你来看。

(出示图片)你们发现这些有趣的图案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是啊,看似普通的指印,加上我们的奇思妙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2.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游戏规则: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为指印来个大变身.看看哪位同学想得奇,画得有趣,将为你们组赢得一颗奇思妙想星,时间三分钟。

3.学生想象创作。

4.学生展示,(不但想象奇特,画得也挺有趣有趣)老师想送给大家一组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语。

用上这组关联词,能帮助你清晰地说出给指印变身的过程。

评出奇思妙想星。

【设计意图:

借助关联词语,能帮助学生语言表达更清楚,更明白。

第二关:

接龙编故事

1.夏天,尤其是到了午后,你会有什么感觉?

是啊,正是小瞌睡虫找到了你们,才让你们昏昏欲睡。

瞌睡虫的朋友可多了,如果瞌睡虫找到他的朋友会闹出不少笑话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

一天瞌睡虫找到了他的朋友“红绿灯”,会闹出笑话或者不必要的麻烦?

【设计意图:

教师举了一个“红绿灯”的例子,迅速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空间,为下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2.瞌睡虫还会去找大自然中的哪些朋友?

又会闹出什么笑话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关叫接龙编故事。

(出示故事开头)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

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请同学们根据故事开头接着往下编故事。

看谁想得奇特,编得有趣,就为小组加一枚奇思妙想星。

3.小组交流。

4.哪组来当龙头?

(教师适时评价,颁发“奇思妙想星”)

第三关:

读故事写故事

1.过渡:

哎呀,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想象真丰富。

下面进入第三关,难度可越来越大啦。

准备好了吗?

2.第三关:

铅笔是我们天天都要用到的文具,可是整天憋在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好多好多的梦想呢。

(出示例文)读读故事,铅笔都有哪些梦想?

你们发现铅笔的所有梦想有什么相似之处?

3.不但它的梦想有相似之处,描写梦想的表达方式也有相似之处。

再读介绍铅笔的梦想的这部分你发现了吗?

(出示课件)

4.总结写法:

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让每部分的语言有一定规律,这样故事就显得条理更清晰,表达更有层次了。

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故事创作纸,想一想一支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

把它写下来。

时间是六分钟。

5.展示交流,颁发奇思妙想星。

6.老师要把你们写的和在一起,《一支铅笔的梦想新传》就诞生了。

三、总结闯关,提示写作

1.统计各小组奇思妙想星的数量,评出获胜小组。

2.总结获胜法宝:

想得……,说得……。

只要大胆想象,就能像小真一样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3.出示《最好玩的王国》《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等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作文题目,看了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下节课,我们就来自己创作一篇富有想象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谈话:

上节课我们牛刀小试,同学们奇妙的创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会变得那么奇妙。

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二、出示要求,创编故事

1.出示题目,选出你最喜欢的题目,也可以写其它的想象故事。

2.简单交流。

3.明确写作要求,大胆想象,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

4.学生创作故事。

第三课时

一、回顾要求,导入新课

(出示题目及要求)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想象成果。

二、自己评价:

朗读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

三、同学互评:

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四、总结点评

1.老师总结作文优缺点。

2.列出写的较好的学生名单。

3.选出几篇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朗读。

4.寻找亮点。

五、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

 

习作六: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2.初步领会描写人物的基本要领:

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而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范文。

学生:

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

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大屏幕出示)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揭题。

1.火眼金睛尖嘴猴腮头戴紧箍咒——孙悟空

同学们,眼睛,嘴巴,脸,这些都是孙悟空的外貌。

所以咱们可以通过外貌猜出人物。

(板书:

外貌)

好,同样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再猜(大屏幕出示)

2.好吃懒做好色——猪八戒

好吃懒做是猪八戒的?

性格。

好色,就是喜欢女子。

也就是爱好、兴趣。

所以咱们还可以通过性格爱好来猜出人物。

(板书:

性格爱好兴趣)

小结:

外貌,性格,爱好兴趣,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

1.出示例文。

我们可以根据外貌猜出人物,大家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

(出示例文)我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巴。

师:

这是谁?

生答不知。

因为他的外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特点。

好多人都长的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张大众化的脸谱,放在人堆里看没什么特别的。

所以猜不出来。

师:

那什么是特点呢?

生:

特殊的地方。

师:

对特别之处。

生:

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理解什么是特点。

特点就是指的人或者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这个独特的地方,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格爱好兴趣等。

这都是特点。

(举例:

)比如说:

小红左侧脸颊上长了一颗美人痣,这就是她外貌的独特之处。

小明特别爱看书,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书,这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特点。

再比如说我们班的郭辰嘉同学,平时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一副热心肠,这也是他的特点。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特点呢?

正是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我们与众不同。

著名的哲学家布莱尼茨曾说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所以咱们在介绍人物时,想让人一下子记住,就必须抓住最鲜明的特点。

(板书:

抓特点)

三、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

1.出示范文。

到底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呢?

老师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写了一段文字,咱们一起来看看。

范文:

我高高的个儿,脸蛋儿鼓鼓的,就像鹅蛋一样。

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感觉很亲切。

我的鼻头圆圆的,下巴尖尖的。

我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

我特别喜欢读书,平时我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课间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师:

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自己的?

生:

个子,脸蛋,眼睛,鼻子,下巴。

(外貌)

生:

爱笑,嘴角上扬。

(性格乐观)

生:

喜欢读书。

(兴趣爱好)

2.小结:

老师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你在写人物的时候只要从这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写具体,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四、寻找身边有特点的人。

1.寻找有特点的人,打开思路。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热心肠的同学,爱问问题的“小问号”,对昆虫颇有研究的“昆虫迷”,说话幽默的“幽默王子”,说起话来大嗓门的“高音喇叭”……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身边的同学小伙伴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2.出示例文。

体会抓住人物的兴趣爱好来描写人物。

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写的片段,他描写了他的好朋友。

大家仔细读读,看看这个同学抓住了人物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自读)

例文:

我的好朋友小林是一个“街舞狂”,只要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

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之前,老师放了一段《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本来在操场上立正站好的他,身体如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剧烈的扭动着。

只见他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巴,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来了个360度大转弯。

此刻,这似乎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我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小林,他都浑然不觉,一直跳啊跳啊。

直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他才忽地回过神儿来。

瞧,他跳起舞来的样子多专注啊,像一个舞王!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个小孩有什么特点?

生:

他爱跳街舞。

生:

眯着眼睛,紧闭着嘴。

师:

这是神态。

(板书:

神态)

生:

浑然不觉。

师:

忘记了这是在操场上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这是自己的舞台。

这是心理描写。

(板书:

心理)

生:

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

一连串的动作。

(板书:

动作)

小结:

抓住人物跳舞这个兴趣爱好,描述具体。

同时,描写的时候加入了详细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写活了。

五、妙笔生花

1.教师提示:

想一想你身边有特点的人,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描写。

你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具体描述。

可以用上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

2.加上合适的题目。

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

例如:

《戏迷爷爷》、《我的同学“小问号”》……

3.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抓住特点写人物

外貌

抓特点

性格兴趣爱好

神态动作心理

 

习作七: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

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

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

在哪见过?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

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

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