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822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飞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罗蕾莱电气有限公司

威海丰荟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

梁俊强

刘敬疆

王然良

曾雁

高小龙

章佳荣

赵志军

张喜臣

刘珊珊

刘宇

杨霞

黄维林

郭占庚

赵仁玉

赵良

张旭东

路宾

李景广

郝向阳

陈西

王英红

沙得龙

马金

王智超

刘俊跃

赵连如

杨飞

赵志海

郑建勇

徐盛发

李效禹

李永才

封勤雄

王菊中

孙树旭

陆亦飞

II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分类和标记..............................................................................................................4

3.1分类.............................................................................................................4

3.2标记.............................................................................................................4

4要求........................................................................................................................6

4.1性能要求.......................................................................................................6

4.2制造要求.......................................................................................................7

5试验........................................................................................................................8

5.1试验条件.......................................................................................................8

5.2试验方法.......................................................................................................8

6检验规则................................................................................................................10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1

引用标准名录..............................................................................................................12

III

1总则

1.0.1为改善新风行业环境,促进新风产品向标准化、有序化发展,推动建筑行

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加强节能减排的工作,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单向流新风系统、双向流新风系统、地送风系统、热交换新

风系统(全热和显热)产品的分类、技术指标、生产、检验、运输等。

1.0.3住宅新风系统产品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住宅新风系统residentialfreshairsystem

将室外新风由室外引入室内的空气处理系统。

2.0.2单向流正压新风系统uniflowpositivepressureairsystem

持续不断地向室内送含氧量高的新鲜空气,在室内产生空气正压区,从而将

污染的空气从建筑四周挤压出去,形成空气置换。

2.0.3单向流负压新风系统uniflownegativepressureairsystem

排风机运转时,排出部分室内原有空气,使室内空气产生负压,室外新鲜空

气在室内外空气压差的作用下进入室内。

2.0.4正负压混合系统mixedpositiveandnegativepressuresystem

通过定时定量机械强制送风和排风方式,将室外新鲜空气吹入室内,同时,

将室内浊气排出到室外,形成室内外空气的循环。

2.0.5双向流新风系统bidirectionalflowairsystem

新风系统中采用双向流通风机组,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实现室内污浊

气体排出室外。

2

2.0.6全热热交换新风系统totalheatexchangeairsystem

在双向流通风机组内增加全热交换器装置,形成带全热热交换新风系统。

2.0.7显热热交换新风系统Sensibleheatexchangeairsystem

在双向流通风机组内增加显热交换器装置,形成带显热交换的新风系统。

2.0.8顶送风系统ceilingairsupplysystem

送排风口均安装在吊顶上,送风从顶板扩散开来的新风系统。

2.0.9地送风系统floorairsupplysystem

从地板或墙底部送风口或上送风口送风在地板表面上扩散开来,形成有组织

的气流组织,并且在热源周围形成浮力尾流带走热量。

2.0.10换气次数airexchangerate

每小时的通风量与房间容积之比,单位:

次/小时。

2.0.11噪声值noisevalues

额定工况下运行,新风系统中新风机组、管道、末端等产生的噪声最大值,单位为dB(A)

2.0.12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ulatematters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2.0.13PM2.5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2.0.14热回收效率heatrecoveryefficiency

采用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系统回收的热量与不采用热回收装置时新风系统的

热损失之比。

2.0.15额定风量ratedairflow

新风机组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新风量。

单位为m3/h。

2.0.16最小新风量minimumfreshairflow

空调系统中,满足卫生要求、室内正压、室内负压要求所需要的最小新风量。

2.0.17新风管道freshairduct

室外空气由室外进入室内流经的管道。

2.0.18过滤效率filtrationefficiency

空气过滤效率是根据可穿透离子大小及过滤微尘数量来取区分,分为欧洲标

准和美国标准,国内将过滤效率分为四个等级初效,中效,亚高效,高效。

其中,

初效和中效分类遵从欧标,用G1~G4,F5~F9表示。

亚高效、高效和超高效遵

从美标用百分比表示。

3

3分类和标记

3.1分类

3.1.1住宅新风系统产品按室内压力划分为:

1正压新风系统(ZY)

2负压新风系统(FY)

3正负压混合系统(ZFY)

3.1.2住宅新风系统产品按气流组织划分为:

1单向流新风系统(DX)

2双向流新风系统(SX)

3.1.3住宅新风系统产品按换热类型划分为:

1全热热交换新风系统(QR)

2显热热交换新风系统(XR)

3.1.4住宅新风系统产品按安装位置划分为:

1明装(MZ)

2暗装(AZ)

3壁挂(BG)

3.2标记

3.2.1住宅新风系统产品按表3.2.1标记。

热交换类型

风机风量(规格)

安装类型

系统气流组织类型

系统压力类型

产品代号

4

表3.2.1标记说明

序号

项目名称

产品名称

含义

代号

RV

住宅新风机

正压

负压

ZY

FY

压力类别

气流组织类别

正负压

ZFY

单向流

双向流

DX

SX

明装

MZ

AZ

BG

暗装

壁挂

额定风量

800m³

/h

1000m³

1100m³

标准型

(以下类推)

0.8

1.0

1.1

5

6

B

QR

XR

全热交换

显热交换

4要求

4.1性能要求

4.1.1住宅新风系统运行条件需满足以下要求:

1新风系统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室内环境温度:

5℃~40℃;

室外环境温度:

-30℃~45℃;

相对湿度≤90%;

海拔高度:

<2000m。

2工作电压交流220/380V,-15~+10%;

3工作频率50HZ±

2HZ;

4电气绝缘≥0.5MΩ;

5温度传感器测量精度±

0.5℃;

6洁净度,大于等于0.5微米颗粒数小于18000个/升;

7噪音不大于55分贝。

8在标准测试工况下,室内温度为(26~30)℃,室内外温差为10℃,室内外相对湿度为45%(带过滤装置,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显冷量或制冷量与所用电功耗之比为:

额定风量≤3000m3/h的小型系统能效比≥18;

额定风量>3000m3/h的大中型系统能效比≥8。

4.1.2住宅建筑的最小新风换气量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确定。

按表4.1.2根据人均居住面积Fp确定换气次数要求。

表4.1.2

换气次数要求

人均居住面积Fp

Fp≤10㎡

10㎡<Fp≤20

20㎡<Fp≤50㎡

Fp>50㎡

每小时换气次数

0.70

0.60

0.50

0.45

4.1.3新风系统安装在室内的设备产生的噪声符合表4.1.3的要求。

表4.1.3

噪声要求

房间名称

标准值(dB)

≤40

≤30

≤45

≤35

卧室书房

起居室

客厅

续表4.1.3

≤65

商用办公等

4.1.4新风主机应具备除霾功能,以PM2.5的参数作为标准,主机一次除霾(颗粒物)的效率不低于95%,一个更换周期内的除霾(颗粒物)率不低于75%。

4.1.5新风机热回收效率应满足表4.1.5的要求。

表4.1.5

新风机热交换效率要求

交换效率(%)

类型

制冷

>50

>60

制热

>55

>65

焓效率

温度效率

注:

1、表中效率在GBT21087-2007规定工况下测得。

2、焓效率适用于全热交换装置,温度效率适用于显热交换装置。

4.1.6新风机整机设计要求寿命按照10年标准。

保证主机在10年内,通过相关耗材的更换与维护满足新风主机设计承诺的要求。

4.1.7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商业、旅馆建筑双管制定风量系统要求,新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为0.52W/(m³

/h)。

4.1.8所有导线、线管、防尘网等辅材均应为阻燃材料,导线塑料绝缘层,绝缘等材料应具备阻燃特性;

应符合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的附录A中V-0等级,结构件的材料应为UL94V-1或以上等级的防火材料。

4.2制造要求

4.2.1设备需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

4.2.2设备外表面所粘贴的各种标识、铭牌,位置明显、粘贴牢固。

4.2.3设备内部应整洁干净、无杂物,外表面应无明显刮伤、锈斑和压痕,表面光洁,喷涂层均匀、色调一致,无留痕、气泡和剥落。

4.2.4设备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有钣金件、零配件等应有良好的防锈措施。

4.2.5设备涉及室外部分的外壳应作相应防锈处理,其他非金属材料应具有防雨、防老化性能。

4.2.6设备的电气控制元器件应动作灵敏、可靠,保证机组工作正常。

7

5试验

5.1试验条件

5.1.1

5.1.2

5.1.3

装置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试验。

试验时各类测量仪器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

各测量仪器准确度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表5.1.3

检测仪器仪表类型及要求

编号

项目

单位

检测仪器仪表

仪表要求

换气次数

次/h

换气次数测试装置

毕托管和微压计/风速仪

/风量罩

准确度5%

风量

风速

压力

m/s

Pa

风速仪/毕托管和微压计

毕托管和微压计

玻璃量具

最大允许偏差0.5m/s

0.1

不确定度要求不大于1%

不确定度不大于1.5%,流量计

精度2.5级。

大气采样仪

分光光度计

气象色谱仪

甲醛、氨

mg/m³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

质量标准》GB/T18883要求

精度2.5级

苯、TVOC

准确度5%

8

9

PM2.5/PM10

时间

S

粉尘测试仪

秒表

0.2

0.5

噪声

dB(A)

噪声级

5.2试验方法

5.2.1新风系统风量检测时,可用毕托管和微压计、风速仪或风量罩检查。

当采

用换气次数计算时,用换气次数测试装置进行检查。

测试方法参照《建筑通风效

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T309-2013的相关规定。

5.2.2噪声试验按《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GB/T4214.1-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

新风系统设备放在距地面0.4m的支架上,以1m为测量半径,采用半球包络面测量,在此包络面上均布10个测量点。

噪声可用声级计检查。

5.2.3净化效果检测方法如下:

室外测试一个污染物浓度,记为K。

设备开启1小时后,在室内的新风出风口、室内中央位置、门、窗处各测试一个污染物浓度,A、B、C、D。

A新风口权重40%,C室内中央位置权重30%、C门处20%、D窗10%。

则:

1室内污染物浓度:

M=40%*A+30%*B+20%*C+10%*D

2新风产品对某一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Φ=(K-M)/K*100%

3针对PM2.5等可吸入颗粒物可使用个体粉尘测试仪检查。

4其它污染物检测仪器按照表5.1.3执行。

5.2.4热回收效率检测参照《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21087-2007中交换

效率试验的有关规定。

5.2.5防火性能检测,应按照《建筑材料的燃烧等级分级》GB8624-2012的规定进行防火性能试验。

5.2.6绝缘电阻检测是在常温常湿条件下,用500V绝缘电阻计测量机组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

5.2.7用目测法进行外观检查。

5.2.8用目测对照要求检查标志和包装。

有需求的其余工艺性试验及其试验条件

(工况)由厂家补充:

如电气强度试验,淋水绝缘电阻试验,泄漏电流试验,电

机绕组温升试验,接地电阻试验,湿热试验等。

6检验规则

6.0.1检验项目按照表6.0.1要求执行。

表6.0.1

检验项目

检查项目

外观检查

对应条款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备注

次项

主项

4.2.2和5.2.7

4.1.2和5.2.1

4.1.8

-

输入功率

4.1.3和5.1.2

4.2.6和5.2.6

7.0.1和5.2.8

7.0.2和5.2.8

绝缘电阻实验

标志

包装

备注:

“√”表示必须执行,“-”表示可以执行。

6.0.2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在出厂合格上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以

抽检和外观全检方式控制品质,按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

分》抽样检测标准做出厂检验。

6.0.3机组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2定型产品的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等更改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

3转厂生产时;

4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5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抽查提出要求时。

6.0.4型式检验的数量应在制造厂提供的合格产品中抽取,同一批次不大于100台抽3台,大于100台抽五台进行型式检验。

6.0.5型式检验以铭牌和随机技术文件中技术参数作为合格判定值。

10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0.1新风系统产品的标志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每台机组上应有耐久性铭牌,并固定在明显部位。

2铭牌上应清晰标出下列内容:

1)名称和型号;

2)主要技术参数(额定新风量、排风量、机外静压、功率、电压、频率、

噪声、制冷量、制热量等);

3)机组重量;

4)出厂编号和生产日期;

5)制造厂名。

3应有接地标志,安全运行标志,并附有电气线路图,旋转式电报设备应

有旋转方向标志。

7.0.2新风机组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组包装前应进行清洁干燥处理。

2机组包装前应有防潮、防尘及防震措施。

3包装箱中应有产品合格证、装箱单、产品说明等文件。

4产品合格证应包括检验结论、检验员章和检验日期。

5装箱单应列出所有附件。

7.0.3装箱后的机组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止碰撞、倾倒、压坏和受雨雪淋袭的

措施。

7.0.4机组应放在清洁、干燥、防火和通风良好的场所贮存,且周围应无腐蚀性

气体存在。

11

引用标准名录

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

2《建筑材料的燃烧等级分级》GB8624-2012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5《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GB/T2828.1-2003

6《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GB/T4214.1-2000

7《空气过滤器》GB/T14295-2008

8《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21087-2007

9《通风空调风口》JG/T14-2010

10《通风器》JG/T391-2012

11《空气过滤器用滤料》JG/T404-2013

12《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T309-2013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