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8562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试2006年江苏省综合高考综合.doc

北京英才苑网站·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2006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4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工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

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卷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

A.耀斑爆发 B.黑子变化

C.氧气的燃烧 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大气中,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 ()

A.氟氯烃 B.氮和氧

C.二氧化硫 D.臭氧

3.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 ()

A.土壤 B.矿物 C.石灰岩 D.化石

4.我国受台风影响最频繁的地区是 ()

A.东南沿海 B.西北内陆

C.西南 D.东北

5.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较为明显的地区在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热带

6.农业生产较多地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方式的国家是 ()

A.阿根廷 B.美国

C.荷兰 D.澳大利亚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最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

A.食品厂 B.造纸厂 C.造船厂 D.电视机厂

世界各国都关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

据此回答8—9题:

8.城市化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C.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D.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9.能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城市立体交通 B.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D.广建高层建筑

10.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

A.魏源YCY B.谭嗣同 C.洪秀全 D.康有为

13.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强烈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定国是诏》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变法通议》

14.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官员不懂技术 B.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C.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 D.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15.19世纪末,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

A.开办万木草堂 B.成立保国会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资政新篇》 D.《和平建国纲领》

1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民主与科学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8.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诞生于 ()

A.上海 B.北京 C.武汉YCY D.长沙

19.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陈炯明 D.张作霖

20.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④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1.1938年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22.1947年,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

A.中原地区 B.东北地区

C.陕北地区 D.华东地区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

A.没收 B.赎买

C.包产到户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其关键是 ()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苏关系的缓和

C.中英关系的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

2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

()

A.该商品的使用价值

B.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D.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6.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市场经济 D.人民当家作主

27.如果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来表达国民收入的分配,它所反映的关系是 ()

A.预算与决算 B.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C.积累与消费 D.投入与产出

28.某些商品经营者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________原则。

()

A.平等 B.自愿

C.开放 D.诚实信用

29.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之所以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YCY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意识都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正确的意识能够通过人们的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C.是否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是否承认实践决定认识

31.邓小平同志说: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有 ()

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源泉

③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 ()

A.认识的全过程

B.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认识的根本任务

D.认识的惟一来源YCY

33.爱因斯坦说: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这句话强调了 ()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C.人类社会是由一切个人的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4.根据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可以判断出 ()

A.国家的性质

B.国家的政体

C.国家的结构形式

D.国家的管理形式

35.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审判机关

C.国家权力机关 D.国家检察机关

36.依法治国的本质是 ()

A.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37.2005年10月12日至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在____市隆重举行 ()

A.北京 B.上海YCY C.广州 D.南京

38.2005年10月,我国_______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

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实践六号 D.实践七号

2006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4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本卷共七小题,共74分。

39.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图1),回答:

(8分)

(1)数码①和②中,表示赤道平面的是_______,表示黄道平面的是___________。

(2分)

(2)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_______

(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

(2分)

(4)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G点时,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0.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人均耕地相对较多的地____________________区,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读图2,回答:

(7分)

(1)这两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这两个地区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简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有利的自然条件。

(4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一)民族主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族一律平等……

(二)民权主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

……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民主义是由谁提出来的?

(2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还是新三民主义?

它是哪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4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它爆发于哪一年?

这一年建立的统一战线的名称是什么?

(4分)

4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因此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十分注重党的自身建设。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长征途中,中共中央通过什么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分)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什么运动,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

错误,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2分)

(3)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什么为党的指导思想?

(2分)

(4)1949年春,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2分)

(5)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什么会议,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从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什么新时期?

(4分)

43.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内容的一号文件;200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请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2分)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农业问题?

(4分)

(2)如何推进我国农业走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之路?

(8分)

44.俗话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学习中,我们也要针对各门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请回答:

(10分)

(1)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分)

(2)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分)

45.倡导“红色旅游”既可以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又可以带动革命老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图3中所示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读图回答:

(15分)

(1)1927年8月1日,在图中什么地方爆发的起义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

请写出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写出两位即可)。

(3分)

(2)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了什么起义?

此后,他率领起义部队到达图中的什么地方,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分)

(3)从交通条件概述井冈山革命老区长期以来经济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

(2分)

(4)20世纪90年代修筑的____________铁路,使井冈山革命老区直接受益,并促进了图示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

(2分)

(5)从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角度,回答:

国家倡导“红色旅游”,促进革命老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心革命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明了什么?

(6分)

2006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1—5DDBAB6—10DCCBD11—15BAADC16—20ACACA21—25CABDD

26—30ACDCB31—35ACDAC36—38DDB

第Ⅱ卷(非选择题)

39.(8分)

(1)①(1分)②(1分)

(2)23°26′(2分)

(3)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两者前后顺序可对调)(2分)

(4)昼夜等长(平分)(2分)

40.(7分)

(1)商品谷物农业(1分)

(2)生产规模大(1分)机械化程度高(1分)

(3)地形平垣或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热量较充足;水源充足。

41.(10分)

(1)孙中山(2分)

(2)新三民主义(2分)第一次(2分)

(3)1937年(2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42.(12分)

(1)遵义会议(2分)

(2)整风运动(或延安整风)(2分)

(3)毛泽东思想(2分)(4)七届二中全会(2分)

(5)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改革开放)。

(4分)

43.(12分)

(1)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分。

若答“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

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

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也可得2分)但我国农·

业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的薄弱环节。

(2分。

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即得2分)

(2)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逐步减免农

业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发展农业科

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

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8分。

答出其中的任何一点均得3分,答

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4.(10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

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4分。

如答“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也可得4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给学习、工作带来损失。

(6分。

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得6分,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得3分)

45.(15分)

(1)南昌(1分)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答任意两位即给2分)

(2)秋收起义(或湘赣边起义)(1分)井冈山(1分)

(3)交通闭塞(落后或不便)(2分)(答案合理亦可给分)

(4)京九铁路(2分)

(5)①表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或人民当家作主,或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或国家对人民负责,或国家为人民服务)。

(3分)②表明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行使对内职能(3分。

或答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