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8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ocx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一、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示意图。

据图回答1~2题。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水资源丰富

C.热量充足D.土壤肥沃

2.该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玉米B.水稻

C.小麦D.棉花

解析:

第1题,西北地区离海洋远,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

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故水源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而比较选项中的各种农作物生产,水稻的需水量最大,故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

1.A2.B

[2015·惠州模拟]读区域图,回答3~4题。

3.西藏地区(  )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4.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

解析:

第3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西藏地区河湖较多;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河流沿岸;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第4题,高原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可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条件。

答案:

3.C 4.A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B.热量

C.水源D.光照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等高线和海拔等信息可判断出,图中城市位于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

属于干旱地区。

故选C。

答案:

C

6.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

①太阳辐射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植被条件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与图中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是我国华北平原。

图示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对比分析得出答案为A项。

答案:

A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

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7~9题。

7.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

8.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B.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D.过度农垦

9.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

A.东南—西北B.东北—西南

C.东西方向D.南北方向

解析:

第7题,据材料雅丹地貌出现在干涸的湖底,所以选B;第8题,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河流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上、中游过量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干涸,致使下游地区的湖泊干涸,故选A;材料中定向风的侵蚀形成雅丹地貌,第9题选B。

答案:

7.B 8.A 9.B

日喀则位于拉萨以西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

这里的农民被称为“离天最近的耕作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等。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a与b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  )

A.a处与b处经度相同

B.a处与b处海拔相同

C.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

D.a处位于冬季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

11.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日喀则地区的年积温值较小

B.日喀则地区的降水少、晴天多

C.日喀则地区光照强度大

D.日喀则地区年日照时数较长

解析:

第10题,a处位于(喜马拉雅山的)阴坡,b位于(冈底斯山的)阳坡,故a虽纬度较低,但与纬度较高的b同处一条等积温线上。

第1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生长期长。

答案:

10.C11.A

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12~14题。

12.①②所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土壤

13.②所在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

A.水能、天然气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D.太阳能、水能

14.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解析:

第12题,图示①位于四川盆地,②位于青藏高原,故两地的环境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差异。

第13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故太阳能资源丰富。

横断山区一带河流众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第14题,③地区位于横断山区,由于所处纬度低,且山地相对高度大,故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故树种丰富。

答案:

12.C13.D14.C

二、综合题

15.[2014·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解析:

本题以甘肃省的中药材和甘肃省位置图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农业区位及工业的影响,同时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阐释与表达能力。

(1)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来说明。

甘肃地理位置独特,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结合图形分析其过渡性特征是关键。

(2)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验、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两大方面分析区位优势,分析时要结合上题和材料中的信息。

(3)发展工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从环境、经济(经济效益、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等)和社会(增加就业、脱贫致富等)三大方面来分析。

答案:

(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

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

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6.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区域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2)该区域的青海省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试说明其自然地理条件。

(3)简析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4)图中A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多,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热力作用角度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的原因。

(5)河流①流域内的主要特色农业(种植业)类型是什么?

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

(1)题,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析描述即可。

(2)题,影响青海省形成“中华水塔”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其地形和水源补给方面综合分析。

第(3)题,影响该地区东南部地区生物物种多样性的自然原因可从纬度位置、水热条件和地形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

第(4)题,太阳辐射强主要从其地势高,空气稀薄,进而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方面分析。

而气温低,主要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大气逆辐射方面综合分析。

第(5)题,①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高原面上地势高,热量不足,故农业生产集中于河谷地区。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则热量较充足,水源充足,地形较平坦,土壤较肥沃,故适宜种植业发展。

答案:

(1)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河流的补给来源。

(3)地处低纬;热量条件好,降水充沛(两点都要答全);垂直地带性显著。

(4)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5)河谷农业。

高原区的河谷地带相对其他各处热量条件较好,且地势平坦,灌溉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