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90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docx

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

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幼儿园应急工作方案

一、组长职责:

1、统一决策、组织、指挥本校(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

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及时制定相关的校内工作制度

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宣传制度、晨检制度、学生食品卫生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制度、食品仓库管理制度等等。

二、副组长、组员职责:

1、负责监测班级学生的健康动态

询问学生每日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向卫生保健教师报告。

做好学生统计分析工作,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2、通过微信、或电话每天向家长了解幼儿和家人在家的情况

家长在家进行每日幼儿体温监测打卡记录等。

3、每班两位教师分别负责关注每个孩子在家情况

本着对社会、对市民、对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保证疫情不流传到社会。

4、建立24小时疫情家长电话咨询中心

保证24小时和家长、教师、指挥中心的信息畅通。

三、家长工作组:

1、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

发放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做好防控。

2、负责群内组织拍摄幼儿在家生活、活动等的情况

通过微信或者其他小程序线上功能每天向家长发布每个幼儿在家的健康、饮食、活动等情况打卡记录任务。

四、信息组:

上通下达保持指挥系统和各工作组、上级部门的信息畅通。

做好每天信息汇总统计、保存工作。

搞好每天信息简报。

五、环境卫生和消毒组:

1、假期期间值班人员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

对食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按照相关要求,保持空气清新,室内地面湿式拖扫,并进行定期消毒。

发生疫情后,配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开展消毒工作。

六、宣传教育组:

1、定期开展预防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安全保卫组:

保证隔离区域完全隔离

负责全园幼儿、职工安全

负责与区、安全部门沟通

八、后勤保障组:

保证为全园提供充足的生活、学习用品

负责全园户外和公共场所消毒、清扫工作

负责全园垃圾处理

做好灭蚊、灭蝇等除四害工作

九、机动工作组:

保证为突发事件提供人力资源

保证重点突击清扫、消毒等工作的开展

1、坚持每天“一次健康打卡”,及时掌握动态

明确时间,安排专人统计,并不断完善教职工健康打卡内容,具体从单一的身体状况到是否与疫区人员接触,是否与确诊、疑似、集中隔离人员接触,是否离开工作地。

2、坚持每天“一次线上会议”,落实上级要求

召开视频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

使全园教职工深刻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防疫工作各项措施落地落细落实。

3、坚持每天“一次监督检测”,做好值班值守

不断完善教职工健康打卡内容,具体从单一的身体状况到是否与疫区人员接触,是否与确诊、疑似、集中隔离人员接触,是否离开工作地。

4、坚持领导“一人一包班”,加强班级监管

加强微信群向幼儿及家长宣传科学防护的力度。

园所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对摸排宣传工作进行包班监管,每人加入一个班级群,了解班级幼儿、家长真实健康状况及班级教师对疫情防护的宣传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园长汇报,根据问题再调整工作方法,实时做好疫情监控。

5、坚持每天“一次线上活动”,家园共同抗疫

通过电话、微信群、公众号及时互动,了解孩子们的动态、健康等状况,并让孩子们掌握了防疫的小知识,通过家园互动让孩子学习更多生活技能。

也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作品为祖国加油,培养爱国情怀,共同抗疫。

6、开学前的准备:

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

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并建档。

了解患病人员发病情况,摸清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幼儿数量及其在各年级和班级的分布、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

收集所有返校幼儿的健康卡。

健康卡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师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假期是否曾前往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是否接触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高危人员等。

安排好重点疑似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后方可返校。

决不允许带病返校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上班。

妥善安排因疫情误课学生的补课或网络教学工作。

设置相对独立的隔离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

优化工作流程、开展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各班、公寓各楼层、各门卫、幼儿园保健室、隔离室 配备红外线额温枪、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

制定网络教学方案,开发网络教学课程。

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

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

开展全校环境清洁整治行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和蚊虫滋生地。

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新媒体、微信、短信、网络课程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宣传教育。

加强对教职员工防控技能的培训。

动员师生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提高师生自觉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7、开学进园流程

开学时立即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严控进校人员体温检测管理。

有条件的学校在图书馆、食堂、宿舍、会议室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置红外体温探测器。

每日对教职员工和幼儿进行晨午检(寄宿制学校实行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登记与报告、复课证明等日常防控工作。

不允许带病上学或上班。

因病缺课(勤)人员应由校医根据医院返校证明和隔离期限确认后,方可返校。

校医和保健老师应做好个人防护,预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相关废弃物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如发现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等)和异常情况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幼儿园疫情联络员报告。

幼儿园立即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并按照要求向属地疾病控制中心、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全面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等定期进行消毒。

每天做好各类教学和生活、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疫情形势稳定前,除班级教学外 不举办其他聚集性的线下集体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

鼓励教职员工和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体质。

食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采购人员、送货人员和查验人员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对集体配餐单位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加强幼儿园食堂疫情防控,为就餐人员配备饭盒,提倡就餐人员自备饭盒, 采取分段错峰,分餐进食。

进入食堂人员要带好口罩,先洗手,后取餐。

可以班级为单位,分批到食堂购餐,返回办公室或教室就餐,也可分餐送至办公室或教室,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并在就餐时保持适当距离。

食堂每次就餐后消毒一次。

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 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

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教职员工,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改正。

对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隐瞒、缓报、谎报的,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按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疫情防控期间, 一律暂停校园场地对外开放,一律不举办与教学无关的聚集性活动。

8、个人卫生

教职员工、学生及幼儿要做好健康监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间, 室内会议室、教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使用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

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鼓励幼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在咳嗽、打喷嚏、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接触宠物后应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以“七步洗手法”洗手。

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接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9、环境清洁卫生

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宿舍等应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教室应于每节课课间休息期间开窗开门通风换气,每次10-30分钟。

通风条件不良的教学、会议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应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以下消毒方法。

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疫情期间,应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室内体育馆、宿舍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

校园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14天内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停留史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与当地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10、日常预防性消毒:

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空气消毒机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

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

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集体食堂餐具消毒:

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手的消毒:

学校应在校园内配置足量的洗手设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应配备充足的肥皂、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

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乙醇快速手消毒液。

卫生间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校车的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可参考本文三(三)物体表面的消毒;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九、随时消毒

幼儿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幼儿应立即隔离,幼儿园指定疫情报告人立即上报当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同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 进行随时消毒。

消毒方法参考如下:

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消毒对象和方法可参考日常性消毒。

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

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

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擦拭2遍。

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

消毒人员及时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并存档备查。

十、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当地疾控机构组织进行终末消毒。

十一、常见消毒剂及配制

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

按消毒液:

水为1:

100比例稀释;

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20克/包):

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含氯泡腾片(标识有效氯含量500mg/片):

1片溶于1升水。

75%乙醇消毒液:

直接使用。

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园所正常秩序:

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假期结束开学后,立即启动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病因追踪制度。

晨午检覆盖到每个学生和老师。

通过“一问二看三摸四测五留验六消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晨午检。

重点了解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发现有传染病可疑症状者,应当及时向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汇报,必要时将患者送属地指定医院就诊,保证对传染病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对因病缺勤学生要落实跟踪随访,了解其发病时间、就诊情况和诊断情况等,并做好登记和报告。

尽快恢复学校园所正常教学秩序。

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非常时期,各幼儿园、幼教机构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各园所负责人、老师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严要求、实举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