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99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VC管安装工艺Word下载.docx

三、管道安装、维修及技术要求

3.1管道配管与粘接

3.1.1管材的加工:

管材量取长度决定之后,可用钢锯、手工割锯、曲线锯、小园锯片割据。

割据后,两端应保持平整,用锉刀除去毛边,并根据不同大小管材要求进行倒角,一般倒角为1X45°

至5X45°

,倒角不宜过大。

3.1.2配管时,应对承插口的配合程度进行检验,将承插口进行试插,自然试插深度以承口长度的2/3为宜,并做上标记。

3.1.3管配件粘接时,根据不同大小承口长度的内外接触面,必须要用棉纱或清洁剂清理干净,然后在粘合面上用毛刷均涂粘合剂,不可漏涂,并适量,其

具体方法见表3.1:

表3.1

序号

管材公称直径(DN

接口数/32OZ

1

DN15

300

2

DN20

200

3

DN25

125

4

DN32

105

5

DN40

90

6

DN50

60

7

DN65

50

8

DN80

40

9

DN100

30

10

DN125

20

11

DN150

12

DN200

13

DN250

2-3

14

DN300

1-2

15

DN400

0.5-1

16

DN500

0.4

17

DN600

0.25

注:

以上为实验数据,使用场合不同其数量会有所不同,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其中PVC-U胶水需厂商配备的专用胶水。

3.1.4、涂完粘合剂后,应立即将管材插入管件承口,并旋转1/4圈,将管材插入管件插口的终端,组合在适当位置如:

管径(DN15-50约2-3分钟后

(不能再拆开或转换方向)。

同时必须保持表3.2所规定的时间,以防止接口脱滑。

粘接接合最少保持时间表3.2

公称直径DN

50以下

65-150

200以上

保持时间(s)

>

30

60

90

3.1.5、注意事项:

管材和管件连接点的周围粘合剂要溢出很明显。

如果连接口周围的粘合剂溢出不连续,表示涂抹的粘剂量不足,应将接头重装,过量溢出部分的粘合剂,应用棉布擦掉,并保持管道外表清洁。

3.1.6、初粘接好的接头,应避免受力,须静置固化一段时间后方可继续安装见表3.3。

静置固化时间表3.3

温度范围

管道尺寸

DN15-32

DN40-50

DN65-200

DN250-400

400

15〜40

2min

3min

30min

2h

4h

5〜15

5min

8min

8h

16h

-10〜5

10min

15min

12h

24h

48h

3.1.7、管道粘接不宜在湿度很大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场所应远离火源、防

止撞击和阳光直射。

3.1.8如果管道使用在咼温、咼压或振动较大部位的情况下,建议在粘接口

部位用玻璃钢(FRP增强(如泵进出口,换热器进出口等)

3.1.9PVC-U管配件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不易破坏,但搬运施工时,特别注意出现抛仍现象,因此必须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防止激烈碰撞,要轻拿轻放,要放平垫实的条件下进行堆放。

3.1.10PVC-U管在阳光暴晒下易变形和老化,因此短期堆放应予遮盖,长期堆放应放置于棚库内。

3.1.11对受阳光照射的明敷设管道,应采取隔热措施。

3.1.12在PVC-U管道的各配水点、受力点处,必须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3.1.13水泵出口PVC-U管道处理措施

PVC-U管材它承受冲击力及震动的能力较弱,要保证UPVC管道的止常运

行,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1).防震在水泵底部地角螺丝要完全紧固,以免使管材连带震动遭到破坏。

必须在水泵出水口与PVC-U管道连接处采用橡胶软接头连接,并且与钢管连接的PVC-U管道不能有偏轴现象,防止水泵运行产生震动时管材受扭曲应力遭到破坏。

2)、加固接近水泵的PVC-U管道管卡固定,并且管卡与管道之间加一

层橡胶垫片,防止管道颤动对管材表面及管体的破坏。

3)、PVC-U管不易承受其它金属配件或阀门的重量。

“管道上设置阀门、消火栓、排气阀、水表等附件时其重量不得由管道支承,必须设置固定支墩”。

另外,水泵附近出口处都会产生较人的冲击水流均会对管道造成损伤,所以在分水点处都需要做固定支撑。

3.2、室内、外管道的敷设

3.2.1室内明敷管道应在土建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

安装前应首先复核预

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

3.2.2管道安装前,首先按要求设置固定管卡。

位置应准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

3.2.3若采用金属管卡固定管道时,金属管卡与塑料管间应采用塑料带或

橡胶物隔垫,以防将管道表面夹伤。

不得使用其它硬物隔垫。

3.2.4在金属管配件与塑料管连接部位,管卡应设置在金属管配件一端,并尽量靠近金属管配件。

3.2.5PVC-U管道最大支撑间距参照表3.4下图所示:

表3.4单位:

m

*上表数据以连续跨距间隔和输送比重1.0以上流体为基础。

3.2.6塑料管道穿过楼板时,必须设置保护套管,套管可采用塑料管;

穿屋面或水箱时必须采用金属套管。

套管应高出地面、屋面及水箱底不小于100mm,并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3.2.7塑料管道敷设严禁有轴向扭曲。

穿墙或楼板时不得强制校正,以免造成应力集中而损坏管材。

3.2.8塑料管道与其它金属管道并行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若设计无规定时,一般不小于100mm并行时,塑料管道应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3.2.9塑料管道的设置应远离热源,至少应距热源边缘400mm以外,严禁在热源上方穿越。

3.3管道焊接及维修

3.3.1若施工后的管道发生漏水时可采用换管、焊接和粘接等方法修补,当管材大面积损坏需更换整根管时,可采用双承口或法兰连接件去更换管材。

渗漏较小时,可采用焊接或粘接方法修补。

3.3.2用双承口或法兰连接换管的处理:

切掉全部损坏的管段,与双承口或法兰连接管端上,标出插入长度的标线,将插口端毛刺去除并倒角,然后确定替换管长,并且替换管上也要划出插入长度的标记,将替换管插入到双承口连接件或法兰插口底部。

3.3.3PVC-U的热风焊接说明

PVC-U管道系列产品修补一般采用热风焊接工艺。

热风焊接有压缩空气经焊

枪中的加热器被加热到焊接塑料所需的温度。

然后,用这种经过预热的气体加热

焊件和焊条,使之达到粘稠状态,从而在不大的压力下得以接合,这种方法简称为热风焊接。

此法主要用于PVC-U等塑料的焊接。

3.3.4焊接修补注意事项

1)、应使焊接部位干燥,同时清除其表面的灰尘、油污和其它杂质;

在粘接口处焊接修补时,只有在粘接剂已固化6h以上方可进行。

2)、在修补轻微渗漏时,一般焊接一条焊道,在较严重的渗漏部位,一般焊

接3-5条焊道;

采用多层焊接时,要冷却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下一层焊接。

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压力,热空气温度控制选择应根据不同焊条材质及环境下而定,PVC-U在160-190C,过热能使材料变形或碳化,压力过高能导致冷却后焊缝的破裂。

3)、焊接修补管道时,焊枪应不断上下摆动,使焊条及焊件均匀受热,并使焊条充分熔融,但不得有分解及烧焦现象。

4)、焊条应排列紧密,不得有空隙,焊道应超过被修补部位四周各9-13mm;

CPV-U管道修补需厂商配备的专用焊条焊接。

3.3.5、对粘接剂粘接处渗漏的处理,可采用粘接剂补漏法修补。

此法须先排干管内水,并使管内形成负压,然后将粘接剂注在渗漏部位的孔隙上。

由于管内负压,粘接剂被吸入孔隙中,而达到止漏的目的。

四、管道系统的试压及试验标准

4.1、管道系统的试压

4.1.1、直径大于110mm(DN100以上),长度大于50m的PVC-U化工管道应进行水压试验(在没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允许采用气压试验),以检验其耐压强度及密封性。

4.1.2、PVC-U化工管道试压管段的长度应视情况而定,对于无节点连接的管道,试压管段长度就不宜大于1.5km,有节点的管段试压长度不宜大于1km。

4.1.3、管道试压前必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对管道、节点、接口、支墩等其它附属构筑物的外观以及回填情况进行

认真的检查,并根据设计用水准仪检查管道能否达到正常排气及放水。

2)、对试压设备、压力表、放气管及进水管等设施加以检查,要保证试压系统的严密性及其功能。

同时对管端堵板、弯头及三通等处支撑的牢固性进行细致检查。

3)、在试压管段上的消火栓、安全阀、自动排气阀等处试压应设堵板,将所有敞口堵严。

4.1.4、管道的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程序:

1)、对粘接连接的管道,水压试验必须在粘接72h后方可

进行试压。

2)、将试压管道末端封堵,缓慢地向试压管道中注水,同时排出管道内空气,管道充满水后,在无压情况下至少保持浸泡12h。

3)、进行管道严密性试验,将管内水压加到0.35Mpa,并保持试验压力2h,检查各部位是否有渗漏或其它不正常现象。

为保持管内压力可向管内补充水量。

4)、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强度试验(或严密性最终试验),管内试验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工作压力1.5倍,最低不宜小于0.5Mpa,并保持试压2h或者满足设计的特殊要求。

每当压力降落0.02Mpa时,则应向管内补充水量。

漏水量的计算值为保持压力所增补充的水量,根据有无异常和漏水量来判断强度试验的结

果。

4.1.5、试验后,将管道内的水放出。

4.2水压试验标准

4.2.1条水压试验标准

1)、严密性试验

在严密性试验时,若在2h中无渗漏现象为合格。

2)、强度试验

在强度试验时,若漏水量不超过下表中所规定允许值,则试验管段能承受强

度试验

管外径(mm

每公里长管段上允许水量(L/min)

63〜75

0.2〜0.24

90〜110

0.26〜0.28

125〜140

0.35〜0.38

160〜180

0.42〜0.5

0.56

225〜250

0.7

280

0.8

315

0.85

400

0.90

422条试压时应注意事项:

1)、对于粘接连接(快速连接)的管道须在安装完毕或在沟槽回填至要求后,并至少48h后才能进行试压工作。

2)、水压试验之前,对试压管道应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但接头

部位必须明露。

3)、试压管段上的三通、弯头特别是管端的盖堵支撑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若采用混凝土结构的止推块,试验前要有充分的凝固时间,使其达到额定的抗压强度。

4)、试压时向管道注水同时要排掉管道内的空气,水须慢慢进入管道,以防

发生气锤或水锤。

5)、试压合格后,须立即将阀门、消火栓、安全阀等处所设的堵板撤下,恢复这些设备的功能。

五、管道接头处玻璃钢缠绕工艺

对于外包玻璃钢的塑料PVC-U管道,在管材与管配件粘接后,还需加包一定厚度的玻璃钢,用以加强粘接处的强度,其具体工艺如下:

5.1、管材与管配件粘接后,未包玻璃钢的地方(大概有10mm-20m)需清理干净,涂上一层upvC占合剂

5.2、待粘合剂干燥后,以秙切毡一层,0.4厚玻璃纤方格布或玻璃丝八层的顺序,用树脂浆每一层逐一涂刷(树脂配方:

每公斤固化剂15g,促进剂一般5g,也可按当地的气温而定,越高越少),直到填满,与原管材厚度一至。

5.3在填满未包玻璃钢处后,再用0.4厚玻璃纤方格布四层,0.18玻璃纤方格布四层用树脂涂刷,缠绕宽度为70mm-100mm

六、施工安全

6.1、胶占剂及清洁剂的封盖应随用随开,不用时应立即盖严;

严禁非操作人员使用。

6.2、管道占接操作场所,禁止明火和吸烟;

通风必须良好。

集中操作场所,还应设置排风设施。

6.3、管道占接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应配戴防护手套、眼镜和口罩等,避免皮肤、眼睛与胶占剂直接接触。

6.4、操作场所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得密闭。

6.5、管道严禁攀踏或借作他用、系安全绳、搁搭脚手板、用作支撑等。

七、工程验收

7.1、管道系统,应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

中间验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

竣工验收应由主管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建设和有关单位联合进行。

并应做好记录、签署文件、立卷归档。

7.2、隐蔽工程在隐蔽之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

施工完毕的管道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

冬季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7.3、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2)、主要材料、制品、零件的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记录;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中间试验记录;

4)、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记录;

5)、生活饮用水管道的通水清洗和消毒记录;

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7.4、竣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竣工验收时,应重点检查和检验下列项目:

1)、坐标、标高和坡度的正确性;

2)、连接点或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封性;

3)、支承件和管夹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

4)、化工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按设计要求同时开放的最大数量的配水点是否全部达到额定流量;

5)、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采取分层、分段进行通水检

验;

6)、仪表的灵敏度和阀门启闭的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