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8283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看着这群饥餐渴饮的客人进了紫荆厅房,经理和咨客才松了一口气,但看到这群客人坐得那么拥挤,咨客心里又过意不去,这正是因为自己工作失误带来的错误

分析:

1、咨客应该在为客人预订的时候把客人的中文全名和联系电话记下来,在客人到达时咨客要先核对客人的全名和电话,再把客人带到预定好的厅房就餐。

2、即使带错厅房也应尽量安排客人到座位数与人数相应的房间。

处理结果:

1、咨客与经理均对客人诚恳道歉。

餐厅咨客为了补错,立即把客人带到了10人台的厅房“紫荆厅"

2、为客人提供额外的优惠,如送果盘、甜品、打折等,以此表达餐厅因为本身工作失误给客人造成麻烦的歉疚之意。

3、再次当众向王小姐一行客人表示歉意,使她在朋友们面前挽回面子,也充分让客人感觉到他们是餐厅重要的客人。

4、以此事件作为经验教训,培训全体员工,规范服务流程,务求所有员工明确顾客第一的意识。

案例二你们刚才点的就是这道菜

事情经过:

一天,赵先生在酒店的中餐厅请客户吃饭。

点菜时,有一位客户点了一道“白灼基围虾"

但记菜名的服务员没注意听,把它误写为“美极基围虾”。

当菜端上来以后,赵先生感到很奇怪,立即把服务员叫来,清楚地表示:

“小姐,我们要的是‘白灼基围虾’,这道菜你上错了,请你赶快给我们换一下。

”服务员一听不乐意了,辩解说:

“刚才这位先生点的就是‘美极基围虾'

,肯定没错.不信把菜单拿来核对一下。

她的话把刚才点这道菜的客人弄得很不高兴,赵先生的脸也沉下来了说:

“请小姐把点菜单拿来给我们看一下吧.要是你错了,得赶快给我们换。

”服务员过去拿来点菜单,赵先生等人一看,上面果然写的“美极基围虾”。

这一下,大家都感到奇怪了。

刚才位客人明明说的是“白灼基围虾”,大家都听的很清楚,但现在怎么就成了“美极”了呢?

那位服务员心里知道,自己当时一定是走神了,根本就没听清楚到底是“白灼”还是“美极”,但想到“美极基围虾”这道菜点的人多,想当然就记成“美极”了。

可是,她害怕赔偿,怎么也不肯主动承认是自己记错了,还是指着菜单硬说客人当时点的就是“美极基围虾”,菜根本没上错.这时候,赵先生请的那位客人实在坐不住了,他有些气愤地说:

“把你们经理叫来,我有话对他(她)说。

服务员极不情愿地去叫来了经理。

这位经理大概已经听服务员汇报了情况,他走过来后便说:

“不好意思,你们刚才点的就是这道菜.我们店服务员都是经过严格考核和培训的,记忆力都很好,在客人点菜时会如实地记下每一道菜名。

”大家本以为这位经理回过来赔礼道歉,把菜给换了,但没想到他居然会说出这种话!

经理这番话的意思很明显:

不是店方错了,而是赵先生等客人错了.事情到这种地步,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客人愤怒地拂袖而起,说道:

“好吧,请你赶快给我们结账吧!

”赵先生见此情景,也觉得很是尴尬,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愣了一会之后,他才赶忙对那位客人赔不是说:

“真对不起,请原谅!

以后再也不到这种餐厅来吃饭了!

1、在发生类似顾客投诉时,服务人员应明确要多站在顾客的立场为其设想,树立“顾客至上"

的意识,餐厅的服务使客人满意才能有长远的生意和对自己有长远的帮助。

所以在我方出错时应首先诚恳认错,然后承诺马上给客人换成白灼基围虾,再报告上级,承认错误.

2、如服务员没有做到位,经理出来面对客人时也应如此处理,并可以根据客人反应给予客人该道菜打折或者全单打折或者送果盘的优惠。

3、应关注餐厅的员工素质和服务素质,需加强培训,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防止以后再发生气走顾客的事例.

1、餐厅经理出面赔礼道歉,把美极基围虾撤掉,让厨房马上做白灼基围虾,给客人换上.送上水果盘,并优惠打折以示歉意.

2、让犯错误的服务员赔偿撤掉的美极基围虾。

3、以此事作为经验教训,培训全体员工,务求所有员工提高顾客服务意识。

案例三是鱼太大还是推销提成的吸引力大

王先生带着客户到某星级酒店的中餐厅去吃烤鸭,这里的北京烤鸭很有名气,客人坐满了餐厅.由于没有预订,咨客先将王先生一行引到休息室等了一会儿,才能安排他们到一张客人预订缺未到的餐桌前。

大家入座后,王先生一下子就为8个人点了很多菜,除烤鸭外还有十几道菜,其中有一道是“清蒸鲟鱼”。

由于餐厅近日推出了推销海鲜提成的方法,服务员小张高兴得没问客人要多大的鱼,就通知厨师去加工了.

不一会儿,一道道菜就陆续上桌了。

客人们喝着酒水,品尝着鲜美的菜肴和烤鸭,颇为惬意。

吃到最后,桌上仍有不少菜,但大家却已酒足饭饱。

突然,同桌的小谢想起还有一道“清蒸鲟鱼”没有上桌,就赶忙催服务员快点上.鱼端上来了,大家都愣住了!

“好大的一条鱼啊!

足足有3斤多重,这怎么吃得下呢?

”“小姐,谁让你做这么大一条鱼啊!

我们根本吃不下。

”王先生用手推了推眼镜,说道.“可您也没说要多大的鱼呀?

”服务员小张反问道。

“你们在点菜时应该问清客人要多大的鱼,加工前还应该让我们看一看呀.这条鱼太大,我们不要了,请退掉!

”王先生毫不退让。

“先生,实在对不起,如果这条鱼您不要的话,餐厅就要扣我的钱了,请您务必包涵一下吧!

”小张的口气软下来。

“这个菜的钱我们不能付,不行的话就请找你们经理来。

双方僵持不下。

1、在点菜时服务人员就应该注意客人点的菜是否够吃了,如果菜差不多够吃的话要提醒客人,或再点些精致的饭后甜品、果盘等。

2、如果客人要点海鲜,则必须说明价格,问过客人要点的斤两和做法,有需要的话要带客人到海鲜池选择,绝不允许服务人员擅自替客人决定时价海鲜的斤两和做法,更不应该为了个人利益强迫客人消费。

3、本案例中服务员小张在给顾客点菜时工作存在疏忽,但当顾客提出异议时并没有检讨、反省自己的不足,以至客人坚持要把鱼退掉。

4、在任何情况下服务人员都要对客人保持礼貌和尊重,不允许对客人说出质疑或讽刺的话语.

1、小张将鱼撤回厨房,并向主管汇报情况,将鱼从客人账单中划掉。

2、小张和经理对客人道歉,希望取得客人的谅解.

3、经理代表餐厅向客人赠送果盘或打折以表歉意。

4、撤掉的鱼的由小张赔偿。

并以此事作为教训,餐厅培训全体员工,务求所有员工提高顾客意识。

案例四飞蟹小姐

某酒店的中餐厅来了两位衣着讲究的男士,根据他们的要求,咨客把他们带到幽静角落的18号餐台。

入座后,服务员小丁忙着为他们送上迎宾热茶、热毛巾,并热情地询问是否可以点菜。

客人示意先要两杯XO白兰地,过一会儿在点菜。

小丁把酒送来后,在他们背后

站了一会儿,仍不见他们有点菜的意图,就又上前询问。

一位客人不耐烦地说:

“请不要打扰我们,需要时我叫你,你再来。

小丁见状便退身去为其他客人服务了。

过了一会儿小丁正在忙着,一位服务员突然告诉小丁:

“16号台的客人正找你呢.”小丁连忙走过去。

“你怎么这么晚才来?

客人不高兴地说.小丁忙道了“对不起”,并微笑着问客人要点什么菜。

根据客人点XO酒的情况和他们的衣着、举止,小丁判断客人一定很有钱,便在他们看菜单的时候推介:

“我们这里海鲜很有名,有鲍鱼、龙虾、飞蟹、象拔蚌。

.。

“好了,你说的这些菜我们天天吃,今天想要一些清淡的菜?

”“有,我们这里有‘凉拌海蜇’、‘蘸酱海参’、‘清蒸海胆’。

小丁又积极推荐道。

“不,不,我们不要海鲜,我们想要‘花生米’、‘青椒土豆丝'

、之类的菜。

”客人摆着手说道.小丁心里纳闷,这么有身份的人怎么就点这样便宜的菜。

于是,又为客人推荐了“扒鱼腐”、“生菜乳鸽包”、“鼎湖上素"

等菜,但客人仍不同意.没办法只好按客人的意思点了几样简单的菜。

进餐完毕时,客人把小丁叫来说:

“你的微笑服务很好,但总想让我们吃龙虾、飞蟹,干脆就叫你飞蟹小姐吧!

”客人的话使小丁十分尴尬。

分析:

1、服务人员在点菜前应该观察客人的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大致判断其消费水平,便于介绍菜品。

但也须知道,人不可貌相,所以在点菜时如果不是熟悉的客人,知道其饮食消费习惯的话,介绍菜品应从中档价位开始,如果客人说希望推荐些好点的,就要心里有数,把推介菜品的档次往上调,如果客人表示不喜欢,或者沉默、说有没有别的之类,那就要介绍一些更加实惠大众化的菜式。

总之,向不熟悉的顾客介绍菜品时切不可一上来就推贵价菜,让人有被宰的感觉,如果是熟悉的顾客则应根据其平时的饮食爱好和消费习惯来推荐.

2、与顾客保持长远的良好关系才是让酒店财源不断的明智做法.

1、小丁向客人诚恳道歉,并请示经理,由经理出面给客人打折以示歉意。

2、管理人员对小丁进行批评教育。

并以此事作为经验教训,培训全体员工,务求所有员工提高顾客意识。

案例五一蛇三吃

这天,酒店的风味厅宾客满座,热闹非常。

某公司龙先生宴请客户,他点了一条“过山峰”,一蛇三吃:

喝蛇酒、煲蛇汤、炒蛇皮.龙先生还特别说:

“小姐,你们的操作程序一定是倒蛇胆酒时应该先把酒杯放到我们面前,再杀蛇取胆,滴入胆汁,然后斟满酒,是吧?

服务员小李听后说:

“哪有这样倒酒的?

一方面会惊吓你们,另一方面也会弄脏你们的衣服。

”“别说了,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小李想,客人既然提出自己的方案就改良一下餐厅规定的操作程序吧。

当厨师杀蛇取胆后,服务员正准备将胆汁滴入酒杯中时,龙先生又说:

“小姐,你可要按我的要求倒酒,最好请这位厨房师傅先把蛇胆汁一滴一滴滴入酒杯,并把酒杯放到各位面前再斟酒."

在龙先生同意后,小李又重新请厨师滴入蛇胆汁,送到客人面前,再一一为客人斟满了酒,龙先生

尝了一口,微笑地说:

“这种味道就正宗了。

”之后客人们兴趣盎然地饮用起来。

小李把龙先生“杀蛇的事”告诉了餐厅经理。

经理和厨师长都认为,从客人要求改变蛇胆酒的斟酒方法来看,很可能这位客人好炫耀、爱在朋友面前摆谱。

经理当即让厨师和小李按客人说的做,在服务时要格外小心.

后来龙先生居然成了这家餐厅的常客。

每当他见到小李时,总要做一个“杀蛇”的动作,然后,双方便会心地一笑。

1、本案例中的龙先生后来居然能成为该餐厅的常客,主要是由于当他提出一蛇三吃,且要求服务员当面杀蛇取胆的额外要求时,餐厅能按他的要求照办。

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餐厅应该给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包括定制化服务结果、多样化服务过程和个性化服务行为.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需求和愿望,定制化程度高的餐厅,客人可选择自己喜爱的菜肴和饮料,还可随时要求与无人员满足自己的独特需求。

餐饮业竞争激烈的今天,餐厅应该尽量满足客人的个性化需求。

2、服务人员在面对客人的任何特殊要求时,都不应开口质疑客人的说法,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客人保持礼貌礼节.

1、餐厅所有服务员都记录下龙先生的饮食爱好,以便日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表扬小李的处理方法,并对全体员工培训,提倡所有员工多观察,尽量满足客人需求。

案例六奇怪,她不要小费还那么热情

一天晚上,徐先生陪着一位美国外宾来到酒店餐厅用餐。

点菜后,服务员小吴摆上酒杯,上好餐前小吃,又为外宾多加一份刀叉再为两位客人斟茶水、换毛巾,又为他们到啤酒,当汤端上来后便为他们盛汤,盛了一碗?

一碗。

一开始,外宾以为这是吃中餐的规矩,听徐先生告诉他凭客自愿后,在服务员小吴要为他盛第三碗时他谢绝了。

小吴在服务期间满脸微笑,手疾眼快,一刻也不闲着:

上菜后即刻布菜,皮壳多了随即就换骨碟,毛巾用过了忙换新的,米饭没了赶紧添加。

..他在两位客人旁边忙上忙下,并不时用英语礼貌地询问两位还有什么需要,搞得两位食客也忙上忙下拘谨起来。

当外宾把刀叉刚放下,从口袋里拿出香烟,抽出一支拿在手里时,“先生,请抽烟。

”小吴忙从口袋里拿出打火机,熟练地打着火,送到客人面前,为他点烟。

外宾忙把叼在嘴里去点烟,样子颇为狼狈。

烟点燃后,他忙点着头向小吴说了声:

“谢谢!

”小吴又在忙着给他的碟子里添菜,客人忙熄灭香烟,用手止住小吴说:

“谢谢,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小吴随即把烟灰缸拿去更换。

外宾说:

“这里的服务太热情了,就是忙得让人有点透不过气来.徐先生,我们还是赶紧吃完走吧.”当小吴把新烟灰缸放到桌上后,两人谢绝了小吴的布菜,各自品尝了两口后,便要求结账。

去账单时,外宾拿出一张钞票压在碟子下面。

徐先生忙告诉他,中国餐厅内不收小费。

外宾说“这么‘热情’的服务,你就无动于衷?

”徐先生仍旧向外宾解释,外宾只好不习惯地把钱收了起来。

结账后,小吴把他们送离座位,站在餐厅门口还连声说:

“欢迎下次光临。

1、在本案例中,由于美国客人在该餐厅受到十分热情的接待服务,结合他过去在国外的就餐经历和经验,使外宾形成一种感觉,就是过于热情干扰了自己的用餐情绪,即感到不自在和尴尬,这使他认为这是服务员在索要消费的提示,尽管最后他也清楚并不是那么回事,但是顾客始终并不认同和接受这样的服务。

这样的服务实际上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又例如,有些聚在一起想聊聊知心话的朋友,正在热恋的青年男女,爱静静独坐的知识份子或其它一些不想让服务员过多干涉自己的顾客,包括到餐馆洽谈业务生意的商人,都不愿意接受这种画蛇添足式的服务。

所以说服务员并不是越殷勤、周到、热情,就越能得到顾客的好感,而是应当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自己是不是应该那样服务。

2、餐厅在强调对顾客热情服务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以顾客感到自在、舒适和愉快为准则,不注意客人反应的过度热情也可能会把顾客吓跑。

1、管理人员对小吴进行培训,强调服务应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而进行.

2、以此事作为经验教训,培训全体员工,务求所有员工明确服务应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而进行。

案例七不吃蛋黄的客人

在某一西餐厅的早餐营业时间,服务员小芳注意到一位年老的顾客先用餐巾纸将鸡蛋上面的油擦掉,又把蛋黄和蛋白用餐刀切开,再就是用白面包把蛋白吃掉,而且在吃鸡蛋时没有像其它客人那样在鸡蛋上撒盐.小芳猜想着客人可能是患有某种疾病,才会有这样特殊的饮食习惯。

第二天早晨,当这位客人又来到餐桌落座后,未等其开口,小芳便主动上前询问客人、你是否还享用和昨天一样的早餐。

待客人应允后,服务员便将昨天一样的早餐摆在餐桌上.与昨天不同的是煎鸡蛋只有蛋白而没有蛋黄,客人见状非常高兴。

边用餐边与小芳谈起,之所以有这样的饮食习惯,是因为他患有顽固的高血压症,从医嘱的结果.以前在别的酒店餐厅用餐时,他的要求往往被服务员忽视,这次在这家酒店住宿用餐,他感到非常满意。

1、在本案例中,不吃蛋黄的顾客从开始并没有跟服务员小芳提他的特殊饮食习惯,到后来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客人以前在别人的酒店餐厅用餐时,他的要求往往被服务员忽视,这里经验效应就产生了作用,使得客人认为这个餐厅也不会在意这些细节,没有必要和服务员提醒.但他没想到服务员小芳不仅记住他的特殊习惯,而且不用客人本人再次提醒就能主动端上已提前去掉蛋黄的煎鸡蛋,让客人感到被尊重和重视,所以在这家酒店住宿用餐,他自然感到非常满意了。

2、在客人到店消费时,作为服务人员应多观察客人的特殊习惯和餐饮偏爱,在下次服务该客人时即可根据客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

3、餐饮服务要有预见性,要把客人的需求考虑周到,使客人享受到方便贴心的服务。

1、要求餐厅所有服务员都记录下老先生的饮食爱好,以便日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表扬小芳的处理方法,并对全体员工培训,提倡所有员工多观察,尽量满足客人需求。

案例八自助餐上的香蕉

有一位美国客人入住某酒店,他个性孤僻,不喜欢言笑,单身.在该酒店住了一周,几乎从不开口,不跟别人打招呼,更难得让人看到一丝微笑。

楼层服务员觉得这位客人极难伺候,任凭他们如何笑脸相待,主动招呼,所得到的总是一张铁板的脸,天天如此。

每天早上,他爱去自助餐厅吃早饭.当他吃完自己挑选的食品之后,便开始在台上寻找什么东西,一连三天都是如此。

第一天,服务员小梅曾问过他要什么东西,他没吭一声,掉转头便走出餐厅。

第二天小梅曾问过又状起胆询问他,他还是一张冷峻的脸,小梅尴尬得双颊发红。

当这位美国客人正欲步出餐厅时,小梅又一次笑容满脸地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也许是小梅的诚意感动了他,他终于吐出“香蕉"

一词,这下小梅明白了。

第三天早上,那位沉默寡言的客人同平时一样又来到自助餐厅,在一侧一盘黄橙橙的香蕉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绷紧的脸第一次有了一丝微笑,站在一旁的小梅也喜上眉梢.又一次领悟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酒店每天早餐都特地为他准备了香蕉。

几个月后,这位客人又来到该酒店。

第二天一早他步入自助餐厅,原以为这次突然“袭击”,餐厅一定没有准备好香蕉。

孰料走进餐厅,迎面就是引人注目的一大盘香蕉。

这位金口难的客人见到小梅,第一次主动询问是不是特意为他准备的香蕉。

小梅嫣然一笑,告诉他昨晚总台服务已经给餐厅带来了他入住本店的信息.

“太感谢你们了!

”美国客人几个月第一次向酒店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

1、常言说得好:

“于细微处见精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酒店服务员面对来自天南地北,性格、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类型的客人,细心观察客人的言行举止,摸准其心思、采取灵活机动的服务技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

2、自助餐准备一些香蕉,这不是一件难事,重要的是去探索客人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这位美国客人对香蕉情有独钟的信息不仅餐厅知道,连总台都掌握,可见酒店极为重视有关每个客人特殊需求的档案。

此外,该酒店的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前厅、客房、餐厅共享顾客的相关信息。

晚上客人到达,第二天早上餐厅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由此可见对客人的重视。

处理结果:

1、要求餐厅所有服务员都记录下这位美国客人的饮食爱好,以便日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表扬小梅的处理方法,并对全体员工培训,提倡所有员工多观察,尽量满足客人需求。

案例九一碗豆面引出的话题

一天,有10位客人来到餐厅就餐,他们点了菜之后边吃边谈,在这顿饭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客人点了主食-—--每人一碗豆面.在服务员将豆面送到每一位客人面前,客人们并未立即食用,而是继续交谈着。

大约10分钟后,有的客人开始食面,其中一位客人刚吃了一口,便放下筷子,面带不悦地对服务员说:

“这豆面怎么这么难吃,而且还粘到一起,不会是早做出来的吧?

你知道吗?

这顿饭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服务员连忙解释说:

“先生,我们对客人点的饭菜都是先点现做的,一般的面条在做出几分钟后就会粘在一起,而面豆的粘性比其它面的粘性大.如果做出来不马上吃的话,必然会影响到面条的口味和口感。

我们通知厨房再给你做一碗面给你好吗?

客人说:

“不用了,再做一碗豆面也不能挽回我的损失。

”分析:

1、服务员能坚持把“对”让给客人,不仅马上赔礼道歉而且表示厨房可以再给顾客重新做面,应该说是比较周到的。

2、如果服务员在上“豆面”时,能够向客人介绍豆面的粘性大的特性,并提醒客人要立即吃会更好味,那么客人的不快是能够避免的。

3、所以,服务人员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应把工作做得细致些,不可有半点马虎,力求达到“尽善尽美”。

1、经了解,这位客人是请生意伙伴在饭桌上谈生意的,因生意未谈成,所以心情不太好。

再加之豆面的“不可口”,更增添了客人的不快。

这时服务人员马上诚恳道歉,并表示厨房可以给客人重新做面.

2、经理出面对客人道歉后,给客人送了水果盘以表歉意,客人感到备受尊重,于是平静地结账离开。

3、以此事作为经验教训,培训全体员工,务求令所有员工提高服务技巧.

案例十服务中的语言艺术

酒店餐厅午餐营业时间,一?

来自台湾的旅游团在此用餐。

当服务员小孙发现一位70多岁的老年人的饭碗已是空了时,就轻步上前柔声问到:

“请问老先生,你还要饭吗?

”那位老先生摇了摇头,小孙又问到;

“那么老先生,你完了吗?

”只见那位先生冷笑起来:

“小姐,我今天已经70多岁了,自食其力,这辈子还没落到要饭的地步,怎么今个儿我倒要向你要饭了呢?

我的身体还硬朗着呢,一下子不会完的!

”小孙听了客人的话感到很奇怪,心想,我问你要不要饭,意思是说要不要添加饭,你怎么把自己和乞丐联系起来呢?

小孙脸上不自然地笑了笑,对客人的不满她不知何意.

1、服务人员要了解消费者遵守的风俗和习惯,在平时也应多观察学习各地客人的忌讳和偏爱,在接待服务过程中注意避免说错话,做错事,否则会使消费者处于尴尬局面,或使其扫兴,影响其对餐厅的印象。

2、服务员在工作中应该恰当地使用服务用语。

这些服务用语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总结归

纳而成的。

在本案例中,服务员在为客人添饭时,本来是出于主动为客服务的热心,但因所讲的话不顾场合和对象,不符合礼貌服务用语之规范,因而在无意中伤害了客人,这是服务人员要尽量避免的.

1、小孙和经理向客人道歉。

2、管理人员批评教育了小孙,并以此事作为经验教训,培训全体员工,务求所有员工提高服务意识和语言技巧。

案例十一语言的魅力

一天,餐厅里来了三位衣着讲究的客人,服务员李艳引至餐桌坐定后,其中一位客人便开了口:

“我要点XX菜,你们一定要将味调到浓些,样子摆得漂亮些。

”同时转身对同伴说:

“这道菜很好吃,今天你们一定要尝尝。

”菜点完之后,李艳拿菜单进了厨房。

当他再次来到桌前时,便礼貌的对客人说:

“先生,对不起,今天没有这道菜,给您换一道菜可以吗?

”客人一听勃然大怒,“你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

让我们无故等了这么久,早说就去另一家餐厅了。

他发完了脾气,仍觉得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于是拂袖而去。

1、语言有时能把好事变成坏事,但有时也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本案例中的服务员未考虑到客人有社交和受尊重的需要。

2、服务员在上班前未了解当天厨房备货、出品菜式的情况,致使客人点某道菜时未及时指出无货。

3、服务员在语言上用词不恰当,未朝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方向作出解释。

如果知道无货,可换个方式向客人说明,像“先生,这道菜是这里的特色菜,今天点这道菜的人特别多,已经卖完了,您能不能换道其他菜?

xx菜也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菜,您不妨尝尝。

”这时,客人会想到这酒店生意真不错,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自己很有品位,能够吃到这里的特色菜,这样朋友面前也有面子,客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