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615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片石挡土墙三级安全交底.doc

片石砼挡墙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片石砼挡墙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部位

施工单位

交底班组

交底内容:

一、施工工艺

二、工序危险源辨识(见附表一)

三、安全防治措施

3.1、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分部成立以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分析安全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项目经理部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安全组织机构如下:

3.2、安全保证措施

3.2.1、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防治措施

(1)进场设备作业人员上岗证由安全部建档、动态管理,在施工期间定期检查司驾人员证件,制止违规操作。

(2)现场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超限,运输车辆进场后应由现场管理人员及驾驶人员共同确定车辆载重量,施工过程中由现场人员监督运输车辆载重,发现违规时及时要求停止作业。

(3)现场设置专职指挥人员、安全员,运输车辆按照指定的土石方运输路线行驶,严禁非专职指挥人员违章指挥。

(4)施工前机械驾驶人员确认机械四周无人员后方可进行机械操作,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施工机械作业半径内。

(5)开工前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每天开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组织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要点交底,施工过程中发现违规操作时立即停止该机械作业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处罚。

(6)所有设备进场后,必须由安全员、施工员及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进场验收,经验收防护装置不全或有其他故障的坚决不允许使用。

(7)各种设备在每天施工前必须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处理解决,确保设备的完好;各种设备每周进行一次大检查,定期进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不带病作业。

(8)基坑开挖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设计坡率进行施工,施工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给出的不相符需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对边坡坡率进行重新设计,防止边坡坡率超标、过陡引起的边坡坍塌。

3.2.2、石方爆破施工安全防治措施

(1)按照爆破方案制定的安全距离,拉设警戒线。

(2)石方爆破施工完毕后,使用挖掘机及时清理坡面危石。

3.2.3、排水工程施工安全防治措施

(1)基坑开挖必须先施作截水沟,防止基坑积水引发基坑坍塌。

(2)基坑内入有渗水现象,应设置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基坑内积水抽至线外,防止因排水不畅,积水引发基坑垮塌。

3.4.4、施工用电安全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用电应采用三项五线制供电系统,禁止电线乱搭乱接。

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供电线路始端、末端必须重复接地,当线路较长时,线路中间应增设重复接地,其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2)施工用电应进行施工用电设计,并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

 

(3)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一箱(配电箱);漏电保护装置应与设备相匹配。

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3.4.5、雨季施工安全防治措施

(1)项目部成立防汛小组。

和当地气象部门密切联系,早日预测气象情况,指导施工。

(2)雨季来临前安排人员对各种物资的防水、防潮状况进行维护、修补。

降雨期间,派专人进行值守。

(3)施工队进场后,先施工截水沟,与天然排水冲沟相连,将红线内坡面排水引至线外水系排除。

(4)雨季期间做好便道养护,以免影响施工。

(5)雨季施工应对现场做好排水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无积水,确保道路畅通。

(6)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保护,避免因雨水浸泡而使材料变质。

(7)备好防雨物品和施工人员的雨衣和雨靴。

(8)施工用电严格管理,并备好防雨设施。

3.4.6、夏季高温施工安全防治措施

(1)避开每日高温施工,调整作业时间。

(2)基坑开挖作业避开高温时间段。

(3)早、中、晚餐操作工人必须食用绿豆汤进行防暑。

3.4.7、崩坡积体施工安全防治措施

(1)半坡基坑开挖必须先施作截水沟,防止雨水流入边坡引发基坑坍塌。

(2)基坑内设排水系统及时将基坑内积水排除施工区域以外。

(3)基坑开挖必须开挖、支护同步进行,特殊情况甚至要超前支护。

(4)必须按照制定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5)挡墙基坑开挖时,施工段落不宜太长,防止开挖面积过大施工不及时引起基坑的坍塌。

(6)截水沟必须与线外排水系统顺接,将雨天降水、坡面排水引至线外,防止因排水不畅,积水渗入边坡引发基坑垮塌。

四、安全应急预案

4.1、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4.1.1、编制目的

为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地展开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4.2.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万利高速公路WL06合同段高边坡路基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事故。

4.2、安全应急预案

实施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项目财产安全和周边单位财产安全。

特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4.2.1、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安全救援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为: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施工前期,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提前预测,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应急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以防突发事件,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施工安全。

各施工队、作业班组紧紧结合各自施分部的实际,成立抢险救灾小组,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工作,包括救援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施工安全。

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

建立项目经理部、分部、施工队、班组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高于一切,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重大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系统。

4.2.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反应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理工作小组,事故抢险组、后勤保障组、通信联络组、警戒保卫组、伤员救护组、事故善后组。

应急处理工作组24小时值班,接到应急通知迅速组织各应急处理组、应急处理突击队赶到现场进行抢险救援。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部应急总指挥

项目部应急副总指挥

医疗

公安

消防

政府

其它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事故抢险组

后勤保障组

通信联络组

警戒保卫组

伤员救护组

事故现场

外部支援

事故善后组

(2)、职责分工

1)、总指挥的职责

①及时听取现场情况汇报,了解现场事发情况和已采取的各项措施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情况

②组织成立指挥部,全面主持指挥工作,组织指挥部成员共同制定方案;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变化情况,研究对策,下达各项指令。

③负责或授权对外信息的发布,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2)、副总指挥的职责

①向组长负责,及时报告事发情况、已采取措施、拟实施建议和意见、需要配合和解决的问题等。

②全面指挥现场抢修,执行各项指令,确保抢修作业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③负责拟订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

④指导现场抢修作业,监督检查抢修现场的作业情况,监督检查现场作业的安全和进度。

3)、安全生产管理

①、组织建立本分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操作规程,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②、协助应急总指挥工作;

③、督促、监督本分部应急救援工作;

④、提出应急操作建议;

⑤、组织应急救援后的总结与评价,并书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后勤保障组的职责

①、负责事故应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摄影、摄像等)的采集,组织医疗、后勤的保障。

②、负责上级领导、配合单位、新闻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

③、负责抢修过程中内部物资、人员、设备设施的调集。

④、协助总指挥记录现场的各项指令和反馈信息。

⑤、服从总指挥的指令,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外单位如公安、消防、交警、急救中心及其他专业管线单位等的联系。

5)、抢险作业组的职责

①、向现场指挥负责,接受现场指挥的指令,开展现场抢修作业。

②、及时向现场指挥报告作业进度和作业情况、拟采取措施的建议以及需要配合和解决的问题等。

6)、现场警戒组的职责

①、向现场指挥负责,负责疏散转移事故区域的群众和无关人员,设立作业警戒区并负责现场警戒工作。

②、配合公安交警部门管制交通,协助救护受伤人员。

7)、伤员救护组

①、现场抢救伤员;

②、护送、运送伤员前往医院。

8)、通讯联络组

负责应急救援的联络工作,确定联络体系,应急响应时需迅速通知相关部门组建应急小组

9)、事故善后处理组

负责与总指挥保持及时地信息沟通,会同有关部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4.2、信息报告程序

在施工现场公布应急电话,当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发生危急险情时,施工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现场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到施工现场,同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有关部门。

(1)、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指挥部全体成员的手机24小时开通,指挥部主要人员手机号码如下:

序号

组别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备注

1

项目总指挥

展庆磊

总经理

13896266699

2

项目副总指挥

张东平

书记

15026388928

朱建忠

总工

18323798811

熊俊

副经理

18910546119

邹松哲

安全总监

13311536211

3

安全生产管理

温春明

安保部部长

18996441322

刘华杰

质检部部长

18627017697

4

事故抢险组

王若愚

工段长

18085699015

王奇玉

工段长

18223660001

张海洲

技术员

18085698013

侯帅

技术员

18085698015

王晓军

技术员

15280365591

5

后勤保障组

韩连喜

材料部部长

18883573399

李玉斌

经营部部长

15923880007

温天宇

经营部

18691302700

6

通讯联络组

赵杰

测量队队长

18085699042

7

伤员救护组

张鹏伟

工程部部长

18290517799

肖金检

技术员

18679057378

刘东旭

技术员

18085698010

8

警戒保卫组

温春明

安保部部长

18996441322

张大春

安保部

18623214433

9

事故善后组

张东平

书记

15026388928

刘军

总会

18882566699

(2)、报告主要内容

险情或事故报告人员应提供以下情况:

1)、险情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位置;

2)、事故类型;

3)、伤亡情况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4)、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

5)、事故的初步原因估计;

6)、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

7)、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

8)、报告人及电话联络方式等;

4.2.1、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分为项目部级和施工班组级两级响应程序。

当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

(1)、项目部级响应程序

1)、启动项目部级响应程序时,由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任命现场应急指挥,下达应急指令,并启动项目部级应急预案。

2)、现场应急指挥到达事发现场后,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自救,防止事态扩大,遏制事故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注意保护好现场。

3)、现场应急指挥负责现场救援物资和设备的统一调配,各协作队伍和施工班组积极支持和配合。

4)、现场应急指挥负责协调社会救援资源,各协作队伍和施工班组积极支持和配合。

5)、现场应急指挥应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业主、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救援的情况和进展。

(2)、班组级响应程序

1)、启动班组级响应程序时,由班组长担任现场应急指挥,下达应急指令,并通知现场负责人,启动项目部现场处置方案。

2)、应急救援中,班组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遏制事故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注意保护好现场。

4.2.2、各危险源应急救援措施

(1)、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拨打120急救车抢救伤员,并向值班领导报告。

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情绪,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2)、因抢救伤员、疏导交通、排队险情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件,并进行拍照或录像。

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如安排人员看守事故现场等,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事故现场的破坏。

3)、清理现场必须在事故调查组取证完毕,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方可进行。

在此之前,不得借口恢复施工,擅自清理现场。

(2)、坍塌和滑坡应急救援措施

1)、一旦出现坍塌和滑坡事故,立即停止导致危害事故的作业,施工现场负责人组织紧急救援,并向应急救援小组领导报告。

2)、应急援救组长接到报告后,启动相应立即组织人力、物力(担架、铺垫、车辆)、财力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指挥紧急抢救,向120求救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报告。

3)、清点现场人数,并组织转移相关人员到安全地点,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4)、当事故中有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上级相关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5)、在组织救援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尤其在采用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进行抢救时,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二次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6)、被抢救出来的伤员,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立即送往。

7)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3)、高空坠落安全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拨打120急救车抢救伤员,并向值班领导报告。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同时向上级领导、有关部门报告。

在指挥现场处置时必须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重点抢救休克、骨折和出血人员。

2)、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人员应采取措施对伤员进行救护。

①、迅速将伤者移至安全地方,让伤者安静、保暖、平卧、少动。

②、立即拨打120与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③、在急救中心专业人员未到达之前,应根据事故现场的整体情况、位置和伤者的伤情、部位,在排除人为加重伤者伤情的情况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④、伤者发生休克,应进行人工呼吸,或者根据部位的受伤情况做胸外心脏挤压法(但必须注意骨折的部位)。

⑤、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早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⑥、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覆盖,用绷带或布包扎。

⑦、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覆盖,用绷带或布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上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的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⑧、发现伤者手足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的,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⑨、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⑩、在施救的同时应尽快送往就近医院;伤者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3)、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安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4)、现场指挥应根据事态,迅速调动人员、设备进行现场救援,并做好现场警戒工作,以防事态扩大,同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

5)、当现场救援力量控制不了现场事态的发展,应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借助于社会救援力量。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应充分听取专家和专业救援人员的意见,做好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的统一调配。

6)、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工作,防止次生或滋生的事故。

7)、配合上级部门和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做好伤员及家属善后工作。

(4)、爆破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拨打120急救车抢救伤员,并向值班领导报告。

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情绪,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2)、急救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3)、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4)、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5)、若伤口出血严重。

用较伤口大的纱布或清洁布片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6)、若有骨折且伴有大量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7)、疑有内伤时,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8)疑似内伤的情况下,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

(5)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安全技术要求

①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

②施工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逐级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③所有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标志等,未经允许,任何人都不得毁损或擅自移位和拆除。

④电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操作时严格遵守安全纪律;必须进行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合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⑤项目工程负责人对工程的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管理。

2)应急处理

①当施工现场有人触电时,施救人员不要惊慌,不能直接用手拉、拖触电者,必须在确保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抢救,或使用干燥的木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②将触电者平放在干燥的木板上,解开衣领,肩背下垫一软物,张开触电者的嘴巴,清除口腔内的杂物,尽量保持呼吸道畅通。

③抢救者跪卧在伤员的一侧,一手紧捏伤员的鼻子,另一只手托在伤员的领后,将颈部上抬,头部充分后仰,使嘴巴张开。

④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巴贴紧触电者的嘴巴,连续快速地向内吹气,同时观察触电者的胸部是否膨胀隆起,以确定是否有效。

⑤吹气停止后,抢救者应放松捏紧鼻子的手,让气体从触电者的肺部排出,倾听呼吸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塞。

⑥如此反复而有节律的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来到,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抢救。

⑦事故情况严重时,紧急启动项目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程序进行事故处理。

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中暑事故应急预案

1)中暑事故危险(害)及症状分析

中暑是由于高温或日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体生理机能失衡现象。

中暑后会出现多汗、头晕、眼花、头痛、全身无力、口渴、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胸闷、小腿抽筋、腹部肌肉痉挛,重则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突然晕倒。

中暑按程度又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①先兆中暑:

主要表现为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②轻度中暑:

主要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则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血压下降、眼前发黑甚至昏迷等症状。

此时的病人多因无力支持而难以进行自救,体弱者可能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③重度中暑又可分以下四种情况:

A、中暑高热: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

所致。

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

B、中暑衰竭:

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C、中暑痉挛:

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

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D、日射病:

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

因此会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

2)应急救援措施

①首先,当作业人员出现中暑先兆的症状时,当班班长应当给予重视。

此时要尽快使中暑者离开高温潮湿的作业场所,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清凉的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一般都可以恢复。

②当出现轻度中暑时,应当尽快将病人抬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躺下,松解开衣领、腰带、头稍垫高、保持呼吸畅通。

用冷手巾湿敷前额及颈部;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散热,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即可,不必给予其他任何降温处理,以免症状恶化。

上述降温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经过处理体湿下降并保持清醒即可。

为避免皮肤很快冷却引起皮下血管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救护人员还应当不时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血液循环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

③对于已经昏迷不醒(重度中暑)的病人,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间中上三分之一处)、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上方约5厘米处)及合谷穴(即虎口)等,促使病人苏醒。

然后给予足量的清凉饮料、糖盐水,以补充出汗造成的体液损失。

等清醒过来或救护车到现场后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④当中暑病人出现呕吐的,应当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高烧不退或出现痉挛等症状的病人,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将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⑤当中暑者出现呼吸或心跳停止时,应根据情况实施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抢救,或者同时进行两种措施抢救。

在医院救护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抢救不能停止。

⑥经抢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糖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必要时及时送往医院继续观察治疗。

注意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仍处于疲劳状态,切不可再马上回到高温潮湿环境继续工作,否则再次出现中暑情况病情将更加严重。

4.2.3、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应急物资储备

项目部配备以下应急救援设备:

1)、医疗器材:

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等应存放在项目部办公室。

2)、抢救工具:

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日常存放于施工现场仓库。

3)、照明器材:

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