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8353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地籍管理从最初单一的税收地籍发展到产权地籍,再到现在的多用途地籍,其内涵不断丰富。

在此过程中,测绘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测绘仪器从最初的原始工具到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现在GPS技术正在不断得到应用。

地籍是以地块为基础建立的。

在记载地块状态时,还要记载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地籍信息包含着地籍图集,地籍数据集,地籍薄册,它们之间通过特殊的标识符连接成一个整体,这个标识符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块号(宗地号或地号)。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形测量。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当前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经纬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

  地籍调查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

  

(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

  (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

  (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

  (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

  (6)地籍调查报告。

二、实习时间、地点

一)野外实习

 

时间:

2013年2月21日--5月15日 

地点: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二)内业资料整理

2013年2月21日--5月15日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三、对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的应用的了解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所有与土地有关的地籍信息都具有空间信息特征,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一种有效采集地籍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地籍测量的主要地籍要素是界址点,因此,对界址点的测量要求,决定了地籍测量的仪器、方法和精度,甚至也确定了成图方法。

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测量的方法主要是解析法,解析法是按照所采集的数据,解算出界址点的坐标作为原始数据,据此绘制地籍图,同时利用界址点坐标计算宗地面积,这种方式称做数字地籍测量。

通常使用的仪器有:

GPS+全站仪+便携机,或全站仪+便携机。

四、地籍测量内涵

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地籍测量不同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应随着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

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

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

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因此测绘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测绘技能,而且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助测图的方法。

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

数字地籍测量是一个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结果。

它的最大优点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具体内容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

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一)实习地基本概况:

位置与面积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西邻缅甸,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075公里,从腾冲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

腾冲县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海拔930米,县城海拔1640米。

地形地貌

腾冲境内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的明珠,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中生成。

有人说站在高黎贡山之巅,一双脚踩着两个大陆,向东迈一步是亚洲大陆,向西跨一步是印度大陆。

腾冲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溅玉,是中国大陆唯一的火山地热并存地区,并且规模宏大、景观神奇、世界罕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腾冲不但造就了蔚为壮观的火山群、地热群,还生成了诸如火山奇观――神柱谷、火山堰塞湖湿地――北海湿地、全国唯一的城市瀑布――叠水河瀑布、低温温泉暗河――坝派巨泉和黑鱼河等一系列地质奇观。

气候

腾冲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0.5℃,极端最低气温-4.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又是干、湿区的分界线,全年适于旅游观光

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

人文历史

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

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在这片絷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在古老的侨乡和顺,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二)地籍调查:

我们对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阳3000余户宅基地进行了调查,分别填写了地籍调查表。

在调查过程中,老宅基地是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因为有关宅基地纠纷就源于此。

老宅基地特点是多数是一院多户。

在宅基地分摊上存在着很大分歧。

另外,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宅都已经倒塌。

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

这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中的重要工作,是界址点精度和地籍图精度得以满足的基础,因此必须精心设计、严格要求,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

地籍控制测量包括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有GPS测量、导线测量、几何水准测量、光电测距(EDM)三角高程测量等。

其特点,地籍测量控制点点位要求精度高、密度大。

地籍基本平面控制测量包括二、三、四等基本控制测量和一、二级加密控制测量。

数据采集过程

1)我们测量小组是三个人组成,一个主要负责观镜,一个负责画草图,另一个负责立镜。

2)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最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

所以,在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无房屋遮挡和路口交叉处,以避免经常迁站。

3)架置仪器。

架置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平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但不能太大,否则造成仪器过低。

4)立棱镜,测量读数。

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而且尽量靠近被测物,这样才有可能符合精度要求。

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

所以,立镜的快慢决定了测量的快慢。

5)记录、绘草图。

对于外业测量尽量要画草图,在一些地形复杂、界址纠缠不清等地区,画草图是很有必要的。

画草图要尽量标明点号、界址属性和权利人等,以便内业作业。

一般由一人主测,一人立镜,一人画草图。

6)测站点检验及检核。

在测量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核。

检核方法为:

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数据传输和处理1.当我们采集完测区的数据时,就要用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把野外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每次观测的数据要及时传输,避免数据丢失。

如【1】图所示:

【1】图

2.等数据传好之后把.dat格式的文件用.txt文本打开,查看里面的点号是不是与白天所测得的点号一致,以免传输错误。

测得的数据格式如【2】图所示:

【2】图

3.之后,把之前所测得的同一控制网内的数据合并,这样就得到测区的野外点数据。

地籍图的绘制

1、地籍图绘制方法,地籍图绘制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成图。

成图比例尺为1:

500。

地物要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

3.4.2地籍图绘制流程1)展点(高程点或点号):

打开Cass7.0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2)选择合适的点样式。

3)选择“对象捕捉”进行适当的设置,然后可根据草图进行绘图。

4)设置符合要求的“地籍参数”,然后可根据绘制好的图进行宗地图的绘制。

在总地图的绘制中,选择正确的地类、街道、街坊和宗地号。

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图幅号、地籍号;

本宗地号、地类号、面积及单位名称;

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线及界址边长;

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

邻宗地界址线;

相邻宗地、道路、街巷及其名称;

比例尺、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等。

本次地籍控制测量主要利用导线控制,依据当地已经给出的控制点来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点位置。

以便最后准确绘制地籍利用现状图。

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

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是:

  

(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

  

(2)绘制基本地籍图。

  (3)面积量算。

地基测量最重要的就是野外数据采集,它是通过全站仪测定地形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将这些点位信息记录和存储在全站仪中,再传输到计算机中。

这些点位信息包括点号、平面坐标、高程、属性和与其它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等。

其中,点与点的连接关系标明了哪几个点按什么连接顺序构成个地物实体,我们测量中通常采用画草图的方式来确定。

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中,先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的碎部测量方法基本以极坐标法为主,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等。

其次就是内业处理与图形输出,内业数据处理是指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包括对采集点的编辑、地物要素的绘制、文字注记、图形编辑和地图整饰等,从而绘制成可以输出的电子图形文件。

内业数据处理是测图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最后地形图的质量。

内业数据处理是指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包括对采集点的编辑、地物要素的绘制、文字注记、图形编辑和地图整饰等,从而绘制成可以输出的电子图形文件。

四)宗地及调查表填写

宗地。

首先,宗地的划分很重要。

宗地划分1)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即被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

2)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可划分为共用宗地,简称共用宗;

共有使用各权利人独自设立分宗,按从下至上(楼),从东至西(平面)、自北向南(平面)方向编权利人分宗地籍号。

3)小区、新村、成片住宅区及类似社区的,其外围界线应当根据有效的权属来原材料确定,权属来原材料主要以市国土资源局发放的土地证为准,外业核实;

内有独立大院的独立设宗;

同一单位或几个单位共同所有的建筑物应独立设宗;

敞开式的以其内部公用道路(一般指组团级以上道路、不含宅间小路)为界分割成数个共用宗,原则上按一幢楼划分为一宗地;

小区内公用的基础设施、道路、绿化等用地,暂不设宗调查,但需要根据《土地分类》标准,使用地类界线划分土地利用类别,调查土地利用类型,测量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同时闭合到外围界线;

4)私房能独立设宗的设宗调查,成排连体房屋,设为共用宗,调查到户(权利人);

5)大宗地中包含小宗地的(宗包宗),大宗、小宗各自独立设宗调查;

6)未发证的公用广场、停车场、道路、绿化用地、市政设施等暂不设宗调查,但需要用地类界线划分土地利用类别,调查土地利用类型。

宗地草图是在权属调查时实地绘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边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

内容包括:

本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

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编号;

相邻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

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

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构筑物等。

其次,宗地编号与权利人编码宗地编码采用3位数字码,在街坊范围内从“001”开始按“弓”字形统一编排。

一宗地内只有一个权利人的,其用户编码为“000”;

一宗地内有多个权利人的,采用3位数字码,作为用户编码,从“001”开始统一编排。

3,地籍编号地籍号由“区代码+街坊代码+宗地编码”组成。

其中:

区代码采用“一位字母码”,街坊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宗地编码采用“三位数字码”。

9在地籍调查之前,为保证地籍编号的唯一性,掌握街坊内宗地总体情况,应预先设定地籍编号。

一个街坊地籍调查全部结束后,应在街坊范围内从“001”开始按“弓”字形统一编号。

  宗地草图必须在实地边勘丈边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其内容有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的各种丈量记录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图是解决土地权属纠纷、恢复宗地界址的重要凭据。

我们依据以上要求绘制宗地草图,明确了每家每户的宗地四至,界址点,界址边长度,接着填写地籍调查表。

对于老宅基地的调查表内容共用情况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并且准确计算了共用面积。

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们把调查和测量的数据汇总整理,进行地籍原图(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内业整理内业整理主要就是计算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利用南方cass绘制测区地籍图和整理实习的资料。

南方casss7.1使用流程如下:

1.启动南方CASS7.0,在出现的窗口中,依次点击“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号”在命令行出现比例尺,选择相应的比例尺(本次无需改动),回车后弹出加载对话框,选定tg-8.dat文件。

确定即可。

2.在“地籍”下拉菜单中,点击“地籍参数设置”,弹出“地籍参数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设置街道位数、街坊位数、地号字高等参数。

3.在“工具”下拉菜单下,点击“多功能复合线”根据草图连接相应点号,完成输入C封闭该区域。

在“地籍”下拉菜单中,点击“复合线转为权属线”弹出宗地基本属性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街道”、“街坊”、“宗地号”、“权利人”、“地类”(在本次实习中权利人为建筑物的名称、地类为教育用地)。

也可在“地籍”下拉菜单中,直接点击“绘制权属线”绘完一个权属线后将自动弹出“宗地基本属性”对话框,设置相关参数。

4.用相同的方法,绘完所有的权属线,并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由1开始顺序编码“的原则为宗地编码。

5.修饰图,使图更加美观。

6.在“地籍”下拉菜单中,点击“绘制宗地图框”,根据宗地形状选择相应的图框尺寸,本组选用“A4横”单块宗地,将弹出“宗地图参数设置”,设置比例尺分母倍数,将保持到文件前的对号打上,设置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地籍原图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地籍要素:

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

  

(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

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

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

技术要求对于测量方面的技术要求我们参看如下文件: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

3.《地籍图图式》(CH5003-94);

4.《地形图图式》(GB/T7279-1995);

5.《1:

500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192-200)

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

六)资料整理权属调查资料整理贯穿于调查工作的全过程,是一项逐步完善的工作。

其整理方法和要求如下:

1)及时填写“街坊权属调查进度一栏表”。

2)绘制“宗地关系略图”。

3)调查资料以宗地为单位装入资料袋中,以街坊为单位集中宗地资料袋,袋内宗地资料按清单顺序依次用夹钉叠放。

4)一个街坊调查结束,及时将资料提交质量检查。

权属调查结束,需向监理组和二调办提供的成果包括:

基本成果和数据成果。

基本成果是指为证明权属的各种材料,如:

原宗地的复印资料、权属证明材料复印件、法人代码证或身份证复印件、法人证明、指界委托书等。

数据成果主要是指包括宗地草图、界址边长等,也包括权属调查表、界址调查表和权属调查技术总结。

七)实习总结

通过实习学会了以下内容:

1)使用经纬仪进行测角、测边;

初步掌握了图根、地籍控制测量、地形图、地籍图的测绘工作。

2)掌握了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

3)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研究土地利用,编制及实施土地规划的能力;

4) 

熟悉国家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动态。

八)实习心得

测量是一实践性较强的工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期一个星期紧张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下个星期又要开始正常上课了,刚知道要实习的时候不大喜欢,但经历了这么多以后,却觉得真的很充实,很有意义。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明白了地籍测量与工程测量的不同。

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对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更是一塌糊涂。

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

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

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

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

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

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

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

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

在外面测完后,还要回来在电脑上画出来,并且画出其宗地图。

我们还要将图幅号、街道号、界止点等。

在电脑上画起来不是很熟练,以后还需多练练。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

一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

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