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80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Word格式.doc

⑴据材料信息“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的提示,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从而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红木加工企业增多,为越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了就业,同时也对越南的红木资源起到保护作用。

(2)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交通、市场、原材料、工业基础、技术、政策等,结合材料信息,凭祥靠近红木资源丰富的越南,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凭祥,交通便利,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市场广阔,凭祥是中越边境较大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因而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

(3)根据第

(2)问凭祥作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接近家具厂,节省运输费用,有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性能力,工业企业集聚,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成成本,产生规模效益。

(1)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扩大就业;

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

(我国)市场需求旺盛;

(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

(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

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其它年份高考题世界地理部分分析讲解: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B.渤海C.黄海D.东海

【答案】D【解析】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到韩国的济州岛一,线北部是黄海,南部是东海。

显然日本与我国为一水之隔,指的是东海。

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基础

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

C.新加坡多对流雨D.新加坡(10°

50'

E,1°

17'

N)海峡波浪滔天

【答案】D【解析】结合东南亚的区域特征,可直接判断A、B正确;

新加坡纬度低,处于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下,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多对流雨,但风力微弱,所以波浪滔天不可能。

故D错误。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亚洲某地(约27°

N,86°

E)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亚洲简图

3.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3回答6-9题

图3

4.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

A解析:

赞比西河流域的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

5.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

B解析:

干旱地区的植被一般来说,根系发达,叶面小,有的退化成针或刺,有的覆盖厚厚的蜡质,以减少水分蒸发。

6.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卷)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1~2题。

西

7.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

盛行风、洋流B.乙;

纬度、地形

C.丙;

经度、地形D.丁;

盛行风、纬度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月0°

C等温线分布规律及成因、西风带及影响、北大西洋暖流及影响、欧洲西部地形特征,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大。

【解析】由题图,欧洲西部地区地势低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又呈南北走向,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的影响,和盛行西风的影响,使得欧洲西部一月0°

C等温线呈南北走向分布,选项A正确。

【题眼】本题解题的思路要从欧洲西部平原地形、北大西洋暖流等增温作用方面思考,尤其是0°

C等温线在欧洲西部呈南北走向分布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B“喀斯特”,源于前南斯拉夫伊斯的利亚半岛西北部与意大利交界的喀斯特高原。

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的特殊地貌。

由题图,欧洲南部的前南斯拉夫境内(即图示中的乙地),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加之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的特殊地貌。

选项B正确。

【知识拓展】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极为广泛,而发育最典型的有两个代表地区,一是桂林,地表形态以峰林为主,那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中壮年期。

而另一处最典型的,处于喀斯特地貌发育青年期的,就数石林县的石林。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

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图3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9.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例

河流

国界线

100°

95°

105°

20°

10°

10.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答案】C【解析】根据经纬度、海陆轮廓、河流、国界等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为中南半岛,该农产品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和沿海平原地区,故为稻米;

若其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区,则应为热带经济作物。

11.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答案】D【解析】甲(越南)可利用森林资源优势,承接中国转移的家具制造产业。

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

据表回答3~4题。

表1: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560~750

>―14

1.20

12.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

N—40°

N西海岸 B.30°

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答案】A【解析】由表中气候资料分析,美国苹果产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分布于30º

N~40º

N大陆西岸。

13.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解析】与美国产区相比,中国产区更接近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劳动力、土地价格低是中国苹果进入世界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而不是年较差。

14(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26-30)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

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

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

③……

⑴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⑵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⑶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

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⑷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⑸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至少答出两点)

⑷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⑸维护流域生态环境;

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

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15.(200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32)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

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1)马可·

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马可·

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________海峡,E处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分)

(3)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________(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本题为选做题,只可从A、B两题中选做一题,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黑。

A题:

马可·

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

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B题:

波罗往返途中都经过西亚地区。

请简要分析当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答案】

(1)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马六甲 亚欧 印度洋

(3)高 F处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4)A题:

光照条件好;

热量充足;

灌溉便利;

地势平坦。

处于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是世界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

【解析】本题借助于马可·

波罗往返中国的线路图这一历史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在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海陆分布、气候、海水性质、板块构造、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的主干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本题有考生值得留意的两大方面:

一是强调学生对课程标准或课本主干知识的把握,二是

16.(2007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37)(21分)图8为某国简图。

读图8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________洋。

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

(3)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

(2分)

(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1)印度 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2)热带季风 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

分雨(湿)季和干(旱)季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4)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

17.(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36分)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8分)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8分)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

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量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海拨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降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湿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

稠密的水系使于原科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18.(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1-24)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⑴图中A河名称为________,注入________;

B河名称为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

⑵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__________。

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________,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河流经____________盆地底部的河段,具有__________价值;

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

⑶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________雨。

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A河上游①与支流②中,与该河泛滥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写数码),其理由是:

_______

19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M

500

等高线/m

E

河 流

N

G

图6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9分)

⑵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11分)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赤道地区常年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处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相交的复合带上,盛行上升气流,而气流上升过程中属于一个降温的过程,由于温度下降,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所以降水丰富;

根据第一题的判断流域大部分处于刚果盆地,图示信息显示,该河流支流非常多,汇水面积广,因此该河流水量非常丰富。

(3)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而形成的。

因此要形成三角河流必须有较大的含沙量,另外泥沙要沉积,河流流速应该比较慢,使得泥沙在河口附近有足够的时间沉积。

而刚果河流经区域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丰富,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少,非洲的海岸为断层海岸,河口附近没有明显的大陆架,河口落差大(形成一个瀑布),河口附近水流速度快,泥沙很难沉积。

另外刚果河中游地区为盆地地形,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携带的少量泥沙多在中游已经沉积,所以很难在河口附近形成明显的三角洲。

20(2009年高考浙江卷,36)(30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12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

判断依据是什么?

2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ab

图5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6分)

【解析】

(1)读图a可知,甲地在河流沿岸,附近等高线密集由此可知,地形为河谷。

气候条件可由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定位为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关键是答题时还要注意此地形和气候利于葡萄生长的地方。

这点可从题文当中给出的提示光照和昼夜温差两方面说明。

(2)根据图中的位置判断乙位于河流出山口。

可从地形和水流方面说明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出山口处由于流速的降低,水中携带的砾石就会首先沉积下来。

(3)此题首先说明乙地的气候及其特点。

通过经纬度确定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第二问是要从气候和鹅卵石两方面说明利于葡萄生长的影响。

气候条件可仿照第一小题做简要描述,而鹅卵石的存在起到加强作用。

因为鹅卵石增温快降温快,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

(北纬45°

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

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

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

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2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36)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2为图1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30分)

表2

月份

气温

(℃)

降水

(mm)

1

-6.7

45.6

-12.4

90.0

4

6.0

64.0

3.3

75.5

7

20.5

76.6

19.1

118.5

10

8.9

63.0

6.5

96.0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23(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卷,36)(30分)图10是某区域略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768

200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你认为主要由哪些负面影响?

(4)简析图中60°

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

沿河多沼泽。

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

水网密布;

多滩涂。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4)东侧:

沿海,航运便利。

西侧:

安第斯山区;

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

24(2007年高考广东卷地理,31)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

(共10分)

资料1:

见表1。

表1

地区

总人口占世界(%)

GDP占世界(%)

水资源总量(km3)

水资源年开采量(km3)

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km3)

水资源利用结构(%)

生活

工业

农业

北美洲

7.9

27.3

6443.7

608.44

1451

9

42

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