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9061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5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docx

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

2018年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化学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只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金刚石常用于切割玻璃D.氮气用作保护气

2.“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A.C2H4B.CH4OC.C2H6OD.C2H4O

3.紫薯营养丰富,含有淀粉、维生素C、铁、钙等.这里的“铁、钙”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4.即热饭盒之所以能加热饭菜,原因是其底部因是装入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便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可能是()

A.一种反应物B.起导热作用

C.催化剂D.增大镁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

5.教育部通知进入中小学区域的任何人不得吸烟.从分子的有关知识看,主要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6.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7.下列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是()

A.

B.

C.

D.

8.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净化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水净化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水净化沙滤装置除去不可溶性杂质

D.水电解产生H2和O2的质量比2:

1

9.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行的操作是()

A.升温B.加压C.增加水量D.不断通入CO2

10.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B.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可能有一氧化碳

C.探究铁锈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铁

D.探究滴加了酚酞的中和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11.以下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2.关于我国能源的利用和能源的节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化石燃料储量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在能源的利用中,应注意环境保护

C.能源的利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D.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3.北大化学院教授周公度先生一纸“状告CCTV﹣8”的声明引起网友关注.事情的起因源于某化妆品企业一则“我们恨化学”的广告,下列广告语符合科学的是()

A.江西生产的“百岁山”天然矿泉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补铁酱油”可为人体补充铁元素

C.气功大师发功,可将水变成油

D.“蒸馏水”是真正纯净的水,长期饮用有利健康

14.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制造商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L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LiMnO2属于氧化物

D.锂电池板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装置

 

二、化学填空题(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除特别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5.通过化学启蒙学期,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现有H、C、N、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可做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②厨房中常用的酸  ;

③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④溶于水时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盐  .

(2)铝在我们的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厨房里的铝锅铝勺、包糖果、香烟的铝箔;制造门窗框架的是硬铝(含少量铜、镁、硅)等,请回答:

①铝制品耐用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该保护膜中铝的化合价为  ;铝元素摄入过多会引起“老年痴呆症”,请对生活中减少铝元素的摄入提一条合理建议  .

②铁路工人在野外焊接钢轨时,点燃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熔化的铁来焊接或修补钢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种物质的分子类似足球状,这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

(2)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是由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利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露

(3)过多的CO2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人类应该大力控制CO2的排放,倡导低碳生活,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序号)

A、少买不必要的衣服B、洗碗时不间断地放水冲洗

C、使用节能电器D、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工具.

17.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认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溶解度的特点是  .

(2)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的方法是  .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特点.

(1)现有下列四种粒子:

①Mg2+②H2SO4③C60④CO32﹣

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由①和④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请完成反应方程式Al(OH)3+3HCl=  +3H2O,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下面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与该阴离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4)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19.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①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否为硬水可用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

②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③干旱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

 

三、综合分析题(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除特别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13分)

20.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己知:

①五种物质均含铜元素,且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②A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黑色物质B;③X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④X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得到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⑤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结合信息推断:

(1)B的化学式是  .

(2)D→E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E与某种酸反应可实现E→X转化,该酸的名称是  .

(3)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X→A:

  ;

X→D:

  .

21.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操作Ⅰ的名称是  ,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X的成分为  ;

(3)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理论上所得硫酸锌晶体的质量  (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四、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除特别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22.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b”或“c”).

(3)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改进后的优点是  .

(4)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制备硝酸的过程如图1:

某课外小组认真分析了工业制取硝酸的流程及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制备硝酸,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完成图1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4NO+6  ;然后产生的NO被氧气氧化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②连接号图2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③图2中通入的气体a是  ,其目的是  .

④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作为尾气处理装置优点缺陷,某兴趣小组把图2右边装置改进成如图3的装置,这样改进的优点是  .

23.块状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C2H2),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

CaO猜想二:

Ca(OH)2猜想三:

  .

上述猜想的依据是  .

【交流反思】

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请说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理由:

  .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始终没有观察到  ,证明“猜想三”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溶解,再取上层清液,分为二等份,一份通入  

气体有白色沉淀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另一份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为  色.证明“猜想二”成立.

结论:

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根据乙炔(C2H2)的组成判断乙炔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五、计算题(2小题,共11分)

24.乙硫醇是2016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收录的最臭的物质.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的乙硫醇时,其臭味就可嗅到,通常被加入液化煤气中做臭味指示剂.乙硫醇的结构式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硫醇的化学式  ;

(2)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乙硫醇中碳、氢、硫原子个数比是  ;

(4)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5.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现取瓶中17.3g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2)所加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8年阳江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只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金刚石常用于切割玻璃D.氮气用作保护气

【考点】E4: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

A、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不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具有氧化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常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故选项正确;

D、氮气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2.“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A.C2H4B.CH4OC.C2H6OD.C2H4O

【考点】54:

绿色化学.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

1;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

A、C2H4中无氧元素,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式CH2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式C2H6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式C2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

B.

 

3.紫薯营养丰富,含有淀粉、维生素C、铁、钙等.这里的“铁、钙”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考点】C1:

元素的概念.

【分析】紫薯营养丰富,含有淀粉、维生素C、铁、钙等.这里的“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

紫薯营养丰富,含有淀粉、维生素C、铁、钙等.这里的“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C.

 

4.即热饭盒之所以能加热饭菜,原因是其底部因是装入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便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可能是()

A.一种反应物B.起导热作用

C.催化剂D.增大镁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

【考点】6J: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分析】即热饭盒之所以能加热饭菜,原因是其底部因是装入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根据题意可知,铁加快了镁与水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即热饭盒之所以能加热饭菜,原因是其底部因是装入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铁加快了镁与水的反应,则铁在该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故选:

C.

 

5.教育部通知进入中小学区域的任何人不得吸烟.从分子的有关知识看,主要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考点】BA: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

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与分子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6.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考点】H4: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根据水的密度比油大进行判断;

B、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可以据此解答;

C、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D、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油库着火不能用水扑灭,故方法错误;

B、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方法正确;

C、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方法正确;

D、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故方法正确.

故选A.

 

7.下列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是()

A.

B.

C.

D.

【考点】HH: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几种常见的图标含义判断.

【解答】解:

A、图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所以错误.

B、图为禁止烟火标志,所以错误.

C、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所以正确.

D、图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所以错误.

故选C.

 

8.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净化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水净化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水净化沙滤装置除去不可溶性杂质

D.水电解产生H2和O2的质量比2:

1

【考点】71:

电解水实验;4G: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75:

水的净化.

【分析】A、根据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分析;

B、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氧化性分析;

C、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解答】解:

A、水净化加入明矾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使小颗粒凝聚沉降,故A正确;

B、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所以水净化通入氯气杀菌消毒,故B正确;

C、水净化沙滤装置除去不可溶性杂质,故C正确;

D、水电解产生H2和O2的体积比2:

1,质量比是1:

8,故D错误.

故选D.

 

9.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行的操作是()

A.升温B.加压C.增加水量D.不断通入CO2

【考点】7O: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分析】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要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采用加压、降温的操作方法.

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能降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错误;

B、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加压能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正确;

C、溶解度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增加水量不能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错误;

D、溶解度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增加二氧化碳的量,也不能增加溶解量,不能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0.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B.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可能有一氧化碳

C.探究铁锈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铁

D.探究滴加了酚酞的中和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考点】12:

猜想与事实验证.

【分析】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猜测.

A.Fe和CuSO4溶液反应应该生成Cu和FeSO4,当溶液中混有少量稀硫酸溶液才会生成气体就是H2;

B、探究C还原CuO的生成物当CuO的量较少时可能有CO生成;

C、钢铁生锈的过程十分复杂,铁锈含有Fe2O3,还可能有Fe(OH)3和FeCO3;

D、探究滴加了酚酞的中和反应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OH,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酚酞遇NaOH溶液一定变红,所以说无色溶液再进行探究是没意义的.

【解答】解:

A.Fe和CuSO4溶液反应应该生成Cu和FeSO4,当溶液中混有少量稀硫酸溶液才会生成气体就是H2,有必要探究的.

B、探究C还原CuO的生成物当CuO的量较少时可能有CO生成,是有必要探究的.

C、钢铁生锈的过程十分复杂,铁锈含有Fe2O3,还可能有Fe(OH)3和FeCO3;是有必要探究的.

D、探究滴加了酚酞的中和反应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OH,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酚酞遇NaOH溶液一定变红,所以说无色溶液再进行探究是没意义的.

故选:

D.

 

11.以下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4U: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44:

加热器皿﹣酒精灯;48:

固体药品的取用;4G: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12.关于我国能源的利用和能源的节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化石燃料储量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在能源的利用中,应注意环境保护

C.能源的利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D.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考点】H7: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目前人类利用最多的能源,依然是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在地球上的总量是有限的,我们在利用时必须倡导节约,而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解答】解:

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不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错误;

B、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只有注意保护才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正确;

C、在能源的利用中,要看到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能源的负面影响主要是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都应引起重视,所以错误;

D、化石能源在消耗中会放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