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88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

《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地理答题模版Word文件下载.doc

平缓、低洼、排水不畅。

③土质、土层:

冻土层或透水性差。

(或多滩涂)④水文、水系:

河网密布、经常发生凌汛、河流泛滥。

二、湿地的作用

1、生态效益:

①调节气候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蓄洪水④降解污染物。

2、经济效益①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②提供矿物资源。

③航运。

3、社会效益①旅游观光。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四、湿地资源的保护

①退田还湿地;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

③防治水污染;

④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物;

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⑥建立湿地保护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一、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

①位置②气候③地形④水文水系⑤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农业、②人口、城市③经济基础等

二、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经验的启示是什么?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一、评价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条件:

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优劣、市场开发前景、交通状况、水资源状况、资金、技术等

二、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地位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

三、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

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四、德国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比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利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

五、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冲击

六、德国鲁尔区整治措施:

1、调整整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七、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八、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

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目前山西每年外运煤炭约5亿吨。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①原因:

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②解决措施:

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九、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处运能力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十、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1)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

(2)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变成电能、煤气、液化产品等,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

(3)加强煤炭为原料的其他化工产品开发,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区域农业发展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1地形:

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2气候:

雨热同季(但有半干旱地区)热量条件满足一年一熟的要求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3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高有冻土和沼泽4、植被:

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西部有牧草分布

二、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国家政策的支持

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

商品粮基地2山区:

林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3牧区:

畜牧业基地

四、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黑土流失、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草地退化、比重下降、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

对策:

1、加强黑土培肥,防止黑土流失2、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3、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4、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良种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区域发展条件思路分析

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需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和城市、交通、工农业基础、历史背景、经济腹地、技术、政策、地区的开放度、生产协作关系等)方面考虑,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条件,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1、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出现问题原因:

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腹地小、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

旅游地理答题模版

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③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3、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

4、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

5、客源市场条件

其他:

政策条件、服务质量、治安等(获取信息)

三、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利:

①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弊:

①带来环境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⑤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四、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出现问题解决的措施:

1立法和政策2建立保护区3排污处理4加强环境保护教育5对环境破坏的禁止6保护规划

自然灾害答题模版

一、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二、防治自然灾害采取的对策:

1.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同。

2.建立健全各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减灾意识。

4.实施自然灾害保险制度5.针对各种灾害具体的工程措施

但也应注意,对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应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加以治理。

如:

洪涝灾害——恢复植被;

沙尘暴——恢复植被,(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

赤潮——控制污染等。

环境保护答题思路

一、某地有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干旱地区)。

③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

④滥砍乱伐森林。

⑤草场退化。

⑥物种减少(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⑦湖泊萎缩。

⑧湿地减少。

⑨滑坡、泥石流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人口压力大(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环境认识不足,生态意识淡薄、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模式,损害环境为代价);

④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三、减轻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③清洁生产。

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⑤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角度分析问题:

要从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方面展开,即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

例如:

生态持续发展:

利用秸秆、粪便制造沼气;

沼渣、沼液为稻田、果园菜地提供肥料;

地热供暖;

经济持续发展:

利用地热温泉、农产品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

社会持续发展:

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

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

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

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

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