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9935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9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docx

成都中医药发展报告

 

成都市中医药发展

剖析与启示

前言

依托悠久的中医文化和丰富的中药资源,成都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绩,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从中医事业方面来看,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成都中医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部署下,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使中医服务更加惠及城乡百姓,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中做出新贡献。

从中药产业方面来看,我市中药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来,在我市科技、投资、工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区(市)县的共同努力下,培育了一批行业知名企业和市场前景较好的新药产品,产业规模中西部领先,逐步成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中药产业在经济总量、资金投入、载体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差距,中药产业规模与良好的中医事业基础不匹配,同时受限于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特点和政策缺陷等因素,自2008年以来医药产业整体增速有所减缓,始终没有形成“气候”。

图目录

表目录

中医事业篇

一、基本情况

成都市已经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料显示,2012年成都市有中医医疗机构916个,包括中医(专科)、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门诊部以及民营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

其中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中医专科医院1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1所。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8家、二级乙等中医医院5家。

拥有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龙头,层次、门类齐全的中医药学历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以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为龙头的中医药科研机构。

成都市中医药事业在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学术水平、特色专病专科、科研、农村中医药工作等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

十多年来发展较快,不仅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而且为以后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医服务体系

成都市形成了一批国内知名的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和中医专科医院,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4个、省级31个、市级19个。

2012年,成都市中医医疗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医医疗机构数量之首(如图1所示),人均中医医疗机构数量(如图2所示)和人均中医执业医师数量(如图3所示)分别排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的第三位和第四位。

图12012年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医医疗机构数量统计(单位:

个)

图22012年全国主要副省级城市人均中医医疗机构数量(单位:

个/万人)

图32012年全国主要副省级城市人均中医执业医师数量(单位:

个/万人)

在中医骨科、中医肛肠科、儿科、肝病、肺病、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的项目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成都市有国家“中医急症治疗中心”、“中医眼底病治疗中心”和以中医为主的四川省骨科医院;有中医名家创办的中医骨伤医院和肛肠专科医院等一批国内知名的中医专科医院。

中医药在预防“非典”、治疗艾滋病及5.12汶川大地震伤员救治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成都市还大力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发挥了三甲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中心和“四川省中医药治未病中心”的技术指导作用,举办了“中医治未病师资培训班”,共计200多人次参加了省、市级骨干培训。

青羊区等(市)县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共建了“治未病中心”,积极探索“治未病”理念有效途径和模式。

成都中医医疗机构医师人均诊疗量及床位使用率均高于综合医院和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中医药在成都的深厚基础和发展潜力。

城乡居民医疗意向及原因调查显示,信任中医是求诊中医的主要原因,了解中医药的占81.42%,热爱中医药文化的占87.97%,服用过中药的人达93.20%。

多数人认为,中医药疗效好,能治本,没有副作用。

反映出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表明中医药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

图42007年中医医院服务量比较

十多年来,成都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新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郫县已建成“全国中医农村工作先进县”,双流县成为建设单位;双流县、金堂县、新津县、龙泉驿区、邛崃市为“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温江区成为建设单位。

青羊区创建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该区的“新华经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推广。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列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列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单位和“全国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和都江堰市中医医院被列为“四川省精品中医医院”建设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二)人才队伍

2007年成都市有中医药人员6847人(中医5564人、中药1283人),占各级医疗机构在职人员的17.16%;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562人,占8.21%;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574人,占23.0%。

具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163人,占46.20%(如图5所示)。

加上部、省级单位的中医药人员,成都市的中医药人员在万人以上,占四川省中医药人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的八分之一。

包括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国内知名中医药专家、教授在内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大幅上升,接近10%。

与2001年比较,高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分别增加5.6%和13.40%,学位结构有所改善。

中医药专业齐全,有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一定规模的专业队伍。

图5中医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学历结构比较(人)

全市有四川省名中医122名、成都市名中医58名;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0人、省级8人、市级54人和一批以高级职称为主的学术技术继承人。

成都已形成以中医药专家、教授和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结构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和层次。

(三)中医药教育体系

成都市的中医药学历教育主要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依托,该校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护理、国防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和管理等12个二级学院,开办本、专科专业(专业方向)55个,在校学生万余人,拥有教授级专家400多名。

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7个,和四川大学及部分高等院校,形成培养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中医药完整人才培养系统。

2000年开通成都市“中医药继教网”,设置栏目10个。

2001年开展计算机中医药远程教育,为边远山区的中医药人员学习提供了方便。

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面达100%。

成都市同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委托培训中医药及其他学科博士生、硕士生和高层次人才。

对乡村医生开展中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已有800多人参加学习,占应培训人员的49.3%。

采用传统师带徒的办法培养中青年中医,市属医疗机构已安排全国三批、省级两批、市级两批,共82名老师、94名学生跟师学习。

成都中医药大学与美国、葡萄牙、德国、日本、以色列、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培养了我国第一位外籍针灸学博士、方剂学博士。

十年来,招收培养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历学生200余名,其中硕、博士研究生90余人。

(四)中医药文化建设

卫生(中医)管理部门和中医药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向国内外宣传介绍中医药传统文化。

2001年,市卫生局、市中医管理局举办“中医药知识竞赛”电视直播晚会,在国内引起反响。

2002年以来,多次参加中医药国际博览会和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举办大型中医药展览,开展名中医义诊咨询活动。

2004年在中医药国际博览会上,70多名省、市名中医参加“与名医面对面”活动,义诊咨询1600多人,在展会引起轰动。

2005年,成都市应邀赴奥地利林茨市布展,吸引了德国、瑞士等国的人员前来参观,展出持续了半年时间。

广大中医药人员积极参加“科普月”、“卫生下乡”活动,深入农村、街道、厂矿为群众送医送药,宣传普及中医防病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中医药知识,宣传中医的“仁术”思想。

在抗震救灾期间,不少名中医深入灾区,为受灾群众防病治病,以实际行动彰显中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文特征。

二、问题剖析

成都市中医事业十多年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进步显著,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与西医医疗事业的发展步伐也逐步拉大,在医疗卫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在:

(一)中医特色优势发挥不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1、机构建设方面

成都市虽然有众多中医专科医院和特色科室,但没有市级中医医院,作为四川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全国的中心城市,缺少了全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龙头和基地。

在一些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部分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科室建设不突出,因多种原因削减了中医特色医疗项目,中医治疗手段的综合合理使用不够。

2007年,医院中药收入只有西药收入的48.13%。

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和优势病种的治疗,尚未形成强势,吸引力不够,服务面还不大。

2、人才培养方面

对中医院校学生和中青年中医人员的中医基本功培训不够,中医临床技能培训不到位。

一批名老中医辞世后,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情况更加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技术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

在农村县以下医疗机构中,中医药人员无专业学历、没有技术职称、年龄偏大的情况比较突出。

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中医人员、获得各级名中医称号的专家,以及优良的中医医疗基础设施绝大部分集中在市以上大型医院,县级医院人数很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没有,医疗服务水平差别巨大,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3、科学研究方面

尚未建立起符合中医自身规律和特点的方法体系和相应标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过分追求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高新指标,或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脱节,或中医研究与中医理论脱节等现象。

(二)投入不足,保障制度不健全

1、财政投入不足

2007年,各级政府对各类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132293万元,中医医院获得补助7567万元,仅占补助的5.92%(如图6所示)。

中医医院医的医疗收支结余为-12.96%,药品收支结余为1.78%,资产负债率达21.79%(综合医院为21.06%)。

中医医院整体实力较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少创新,服务能力有限,收支结构不够合理,缺少发展后劲。

图62007年政府财政补助卫生医疗机构分配情况

2、政策措施配套不完善

现有中医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体现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和管理特点,不适应中医发展。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求对中医实行政策倾斜,但并没有具体措施,难以落实。

一些针灸、骨科、推拿、按摩和中医特殊疗法未列入中医治疗项目或被列为自费项目,使用受限。

3、纳入医保的服务项目少

2008年12月成都公布的医保支付服务价格项目共4165项,其中中医占124项,仅为2.98%(如图7所示)。

由于中医服务纳入价格项目少、收费偏低、医保支付项目少等原因,中医服务的项目日渐减少,服务范围越来越小。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灸治疗的病症有43种,而现在临床常用的只有落枕、扭伤、面瘫、腰腿痛等10余种,不少特殊的针法及技术面临失传。

中药医院制剂利润很低,规定的加成率仅为5%。

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对中西医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作了同样规定,没有体现对中医服务的政策倾斜。

图72008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占医保支付项目情况

(三)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适应

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在蓉的中医药机构条块分割,尚未形成发展的合力,加之运行机制不同,各行其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医药资源的浪费。

中医、中药管理体制分离,使中医和中药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难以形成,影响了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的协调发展。

中药产业由多个部门共管,种植、加工、科研、商贸等环节各有所属,没有产业推进的牵头部门,尚未形成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推进合力。

(四)对中医知识宣传普及力度不够,中药产业链有待延伸

由于宣传、普及程度不够等原因,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识还没有达到科学认知的程度,加之对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理解不同,评价标准不同,使部分人群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减弱。

中医药对相关产业的参与广度、深度不够,成都在产业链的延伸方面有一些推进工作,但还远远不够,如在文化、旅游、食品、日用品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以供开发。

三、启示

扶持和促进成都市中医事业发展,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振兴和繁荣全市中医事业的必然选择。

为将全市中医事业推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努力开创成都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启示:

(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1、继续大力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

要加快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

“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应由医院设立的“治未病”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和中医预防保健机构为主要结点组成。

要按照工程目标,切实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还要加快推进“治未病”科学技术研究,加快建设“治未病”服务人才队伍,探索完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总结完善“治未病”工作运行机制的实现形式。

2、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鼓励民营医疗机构设立中医科。

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3、建议建立市级中医医院,建设规模适度,设施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疗效水平较高,服务质量优良,运行机制良好,费用控制严格,创新能力较强,可稳步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中医医院,达到适应群众需求,成为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中医临床科研、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中心。

4、提升中医重点专科(专病)档次。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中风、肛肠病、重症急性胰腺炎、运动创伤、肾病、小儿脑瘫、中医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亚健康建设成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

建立健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肿瘤、肛肠、骨伤、中医儿科、针灸推拿、小儿脑瘫等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协作机制体,全面促进中医医疗水平提高。

要在加强中医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学科建设标准和要求建设省、市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

(二)坚持中医继承与创新

1、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

整理历代医家医案,研究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总结中医药学重大学术创新规律。

依托中医药机构设立“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

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形成技术规范。

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加以总结和利用。

2、鼓励和支持中医机构开展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研究,丰富诊疗技术,增加诊疗手段。

积极开展恶性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重大疾病的研究,争取有新突破。

增强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防控水平。

3、建立“成都市名老中医验方库”、“成都市历代名医数据库”、“成都市历代中医药著作库”和“成都市创制的中药新药库”,促进中医名方变为名药。

(三)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1、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全市文化发展规划。

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加大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

2、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

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在成都电视台、成都日报等主流媒体开辟《中医药养生保健宣传》栏目。

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特色园区。

以青羊宫、青城山、龙池森林公园、鹤鸣山、植物园为基础,策划和建设中国文化、旅游、养生、保健、康复联动的中医药特色园区,将中药材种植与观赏、名医坐堂诊病、中成药展览、中医传统文化、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融为一体,打造集中国文化、中医药特色、健康保健为一体的旅游区3-5个。

既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又提供中医药保健服务,树立具有成都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建立“成都中医药博物馆”,作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4、积极参与传统医药的国际交流活动。

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完善相关政策,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在我国对外援助、政府合作项目中增加中医药项目。

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促进国际传播。

(四)完善中医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对中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医疗卫生事业、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编制实施成都市中医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

成立“成都市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发展中医药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管理体系,制定每年目标分解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并负责定期进行考核,市政府目标办督办。

各区(市)县也要建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确保对中医药的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对卫生投入的增长比例,并设立中医、中药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成都市中药制剂中心(室)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及企业研发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设备。

二是各级政府设立的中医医院(含新建和扩建)的公益事业用地,依照《土地法》和《四川省土地管理条例》的规定,经有权审批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三是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探索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经费补偿机制,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

参照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做法,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津贴由财政全额拨款补偿,有关部门强化中医药特色服务的年度考核监督,确保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四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

五是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中医技术操作性服务(如针灸、推拿、按摩等)实行按医生技术职称分级定价。

3、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价格制定、临床应用、报销比例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鼓励使用中药。

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

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

增加纳入报销范围的中医诊疗项目、中成药品种,降低住院中医药服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提高住院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门诊煎药费、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将门诊中医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4、建立可持续的中医人才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以中医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为载体的人才开发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培养和引进中医顶级人才,选拔和奖励各类中医技术创新和杰出人才。

完善《成都市名中医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

完善《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师承人员取得出师证书后可以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

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医卫生人才向农村及社区倾斜配置的优惠机制。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定期到市县两级中医医疗机构进修的学习制度。

每年定期组织社区、乡村中医医生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疗技术培训,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以及符合条件的中医执业医师带徒培训,学习期间的工资、奖金等福利与在岗人员同等待遇。

吸引和鼓励中医卫生人才到社区、到边远乡镇工作。

三是建立中医专家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工作制度,允许名中医和中医专家到注册地点以外的社区、农村医疗机构行医。

严格实行医师晋升前到县级医院和(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累计工作一年的规定,其中到乡镇卫生院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

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员到县及县以下卫生单位工作,派出单位给予适当补助。

5、加强中医行业管理。

按照中医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逐步建立协调统一的中医服务管理体制,实行区域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组织属地范围内的各级各类中医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齐心协力促发展。

推进中医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制度。

各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应增加中医执法人员,严格中医执法监督。

逐步将成都市区涉及使用中医内容的服务行业纳入行业监管。

严厉打击假冒中医名义非法行医、发布虚假违法中医广告以及制售假冒伪劣中药行为。

加强中医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成立成都市中医专家委员会,研究传统中医、中西医结合、现代中医的发展规律;研究中医发展的规章、政策、体制、机制问题;分析中医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政策性意见。

中药产业篇

一、成都中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成都中药产业起步较早,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药产业取得显著发展,创新资源快速聚集,产业规模和企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在部分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为推动中药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近年来,成都中药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2年我市中药产业在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例达到40%,产业规模和总量位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2012年中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02.47亿元,达到2001年40亿元的2.5倍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3.8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由2001年的3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92.61亿元,增长近2倍(如图8所示);2012年利税达到17.19亿元。

同时中成药产量也由2001年的1.52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2.78万吨,增长近2倍。

图82006-2012年成都中药产业增长情况

2、企业实力不断提升

我市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共计114家,占全市规上生物医药企业总数量的62%。

全市有142户(含规模以下)中成药生产企业(车间)通过GMP认证,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生产设备。

拥有一批优势名药、独家产品和专利产品,以及近90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培育出了一批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中成药优势品牌。

涌现出以成都地奥集团、恩威集团、康弘集团、华神集团、中汇制药、新荷花药业、绿色药业、协力制药、仙牌灵芝集团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明星企业。

2011年,我市中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值达到10.33亿元,占生物医药产业利润总值的34.8%,税收贡献较大。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成都恩威制药有限公司等中药重点企业进入全市生物医药利税前10名(见表1)。

 

表12011年成都市医药利税前10企业名单

序号

单位详细名称

领域

1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中药

2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