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638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卷》2套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阅读《清平乐·村居》,完成练习。

(15分)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______。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________。

1.把词补充完整。

(6分)

2.“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开头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4.用“═══”在词中画出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句子。

(2分)

5.画“~~~~”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写一写。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选段,完成练习。

(18分)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画“——”的句子中“或浓或淡”的“或”字的意思是(A.或者 B.有的 C.也许√)。

这句话是从(A.形状 B.声音 C.颜色√)的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在正确答案的字母下画“√”)(4分)

2.根据选段内容,按顺序完整地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抵达双龙洞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一路上都看见了哪些景物?

请写出来。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段中画“~~~~”的句子,这句话写出了溪流的什么特点?

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选段,完成练习。

(14分)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读画线的句子,填空。

(6分)

(1)“一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全部的恐龙;“漫长”是指恐龙变成鸟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是说明性文章的一大特点。

2.“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二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毫不相干”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选段主要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分)

四、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节选)》选段,完成练习。

(18分)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

“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

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

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

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

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1.选段讲了两个意思,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请用“~~~~”画出一个你觉得最神奇的句子。

(3分)

3.选段中的“好日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段中画“——”的部分是对“我”的__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____________的迫切心情。

(6分)

4.假如“我”得到了宝葫芦,“我”会做些什么呢?

把你推测的内容简要写下来。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10分)

匡衡勤学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②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资给⑤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逮:

及,到达。

②邑人:

同邑的人,同乡。

③文不识:

人名。

④与:

替,给。

⑤资给:

资助。

⑥大学:

很有学问的人。

1.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酬)    B.主人怪问衡(责怪)

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希望)D.遂成大学(于是,就)

2.对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照着书来读。

B.匡衡就穿过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烛光来读。

C.匡衡就翻过墙壁引导着邻居家的烛光,把书照亮来读。

D.匡衡就穿过墙壁引导着邻居家的烛光,用光照亮书来读。

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篇文言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我们也要凿壁借光,在邻居的灯光下读书。

B.我们只有借书读才能认真读,最后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C.匡衡勤奋好学,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匡衡读书时,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5分)

执着的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是一种鲑,成年大马哈鱼生活在海洋中,它的鱼卵必须在淡水区域中才能存活、孵化。

因此,它们不得不每年秋季洄游数千千米回到出生地产卵繁殖。

秋天来了,大马哈鱼们正在返回出生地的路上。

大马哈鱼的这种集体返乡的迁徙,可以说是大自然中的壮举:

迁徙之路漫长而艰辛,它们要经历数千千米的海路和几千千米的河道,才能抵达上游的产卵地。

这一路上,它们将消耗掉在大洋里积累起来的所有脂肪,甚至需要把肌肉纤维转换为能量,来支持自己游回故乡。

对于大马哈鱼来说,海洋内被天敌捕杀的危险和瀑布边的棕熊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它们真正需要面对的不仅有数千千米的长征,还有瀑布前的腾空瞬间!

为了能冲过瀑布,大马哈鱼们蠕动着身躯腾空而跃,忍受着无数水珠打在身上的痛苦……对它们而言,生死在此一搏:

跳过去就有洄游成功的希望;跳不过,则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有幸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二是在空中投入岸边棕熊的血盆大口!

这不仅是生命的选择,更是信念的取舍!

然而,这只是大马哈鱼洄游路上千辛万难的一种!

数千千米的漫漫长路中,一千条大马哈鱼中大概只有四条能够幸存下来!

大马哈鱼——这群清楚山长水远却毅然昂首直冲的动物,用生命证明了执着的力量!

它们明明清楚地知道,洄游、棕熊、瀑布和鼠鲨是自己作为大马哈鱼必然要面对的障碍,却依然勇往直前!

为了活下去或是让后代更好地活下去,它们能做的只有勇敢地面对和不懈地努力!

人如果像大马哈鱼一样,明知前进的路上充满了艰险,布满了荆棘,依旧执着地向前,“虽九死其犹未悔”,凭着“明知瀑布有熊,偏向瀑布行进”的执着,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有删改)

1.大马哈鱼回故乡产卵繁殖要面对的障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分)

2.为什么说大马哈鱼集体返乡的迁徙是大自然中的壮举?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的句子并填空。

(8分)

(1)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说“这”是“生命的选择”是因为跳过去就_____________________,

跳不过就有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马哈鱼的“信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作者直接赞美大马哈鱼执着精神的句子,并谈谈感悟。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

一、1.醉里吴音相媚好 鸡笼 莲蓬

2.wúlài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3.B

4.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不知是哪家的白发老爷爷和老奶奶,喝得半醉,用吴地方言互相逗趣。

二、1.B√ C√

2.从距离金华城大约五公里的罗店入山,再行大约五公里即可到达双龙洞。

3.公路、映山红、油桐、山、新绿和溪流

4.写出了溪流的形态、流速和声音不断变化的特点。

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1.

(1)恐龙中的某一类 长时间的演变

(2)语言准确

2.恐龙和鸟类 恐龙和鸟类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3.鸟类是由恐龙中的一支演化而来的

四、1.别人得到宝葫芦后过上了好日子 “我”想要宝葫芦

2.示例: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3.要什么有什么 心理 想要宝葫芦

4.示例:

“我”会让它给“我”讲题,会让它把“我”的向日葵变得更好,会让它帮助“我”完成很多心愿。

五、1.B

2.A

3.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4.C

六、1.洄游 棕熊 瀑布 鼠鲨

2.迁徙之路漫长而艰辛,它们要经历数千千米的海路和几千千米的河道才能抵达上游的产卵地。

3.

(1)过瀑布

(2)有洄游成功的希望 投入岸边棕熊的血盆大口

(3)活下去或是让后代更好地活下去

4.大马哈鱼——这群清楚山长水远却毅然昂首直冲的动物,用生命证明了执着的力量!

示例:

大马哈鱼为了活下去或让后代更好地活下去,在明知洄游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的情况下,依然无畏艰险,不惧死亡,执着向前,实在令人敬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疑难跟踪提优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8分)

1.根据语境写词语。

(5分)

天阴沉沉的,正如此刻他的xīnqíng(   )。

他走进一家fànguǎn(   ),叫了一份tāngyuán(   )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听着fùjìn(   )广场传来的欢笑声,他告诉自己:

fánnǎo(   )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那么我为什么不快乐一点儿呢?

2.下列加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无赖(nài) 凋谢(diāo)   B.澎湃(bài) 渗透(shèn)

C.侮辱(wū)姥姥(lǎo)D.头颅(lú)白桦(huà)

3.下列加点的“扎”与“扎实”的“扎”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扎根   B.扎花   C.扎营   D.挣扎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清静 胳膊 妖怪B.劈面 局促 成绩

C.潇洒 慰籍 朦胧D.推测 屋檐 迟钝

5.[疑难跟踪 1页4题]与“岌”字的意思有关的一项是(  )。

(2分)

A.山B.及C.奶D.乃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癌细胞不断地扩大,医生已经无力回天了。

B.现在我们公司的效益很好,我们要扩大经营规模。

C.随着知识的增长,他渐渐地扩大了自己的阅读面。

D.继而,流星的光变亮了,慢慢扩大了它的光晕,在漆黑如墨的寒夜里鲜亮起来。

7.[疑难跟踪 11页8题]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仰望星空 冲出重围B.开辟天地 浮起水面

C.展开想象 露出脑袋D.关闭门窗 繁衍后代

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我们虽然生活富裕了,但是还要注意节约。

B.即使你没空,也要跟我们讲清楚,不能让我们白等。

C.因为他一向不服输,所以这点儿小事根本难不倒他。

D.午餐很丰盛,不仅有我爱吃的玉米排骨汤,还有可乐鸡翅、香煎小黄鱼等。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弯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B.我从老师的作文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细致和温暖,如春风拂面。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10.将句子“因此,我的建议是,先去洗个脸,冷静一下,再把要做的事一件件列出来,将那重要的先完成。

”插入文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孩子,当你要做的事情太多,功课也太多,因焦虑而哭泣时,该怎么办?

②我来告诉你,如果你无法逃避,就要勇敢面对!

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

③孩子,这就是生命的现实,因为生命有一定的长度,我们只能完成有限的事。

④所以,不要因哭泣而浪费时间,要学会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每一秒钟。

A.①之前B.①②之间C.②③之间D.③④之间

11.概括下面文段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方面,青藏高原使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很难从南亚进入我国的西北地区,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

另一方面,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将西北地区夹在中间,形成一个走廊,当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时,只有这一个通道,使得冷空气横扫我国西北地区,造成西北地区冬季多风。

A.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B.青藏高原对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的影响。

C.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D.我国西北地区对青藏高原气候的影响。

12.[疑难跟踪 3页12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继光是抗美援朝特级英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B.《巨人的花园》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C.“最喜小儿亡赖”抒发了王昌龄对农村平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D.“悬梁刺股”“程门立雪”都是与古人读书求学故事有关的成语。

1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1分)

(1)本学期,我们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看到了“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春花,欣赏到了“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的风光,领略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犹有花枝俏”的美景。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___的小男子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黄继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间断,贵在坚持。

(4)右图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前半句出自《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旨在告诉学生力求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2分)

(一)(12分)

14.上图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  )(2分)

A.购物  B.购物袋   

C.购物时自带购物袋 D.购物时不带购物袋的原因

15.阻碍公众“购物时自带购物袋”最主要的原因是(  )。

(2分)

A.携带不方便 B.没有习惯带 

C.可以自行购买 D.有免费使用的购物袋

16.你从图中还获得了什么信息?

(至少写出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认为购物时要自带购物袋吗?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20分)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

但是健康无恙时,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呢?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

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

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寞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希望看看这世界上的一切,可是我只能凭触觉得到乐趣,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冷漠!

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珍惜,没有的东西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

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他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

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

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8.作者只能凭什么感受到生命的乐趣?

(  )(2分)

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嗅觉

19.“但是健康无恙时,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呢?

”中的“它”指的是(  )。

(2分)

A.生命B.健康C.生病D.死亡

20.“领略”在文中的意思是(  )。

(2分)

A.率领并引导B.领受

C.理会,理睬D.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

21.“我有过这样的想法”中的“这样的想法”是指(  )(2分)

A.让每个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B.让每个人都失明或聋上几天。

C.让每个人成年后都失明或聋上几天。

D.让每个人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22.第三自然段中“如此”出现了两次,是什么意思?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天?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

请你写出自己的心愿,题目自拟,语句通顺,用好标点符号。

 

疑难跟踪提优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心情 饭馆 汤圆 附近 烦恼

2.D 3.D 4.C 5.A 6.A 7.B 8.B 

9.C 点拨:

A、B、D项均为比喻句,C项为拟人句。

10.C 11.B 12.C

13.

(1)可爱深红爱浅红 

树头新绿未成阴 

已是悬崖百丈冰

(2)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率真勇敢、沉着刚强

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3)一日读书一日功 一日不读十日空

(4)周易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一)14.D 

15.A

16.示例:

①有些人不带购物袋是一种从众心理,看到别人不带,自己也就不带了。

②因为有的商家提供免费塑料袋,造成一部分人不带购物袋。

17.示例:

我认为购物时要自带购物袋。

因为不带购物袋,会使得塑料袋滥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

(二)18.B 19.D 20.D 21.C

22.前一个“如此”表示人们对待生命的不珍惜,表程度深;后一个“如此”表示人们在对待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是一样不珍惜,是同样的意思。

23.示例: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想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时光,不要虚度年华;启示人们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

24.示例:

①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②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③去外面的世界走走,感受自然的美妙。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25.思路点拨:

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的心愿,写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想如何实现心愿,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例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