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98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

(2)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4)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

(2)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

(3)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合作探究法;

(4)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时应用和反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2)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3)理解海水要素和运动过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式讨论法;

多媒体教学法;

读图分析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启发式讨论法;

自主学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画面作为背景,蓝蓝的大海,各色海鱼穿梭其间,大海宁静而安详,然而这仅仅是大海的一面,另一面,大海有巨浪,有狂潮,有惊涛,海水是不断运动的,并且运动有多种形式。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科学家们发现海水还常年比较稳定地向一定方向做大规模流动,这就是洋流。

洋流流动的方向相对稳定,流量也相当大,但越往深处流速越小,因此洋流主要表现为表层海水运动。

海水这样常年稳定的大规模运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是什么?

复习大气环流模式图,并板图。

假如图中区域正是某一大洋,在近地面风带(信风带和西风带)的吹拂下海水的运动即是风海流,用红色粉笔在大气环流模式图上画出南北赤道暖流、北半球西风漂流,用蓝粉笔画出南半球西风漂流(红线表示暖流,蓝线表示寒流)。

学生思考并回答。

(有波浪、潮汐、洋流)

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引导学生据此图风向画出风海流的流向,然后展示洋流模式图。

通过复习题问和新课导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合作探究】

1、教师抽签决定各小组的任务;

2、教师组织好课堂纪律,并适当给予指导;

学生讨论并完成分配的任务。

通过课堂的分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和归纳比较能力。

【激情展示】

1、教师点名学生展示各自问题的答案。

2、教师根据各组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板书到黑板。

1、被点名学生回答本组问题,同组学生进行补充;

2、其他组学生发现问题并纠错或是阐述不同观点。

通过课堂的展示和评价,从而规范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本节重要内容。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对重点做好记录。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提高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限时训练】

教师监督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题。

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题。

通过相关习题训练,从而达到巩固本节内容的目标。

【教学评价设计】

按照座位将学生分成4小组。

公布评价标准:

每个小组都可进行展示,展示的结果以分值的形式打出写到对应小组。

根据展示情况,可获得1—4分不等;

对每个活动,先由一个小组进行展示,再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并对展示结果以分值的形式展示到黑板上。

【板书设计】

洋流

1.洋流的分类

(1)按成因分: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2)按性质分:

暖流、寒流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

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中高纬度海区,北逆南无:

东暖西寒

(3)北印度洋海域的季风洋流:

夏P冬b

(4)南半球40°

S—60°

S的海域: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着全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洋流性质为寒流。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寒、暖流的影响

(2)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渔场的形成(四大渔场)

(3)对航海业的影响——省时、省燃料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总体的感受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新课程的课堂是否成功,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投入程度。

本节课学生从始至终都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热情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更加丰富和全面,而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我体验到了,不仅要让教学内容活动化,更重要的是让教学活动内容化,这样以来尖锐的时间与内容的矛盾就会有所缓解。

3.教学评价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细节;

即时的评价使课堂显得生动鲜活,而且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节课堂教学活动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结合,并重视采用激励性评价,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比较好。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上的承转环节还不够流畅,轻重缓急的节奏感还不够强,有待今后加以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