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8615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快乐安详平和的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果身口意不断串习“不发火”,就会逐渐改掉原来发火的毛病。

“戒”可以断除粗大的烦恼,但对于细微的烦恼,我们需要借助于“定”,才能有效断除。

例如,一个发誓不再发火的人,经常不断发誓、稳固不发火的决心,并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训练,则比较严重的发火情形就不会再发生。

但是遇到逆境时,内心还是会有很细微的嗔心生起,如轻微的不满、抱怨等,此时就需要进一步修习禅定断除细微的嗔恚。

所谓“定”,就是借助于一些良性的外缘,使心对其专注,从而使得心处在一种良性的状态、无有动摇,当心偏离了这种良性的状态,立即就将其“拉回”。

“定”实际上是“戒”的升华,当心持续不断地定在一种良性状态时,与良性状态相违背的其他五毒烦恼状态就无法再生起。

“定”是对心的一种更加严格的训练,要求心无有间断地、密集地处于一种固定的良性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常常将心定于“平和、安详”的状态,观想美好的事物等,一旦发现有所偏离,立即将心回复到平和与安详的状态,这样不断训练之后,即便遇到逆境,我们的心也会很自然地不偏离平和与安详,从而使嗔心无法生起。

“定”可以断除很细微的烦恼,但是要想彻底根除烦恼,使得五毒烦恼永无生起的可能,我们必须借助于“慧”。

所谓“慧”,就是智慧——也即通达外境和自心的实相。

外境和自心的实相是什么呢?

大小乘共同的观点都是“空性”,但是空的程度有彻底和不彻底的差别。

例如,当我们内心生起嗔心等烦恼时,应当直视心的本性,看看嗔心等到底从何处生起、住于何处、到何处去,常常这样观察,就会发现“心了不可得”,心本身就像虚空一样,无有任何实在性。

借助于禅定将对心的这种空性体验加以巩固,则五毒烦恼将渐渐消失,根本不再可能危害我们。

此外,当我们了知外境之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顺逆”,“顺逆”只是自心在外境上的捏造,我们就了知了“顺逆”的空性;

更彻底地,当了知外境只是“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幻变,我们就了知了外境的空性。

了知外境和外境上的顺逆都是虚幻不实之后,借助于禅定,将这种空性的见地加以巩固,我们的内心就很难对外境产生嗔心等五毒烦恼了。

这样,“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物,物无其物”,久久修习,慧学就会圆满,五毒烦恼就会被彻底根除。

概括地讲,观察和思维嗔心的危害,不断发愿断除嗔心,并落实在身口意的取舍上,是“戒学”;

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良性外境,将心安住于与嗔心相违的良性状态,是“定学”;

内观内在生起的嗔心犹如空中微风无有实性,外观外境以及外境上的顺逆虚幻不实,是为“慧学”。

“戒定慧”三学的本质都是“取舍心相”,使心“舍恶向善”。

非独断除嗔心,断除贪心、痴心、傲慢心和嫉妒心等其他烦恼,所使用的方法仍然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佛法的核心内容,任何一个要获得暂时安乐和永恒安乐的人,都必须熟练掌握“戒定慧”无漏三学,并真正学会将其用于降伏自己内心的五毒烦恼。

如果我们的身体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我们就会感到身体行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不久就会气喘吁吁、筋疲力尽;

此时,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身上的包袱,身体顿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在。

同样,如果我们的心灵也“背着沉重的包袱”——也即对外境的某个事物特别地执著,那么我们的心灵就会感到疲倦、压抑和痛苦;

此时,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心灵的包袱——也即放弃对外境的执著,我们的心灵当下就会有如释负重的感觉。

所以,佛门中常说“放下、自在!

当我们的身体因为沉重的包袱而疲倦和痛苦时,绝大多数人很容易会察觉到身体的痛苦是因为身上的包袱所致,因此自然就会想到要放下身上的包袱。

但是,当人们的心灵感到疲倦和痛苦时,很少有人会想到让自己的心灵放下对外境事物的执著,不仅如此,人们还会愚昧地将心灵的痛苦归咎于外境事物的不如意。

所以,在心灵遭遇痛苦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

我们所遭遇的一切痛苦完全来源于内心对外境的执著,放下执著,内心就会立即得到清凉。

据说,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苦恼的梵志听到佛的威名之后对佛陀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他决定去拜见佛,并希望佛能够为其开示殊胜的佛法去除他内心的痛苦,于是梵志双手提着供品来见佛。

佛对梵志说:

“放下!

”梵志听了以后,放下了左手的东西。

佛又说:

”梵志听了以后,放下了右手的东西。

”梵志很不解地问佛:

“世尊!

我已经放下了左手和右手的东西,你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说:

“我要你放下的不是你手上有形的东西,而是你内心对外境的执著!

”梵志思维世尊的教导后立即心开意解,认识到自己内心的一切痛苦都是由于自心执著外境的结果。

从此之后,梵志放下了内心对外境的执著,果然苦恼从此就烟消云散了。

事实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间一切心灵的痛苦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对外境放不下,一旦内心能够放下,痛苦从何而来呢?

所以,解决世间一切痛苦最省事、最便捷、最彻底的方法就是放下内心对外境的执著。

我们对世间的一件事放不下,就会有一个痛苦,对两件事放不下,就会有两个痛苦,对三件事放不下,就会有三个痛苦;

如是,对一万件事放不下,就会有一万个痛苦。

而且,如果我们的执著越大,内心的痛苦就会越多。

龙树菩萨的上师萨热哈曾说:

“相续中若有芝麻许的执著,也会带来无量的痛苦。

执著不仅会导致内心的痛苦,还会障碍我们获得修行的成就。

据说,龙树菩萨有次修持空性本尊,修了很多年也没有验相,他在修法之余经常擦拭自己珍藏着的一个精美的罐子,有一天他边擦拭边欣赏的时候,不小心把罐子掉在地上打碎了,没想到第二天修法就见到了本尊。

龙树菩萨问本尊:

“我修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今天才见到您?

”本尊回答说:

“假如你对任何法有执著,都会障碍你见我。

以前正因为你对罐子特别执著,所以虽然我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你,但你始终看不见!

什么是执著呢?

执著是自心对外境的一种执取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境之后,意根在对境之上又添加的种种心念,诸如常执心、实执心、希求心、好恶心等。

常执心和实执心是比较细微的不易被察觉的深层次的心念,当凡夫的六根对境之后,这两种细微的执著心念就会习惯性地生起,而且根深蒂固。

所谓常执,就是自心执著外境将永久存在,正是由于我们的心对外境有这样的执著,所以我们自心就会感觉外境会恒常不灭、永久固定;

所谓实执,就是自心执著外境自性实有,正是由于我们的心对外境有这样的执著,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外境自性实有。

大觉世尊告诉我们,我们自心对外境的这两种感觉不是“正觉”,而是“错觉”,是自心对外境非理作意产生的“错觉”,实际上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无我”的,也即不仅刹那刹那迁流不息,而且没有任何自性,如同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有了常执心和实执心,就会进一步产生希求心和好恶心。

所谓希求心,就是在对境之上产生种种期盼和希求,希望外境如何如何。

有了希求心,就会进一步产生好恶心。

当外境符合我们的希求时,就会生贪心;

当外境不符合我们的希求时,就会生起嗔心。

所以,古人说:

“人到无求品自高”。

意思是说,当我们的心对外境没有种种希求心时,就不会产生种种贪心和嗔心。

没有贪心和嗔心的人品格一定是高尚的。

本来外境和我们的心处在两个不同的空间位置,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但是当我们的心对外境产生执取时,就好像在心和外境之间栓了一根无形的绳子。

由于心对外境的执取,于是我们的心就被拴在了这个对境之上。

执取的心念存在一分钟,我们的心就被栓一分钟,存在两分钟,我们的心就被栓两分钟,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停止执著,于是这种被栓的感觉就会顿时消失。

当我们的心处在执取状态的时候,是要消耗精力和能量的,所以若一个人对外境的某个事物特别执著,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外境在外面存在着,我们的心住在自己的身体内,外境和心各有各的位置,它们应当各守本分。

可是,心却不安分,硬是要跑到外境中去,对外境的事物指手画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外境之上,并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侵略,是心对外境的侵略,这和一个国家的人闯到另外一个国家为所欲为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所以,如果不去除自心对外境的侵略习性,我们实际上是个恶人。

只要内心还有恶,我们就一定会感受种种痛苦!

有人说:

“我也想放下执著,可是内心就是放不下,怎么办呢?

”实际上,“放不下”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对所执著的外境还没有“看破”的缘故。

大觉世尊告诉我们,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无常、苦、空、不净”的,而世人却形成了“常、乐、我、净”的颠倒认知,有了这四种颠倒认知,就进一步产生了常执心、实执心、希求心和好恶心等种种执取心念。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思维自己所执著的对境具有“无常、苦、空、不净”的本性,则自然就会渐渐放下执著。

如果一个人因为身上的包袱而疲惫不堪,但却又不肯放下身上的包袱,而是一味地埋怨身上的包袱给自己带来痛苦,我们一定会认为此人是一个非常愚蠢的人。

因为包袱是无辜的,根本没有想给此人带来痛苦,只是此人一味地要背着包袱并且不肯放下,只要此人肯放下,身体的痛苦就会立即消失。

不肯放下身上的包袱,即便对身上的包袱抱怨一万年,身体的痛苦也不会有丝毫的减轻,相反还会越来越沉重。

同样,对于心灵的痛苦,世间人十有八九都和上面所说的愚人相似,他们往往只知道抱怨和痛恨所谓的“造成他们痛苦”的外境事物,而对内心的执著熟视无睹,并且坚持不肯放弃这种执著。

放下立即就得自在!

要想去除身体背负重物的痛苦,只要轻轻放下重物即可,抱怨身上的重物永远于事无补;

同样,要想去除心灵执著外境之苦,抱怨所执著的外境也是愚者的举措,我们只要轻轻地放下,斩断自心对外境执著的绳索,我们就会享受自在和安乐!

在此世间,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必须面对形形色色的外境。

对待同一外境,不同的心态不仅会造成当下截然不同的苦乐感受,而且还会导致未来天壤之别的苦乐果报。

因此,如何选择好自心对待各种外境的态度,是每一个学佛者真正要去反复研究、认真琢磨的事情。

例如,在《华严经·

净行品》中,佛就详细地宣说了菩萨对待各种外境所应持有的态度。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该经常读诵《净行品》,并且拿来对照自心,不断校正自心对待外境的错误态度。

众所周知,在一片土地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同样,对待某个外境,我们的心也是“种喜得喜,种忧得忧,种爱得爱,种恨得恨……”。

譬如,面对同样一朵花,如果用喜悦的心态对待,我们就收获喜悦;

如果用厌恶的心态对待,我们就收获痛苦;

如果用既不喜悦也不厌恶的心态对待,我们就收获“无苦无乐”。

非独对待一朵花是如此,对待世界上任何一个外境也是如此——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我们当下和未来就收获什么。

因此,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比选择好自心对待外境的态度还要重要。

如果对待外境的态度错了,我们将从痛苦走向痛苦;

如果对待外境的态度正确了,我们将从快乐走向快乐。

嗔恨是地狱众生对待外境的基本态度;

贪婪悭吝是饿鬼对待外境的基本态度;

愚痴暗钝是畜生对待外境的基本态度;

或善或恶是人道对待外境的基本态度;

“善但包含嫉妒”是阿修罗对待外境的态度;

“善但包含傲慢”是天人对待外境的基本态度;

小乘圣者对待外境的态度可概括于“厌离”和“人无我空性”之中;

大乘圣者对待外境的态度可以概括于“慈悲”和“空性”之中;

当慈悲和空性的态度臻于圆满,就是“佛”的状态。

一个人如果一贯以嗔恨、不满的心态对待外境,则自心将始终处于痛苦的状态,并且感到外境始终与自己作对、过不去。

事实上,这个人自心所感到的外境上的种种不悦,并非在外境上真实存在,而是自心本身在外境上捏造的。

在一个人的心和任何外境之间,从来不存在什么“对立”,所谓的“对立”只是心在外境和自心之间妄想出来的一个无形堡垒,愚人就是整天活在自心所虚构的无形堡垒中而不自觉。

嗔恨心生起的当下,自心就处于如地狱般的痛苦状态里,这种如地狱般痛苦的来源其实就只是心对待外境态度的选择错误。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对外境的嗔恨中而不能幡然省悟,并将自心对待的外境的嗔恨态度去掉,这个人来世就会堕入地狱感受无量的嗔恨和斗争之苦。

贪婪、悭吝的人,对待外境的基本态度是“占有”。

如果一个人长期以占有的态度对待外境,死后就会堕于饿鬼道,今生也会过着如饿鬼般的生活。

譬如,许多悭吝的人今生并非没有钱,他们常常把钱存在银行里,舍不得花,使得自己和家人在艰苦之中度日;

在花钱的时候,也是内心常常为金钱的失去而感到无端难受、刺痛,甚至为了一分钱也会和卖主拼命地讨价还价。

事实上,外境上的任何物品从来就不属于任何人,所谓“我的、你的、他的”只是内心在外境上贴的一个“莫须有”的标签而已。

即便累积了堆积如山的财富,死了也是带不走的。

愚痴暗钝的人对外境从来不去认真观察,更不用说观察内心了。

他们的内心常常处于昏暗的状态,对五官的享受很执著,而对思考、分析、观察外境和自心,以及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心念没有丝毫兴趣,吃喝玩乐、享受和睡眠是这些人最喜欢做的事情了。

事实上,这样的态度只能导致将来堕入更加愚痴暗钝的畜生道。

“贪嗔痴慢嫉”五毒都属于恶的态度,恶的态度都是由于执著于“自我”而产生的。

如果我们能够舍弃自我,而用利他的慈悲心态对待外境,这就是善的态度。

人道、修罗道和天道这“三善道”的众生虽然都知道用善的态度对待外境,但是善的程度却有极大差别。

人对待外境善恶参半,参差不齐,所以时苦时乐;

阿修罗的善远远多于人,但却夹杂嫉妒;

天道的善更加殊胜,但却夹杂傲慢。

所以,阿修罗在感知快乐时,还要感知嫉妒所招致的斗争之苦,天道众生享受完快乐之后,要感知傲慢所招致的下堕之苦。

小乘圣者对六道众生的种种态度进行观察之后,深刻地理解了其痛苦和无常的本性,知道三界无有究竟安乐,因此对生起种种轮回的心念生起了强烈的厌离,在这种态度的驱使下,通过修习小乘的“人无我”禅定,使得心住于有余涅槃的状态。

大乘菩萨了知一切外境皆是心之幻现,心和外境的对立也是心的“二取执著”在显现上添加的“莫须有”的妄想,心本身也是无有任何自性的空性,无量外境上的“自性众生”都无数次地做过自己的父母,为了救度这些父母出离苦海,大乘菩萨用“慈悲”和“空性”的态度对待外境。

学佛之初,应当首先观察五毒心的危害,观察利他善心的功德,能够使自心取舍善恶,这是人天乘佛法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修学小乘的出离心;

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再修学大乘的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再修学大乘的空性智慧。

“取舍善恶、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智慧”,这是学佛的四个阶梯,我们应该次第而修学,并在修学的过程中使这个四个方面的心态不断增上、圆满。

让我们修心——按照“取舍善恶、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智慧”的次第认真修正自心对待外境的态度!

在此世间,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和安乐。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得到幸福安乐的方法。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得到幸福安乐的方法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控制和训练自心,使自心始终保持在快乐的状态,并使快乐成为自心的习惯和性格。

在大乘佛法的“六波罗蜜”中,有一个波罗蜜叫“安忍”。

所谓“忍”,就是让心保持在一个固定的状态;

而“安忍”,就是让心保持在安详、快乐、平和的良性状态,不被外在的种种逆缘、困境所动摇或摧毁。

作为一个佛弟子,应当经常修习“安忍”波罗蜜,利用各种逆缘和困境,不断顽强地训练自心,使心保持在快乐、安详、平和的状态。

实际上,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并不取决于个人财产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和职业的贵贱,而是取决于看待生活中每一件事物的态度和眼光。

有人化了很多金钱,装修了极其豪华的房屋,却在为装修工人没有将其中的一块地板钉平整而大发雷霆,甚至在以后的生活中耿耿于怀、痛苦不堪,其实那块所谓“不平整的地板”不仔细去看,根本就无法看出它的不平整;

有人住在很一般的、甚至很破旧的房屋里,内心却能充满自在、安详和快乐。

有人在明媚的春光之下,快乐无比,内心感到无限美好,他们不仅能将此美丽的春色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回向无边的众生而累积无边的福德,而且还能安住于“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不可思议境界中;

有人却在满园春色下,感叹青春易逝,顾影自怜,黯然神伤,忧苦不已。

有人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呼小叫:

“太糟了!

我怎么这么倒霉,碰上这件事!

真气人!

”于是一整天都闷闷不乐;

有人遇到同样的事情,却说:

“太好了!

真难得!

遇到这样的事情,真有趣!

”于是兴致勃勃地处理这件事、并享受安乐。

有人遇到逆境和违缘,就心惊胆战,长夜难眠,甚至一蹶不振;

有人却能坦然面对,将逆境当成训练自心的良好时机,他们通过逆境不仅培养了内心坚忍不拔的禀性、发展了自己内在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对众生的大悲心。

所以,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和快乐不是命里注定的,也不是爹娘给的,更不是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所操纵的,而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内心对待事物的态度所决定的。

天上地下,从来就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够超越我们的心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安乐,也不存在什么“救世主”能够用一种“神秘的方式”直接给我们带来永恒的安乐。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要想获得幸福和安乐,创造美好的人生,只有靠改造自心,使自心趋于幸福和安乐。

只有内心快乐了,我们才是快乐的;

内心不快乐,纵然拥有外在的金钱、地位和名声等,我们仍然是不快乐的。

所以,要想真正获得快乐,我们需要不断修习佛所说的“安忍”波罗蜜,并同时发展内心的慈悲、奉行十善业。

“安忍”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看待世界的乐观眼光。

用这种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每天都在心中编织着安详、快乐和欢愉;

他们不仅自己快乐,还能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帮助周围的人,并带给他们以欢乐;

他们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微笑着面对,看到好的一面,并积极将事情向美好的一面牵引;

他们会经常开心地对自己说“太好了!

我可以将这件事情处理好,并带给自己和他人以幸福和安乐!

”然后就积极地付诸行动;

具有乐观心态的人有一种神奇力量,能扭亏为盈,化腐朽为神奇,将坏事变成好事,把不利变为有利;

靠这种乐观的力量,这样的人能从快乐走向快乐、从光明走向光明。

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用悲观的眼光看待世界,则内心将阴云密布、一片阴沉;

悲观的眼光将在一个人的内心不断累积痛苦,这种心态不仅会使自己痛苦不堪,还将带给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以诸多不幸,摧毁他们的安乐;

这些人遇到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潜在的”危险、灾难和不幸,所以行动上畏缩不前,很难取得成绩和进展;

这样的人经常怨天忧人、紧皱着眉头说:

真倒霉!

烦死了!

”;

他们会吹毛求疵,给自他制造无尽的苦难和悲恸;

他们会错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机会,使自心在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所以,要想获得安乐,必须学会用乐观的良性眼光看待一切,将悲观的负面心念彻底从内心剔除。

每天早上起来,我们要不断认真地对自己说:

“今天,我一定要在快乐中度过!

用微笑和安详面对今天的一切,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缕阳光,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并积极向好的一面努力,创造自他的幸福和安乐!

从佛法中观究竟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所遭遇和面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离戏”的,也即在这些事物上并不存在“美丑、好坏、苦乐”等属性,这些属性都是自心在外境上的添加和创造。

外境好比是船,“美丑、好坏、苦乐”等是心加载在船上的货物;

外境好比是纸,“美丑、好坏、苦乐”等是心画在纸上的图画。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外境事物上面创造美好和快乐,而要创造痛苦和悲哀呢?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一方面要用美好、善良的心态看待外境,在外境上顽强地创作美好,一方面要体验自心所创作的美好是空性的,在外境并不真实存在,是“唯心所现”的。

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谛双运才是无偏的修行正道,所以密宗生起次第的修行中,要求我们将外境观想成美好的、空性的极乐世界。

苦乐无关外境,端赖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当我们改变了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就改变了世界,也同时改变了自己的苦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从今以后,让我们不断利用各种顺缘和逆缘,修习“安忍”,培养看待世界的乐观的、积极的、美好的、良性的心态,为创造自他的安乐,不断努力!

对于生活在此世间的每一个人来说,救护自己的心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的心一不谨慎陷入到痛苦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心从痛苦的状态中“救”出来;

当我们的心处在安乐、祥和的状态时,我们需要“护”住自己的心,让其继续保持在安乐和祥和的状态,不要陷入痛苦的状态。

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观察和控制自心的习惯,所以常常心随境转,对自心的运作没有任何防护的动机和措施,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痛苦的状态。

学会救护自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比赚钱还要重要的事情。

因为,我们常常看到世间很多有钱人,由于没有学会救护自心,虽然腰缠万贯,却常常在“苦水”中度日。

而那些学会了救护自心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可以时时使自心处在安乐、祥和的状态。

要想能够救护自心,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明白,心痛苦的原因是由于心堕入了贪嗔痴慢嫉等五毒烦恼的状态,心快乐的原因是由于心处在了善的状态。

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救护自心,也即每当心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会从内心去寻找原因,并调整内心的状态,从而去除痛苦,而不是像一般的凡夫一样,总是到外境上去寻找痛苦的原因,从而使自己陷入无边无际的怨恨和斗诤之中。

如何调整内心的状态呢?

事实上,调整内心的过程就是佛法里面常说的修心或修行。

一般来说,从“护”和“救”的角度,可以将修行分为四种,也即“得修、习修、遣修和对治修”。

所谓“得修”,就是通过发愿、作意和想像的手段,使得自心不具备的那些美德和善法在心中生起。

譬如,假如我们原来不具备谦虚的美德,现在要使自己具备,我们就认真地告诉自己,从今以后要为人谦虚,并且认真、具体地想像自己和某个熟人在打交道的时候,言语和行为如何谦虚谨慎,这种修行方法就叫“得修”。

所以,“得修”是使自心获得某种美德的修行。

很多人在办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在心里精心地设计好和别人打交道时的台词和动作,结果在真实办这件事情的时候,自己所说的话和所做的动作就会和事先设计好的台词和动作基本一致。

所谓“习修”,就是通过发愿、作意和想像等手段,使得内心已经生起的某种美德和善法更加坚固。

譬如,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