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79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试题wordWord文档格式.doc

6.·

推断双河洞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下沉一海洋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

B.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

D.地壳抬升一海洋沉积一地壳下沉一流水侵蚀

7.据图推测洞内最潮湿的时间是

A.4月1日 B5月1日 C.8月1日 D.9月1日

8.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

A.空气流动性较差B.水温季节变化小

C.白云岩沉积更好D.水量季节变化大

当地时间2017年1l月21日,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火山灰高达7600米,受其影响登巴萨国际机场多个航班取消,导致约1.7万名中国游客滞留。

当地时间11月29日下午,飞行条件有所改善,中国即派多个航班把游客接回国内。

图4a为巴厘岛位置示意图,图4b是阿贡火山喷发前遥感图。

完成9-11题。

9.·

推测11月29日改善的飞行条件是

A.地震震级减小 B.火山喷发停止C.火山灰扩散减弱 D.流动的岩浆凝固

10.从11月到次年2月,巴厘岛主要盛行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1.图4b中深色区域为日影区,判断拍摄时间可能为

A.6月某日上午B.8月某日下午C.9月某日下午D.11月某日上午

12.2016年某企业生产A产品产量为20万件,该产品单位价值量为90元。

如果2017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5%,商品价值总量为2025万元。

其他条件不变,则2017年A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提高15%

B.提高35%

C.提高25%

D.提高2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前有环保部门征收的环境保护费改由税务部门征收环境保护税。

“费改税”是为了

①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税源的巨大需求

②利用税收杠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主动引导企业解决环境治理和排污问题

④解决我国税种过于单一的不合理状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为16.6%,规模达到22.5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0.3%。

数字经济极大的促进我国的通信、交通、购物等传统行业的发展,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和机遇。

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以

①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社会生产水平

②加大经济的科技含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③改善我国的购物环境,根本解决供需矛盾

④减少食物产品的供给,增加居民信息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精神,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就不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服务质量信息公开规范》,这个自愿性规范包含了产品服务质量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程序、结果评价和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这一做法的预期效果是

①企业均以提高服务为经营目标

②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增强

③企业诚信经营,形成竞争优势

④政府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提高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经人大网站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一做法是

①公民直接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体现

④人大与群众直接对话的具体形式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18.但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了宪法修改必须贯彻的原则。

这说明在我国

①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②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修改宪法

③立法机关修改宪法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④执政党的主张只有通过修改宪法才能得以实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9.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550亿元人民币,增幅20%。

其中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影片《战狼2》获取了极大成功,共吸引了1.59亿人次前来观影,并获得5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

这表明

①影视文化作品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

②创作文化作品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弘扬主旋律的大众文化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④优秀作品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0.杨锋先生在《将饮茶》中写道:

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你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蕴含着光和热的金边。

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要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②要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避免重蹈他人覆辙

③要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④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一遇困难,就生无可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有人用下图来反映一个人的自信心与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关系。

其合理解释有

①自信心与知识之间会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发展

②自信心与知识之间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自信心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自信心与知识之间的关系都属于正相关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年近九十还在与病毒搏击,从不懈怠。

他曾对年轻人说,要学点哲学,哲学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

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

A.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主张哲学是科学的前提

C.强调科研是哲学发展动力

D.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

23.“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首个重大国家计划。

该计划是通过绘制中国人精细基因组图谱,解码人体基因组密码,破译人类遗传信息,为研究人类基因遗传与健康的关系,攻克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这说明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破译人类基因遗传信息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③解码基因的科技创新要以计划创新为基础

④基因与疾病的矛盾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

24.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

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

这反映了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B.宗祛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25.汉初,陆贾因经常称引儒家典籍被刘邦批评。

陆贾以历史兴亡为例大力劝说,促使刘邦转而支持其著书,遂成主张仁义的《新语》十二篇。

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B.儒学地位得以提升

C.外儒内法成为君臣共识D.焚书坑儒余波未了

26.《旧唐书》《新唐书》皆记载房玄龄为进士出身,且可推算出房玄龄为隋文帝开皇年间进士。

但大量可考的史料都明确记载,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由此可知

A.正史记述更具权威B.房玄龄的进士身份不可信

C.史料考证的复杂性D.进士科创建时间无法判定

27.《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泉二府”;

乾隆二十二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谷接济”。

这些史料可以印证当时

A.闽台民间贸易活跃B.台湾隶属清廷管辖

C.闽省自然灾害频繁D.政府赈灾体制完善

28.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并获得清政府许可后,织布官局得以迁往武昌。

A.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B.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

C.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D.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

29.1932年历史学者蒋廷黻编撰成长达数十万字的《东北地理教本》,作为教材供南开大、中、女、小四部通用必读。

方壮猷等四位顶尖历史学者联手撰写《东北史纲》。

其旨在

A.唤起民众以度国难B.普及知识开发边疆

C.粮策政府以利和谈D.促蒋联共结束内战

30.一五计划编制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的任务目标分别为14.7%和4.3%,而实际工农业年均增长分别为18%和4.5%。

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

A.谨慎并留有余地B.背离当时的国情

C.忽视了农业建设D.深受苏联的影响

31.20世纪80年代初,“傻子瓜子”由小作坊发展成100多人的大厂,被人认为是资本家复辟向上级反映,结果惊动安徽省委乃至中央,最后邓小平亲自批示让其继续经营。

A.改革开放出现停滞B.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C.思想解放任务艰巨D.市场经济目标确立

32.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一经颁布便成为法律。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规定,如果公民大会上有人对任何法律提出异议,公民大会则要对有关法律进行讨论,并选举一个立法委员会进行裁决。

A.立法规则受到破坏B.民主政治逐步建立

C.公民大会权力强化D.法律权威得到提高

33.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其生产的丝绸仍然大量采用龙风、花乌等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

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中国传统技术领先当时欧洲B.中国丝绸产品畅销欧洲

C.中国制造垄断当时国际市场D.欧洲文艺复兴方兴未艾

34.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 

文明”、“半文明” 

和“野 

蛮” 

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

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35.图6为创作于1951年的苏联-幅漫画。

该漫画的主旨是

A.欧洲联合进程启动B.西欧经济艰难复兴

C.美国推动法德和解D.西欧沦为美国附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一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图7)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图8)。

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

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

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籽,种籽发芽率仅千分之二;

低于0℃时需采取保护措施;

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4分)

(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

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6分)

(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4)有观点认为在闽宁镇推广巨菌草会造成生物人侵危害,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出反驳的理由。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冰川的发育规模,主要受到低温与最大降雪量的影响。

最大冰期是指青藏高原历次冰川作用中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期。

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喜马拉雅山作为降水屏障愈来愈明显,限制了青藏高原冰川的发展。

图9为青藏高原(阴影所示)地区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表1为青藏高原中东部冰川环境相关数据。

表1(注:

雪线即冰川年积累量和年消融量的平衡线。

数据

山名

最大冰期冰川面积(km2)

现代冰川面积(km2)

最大冰期雪线高

(m)

最大冰期雪线处6-8月气温(℃)

唐古拉山

24519

790

4250

2.3

阿尼玛卿山

6469

150

2850

果洛山

1903

8

3450

2.9

稻城海子山

6965

3800

3.4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最大冰期果洛山雪线低于唐古拉山和稻城海子山的原因。

(2)说出与最大冰期相比现代冰川面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析当地冰川在加速消融的过程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4)推断最大冰期雪线处6一8月气温高低与年降水量大小的相关性,并说明依据。

(8分)

38.(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A市吸引人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A市政府应如何为乡村振兴战略吸引更多人才。

39.(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10日,我国@首部海洋题材的大型舞台剧作品《平潭印象》在福州首场公演,获得了现场一千多名观众的高度赞誉和一致认可。

《平潭印象》以平潭独特的海岛风光为基底,融合了南岛语族、亮丘头文化、妈祖信仰等特色民俗文化;

利用动力学数控机械灯光、全息投影舞台特效,演绎原生态海岛生活场景,打造沉浸式的体验观感;

通过舞台展现“人与海”的和谐场景、“开放、包容”、“敢拼会赢”的海洋精神;

借助艺术语言描绘了平潭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宏伟篇章。

(1)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平潭印象》能获得不同观众一致认可的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平潭印象》演出成功的作用。

(3)《平潭印象》公演后,将进行国际巡演。

请你为《平潭印象》的国际巡演撰写两句宣传广告。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近代中国国际迁移流的形成集中于沿海地区,国际迁移的流向主要从闽粤两省流向诸迁入国。

——摘编自朱国宏《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

1840-1949》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南洋华侨对中国的向心力。

1928年,新马华侨为声援国内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而发动反日运动,这次运动深入到普通的中下层华侨群体。

中下层华侨移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在家国存亡之际,其对宗亲、家乡的关注,就更容易升华为对中国国家的认同。

当地政府对华侨法律身份、政治权力的限制和经济上的排华活动,使得华侨难以认同当地政权。

日本对南洋的经济扩张使南洋华侨、华商感到切肤之痛,而抵制日貨成为反日运动最为频繁使用的武器。

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国内政权统一,解决了华侨社会对政权认同的困惑,大大减少南洋社会各种派别之间的争斗。

——摘编自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

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国国际移民流向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中国认同”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所产生的影响。

(13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明时期的中国与英国

中国

英国

嘉靖年间(1522-1566年),沿海各地出现倭寇之患。

1557年,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定居。

此后百年逐渐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絡,巨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1567年,取消海禁,更称“隆庆开关”。

1581年,张居正推行賦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 

条鞭法”改革。

万历年间(1573-1620年),江南的苏州、常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六府税粮占全国税粮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1590年,李贽出版《焚书》。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次年刊印了《坤與万国全图》。

1602年, 

李贽因“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

1629年,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1644年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1637年,宋应星写成《天工开物》。

1549年,东盘格里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圈地农民起义——凯特起义。

1558年,伊莉莎白一世即位。

在她当政期网间,完成了宗教改革。

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救规仪式的清教徒。

1586-1587、1597-1598.1622-1623 

年,英国接连出现饥荒。

1599年至160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

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1年,通过《济贫法》,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任英格兰国王,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1620年,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

从表中提取中英相关的历史信息加以比较,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2·

[地理一选修3:

旅游地理](10分)

美食旅游是指到异地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体、具有社会和休闲等属性的旅游活动。

菜系,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菜肴流派。

我国传统饮食有“八大菜系"

(图10),并且各地的风味小吃也很受欢迎。

简析近两年我国成为世界美食旅游目的地的有利条件。

43·

[地理一选修6:

环境保护](10分)

按树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生长极快的树木,其适应性很广,可在一些不毛之地作为先锋树种进行造林。

20世纪50年代初期,广东雷州半岛原生植被破坏殆尽,生态无法恢复。

后来引进澳大利亚按树造林成功,迄今,雷州半岛已发展了超过3開多万亩按树人工林,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简析桉树造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44.【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1880-1920年间,美国平均每10年入境的外来移民达到659万,爱尔兰人的天主教文化、亚裔和非裔的文化、美洲土著的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相互交织。

1891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了“十人委员会”,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先后于1893年和1899年发布了《十人委员会报告》和《中学历史学习》两份核心文件。

面对当时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以适应城市化、工业化的社会呼声。

“十人委员会”以“我们美国人只知道美国的伟大,却不知道其为什么伟大”“(历史教育)是人的各种条件的平衡器——是社会这部机器平衡的轮子”为由将中学历史课程列入九大核心课程。

中学历史课程强调“熟悉政治和社会环境,鉴别社会和国家本质,形成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

在课程设置中,希腊史、罗马史、英国和法国史成为世界史的主要内容,而英国史不但在第二模块中世纪和现代欧洲历史中出现,还设置了第三模块专门学习英国史。

——摘編自张卓鸿《<

十人委员会报告>

与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7分)

45.【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苏联趁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之机,向埃及提供资金和军事物資,还向叙利亚、伊位克派遣了军事顾问。

美国则向以色列运交了新式坦克和飞机,从空军现役部队中抽调1000名所谓“志愿人员“充实以色列空军。

美国总统约翰逊和以色列人都承认,“六·

五”战争的计划早在美国国防部制定好了。

1967年5月26日,美国将以色列捏造的埃及将发动进攻的假情报转告苏联。

苏联闻讯十分惊慌,劝告纳赛尔不要“先开第一枪”。

埃及则在苏联的奉劝中陷入了麻痹。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突然袭击,占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的全部土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苏联在整个战争中袖手旁观,美国直接支援了以色列的行动。

6月6日,美苏代表联合炮制出一项要阿以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草案,当晚安理会通过。

8日,以色列宣布接受停火。

在苏联的诱迫下,埃及和叙利亚也接受了停火。

——摘自孙吴《历次中东战争与大国关系述评》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的特点。

(2)据材料概括美国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作用。

46.【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王导(276-339)出身于北方世家大族。

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时,王导就与之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西晋灭亡后,王导劝司马睿南渡江南。

初到建邺,当地世家大族对司马睿的态度非常冷淡。

王导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司马睿乘肩舆出游时,率领北方南渡的世族皆骑马随从。

江南世族见到这种形势,就相率拜于道左。

借此机会,王导劝司马睿重用顾荣、贺循等江南望族。

司马睿听从了王导的建议,因此,吴会风摩,百姓归心。

王导为丞相后,为了进一步获得江南世族的支持,向太尉陆玩请婚。

当时南方大族在书法、语言等方面相效仿北方世族,中原语言是通行的语言,王导却主动学习吴地方言。

为避免南渡的北方流民与当地世族产生矛盾,王导将他们迁至吴人世族力量较弱,人口稀少的会稽等郡。

王导的这些举措为东晋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在东晋政权建立过程中王导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导在历史上的贡献。

2018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