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0048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文档格式.doc

08-12:

00)×

15°

/h=88°

E,天津市经度为117°

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

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间越迟,根据日出时间=12:

00-昼长的一半,可得该地昼长为4小时,,而天津一年中昼长最短也应该长于4小时,因此该地位于天津以北,所以该市位于天津的西北,故本题选C。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4.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

【解析】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

据二十四节气可知:

惊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朝北,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正东,立夏时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朝朝南,因此这段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故本题选A。

(2017江苏地理卷)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5~6题。

5.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解析】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起飞时,赤道上75°

E的地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则为9时,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时。

6.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解析】读图可知,该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上,该日悉尼和广州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2016上海卷)北京(40°

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⁰

50⁰

40⁰

7.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解析】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

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

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

选D正确。

8.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解析】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2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

选C正确。

考点:

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2016江苏卷)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

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9.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华北地区处于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先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

-|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某地的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该地在同一半球时取正值,不同半球时取负值),计算得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

-|40°

+23.5°

|=26.5°

,然后算出其余角为63.5°

,就是热水器最佳安装角度。

10.(2015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

,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A.47°

B.43°

C.23.5°

D.21.5°

【解析】读图可以判断,乙大于0°

,该地没有极夜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甲与乙位于温带范围,太阳高度角之差是47°

,可以计算出乙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1.5°

,D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015江苏卷)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解析】D春节假期期间属于2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看日出南京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答案A错误,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答案B错误,长城站南半球白昼变短,日落时间提前,答案C错误,长城站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故答案选D。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5重庆卷)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4题。

12.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

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

≈1.43,tan65°

≈2.14)

A.0.6mB.1.2mC.1.8mD.2.4m

【解析】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120°

E地方时,飞机于北京时间12:

00出发,4小时后120°

E的地方时为16:

00,此时马累(约75°

E)的地方时约为13:

00。

12月4日,太阳约直射20°

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此日马累(约4°

N)的正午(12:

00)太阳高度角约为66°

,则该日该地13:

00时的太阳高度角约为55°

(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变化较小,约18点日落,从正午12点到18点日落,该地太阳高度角从约66°

减小到0°

,大约每小时太阳高度角减少11°

)。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其正切值等于物体长度和其影长的比值,即tan55°

=1.8m/影长,可求出影长约为1.2米。

【考点定位】该组题目主要考查降水类型判断、区域环境问题类型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

(2015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

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3.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是4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进入夏半年。

青岛日出东北方向,A错。

昼长大于,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对。

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昼长较广州长,C错。

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所以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地球运动基本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2015上海卷)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14.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图可知,乙地昼长正好为12小时。

根据甲地的昼长可知,该日不是春秋分日,故乙地位于赤道上。

甲地正午时刻北京时间为12:

00,即甲地位于120°

E经线上。

甲、乙两地正午时刻出现的时间相差12小时,则乙地位于60°

W经线上,从20°

W向西到160°

E为西半球,据此判断,C项正确。

15.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乙地位于赤道上,赤道上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

34'

,即直射点位于回归线上。

位于北半球的甲地该日的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该日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该日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16.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表面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第1题结论可知,甲、乙两地正好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乙地位于赤道上,甲地位于北半球。

从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判断,甲地纬度位置接近赤道,故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接近经线圈长度的一半,经线圈的长度与赤道长度大致相等,为4万千米,故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万千米。

[2014·

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

图2

17.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6月初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是夏至点前、春分点后,距离夏至点更近。

18.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位置相同,所以对地球上的同一点来说,日出方位相同。

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乙快于甲,日地距离乙近于甲,同一地点(假设在北半球)甲位置昼长渐短,乙位置昼长渐长。

[2014·

福建卷]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

51′S,76°

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图6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A.泰山(36°

E)旭日东升B.东京(36°

N,141°

E)夕阳西斜

C.纽约(41°

N,74°

W)烈日当空D.开普敦(34°

S,18°

E)夜色深沉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当太阳位于图示F点时,太阳高度最高,说明是正午,地方时为12时,此时东京大约是16时16分,刚好夕阳西斜,故B项正确;

泰山约14时40分,已是午后时间,故A项错误;

纽约大约是凌晨2时,故C项错误;

开普敦大约是早上8时,故D项错误。

20.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B.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D.极昼即将开始

【解析】南极建站时间是2月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后南极泰山站白昼变短,故C项正确;

此时全球非极昼地区都是日出东南,故A项错误;

此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故B项错误;

从图上可以看出,太阳有一段时间沉没于地平线之下,没有出现极昼现象,次日全球极昼范围变小,泰山站更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D项错误。

海南卷]某纬度δ的正午太阳高度H=90°

-|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图5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

据此完成21~22题。

21.该地的经度为

A.30°

E  B.30°

W  C.60°

E  D.60°

W

【解析】根据题干:

北京时间为18时,而该地为12时,利用时差算出该地经度为30°

E,A项正确。

22.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A.10°

NB.10°

SC.50°

ND.50°

S

【解析】应为题干并没有交代图示为具体哪一日正午太阳高度,因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可。

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纬度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经计算,该地纬度介于21.5°

和66.5°

之间,只有C和D项符合。

再依据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确定该地为北半球,只有C项符合。

图6

(2013年高考四川卷)图6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据此回答9~10题。

23.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D.台风频繁

【考点】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

【解析】根据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说明该地降水稀少。

亚洲中纬度地区降水稀少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晴天多,所以昼夜温差大。

选项A符合题意。

24.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考点】太阳的视运动

【解析】6月8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日出,西北日落,由于位于中纬度,所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15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从而推断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于西南方向。

选项D符合题意。

25.(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2012年6月8日,科学家在某地观测一物体的日光成影状况,根据其影长的变化绘成示意图(图14)。

据图判断,该地位于

A.北极圈内   B.南极圈内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解析】由图时间显示大约夏至日前;

该地极昼期、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大于零(在地平线上);

太阳高度与影长成反比;

午时影子最最短,即太阳高度最高,说明该地在北极圈内。

26.(2012高考真题广东卷)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

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

E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考点】地方时的计算。

【解析】春分日,全球昼夜等分,6点日出,通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可以推出四地的经度分别是130°

E、115°

E、100°

E、85°

E。

【答案】C

27.(2012高考真题浙江卷)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

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A.21.5º

至68.5º

B.11.5º

C.21.5º

至78.5º

D.11.5º

至45º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较基础。

【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º

-纬度差,即α=90º

-α,因此α=45º

,太阳直射纬度为0º

至23°

26′,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可能是Q点的纬度—直射点纬度(两点同在一个南半球或同在北半球),也可能是Q点的纬度+直射点纬度(两点不在一个半球),因此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为21.5º

至68°

26′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012年高考真题天津卷)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8~29题。

28.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A

【考点】考查光照图、日期图的判读。

【解析】A、B两图为日期图,根据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可计算出,此时将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界线是72°

E和国际日期分界线。

C、D两图为光照图,7月27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因此D项错,仔细观察C图,可看出伦敦此时为午夜过后,与题干不符,因此答案选A。

29.伦教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B.巴西C.新西兰D.英国

【考点】考查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分布。

【解析】7月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D

(2012高考真题海南卷)图7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

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30~31题。

30.图中甲地时间为

A.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

【解析】西五区区时即75°

W地方时,因此甲地地方时=6日0时20分+(75°

+15°

)×

4分钟=6日6时20分。

【答案】B

31.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B.上海

C.雅加达D.莫斯科

【考点】本题考查昼长变化特点。

【解析】从上题甲地时间可知甲位于晨线上,昼夜分布如图所示:

即越往北昼越长,四个选项中,莫斯科位于最北面,因此莫斯科昼最长。

(2012高考真题全国大纲版)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32~33题。

32.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

【考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解析】6月上旬,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5时日出,说明该地昼长夜短,昼长为14小时,进而推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33.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

【考点】日出和日落的方位。

【解析】6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该地位于非极昼极夜区域

(2012高考真题福建卷)图5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

读图完成34~36题。

34.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考点】本题考查球面最短距离计算、光照图判读和季节判断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解析】根据同一经线,纬度没差1°

,地球表面最短距离差111千米,NM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可计算出NM纬度差23度,N为北极点,因此,M的纬度为67°

N。

再根据AM为昏线,画出此时光照图如右。

由此,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A项为秋季、B项为春季,C项为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

D项为北半球冬季。

35.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º

N,110º

EB.67º

EC.66º

N,130º

ED.67º

E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计算和经纬度判断问题,有一定难度。

【解析】日影最短为正午,地方时为12点,根据北京时间12时40分,该地地方时为12点,计算出该地的经度为110°

E,再结合第10题判读的纬度数,因此答案选B。

36.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

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考点】考查极昼地区不同时间的日影方位,难度较大。

【解析】夏至日,M地出现极昼,地方时0时,太阳越过北极点射来,因而日影应朝南;

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地区外,北半球各地均是东北日出,日影应朝向西南;

正午太阳应在南方天空,影子朝北。

37.(2012年高考真题上海卷,42-43)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9分)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

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⑴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

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

(3分〉

⑵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

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6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方时的计算、日界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日地距离大小变化、角速度变化、出现极夜的范围、正午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的经度为160°

W。

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A点的地方时为6月22日12点,则北京(116°

E)的地方时是6月23日6时24分,0点的经线为20°

E,新的一天范围为从20°

E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