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0035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docx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一.电流

1.电路一般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

电路一般由电源、开关、导线、负载四部分组成。

2.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3.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量称为1「安培」(A)。

4.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5.电流的三大效应:

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

6.换算方法:

1A=1000mA1mA=1000μA1μA=1000nA

  1nA=1000pA1KA=1000A

7.电流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具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只有负电荷移动,电解液中为正负离子同时移动)。

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差(要使闭合回路中得到持续电流,必须要有电源)。

③电路必须为通路。

8.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如何连接为什么

答:

电流表在电路中应和被测电路串联相接,因为电流表内阻小,串在电路中对电路影响不大;电压表在电路中应和被测电路并联相接,因为电压表内阻大,并联相接分流作用对电路影响较小.

 

二.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

3.换算方法:

1MΩ=1000KΩ;1KΩ=1000Ω

4.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

5.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例如灯泡、电热炉等电器。

电阻定律:

R=ρL/S

  ρ——制成电阻的材料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为欧姆·米(Ω·m);

  L——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单位制为米(m);

  S——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制为平方米(㎡);

  R——电阻值,国际单位制为欧姆(Ω)。

6.使用万用表,应先关掉电路板路的电源以免烧坏万用表,若有其他电阻并在被测电阻上,应先断开其他电阻后再测,测时两手不应接触表棒或被测电阻的裸露导电部分,以免引起误差。

7.使用万用表,应先关掉电路板路的电源以免烧坏万用表,若有其他电阻并在被测电阻上,应先断开其他电阻后再测,测时两手不应接触表棒或被测电阻的裸露导电部分,以免引起误差。

8.什么叫电动势它和电压有什么不同在电路中,电压和电动势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答:

电动势是衡量电源力做功的量,它是在电源内部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源的正极;而电压则是在电源外部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移动到电源的负极。

在电路中,电压的方向是在外电路从电源的正极指向电源的负极;而电动势的方向则是从在电源内部从电源的负极指向电源的正极。

三.欧姆定律

1.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

2.欧姆定律公式:

I=U/R或U=RI或R=U/I

3.叙述全电路欧姆定理,并按写出表达式。

答:

在全电路中,流过闭合电路的电流,,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除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外电阻R与电源内阻r之和),数学表达式为:

I=E/(E+r)

四.电阻的连接方式

1.电阻的串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头尾相连接在电路中,称为电阻的串联。

2.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流过各串联电阻的电流相等,都为I;

②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R增大,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1+R2;

③总电压U等于各串联电阻上电压之和,即U=U1+U2;

④电阻越大,两端电压越高,因为R1<R2,所以U1<U2。

3.电阻的并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头头相连、尾尾相接在电路中,称为电阻的并联。

4.电阻并联的特点

①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U2;

②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电流之和,即I=I1+I2;

③电阻并联总电阻减小,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可变形为:

④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流过的电流越大,因为R1<R2,所以有I1>I2。

5.电阻的混联:

当一个电路中的电阻既有串联又有并联时,称为电阻的混联。

6.什么叫电阻的串联,其电压怎样分配什么叫做电阻的并联其电流怎么分配

答:

在电路中,电阻与电阻之间首尾相连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在电阻的串联电路中,整个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降之和;在电路中,所有的电阻的首、尾分别接在电源的两端,每一个电阻所承受的电压相等,这种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流经各个分电阻的电流之和。

7.为什么利用串联电阻的办法可以扩大电表的电压量程利用并联电阻的办法可以扩大电表的电流量程

答:

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降之和的道理,当在电路中串联电阻后,电压表表头指示的只是电路总电压的一部分,这就相当于扩大了电压表的量程;在并联电路中,在表头旁并联一个电阻后,使大部分电流从并联电阻中流过,表头中流过的只是电路中总电流的一部分,这就相当于扩大了电流表的量程。

五.直流电

1.直流电: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又称恒定电流)。

2.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总是由电源正极通过电路流向电源负极。

3.直流电分为稳定直流电和脉动直流电。

①稳定直流电是指方向固定不变、大小也不变的直流电。

②脉动直流电是指方向固定不变、但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直流电。

六.交流电

1.交流电:

是指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2.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振幅、频率、初相角。

七.周期和频率

1.周期的概念:

交流电重复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单位是秒(S).

2.频率的概念:

正弦交流电每秒钟内重复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

用“f”表示。

频率是周期的倒数,即f=1/T.单位:

赫兹。

68.什么是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用符号T表示;

每秒钟正弦交流电交变的次数叫做频率,用符号f表示;

正弦交流电每秒钟扫过的角度叫做角频率。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T=1/fω=2πf

八.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电流流过用电设备时所做的功。

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

电功的另一单位:

千瓦时,符号是kW·h,也称为度。

1kW·h=×10^6J

1kW·h=1度

2.电功率:

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w)。

换算方法:

1KW=1000W=1000000W

3.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UI或P=I*I*R或P=U*U/R

九.电阻器

1.电阻器简称为电阻,在电路中主要起限压、限流和分流的作用。

2.电阻器大致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电位器)和特殊电阻器。

3.电阻器阻值标注色环法:

(1)四环电阻:

因表示误差的色环只有金色或银色,色环中的金色或银色环一定是第四环。

(2)五环电阻:

此为精密电阻。

 从阻值范围判断:

因为一般电阻范围是0-10M,如果读出的阻值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是第一环选错了。

从误差环的颜色判断:

表示误差的色环颜色有银、金、紫、蓝、绿、红、棕。

如里靠近电阻器端头的色环不是误差颜色,则可确定为第一环。

(3)熟记第一、二环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数。

可这样记忆:

 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0。

4.电阻器阻值标注数字法:

10^1——表示10Ω的电阻;10^2——表示100Ω的电阻;10^3——表示1KΩ的电阻;10^4——表示10KΩ的电阻;10^6——表示1MΩ的电阻;10^7——表示10MΩ的电阻。

如果一个电阻上标为22*10^3,则这个电阻为22KΩ。

十.电容器

1.电容器概念:

两块相距很近并且中间夹着绝缘介质(空气、纸、陶瓷等)的导电极板构成电容器,简称电容。

2.电容器的参数:

容量、耐压和绝缘电阻。

(1)电容器能储存电荷,其储存电荷的多少称为容量。

电容器的大小与下面的因素有关:

①两极板相对面积越大,容量越大;

②两极板之间的距离越近,容量越大;③两极板中间绝缘介质不同,容量不同。

电容器容量的单位法拉(F)、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

1F=1000mF、1mF=1000μF、1μF=1000nF、1nF=1000pF

(2)耐压:

是指电容器长时间使用两端允许承受的最高电压。

(3)绝缘电阻: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隔着绝缘介质,绝缘电阻表示绝缘介质的绝缘程度。

3.电容器的种类:

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4.电容器的特性:

①隔直通交;②可充电,也可放电。

5.电容器的并联

电容器并联后的总容量增大,总容量等于所有并联电容容量之和。

公式为:

C=C1+C2+C3

6.电容器的串联

电容器串联后总容量减小,总容量较其中容量最小电容器的容量还小,电容器串联后的计算规律:

总容量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容量倒数之和。

公式:

1/C=1/C1+C2可变为:

C=C1*C2/C1+C2

电容器串联后的总耐压增大,总耐压较其中耐压最低电容器的耐压高。

在电路中,串联的电容器两端承担的电压与容量成反比。

公式:

C1/C2=U2/U1

7.电容器常见的故障有开路、短路和漏电。

8.电容器容量的识别方法

(1)直标法:

用数字和单位符号直接标出。

如1uF表示1微法,有些电容用“R”表示小数点,如R56表示微法。

(2)文字符号法:

用数字和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

如p10表示,1p0表示1pF,6P8表示,2u2表示.

(3)色标法:

用色环或色点表示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电容器的色标法与电阻相同。

  电容器偏差标志符号:

+100%-0--H、+100%-10%--R、+50%-10%--T、+30%-10%--Q、+50%-20%--S、+80%-20%--Z

(4)数学计数法:

如瓷介电容,标值272,容量就是:

27X100pf=2700pf.如果标值473,即为47X1000pf,后面的2、3,都表示10的多少次方。

又如:

332=33X100pf=3300pf。

9.增大极板间的距离,电容量将减小;减小电容器极板的有效面积,电容量将减小;将空气介质改换为介质常数为εr的介质,电容量将增加。

10.有两只电容器,其中一只电容较大,另一只电容较小,如果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试问哪一只电容器带的电荷量较多

答:

根据公式Q=C*U可知,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电容量较大的带的电荷量也较大。

11.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线圈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

电阻是无线电设备中一种基本的二端元件,它的主要作用是:

①.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②.用于分流和分压;

③.用做消耗功率的负载;

④.用做自动控制和检测电路中的元件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等。

十一.容抗

1.容抗的概念:

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容抗。

用字母Xc表示。

2.电容器的容抗与交流信号频率有关,还与电容器容量有关。

容抗和电容成反比,和频率也成反比。

如果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表示,频率用f表示,那么Xc=1/(2πfC)

  或Xc=1/(ω×C)=1/(2×π×f×C)

  Xc----电容容抗值;欧姆ω----角频率

 πf----频率,对工频是50HZ

C----电容值法拉

十二、电感器

1.感器实际上就是线圈,简称电感。

2.电感器

(1)电感器基本参数:

电感量和品质因数。

(2)电感量单位有亨(H)、毫亨(mH)、微亨(uH)。

(3)电感器的电感量大小与线圈匝数、线径和支架材料有关。

3.品质因数:

等于电感器的感抗与自身直流电阻的比值。

4.电感器的特性:

通直阻交

十三、感抗

1.感抗的概念:

交流电也可以通过线圈,但是线圈的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这个阻碍叫做感抗。

2.感抗和电感成正比,和频率也成正比。

如果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表示,频率用f表示,那么2XL=2πfL

3.为什么直流能通过电感线圈而不能通过电容器,高频电容易通过电容器而不容易通过电感

答:

感抗的数学表达式为XL=2πfL,容抗的数学表达式为XC=1/2πfC,直流电的频率为0,电感线圈对直流相当于短路,所以,直流电可以很容易的通过电感线圈。

而对频率为0的直流电,电路容抗为无穷大,相当于开路,所以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而在高频电路中,频率愈高,容抗愈小,感抗愈大,所以,高频电容易通过电容器而不容易通过电感线圈。

十四、二极管

1.二极管性质:

单向导电性

当二极管正极与电源正极连接、负极与电源负极连接时,二极管能导通,反之二极管不能导通,二极管这种性质称为单向导电性。

2.二极管的正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高电位端,负极接在低电位端,二极管就会导通,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

3.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二极管的正极接在低电位端,负极接在高电位端,此时二极管中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此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反向偏置。

4.二极管的测量

当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时,正反方向测试结果均为0,说明二极管内部已发生短路故障,如果测试结果均为无穷大,说明二极管内部已发生断路故障,这些现象均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经损坏。

5.如何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二极管

答:

用万用表R*1KΩ挡测量二极管,用表笔先随便测二极管的两极,并记下阻值,然后调换二极管的头再测,阻值小的那一次(约几KΩ)接黑表笔的是正级,接红表笔的是负级.

6.稳压管是一个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的二极管,它的伏-安特性和普通二极管很相似,只是反向击穿电压很低。

主要参数有正向电压、稳定电压、最大允许耗散功率、最大允许稳定电流。

十五.三极管

1.三极管:

又称为晶体三极管,它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电子器件,能将微弱的电信号放成很强的电信号。

2.三极管有PNP型和NPN型。

3.如何判断晶体三极管是PNP型还是NPN型

答:

用万用表电阻挡(R*100或R*1K)将红表笔接某一管脚,黑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测量两个阻值,当两个阻值均较小时,此管为PNP管,若两阻指一大一小,可将红表笔接另外一管脚再试,直到两个阻指均为较小为止,NPN管的测试方法同上,但以黑表笔为准,红表笔接另外两个管脚,测的阻指均较小时,即为NPN管。

4.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分为哪几个区在模拟电路中用哪个区在数字电路中用哪个区

答: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饱和区、放大区、截止区,在模拟电路中主要用在放大区;在数字电路中主要用在饱和区和截止区。

型晶体管饱和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截止的条件是什么PNP型的晶体管呢

答:

NPN型二极管饱和导同的条件是发射极和集电极均为正向偏压;截止的条件是发射极和集电极均为反向偏压。

PNP型二极管饱和导通的条件是

十六.场效应管

1.场效应管性能与三极管相似,三极管能放大信号电流,而场效应管主要用于放大信号电压。

2.场效应管可分为结型场效应管和MOS场效应管。

3.晶体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在只允许从信号取得极少量的电流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场效应管;在信号电压较低但又允许取得较多电流的情况下,应该采用晶体三极管。

4.叙述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的方法。

答:

用指针式万用表R*10K挡,红表笔接电池负极(表示负极),黑表比接电池正极(表示正极)。

(1)正向导通测试:

A.红表笔接S极,黑表笔接G极,这时,GS之间电阻应很大;

B.红表笔接S极不动,黑表笔接D极,表头知识为0,表示DS之间已导通。

(2)反向夹断测试:

A.黑表笔接S极,红表笔接G极,GS之间电容被反向充电到-9V;

B.把红表笔接S极,黑表笔接D极,DS极之间电阻应该大于己于16—40M以上,说明管子已经被夹断。

以上测试说明场效应管是好的。

十七.偏置放大电路

1.偏置电路:

三极管提供直流电压,让它导通的电路称为偏置电路。

2.常见的偏置电路:

固定偏置电路、电压负反馈电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流。

十八.谐振电路

1.谐振电路作用:

是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出某一频率信号。

2.谐振电路分为:

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

3.当交流电路中的电感线圈和电容串联或并联工作时,电感线圈的感抗和电容的容抗相等时,电路中会发生串联谐振或并联谐振。

3.什么叫串联谐振串联谐振时电路有何特长特点

答:

在R、L、C串联电路中,可以使电路总电压和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叫做串联谐振。

串联谐振的特点是:

①.整个电路呈现纯阻现象,Z=R、XL=XC。

②.电路中畅想最大电流,I=U/R。

③.电源能量被电阻吸收。

④.电路中不发生能量转换。

4.什么叫并联谐振并联谐振时电路有何特长特点

答:

在R、L、C并联电路中,使电路总电压和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叫做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的特点是:

1.电路呈现高阻,电路总电压U与电阻上的电流IR同相;

2.电感上的电压UL与电容上的电压Uc相位相反;

3.IL在相位上滞后UL90º;

4.IC在相位上超前Uc90º。

5.在R、L、C串联电路中,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呈现什么性质当电源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现什么性质电源频率低于谐振频率呢

答:

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呈现低阻状态,当电源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现感性负载,当电源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现容性负载。

6.在R、L、C并联电路中,发生并联谐振时,电路呈现什么性质当电源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现什么性质电源频率低于谐振频率呢

答:

在R、L、C谐振电路中,发生并联谐振时,电路呈现高阻状态,当电源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现容性负载,当电源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现感性负载。

7.当交流电路中的电感线圈和电容串联或并联工作时,电感线圈的感抗和电容的容抗相等时,电路中会发生串联谐振或并联谐振。

 

十九.振荡电路

1.振荡电路的功能:

是将直流电转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信号。

二十.电源电路

1.电源电路通常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

(1)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

整流电路分为半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倍压整流电路。

(2)滤波电路是为了让负载的电流大小不变或变化尽量小,常常在整流电路后加上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分为电容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复合滤波电路。

(3)稳压电路:

为了保证在市电电压发生波动时,提供给负载的直流电压仍然保持稳定,还需要在整流滤波电路之后增加一个稳压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