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8861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8.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

威宁中水-黑土河-石门高等级公路项目

第一合同段(主线K0+760.000~K12+140.000)

(支线LK0+000.000~LK8+812.840)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

毕节市融达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威宁中水-黑土河-石门高等级公路第一合同段

项目经理部

2017年2月

威宁中水-黑土河-石门高等级公路项目

第一合同段(主线K0+760.000~K12+140.000)

(支线LK0+000.000~LK8+812.840)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毕节市融达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威宁中水-黑土河-石门高等级公路第一合同段

项目经理部

2017年2月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审核表

项目名称

威宁中水-黑土河-石门高等级公路第一合同段

项目名称

威宁中水-黑土河-石门高等级公路第一合同段

方案名称

戚家半坡中桥现浇箱梁专项施工方案

方案名称

戚家半坡中桥现浇箱梁专项施工方案

评审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申报日期

部门

审核意见

总工办审核

审核人(签名):

日期:

工程科

(签名):

日期:

安全科

(签名):

日期:

安全部

审核

审核人(签名):

日期:

质检科

(签名):

日期:

工区

(签名):

日期:

质检部

审核

审核人(签名):

日期:

项目总工或

副总工

(签名):

日期:

工程部

审核

审核人(签名):

日期:

项目经理

(签名):

日期:

结论和建议

总工程师(签名):

日期: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工作内容

1

刘宗炜

项目经理

工程师

组织与管理

2

陆兴荣

项目副经理

工程师

生产与管理

3

丁华

项目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方案审批

4

刘健

项目总工

工程师

总体方案审核

5

王伦

项目常务副经理

工程师

总体方案复核

6

韦秋猛

项目副总工

工程师

总体方案复核

7

张明

项目安全负责人

工程师

安全、文明及环保方案复核

8

张玉龙

项目副经理

工程师

施工材料、设备配置方案复核

9

杨家勇

项目副经理

工程师

劳动力组织方案复核

10

曹易

工程科科长

助理工程师

方案总体编制

11

鄢利章

试验室主任

工程师

试验方案编制

12

李伟

安全科科长

助理工程师

安全、文明及环保方案编制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工作内容

13

王守敬

机料科科长

助理工程师

施工材料、设备配置方案缟制

14

左训生

质检科科长

助理工程师

质量管理方案编制

15

李忠元

测量主管

工程师

测量方案编制

16

兰达吉

一工区长

工程师

劳动力组织、进度计划及技术措施编制

17

胡大发

二工区长

工程师

劳动力组织、进度计划及技术措施编制

18

祁东初

三工区长

工程师

劳动力组织、进度计划及技术措施编制

19

张大俊

四工区长

工程师

劳动力组织、进度计划及技术措施编制

20

杨鹏

五工区长

工程师

劳动力组织、进度计划及技术措施编制

21

22

23

24

目录

威宁中水-黑土河-石门高等级公路第一合同段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本项目共有13段路堑高边坡,其中主线11段,支线2段,具体情况见下表:

1

表1-1边坡工程概况一览表 1

1.2水文地质 1

1.3技术标准 5

1.4工程数量 5

表1-2路堑高边坡工程数量一览表 6

二、编制依据 6

2.1编制说明 6

2.2编制依据 6

三、施工方案 6

3.1总体方案 6

表3-1高边坡工程开挖方式一览表 6

3.2测量方案 7

3.3配合比设计 7

3.4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 8

四、施工组织计划 21

4.1施工进度计划 21

4.2材料计划 22

路堑高边坡材料计划一览表 22

4.3设备计划 22

路堑高边坡设备计划一览表 22

4.4劳动力计划 23

五、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3

5.1组织体系 23

5.2安全隐患分析 24

高边坡风险源普查清单 24

5.3安全措施 25

5.4应急预案 28

5.4.3应急措施 30

五、信息报告与处置 30

5.5.4应急响应 31

1、响应分级 31

2、响应程序 32

六、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35

6.1组织体系 35

6.2保障措施 35

6.2.2思想保证 36

6.2.3制度保证 36

6.2.4技术保证 36

6.2.5施工保证 37

6.3雨季施工措施 38

6.4冬季施工措施 38

七、施工环水保措施 39

7.1组织体系 39

7.2污染源分析 40

7.2.1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 40

7.3技术措施 40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项目共有13段路堑高边坡,其中主线11段,支线2段,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1边坡工程概况一览表

序号

起止桩号

高度(m)

边坡坡率

分布

防护形式

类型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1

K1+147-K1+443

24.37

1:

1.5

1:

1.5

左侧

抗滑桩基坑+框架锚杆

深路堑

2

K3+920-K4+087

32.31

1:

1.5

1:

1.5

左侧

框架锚索+框架锚杆

深路堑

3

K4+460-K4+678

37.58

1:

1.5.

1:

1.5

1:

1.5

左侧

框架锚索+框架锚杆

深路堑

4

K5+393-K5+740

25.42

1:

1.5

1:

1.5

左侧

框架锚索

深路堑

5

K5+975-K6+140

34.05

1:

1.5

1:

1.5

1:

1.5

左侧

主动防护网+挂网喷射砼

深路堑

6

K6+886-K7+530

23.57

1:

0.75

1:

1

右侧

框架锚索

深路堑

7

K7+559-K7+787

22.99

1:

0.75

1:

0.75

右侧

框架锚索

深路堑

8

K8+600-K8+869

19.3

1:

1.25

右侧

抗滑桩+路堑墙

深路堑

9

K9+848-K10+050

40.56

1:

1.25

1:

1.25

1:

1.25

右侧

抗滑桩基坑+框架锚杆、锚索

深路堑

10

K10+420-K10+740

37.36

1:

1.25/1:

1.5

1:

1.25

1:

1.25

右侧

抗滑桩基坑+框架锚杆、锚索

深路堑

11

K10+859-K11+300

32.72

1:

1.5

1:

1.5

1:

1.5

左侧

路堑墙+植草护坡

深路堑

12

LK5+530-LK5+576

31.71

1:

1.5

1:

1.5

右侧

主动防护网+喷射砼

深路堑

13

LK5+776-LK6+210

33.48

1:

1.5

1:

1.5

右侧

主动防护网+喷射砼

深路堑

1.2水文地质

1.2.1K1+147-K1+443段左侧边坡

K1+147-K1+443段左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主要为底中山侵般一剥做型,浅切割区,经调绘和钻探资料显示,该段边坡覆盖层为第四系残破积层(Qel+dl)含砾石粘土和冲洪积层(Qal+pl)卵石土,下伏基岩为第三系中水组(N2Z)含砾石粘土岩、砾岩,路线在本段挖方填路基形式通过。

卵石土:

褐黄色,卵石成分为灰岩和砂岩,含量约60%,粒径2-10cm,其余为沙土填充,松散,稍湿。

含砾石粘土岩,砾岩,黄色,成分为灰岩、砂岩,局部为硅质岩,磨圆度较好,胶结物为粘土质,胶结较好,含量25%-35%,粒径为2-10cm,岩心呈柱状,短柱状,厚2.0——32m。

1.2.2K3+920-K4+087段左侧边坡

K3+920-K4+087段左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主要为底中山侵般一剥做型,浅切割区,经调绘和钻探资料显示,该段边坡为一单斜坡地形,覆盖层为残破积层残破积层(Qel+dl)碎石土:

黄褐色,碎石成分为玄武岩,含量越为60%,粒径约为2-5cm,其余为粉质粘土填充,松散,稍湿。

两岸缓坡区零星分布,厚度10-2m。

下伏基岩为强风化玄武岩,强风化层厚约为0-20m,该段坡体处于自稳状态,路线在本段挖方填路基形式通过路基开挖扰动易诱发该坡体覆盖层失稳。

碎石土:

黄褐色,碎石成分为玄武岩,其余为粉质粘土填充,松散,稍湿。

强风化玄武岩:

灰黄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心呈砂状、块状。

中风化层玄武岩:

灰色、深灰色,节理发育,岩心呈砂状、块状,少量短柱壮。

1.2.3、K4+460-K4+678段左侧边坡

K4+460-K4+678段左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主要为底中山侵般一剥蚀型,浅切割区,经调绘和钻探资料显示,该段边坡为一单斜坡地形,覆盖层为残破积层残破积层(Qel+dl)碎石土:

黄褐色,碎石成分为玄武岩,含量越为60%,粒径约为2-5cm,其余为粉质粘土填充,松散,稍湿。

两岸缓坡区零星分布,厚度10-2m。

下伏基岩为强风化玄武岩,强风化层厚约为0-20m,该段坡体处于自稳状态,路线在本段挖方填路基形式通过路基开挖扰动易诱发该坡体覆盖层失稳。

碎石土:

黄褐色,碎石成分为玄武岩,其余为粉质粘土填充,松散,稍湿。

强风化玄武岩:

灰黄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心呈砂状、块状。

中风化层玄武岩:

灰色、深灰色,节理发育,岩心呈砂状、块状,少量短柱壮。

1.2.4、K5+393-K5+740段左侧边坡

K5+393-K5+740段左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主要为底中山侵般一剥蚀型,浅切割区,经调绘和钻探资料显示,该段边坡为一单斜坡地形,覆盖层为残破积层残破积层(Qel+dl)碎石土:

黄褐色,碎石成分为玄武岩,含量越为60%,粒径约为2-5cm,其余为粉质粘土填充,松散,稍湿。

两岸缓坡区零星分布,厚度10-2m。

下伏基岩为强风化玄武岩,强风化层厚约为0-20m,该段坡体处于自稳状态,路线在本段挖方填路基形式通过路基开挖扰动易诱发该坡体覆盖层失稳。

碎石土:

黄褐色,碎石成分为玄武岩,其余为粉质粘土填充,松散,稍湿。

强风化玄武岩:

灰黄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心呈砂状、块状。

中风化层玄武岩:

灰色、深灰色,节理发育,岩心呈砂状、块状,少量短柱壮。

1.2.5、K5+975-K6+140段右侧边坡

K5+975-K6+140段左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主要为底中山侵般一剥蚀型,浅切割区,经调绘和钻探资料显示,该段边坡为一单斜坡地形,上覆全风化玄武岩及粘土夹碎石厚2-4m,下伏基岩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第一段(P2β1)暗灰、灰黄色玄武质火山集块岩,便面强风化,强风化厚约10-20m,岩性较碎裂,岩性较碎裂。

挖方边坡采用路堑墙、加筋垫层植草护坡,开挖四级。

1.2.6K6+886-K7+530段右侧边坡

K6+886-K7+530段右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主要为底中山侵般一剥蚀型,浅切割区,场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堆积层(Qc)块石土,残破积层(Qel+dl)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粉砂质泥岩。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紫红色,薄至中至厚层壮,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芯呈砂状,厚7-17.8m。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

紫红色,薄至中至厚层状,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钻探取芯呈块壮、柱状。

1.2.7K7+559-K7+787段右侧边坡

K7+559-K7+787段右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主要为底中山侵般一剥蚀型,浅切割区,场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堆积层(Qc)块石土,残破积层(Qel+dl)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粉砂质泥岩。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紫红色,薄至中至厚层壮,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芯呈砂状,厚5-17.8m。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

紫红色,薄至中至厚层状,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钻探取芯呈块壮、柱状。

1.2.8K8+600-K8+869段右侧边坡

K8+600-K8+869段右侧边坡为一堆积体,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属中山地貌,沟谷深切。

经调绘和钻探资料显示,根据地质调绘、物探资料结果显示,场区受区域构造影响,岩层弯曲变化较大,整体倾向线路右侧,左侧为顺向边坡,总体岩层产壮126°∠45°。

K8+650-K8+850段,岩层弯曲变化大,产壮:

25°∠28°,该段轴线左侧40m后岩层反转,岩层产状为125°∠20°,场区节理发育,岩体极破碎,主要发育有345∠46°,195∠56°两组节育。

覆盖层为崩塌堆积(Qc)块石土及残破积层(Qel+dl)碎石土,下伏基岩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夹泥岩,场区未发现断层通过,堆积体附近未发生大范围崩塌,当地居民房屋未发生开裂,场地处于自稳状态。

路线在本段以左挖右填路基形式通过,路基开挖扰动易诱发该坡体覆盖层失稳。

崩塌堆积(Qc)块石土,灰黄色,钙质、泥质微胶结,局部空架,稍湿,主为灰岩、白云岩,粒径300-500mm,含量60%,余被碎石土及粘土充填。

厚10-21.2m。

残破积层(Qdl+dl)碎石土:

灰黄色,稍密、稍湿,主为泥质粉砂岩,粒径20-40mm,含量60%,余被碎石土及粘土填充。

厚0-5m。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夹泥岩:

灰黄色、紫红色,薄至中至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芯呈砂状,厚5-17.8m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夹泥岩:

紫红色,薄至中至厚层状,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钻探取芯多呈块状、柱状。

1.2.9、K9+848-K10+050段右侧边坡

K9+848-K10+050段右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属溶蚀-侵蚀型低山河谷地貌,经调绘和钻探资料显示,该段挖方边坡为一单斜坡地形,覆盖层为稍密状碎石土,厚0-2m,下伏基岩为强风化玄武岩,强风化层后约20-25m,该段坡体现处于自稳状态,路线在本段以左挖右填路基形式通过,路基开挖扰动易诱发该坡体失稳。

强风化玄武岩:

灰黄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岩心呈砂状,厚20-25m。

中风化玄武岩:

灰色,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钻探取芯多呈块状、柱状。

1.2.10、K10+420-K10+740段右侧边坡

K10+420-K10+740段右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地貌类型属溶蚀-侵蚀型低山河谷地貌,地表手溶蚀-侵蚀作用强烈,地势起伏较大,经调绘和钻探资料显示,该段挖方边坡为一单斜坡地形,残破积层(Qel+dl)碎石土:

灰黄色,稍密、稍湿,主为玄武岩,粒径20-40mm,含量60%,余被破碎石土及粘土充填,厚0-3m,下伏基岩为强风化玄武岩,该段坡体现处于自稳状态,路线在本段以左挖右填路基形式通过,路基开挖扰动易诱发该坡体失稳。

强风化玄武岩:

灰黄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岩心呈砂状,厚11-25m。

中风化玄武岩:

灰色,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钻探取芯多呈块状、柱状。

1.2.11、K10+859-K11+300段左侧边坡

K10+859-K11+300段左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上覆全风化玄武岩及粘土夹碎石厚2-4m。

下伏基岩为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第二段、第三段(P2β2+3)深灰色斑壮玄武岩夹致密、杏风化玄武岩。

表面强风化,厚约10-20m,岩性较破碎。

挖方边坡采用路堑墙、加筋植草,开挖四级。

1.2.12LK5+530-LK5+576段右侧边坡

LK5+530-LK5+576段右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上覆红粘土夹碎厚0-2m。

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高坡组(D3g)中厚-厚层状灰黑色白云岩夹石英岩脉,表面强风化,强风化层厚约3-5m,破碎状,溶蚀发育,岩层产状:

195°∠16°,为切向边坡。

挖方边坡采用主动防护网、挂网喷射砼防护。

1.2.13LK5+776-LK6+210段右侧边坡

LK5+776-LK6+210段右侧边坡,路线切割山体,上覆红粘土夹碎厚0-1.5m。

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高坡组(D3g)中厚-厚层状灰黑色白云岩夹石英岩脉,表面强风化,强风化层厚约3-5m,破碎状,溶蚀发育,岩层产状:

195°∠13°,为切向边坡。

挖方边坡采用主动防护网、挂网喷射砼防护。

本项目所处位置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8.2℃,极端最高31.5℃,极端最低一13.1°C,历年平均最低一8.3℃。

年均降水900.lmm,年日照时数168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9.6%,历年最大风速20.0m/s,平均最大风速15.3m/s,年无霜期平均207天。

灾害气候主要为干旱、冰雹、道春寒、霜冻。

1.3技术标准

本项目主线按设中分带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8米;黑土河支线按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10米。

1.4工程数量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规范值

采用值

1

公路等级

主线一级公路/支线二级公路

主线一级公路/支线二级公路

2

设计速度

60km/h

60km/h

3

整体式路基宽度

18m/10m

18m/10m

4

分离式路基宽度

9m/-

9m/-

5

不设超高的曲线半径

1500m

1600m/-

6

平曲线一般(极限)半径

200m(125m)

215.994m/125m

7

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

240m

244.543m/316.311m

8

反向曲线间最小长度

120

142.581m/165.610m

9

最大纵坡

6%

6%/6%

10

一般最小凸曲线半径

2000m

9000m/9000m

11

一般最小凹曲线半径

1500m

6000m/6000m

12

最短坡长

150m

265m/180m

13

停车视距

75m

75m/75m

14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级

公路-I级

15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大中桥1/100;主线小桥、路基1/100(支线1/50)

特大桥1/300;大中桥1/100;主线小桥、路基1/100(支线1/50)

本合同段路堑高边坡共13段,累计土石方量121.9万m3,C20片石砼33851m3,加筋麦克垫25722m2,锚杆239208kg,锚索55490kg,框架梁钢筋400208kg,框架梁砼4504m3,抗滑桩钢筋469657kg,抗滑桩砼4902m3,钢管桩钢材141496kg,砼400m3,具体分布如下:

表1-2路堑高边坡工程数量一览表

序号

起止桩号

土石方(万m3)

路堑墙或桩间墙C20片石砼(m3)

加筋麦克垫(m2)

框架锚杆锚索

抗滑桩

钢管桩

锚杆(kg)

锚索(kg)

框架梁钢筋(kg)

框架梁砼(m3)

钢筋(kg

C30砼(m3)

钢材(kg

C30砼(m3)

1

K1+147-K1+443

17.8

3874

4832

16865

13430

215

41113

868

2

K3+920-K4+087

5.5

4267

26115

4122

31642

364

3

K4+460-K4+678

5.9

6010

40000

11732

67307

650

4

K5+393-K5+740

7.1

1145

4404

11732

38494

190

5

K5+975-K6+140

16.9

559

5995

6

K6+886-K7+530

10.8

5791

91661

84415

1348

70748

200

7

K7+559-K7+787

3.1

41070

37240

595

70748

200

8

K8+600-K8+869

1.2

4396

11257

28873

138

9

K9+848-K10+050

3.9

2668

20133

8086

40165

349

238633

2246

10

K10+420-K10+740

8.3

4611

1463

34240

8561

58702

655

189911

1788

11

K10+859-K11+300

28.5

559

9028

12

LK5+530-LK5+576

1.5

13

LK5+776-LK6+210

11.4

合计

121.9

338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