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测量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770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桥梁测量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测量方案.doc

《桥梁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测量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测量方案.doc

xxx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

1、首级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

xxx桥施工测量中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四川江油市城建坐标系统,为了简化施工中的测量工作,本桥平面坐标采用大桥独立的坐标系。

首级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由设计单位提供,进场后用全站仪对首级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首级平面控制点的坐标数据,作为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的依据。

本桥的重要结构在施工测量是尽可能直接使用首级平面控制网。

2、首级施工高程控制网

四川江油xxx桥高程系统采用吴淞高程系统。

进场后使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或SET-250RX光电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法测量,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首级高程控制网,将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后作为本桥的高程测量控制依据。

3、控制点的加密

为了更有利于全桥的施工测量工作,确保全桥轴线和全桥竖向线性的控制,在离桥不远的地方选择较为稳定的开阔地方加密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加密点采用和首级控制网相同等级的观测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案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确保加密点与首级控制网是统一的精度。

高程控制点布设控制在200m左右。

4、施工控制网的复测

施工控制网点要坚持定期复测,按照规范文件要求每隔12个月进行一次复测。

每次复测采用和首级控制网相同等级的观测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案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

二、钻孔灌注桩基的施工测量

四川江油xxx桥的桩基一部分在陆上进行,一部分在水中进行施工,施工中桩基施工钢护筒的平面定位确定了桩基位置的平面定位,在埋设钢护筒时测量定位可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测设。

在灌注桩开钻前必须报监理验收钢护筒的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成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杆的垂直度,成孔后要报检监理进行成孔后的验收工作,检查钢护筒的平面位置、孔深垂直度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笼的安装,在安装下放最后一节钢筋笼时确保其中心位置的偏位在允许的范围内。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依据高程基准点准确测定钢护筒的顶标高,以控制孔深,钢筋骨架底面和顶面高程及混凝土灌注的桩顶标高。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的底部至空底应有25~40cm。

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m)填充导管底部空隙的需求,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导管底部应埋在先前混凝土内至少2m,以防泥浆和水冲入管内造成断桩,且不大于6m以防导管不能拔出。

每次测定用合格的测绳进行测定,以控制关键工序的深度

三、承台施工测量

四川江油xxx桥各个承台的施工工序如下:

灌注桩基施工完成后放样开挖线和测量开挖深度,直接进行土石方的开挖,主墩承台钢围堰施工时放出围堰边线。

超出设计灌注桩的顶标高后进行桩顶的凿除,浇筑垫层混凝土后精确放样处承台的轴线和模板轮廓线,当绑扎完成承台钢筋后,支立模板,并再次复测承台位置和预留塔柱、墩柱钢筋的位置,当监理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四、墩柱的施工测量

1、测量方法

墩柱施工采用一次性浇筑完成,因此在模板安装加固过程中要严格检测,以确保墩柱上口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满足精度要求。

本工程使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测量墩柱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检测墩柱模板位置时尽可能选择折光影响小、视线较为稳定的时间段进行。

模板安装前,先在承台顶部弹出模板安装轴线和测量底部标高。

以便于控制模板底口位置和断面尺寸,模板合拢后,用全站仪测量模板顶部各特征点的高程和坐标,利用设计坐标值和实测坐标值的差值对模板进行调整。

墩柱模板的垂直度用垂线法控制,确保墩柱模板的倾斜度小于1/1000且不大于20mm。

墩柱模板固定后,用全站仪在模板顶进行坐标校核,确保墩柱轴线偏差在10mm以内。

墩柱顶标高用全站仪进行测定,并标定在已固定的模板内侧,顶面高程偏差控制在±10mm。

2、测量仪器

全站仪选用SET-250RX光电全站仪一台,水准仪选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

3、测量控制点

在进行墩柱测量时算选用的基准点或加密点要具有平面坐标值和高程值。

控制点的平面测量用全站仪与首级平面控制网联测,测量采用和首级控制网相同等级的观测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案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

控制点的高程用水准仪四等水准测量和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测量。

这些点一旦作为墩柱的施工测量控制点后在施工时要经常复核。

4、测站点选择

全站仪测量采用的控制点为前后相互通视并且和首级基准点相同等级的控制点作为全站仪站点。

五、支座垫石施工定位

支座垫石的施工时关系到全桥线性及结构受力的、非常关键的部位,在支座垫石施工前必须进行全标段的桥墩轴线、每跨桥墩跨距及墩顶高程复测,复测方法采用全站仪测量桥墩轴线,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法测量墩顶高程。

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出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并使用全站仪和钢尺复核相邻支座垫石的间距,同时采用全站仪复测比对支座的平面位置,使用全站仪测距三角高程法测量支座垫石的高程,支座垫石顶部平整度使用Ni002精密水准测量法控制,经平整度相对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支座垫石做好后,用上述方法放出支座的中心轴线,并复测垫石的顶部高程。

六、挂篮悬浇的施工测量

测量方法:

全站仪测量连续箱梁的纵横轴线,挂篮是用水准仪进行普通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测距三角高程发测量连续箱梁的高程,并采用上述方法对悬浇挂篮及已浇筑段进行监控。

控制点:

全站仪平面测量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在0#块浇筑前使用承台顶、墩柱顶控制点、在0#块体浇筑完成固定后使用0#块体顶控制点。

1、0#块体

0#块体采用钢架立柱加纵横型钢架支撑预压后现浇。

首先用全站仪在承台基础顶面放出钢架立柱的位置和0#块体的平面位置,并利用承台顶面控制点是用全站仪复核平面位置,利用承台顶面及墩柱顶高程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测放支柱控制点高程及纵横梁、底板控制高程。

预压过程中使用水准仪对加载变形做详细正确的观测记录,并将观测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

当卸载完成后利用水准仪或全站仪精确进行底模的位置和标高的调整。

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在浇筑前使用水准仪严格测量0#块体的顶标高,使用全站仪放出桥面轴线,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底模上做出测量标记点,浇筑混凝土前和浇筑混凝土后所做标记的高程及位置有无变化。

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应重新检测轴线及高程,作为顶板和腹板混凝土浇筑的控制依据。

2、连续箱梁悬浇的施工测量

在0#块体浇筑完成后,在0#块体顶按照箱梁的轴线和墩柱的横轴线布设箱梁悬浇悬浇部分的控制点。

控制点平面位置的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选用全站仪测距三角高程或普通水准测量发进行,测量时要与首级控制网点联测,测量精度等同于首级控制网点的测量精度。

所做控制点可以用来悬浇施工监控测量点。

控制点布设后必须进行全段的桥轴线、每座桥墩跨距及梁顶高程复测。

悬浇挂篮拼装时利用0#块体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控制挂篮轴线位置,使用水准仪控制挂篮的高程。

悬浇挂篮预压试验过程中使用水准仪谁压载变形作详细正确的观测记录,并将观测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

当卸载完成后利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精确进行底模的位置和标高调整。

箱梁的立模标高要根据与施工梁段标高的变化情况,对正在施工的梁段的立模标高做适当调整。

每施工一梁段,需测移挂篮定位、立模、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和张拉预应力筋等四个工况下的标高。

测点布设在两腹板处(各1点)。

在移挂篮定位、立模、钢筋绑扎工况时测点布设与底板的底模上,浇筑混凝土和张拉预应力筋工况时,将测点移至顶板上,而且均布设于距梁段50mm断面处。

在后两个工况测得的顶板标高需换算为底板标高。

移挂篮定位、浇筑混凝土和张拉预应力筋这三个与变形计算有关的工况,必须通测全桥已浇筑各梁段的标高,为了消除日照影响,测量时间最好选择在温度影响较小的时间进行。

对立模、绑扎钢筋这一工况,可以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测量,将监控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签认,计算出下一施工节段的标高。

梁段施工标高设置原则为:

H施=H设+∑f1+∑f2+f3+f4+f5

H施——为梁段立模标高;

H设——箱梁设计标高

∑f1——自重及后续梁段自重对立模段产生的挠度总和;

∑f2——自重及后续梁段中张拉预应力对立模段产生的挠度总和;

f3——挂篮自重及其自身变形产生的挠度;

f4——二期恒载对立模梁段产生的挠度;

f5——箱梁因砼收缩、徐变及长期使用荷载对立模梁段产生的挠度;

以上各项挠度要根据施工监控成果不断进行调整设置,力求箱梁线行的平滑完美性。

在浇筑面层砼前,应严格放样箱梁的顶标高及桥面轴线,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进行砼的浇筑。

3、合拢段的施工测量

为了给合拢段提供可靠的数据,需在合拢前对合拢段进行有关数据的观测。

合拢观测的内容:

观测合拢段俩端的高程、轴线,合拢的宽度与温度、时间的变化关系。

合拢口两端高程观测方法:

用水准仪直接观测合拢口两端观测点的高程。

合拢口宽度的观测方法:

随时间的变化,悬臂端梁将呈现伸缩变化,在合拢口宽度也将同时变化。

可采用全站仪直接测量合拢口两侧已设的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观测其变化规律。

观测注意事项:

合拢观测同时记录时间和温度、风力,这将为最佳合拢时间的温度提供依据。

观测时间每小时观测一次,连续观测48小时。

若每次观测次数据变化量较大,观测次数可适当加密。

七、索塔的施工测量

1、施工方法

四川江油xxx桥为塔梁固结体系,索塔采用曲线H型塔索,塔柱曲线半径为275.4m(外侧)箱形面,索塔全高107m,滑模施工时索塔定位非常重要。

在进行塔柱施工模板定位时用全站仪控制好周边4个角点的位置,每次浇筑进行模板的三维坐标测量,对比实测坐标值和设计坐标值,合格后固定模板方可浇筑混凝土。

严格控制塔柱的倾斜度、高程及线型的平顺,保证塔柱的倾斜度不大于30mm,塔柱高程允许偏差在±10mm,塔柱线型允许偏差在±10mm。

2索道定位测量控制

斜拉索连是接塔和梁的重要纽带,而索道管是将斜拉索两端分别锚固在主塔和主梁上的重要构件,所以对索道管中心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定位提出了精度很高的要求。

因此在施工预留索道管孔时,用光电红外线全站仪的红外光线对索道管的三维空间坐标进行精确的定位,保证设计上缆索的正确位置和正确受力。

为了减少外界影响索道管的定位精度的测量,避免光电红外线全站仪在温度影响很大时工作,尽可能选择在折光影响小,视线较为稳定的时间段进行测设工作,以消除由于温度对仪器误差的影响。

3、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选用徕卡TC2003,转角精度为0.5″,测距精度为1mm+1ppm光电全站仪一台,水准仪选用徕卡NA2自动安平水准仪。

4、测量人员

测量人员要在掌握测量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熟悉设计要求、施工要求、规范要求、施工进度及工序间的转换。

在此基础上确定测量方案、仪器设备和人员的组成,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测量方面的各项能力。

5、测量安全保障措施

四川江油xxx桥索塔全高107m(从承台顶面算起),其中上段塔柱39.8m,中断塔柱48.6m,下段塔柱18.6m.在索塔施工测量时,高空作业次数频繁,测量作业时间长久。

因此在索塔施工测量作业时测量人员要佩戴防滑手套和防滑鞋,并且要系安全带,严禁不安全的行为出现在施工测量作业时,严禁测量人员带病上塔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八、引桥现浇箱梁施工测量

引桥现浇箱梁施工测量和主桥悬浇箱梁施工的测量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九、测量技术质量保障措施

在控制网系统一致,精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测量定位工作的正确性是保证工程施工位置的首要因素。

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

1、测量施工组织

要根据设计《规范》和施工计划要求,编制详细、合理的《测量施工方案》。

《测量施工方案》应对人员要求、仪器设备要求、测量方法及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等提出详细说明,建立、健全完善的检查验收制度。

2、加密点的测设和复测

为保证各工作面之间的正确衔接,加密点应纳入首级控制网中,采用与首级控制网同等的观测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案,确保加密点与首级施工控制网坐标系统的统一和测设精度。

加密点间要相互联测,并定期复测,必要时要临时加测,保证加密点的正确性。

3、控制点的维护

在合同工程的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对测量基准网点和加密点进行维护,如测量基准网点点或加密点受到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立即恢复。

4、图纸测量数据的校核

施工时认真熟悉施工图,并依据桥的平曲线和竖曲线要素进行各部位的三维坐标复核,同时认真校核对施工图中标注的构造物尺寸和标高。

5、测量仪器

要选用精度指标符合要求且工作稳定性较好的测量仪器,仪器应按要求定期鉴定,并注意日常的保养工作,注意做好测量工具(如水准仪、钢尺、脚架、插扦等)的日常保养工作。

6、计算

使用正确和规范的计算方法,并有校核手段。

原则上,校核工作要有两人按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在计算书上签字。

7、测量过程

测量过程要保证方法正确,并要有校核措施。

原则上在有条件时,校核方法要避免采用与原测量过程相同的方法。

无条件时,可使用同一方法进行重复测量,在使用同一方法进行重复测量时,要保证测量方法和计算数据的正确性。

8、测量人员

选派具有较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测量管理及技术人员,了解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参加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

测量管理及技术人员要熟悉《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了解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工作,绝对避免因测量差错或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情况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