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933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文档格式.docx

画面在纸的上方且比较小时,表现出绘画者心理能量较低。

我们都知道,在笔迹分析中,字的大小也是与自我评价相关的,尤其是正文和签名放在一起时候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来说,正文反映的是书写者的社会评价,而签名反映的是书写者的自我评价,如果签名比正文大很多,表示书写者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意识强等特点,相反,则表示书写者害羞自卑、自信不足等特点。

在笔迹分析中,如果字很大,则表现出书写者多有雄心壮志,不拘小节,崇尚自由,兴趣广泛,视野开阔,喜欢社交和表现自己,行动欲较强,但是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等等。

这是一般情况,也是大多数笔迹分析爱好者关注的东西。

但是如果字体很大,线条颤抖,并且线条有被刻意拉伸的现象,则是心理补偿在起作用,这也是徐庆元所提到的负相关,这样的笔迹往往暴露出书写者内心的无力感和对外的防御心理。

需要提醒的是,在笔迹分析中,单纯分析字体的大小很有可能会出差错,需要与其他的笔迹特征结合起来,尤其是笔压。

如果一份笔迹上方的空白过小,说明书写者知识缺乏,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或者是有一种寻求保护的心理(这种情况在儿童笔迹中较多见)。

这也是与图画心理学中的结论相吻合的。

画面位置

如果画面处于纸的中间,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它代表了一种安全感。

但是也有人说如果处于正中央,可能表示没有安全感,且在人际关系中比较固执。

如果处于纸的上部,表明绘画者高层次的抱负,会努力达到目标,也可能代表一种乐观,有时是一种不合理的乐观。

如果处于纸的下部,表明没有安全感,代表一种匮乏感,表示书写者情绪低落倾向或悲观主义倾向。

如果处于纸的边缘或者是最下部,表明绘画者没有安全感或者是缺乏自信,需要外部支持,悲观,依赖他人,害怕独立,或者是逃避尝试新的东西,或者沉迷在幻想中。

画面位置对应在笔迹分析中,也就是一幅笔迹在纸面上的位置,这是绝大多数笔迹分析爱好者或者是专家忽略的、不引起重视的方面。

其实这能够揭示出很多的隐含意义。

比如在赵庆梅女士《笔迹分析与测试》一书中提到,纸面上方的空白表示书写者对社会习惯、风俗、权力机关等的尊重,而我们平时的书写都要求留有“天头地脚”,天头地脚不单单是为了保持美观,也是读书人写批注的地方。

如果一个人天头地脚都不留,这说明书写者不能停止行动或者是在寻找一种安全感,也说明书写者对社会风俗和他人的不尊重。

从物理学上来说,重心越低,物体就越能够保持稳定,这也能反映在图画心理学和笔迹分析中,整幅笔迹如果在纸面的下部,这说明书写者在寻找一种稳定感,当然,这表明了其内心的不安全感,以及一种逃避现状的心理。

我们大多数人分析笔迹,都是过于注重笔迹的个别特征,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也能揭示出书写者的很多特征,然而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我们尝试着将整幅笔迹看成是一幅画,从整体的角度,甚至以欣赏书法、山水画的方式去观察一幅笔迹呢?

用笔力度

有力的笔触表示绘画者思维敏捷,自信,果断。

如果特别用力,可能代表自信,有能量,有信心,也有可能代表神经绷紧,代表攻击性或脾气暴躁,或者是代表器质性病变,如脑炎、癫痫等。

轻微力度可能代表犹豫不决,畏缩,害怕,没有安全感,或者是不能适应环境,以及低能量水平。

而断续的、弯曲的笔触表示了绘画者的犹豫不决,依赖和情绪化倾向,或者是柔弱和顺从。

在笔迹分析中,笔压也就是图画心理学中的用笔力度,往往最能反映出书写者的能量水平的高低。

笔压重表述心理能量高,从书写者身上体现出来,便是思维敏捷,自信和果断,但是如果特别用力,也就是说心理能量很高却缺乏畅通的疏通渠道,心理能量得不到正常的宣泄,则会形成负面的特征,如攻击性,脾气暴躁。

我们只需要知道,如果人的内心能量能得到正常的流泻,那么表现出来的多是正面的特征,如果得不到正常的流泻,负面特征的表达多伴有笔迹线条中的颤抖。

笔压的轻微表明书写者内心能量较低,这表明书写者内心活动无法得到足够的能量支持,表现出来也就使没有安全感、犹豫不决、适应能力不强、顺从等特征。

我们在笔迹分析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宣泄出来的能量所造成的后果。

在笔迹生理分析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笔压过重,则有可能说明书写者的器质性病变,如笔压过重,笔迹中上部粘连,则书写者很有可能患有脑炎,或者是容易中风。

线条特征

线条是图画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长的线条表示绘画者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短而断续的线条表示冲动性,而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自我保护倾向或者是女性化,强调竖向线条代表自信和果断,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线条过于僵硬代表固执或攻击性倾向,不断改变笔触的方向代表缺乏安全感。

笔迹分析中,线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线条也是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有光滑的线条,有弹性的线条,有粗糙的线条,有颤抖的线条,等等等等,甚至徐庆元先生创立了“线条触觉理论”,主要从线条去分析人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

关于线条的阐述,大家可以去查阅徐庆元的《笔迹线条的触觉心理》(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或者是其他相关书籍。

在这里,我主要想对线条的方向性作一点说明。

图画心理学中认为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而我们都知道,横在所有的笔画是最能表示和维持稳定的,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种笔画,自然说明书写者内心对于稳定的追求和内心的不稳定感,或者是保守的倾向。

在刘兆钟先生的《笔迹探秘》中,在谈到“通篇横向笔画明显”时,认为这种特征表示书写者“有恒心和毅力,情绪较为稳定,处事不惊。

遵循着固定的模式,很少有独特的见解。

虽然求稳怕乱,但在一些问题上仍有些莽撞。

”如果过于强调竖向的笔画,则表示个性刚直,有正义感,有主见。

反应机敏,精于某种技艺,思维存在惯性定式,生活情绪单调,适应能力弱。

如果线条多曲线,且柔弱无力,图画心理学中说表示绘画者厌恶常规,而笔迹中如果遇见这样的线条,则说明书写者在性别认证上存在问题,往往会有一个强势的母亲。

此外,无论是什么方向的线条,只要线条过长,或者是很僵硬,则反映出书写者的固执与不够灵活,甚至是攻击性倾向。

李中滢先生的《重塑心灵》一书在提及NLP的十二条前提假设时说:

“灵活亦是自信的表现。

自信越不足,坚持某个模式的态度会越强硬。

”换句话说,越是固执的人,他的自信就越不足,他就会固守于某种模式,害怕改变,在被逼迫改变时,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图画心理学中还有许多方法可以被笔迹分析学习、借鉴,由于笔者对图画心理学只知有一不知有二,还望方家指点、批评,并进行补充。

心理测试技术简介

∙2005.08.28

公大心理测试中心

什么是心理测试技术

通常所说的心理测试仪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心理测试仪,心理测试仪并不是测定被测人是否在说谎,决不是一个像很多动画片和电影上演的那种说真话亮绿灯,说谎话亮红灯的机器。

心理测试就是用我们事先编辑好的题目,向被测人提问,形成心理刺激,触发他的心理反应,与此同时用心理测试仪(心理测试仪)记录下被测人的生理反应,再通过对其生理反应的分析,了解被测人对所提问题的心理反应,再通过比较每个问题反应的大小来得出结论。

也褪撬敌睦聿馐岳嗨莆颐浅S玫牟煅怨凵皇潜戎蒲Ц既贰R虢幸淮纬晒Φ男睦聿馐裕紫纫嗪貌馐晕侍猓赜诒嗵獾姆椒ǎ庥行矶嗔髋桑游颐鞘占降淖柿侠纯矗S玫牟馐苑椒ǎ笾驴煞治郑矗悍缸锴榻诓馐苑ǎ℅KT)、紧张峰测试法(POT)、准绳问题测试法(CQT)。

在使用上,在我国应用犯罪情节测试法比较多,在美国等国应用准绳问题测试法比较多,紧张峰测试法一般都用的比较少。

应叫心理测试而不应叫测谎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这项技术以往在我国曾被人错误传播为“测谎”或“测谎器”或“测谎技术”等等不正确的、非科学的称谓,其英文为“Polygraph”,科学的中译文应为“多导生理记录仪”或“多导生理心理测试仪”,或简译为“心理测试仪”。

在医院、在各种生理学实验室,所有的生理记录仪的英文名字都是一样:

“Polygraph”。

但是警用的心理测试仪则只有一种,特指测皮电、呼吸、脉搏这三项指标的仪器。

因为,这种仪器早就是研究人类情绪记忆等心理生理变化的实验心理技术手段。

心理测试测量的生理指标

心理测试测什么?

Polygraph本意是多道生理记录仪,它是一种生理参数综合测试设备,它在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领域有着极广泛的用途,除了可以进行心电、脑电、肌电、希式束电、眼震电和神经生物电的直解测量之外,还可进行诸如血压、血流、心输出量、心率、心音、血管容积、脉搏、心肌位移、心肌张力、呼吸流速、呼吸曲线等生理指标的测量。

心理测试主要是测量人本能的条件反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恐慌心理)在测量参数上我们要选择那些不易受大脑皮层意识控制而反应人本能心理反应的生理指标。

我们选择皮肤电反应,呼吸波,和脉搏波三项参数。

这是因为无论是心理测试还是心理分析训练,都是要测量人体中最敏感,不易受大脑皮层意识控制而反应人本能心理反应的生理指标。

1.皮肤电反应(常被误称为皮肤电阻)

是反应人交感神经兴奋性变化的最有效、最敏感的生理参数,它通过测量人手心发汗的程度而直接反映出人心理紧张状态的变化,反应幅度大,灵敏度高,是国际上应用最早,最广泛并得到普遍承认的心理测试指标。

2.呼吸波

反应人心理变化的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

人紧张时,呼吸会下意识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深呼吸,屏气,呼吸节律加快或变慢等等。

3.脉搏波(血压)

心理紧张状态和情绪的变化,会相应引起心血管活动的改变。

在国际上,这三项指标也是公认的,使用最广泛的心理测试的基本生理指标。

传感器将生物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送入PGA心理测试仪进行处理,然后再送入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并将图形显示在显示器上,测试完毕以后计算机自动将数据存盘,并可将图谱打印出来,供专家事后评判。

心理测试仪的作用

心理测试仪不是在测你是否在说谎,但如果有十个嫌疑人但不知哪一个是作案人,这时心理测试仪最能帮你:

以大于98%的准确率能把作案人和无辜分开。

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在银行盗窃、涉枪、伤害、强奸、抢劫、贪污、贿赂等十五类案件中,经测试后,排除了无辜并确定了作案人,经测后讯问,最快5分钟,多数在48小时内,作案人交代口供及赃物等物证。

至今,已协助办理疑难重特大案件千余起,最长时间的积案达15年零1个月,证明了PGA型心理测试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及普适性。

但是,我们发现,东、西方人因言语思维模式等差异很大,没有实验基础;

没有实践检验,直接引进国外设备或照搬国外资料仿制,均不能达到PGA型心理测试系统的优良效果。

心理测试仪的主要作用就是准确的鉴别无辜和罪犯,他在中国目前还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它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坚定办案人员的信心,明确方向,二是对犯罪分子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为突破案件打下基础。

特别是在有多个重点嫌疑人时,能迅速准确的排除无辜,确定罪犯。

其次心理测试还可以测出某人对某事是否知情,常常用于寻找知情不报者,特别是对犯罪分子的亲戚朋友进行测试以判定其是否知情,为突破案件打开突破口。

另外心理测试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对一些问题进行扫描测试(搜索测试),以找出同嫌疑人、作案方法、路径甚至赃物的大至去向等等,为破案提供一些的线索。

1992年1月14日山东昌邑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件,下营镇的党委书记曲健被杀死在其宿舍内,在排除三个重点嫌疑人以后,工作限于僵局。

在此情况下听说有心理测试技术,就要求心理测试,在对三个重点嫌疑人进行了心理测试以后,确定了对象是孙鹏程,否定了另外两人,并在随后对其妻子进行了测试,得到的结果是知情。

山东省的同志组成了省、市、县三级同志参加的强有力的审讯力量,以其妻为突破口进行突审,在其妻交代了问题,并找出了证据以后,再对孙鹏程进行审问,最后使孙鹏程交代了所有问题,全案宣告侦破,整个结果和我们测试得到的结果完全吻合。

新疆的两个爆炸杀人案是在没有多少证据,对已经掌握的对象吃不大准,意见不一的情况下要求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此案已经结案,我们的测试结果已经得到了证实。

辽宁省盘锦市的一起拦路流氓杀人案,虽经一年多的审理,终因未掌握充分的证据,加之罪犯江书胜坚不吐实而一直没有突破,江犯是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人们提出了疑问。

经测试,结果很明显,江犯就是该案的凶手,此结果大大鼓舞了办案人员的斗志,他们信心倍增,终于在测试后的较短时间内拿下了江犯的口供,突破了全案,结果和我们的测试完全吻合。

心理测试的准确率

心理测试的准确率在98%。

美国诺曼·

安斯利先生收集了1980年以来有关实地办案中心理测试结论,并把这个结论同口供、物证、法庭判决进行比较,研究了2042宗案件结果,即便由细微的争执也认为是心理测试的差错,得到准确率为98%。

世界性的心理测试机构美国心理测试学会,对6个国家80年代文献报道统计,共3030起案件,结果都经侦察、审讯核实,准确率也是98%。

但心理测试不能代替侦察和审讯,目前在中国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助侦察和审讯一臂之力。

一个案件的最后侦破还要靠调查取证和审讯,由于目前各地都还是被动的使用心理测试仪,一般都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想起用心理测试手段,因此在我们经手的案件中,都是疑难大案要案,虽然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测试还是很准确的,但还是有一些案件由于缺证而未能最终结案。

美国心理学家称善于说谎者大脑长得“怪”

心理学家、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德里安·

莱恩说,“有些人的大脑结构使他们比常人更善于说谎,这些人更长于进行与说谎有关的推敲和算计。

深圳晚报网络版援引《深圳晚报》消息,莱恩发现,惯于说谎者的大脑前额皮层拥有更丰富的白质。

白质是一种白色的神经组织,说谎的时候,这些组织非常活跃,而惯于说谎者大脑中的另一种物质──灰质却相对较少。

过多的白质和较少的灰质,使一些人成为出色的说谎者。

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惯于说谎者和普通人之间存在着生物学上的不同。

作者:

萧纵

发表:

东北科教网

来源:

深圳晚报网络版

心理测试技术注意事项和技巧

毕思特

测谎提问尽量使用方言

室温别超25℃

坐椅最好是扶手软椅

一道题测试约25秒

测谎活动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的,它有着极为严格的条件。

比如说,电话铃声、大声说话声等外界声音的刺激,都会引起被测人的心理刺激,导致皮肤电的变化;

测谎环境的墙壁五颜六色,或者挂有图画、照片,特别是在被测人前面放有很多东西,这些都会分散被测人的注意力,使其不能集中精力听和回答问题;

环境温度过高,太热,被测人出汗;

或者温度过低,被测人手发僵,都会严重影响到皮肤电的测试灵敏度。

因此,测试环境、测试问题的设置都必须符合要求。

测谎室的要求

1.环境噪音:

要求非常安静;

2.环境温度:

20℃至25℃,如有必要应安装空调;

3.光照度:

适宜,否则影响测试;

4.通风:

保证有足够的氧气;

5.室内布置:

整洁,墙壁上可悬挂证明测谎员资历的证明等;

6.桌椅:

最好是比较舒适的扶手软椅,供接受测试的嫌疑人坐,尽量不要用木凳。

题目的设置

一次测试不超30分钟

“根据最原始的现场而不是口供出题,这是必须遵守的。

”就要求测试员必须把案情吃透,分析案件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关键要弄明白作案人从哪里进来、用什么下手、从哪里离开,在头脑里再现犯罪过程,决不能有主观猜测。

每道题约25秒钟,即使50多道题,测试一次也超不过30分钟。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注意力、记忆、认知等活动能保持30分钟,超过则会逐渐疲劳。

在拟订每道题时,先要考虑心理效应会是怎样:

有的是唤起心理痕迹(这正是要测试的);

有的则唤起的是对立情绪等。

尽量使用方言

南北方语言有很大差异,比如:

“平时是穷得没钱花吗?

”这对南方人很正常,不会引起波动,而北方人则不同,他认为是侮辱他,会很愤怒,会影响测谎效果。

避免出女性敏感的问题,比如对于强奸的问题,应该这样去问:

“作案人是爬上床了吗?

是站在地上吗?

是扒衣服了吗?

是没扒衣服吗?

”此时图谱显示的就是真实心理痕迹的反映。

所有人用同一套题

由于测试题指向的是心理事实而不是某一个嫌疑人,所以,所有的嫌疑人都用同一套试题,用一个标准来测试,这样,无辜者将会被排除,而真正的作案人会被找出来,而且,为了检验所出题目的客观性,一般先测办案民警再测嫌疑人。

因为办案民警对案中情节都已熟知,所以在测试中对涉及的目标题都会无任何反应,以保证排除无辜而不会出错。

测谎的三大前提

测谎技术的使用有三大前提:

被测人必须自愿接受测试,除非涉及刑事案件,任何人不能强迫他人接受测谎,否则,即构成对人身权的侵犯;

专业人员专业性、司法公正性高;

鉴定结果只作为审查其他证据的辅助性手段,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哪些案件适合测谎

适合测试的有22中案件,比如:

投毒、爆炸、杀人等,但像审理惯偷、系列抢劫等就不适应了,因为这样的人每次都重复同一种模式,即“动力定型了”,就好像刷牙一样,天天都做,心理痕迹不明显了,在测试中很难区分。

心理测试技巧

常规技巧

针对嫌疑人案后七种心理,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1.缓解畏罪与恐慌心理:

中立礼貌、温和的态度,端庄得体的仪态,亲密的接触距离。

2.松驰后悔与戒备心理:

允许倾诉,表示理解,多谈家事,少谈案情,阐明测试的实质是为了证明诚实,而非为了揭露说谎,告知你是一名技术人员,而非办案人员。

3.阻止侥幸与逃避心理:

督促签署测谎协议,使其处于两难境地,详细解释测谎仪的原理,列举大量成功案例。

4.消除抗拒与矛盾心理:

加大心理压力,树立专家形象,出示相关证据阐明测试问题,肯定测谎仪准确度,暗示不利测试后果,进行政策攻心。

5.扭转动摇与反复心理:

继续政策攻心,直视当前心理动态,点滴使用证据,强化仪器性能,声明态度决定一切。

6.鼓励坦白与悔罪心理:

注重情感攻势,鼓励、同情、关爱、肯定并举。

7.支持求助与从宽心理:

以朋友的身份对待之,对一些疑虑要耐心疏导,切忌急躁,合理的要求要果断承诺,并且说到做到。

特别技巧

运用心理测试(测谎)技术特有手段,干预、瓦解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

1.设置“布景”:

如:

适时呈现作案凶器、相关“卷宗”或赃物等,震慑真正犯罪实施者。

2.“唤醒”记忆:

通过被测人陈述以及测试人对相关案情的询问,使被测人对其实施的犯罪进行重视,对已经淡化或已经遗忘的犯罪重新记忆,调动自身的心理、生理反应。

3.识别“体态语”:

通过对比被测人描述一般事物时与描述相关案情时的“肢体语言”表现,窥测其心理动态反映,判断其陈述的真伪,适时进行心理干预。

4.“诱饵”问题:

在测前心理干预时切忌使用肯定式语言,如:

“我们已经发现……”,要用“诱饵”问题,如:

“如果现场出现你的脚印……”,以免被测人予以强烈否定时处于被动状态。

5.“形体”干预:

双方交谈当中,适时的形体表现将影响被测人心理活动,如:

当被测人为某一问题辨解时,测试人的视线转移或伸手制止的动作会干扰对某一问题的思维。

6.设置“台阶”:

针对人的求生心理,将责任转嫁他人或其他事物上,如某杀人案:

“我知道,要不是那人逼你,你是不会下手的……”,往往会动摇嫌疑人的心理防线,继而承认所犯罪行。

另外还有分散注意,迂回进攻,声东击西,虚张声势,欲擒故纵,“假情假意”,“离间计”,“降温”处理,给予“救生圈”等。

所谓“降温”处理:

是一些嫌疑人开始会显得比较激动,情绪波动明显,音高气器,主动运用低调的问话,会使其因注意倾听你的问话而降低音调,继之再问则会顺着你的方式答话。

也可运用以静制动方式迫其“降温”。

所谓给予“救生圈”:

就是当被测人向测试人承认事实时,往往会提出帮助的请求,本着为办案服务的宗旨,突破“零口供”为目的,淡化测试人的工作,让被测人处于主动交代的位置,争取宽大处理。

同时测试人还可在办案人面前渲染被测人的主动行为,使其心灵感化,顺利交代事实,实现证据的转化。

科学研究:

分辨对方是否在撒谎

∙2004.10.22

武汉心理咨询网

∙原文:

MSNBC

线索并非如木偶奇遇记中小木偶Pinocchio的大鼻子一样明显,但是存在著这样一群人,他们可以侦查到一个人在说谎之时所显露出来的微妙讯号。

根据美联社10月14日报导,大部分的人不会注意到这些虚伪后面一闪即逝的线索,但是心理学教授玛琳·

欧沙乐(MaureenO'

Sullivan)已经找到一些线索几乎可以每次都可以将撒谎的人揪出来。

在13,000名受“谎言识别能力测试”的人之中,“我们找到31人,我们称呼他们叫真相奇才(TruthWizard)。

这些人通常可以辨别出对方是否在说谎,内容包含对一些事情的意见,如对方的感觉如何等等。

真相奇才在工作

在旧金山大学(UniversityofSanFrancisco)教书的欧沙乐教授,在10月14日(周四)的美国医学会(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的第23届年度科学报告研讨会(AnnualScienceReportersConference)中提出她的研究发现。

欧沙乐教授负责主导一个由警察与其他人所组成的研究小组。

这一个小组专门研究如何测谎。

她说:

“我们希望藉由研究我们的真相奇才,我们可以学会当一个人在说谎之时,他的某种行为、某种思维与表达方式正在不知不觉中告诉别人──我正在说谎。

当被问及这些真相奇才是不是可以被用在实际生活的情况中时,她说是有这样的提议,但是目前没有实际的方案在实行。

她也警告说,就算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也不是百分之一百正确。

测谎线索的两种类型

她解释说,对于测谎,有两个范畴──思维上的线索与情感上的线索。

欧沙乐教授说:

“人的基本情感是很难被完全隐藏的。

”人在做坏事时会有害怕的情绪出现──害怕被发现,或高兴的情绪出现──因为他正在有意欺骗对方,所以会有一些古怪的表情在那一瞬间掠过脸面。

欧沙乐教授称呼这样的情绪为微表情(microexpressions)──持续不到一秒的时间──而且那些善于测谎的人就可以捕捉到这一瞬即逝的微妙变化。

她说,思维上的线索之所以成立,是因为说谎比说实话还要困难。

要说谎,那么就需要构思。

这可能会导致讲话时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