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011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文档格式.doc

山体峻拔陡峭、奇峰怪石形成了婀娜多姿的“山色”;

山体降水多于平地,常形成泉流、瀑布、积雪或冰川;

因空气湿度大,山体多云雾,可观赏云海、日出等奇景;

植物种属多样,较高山地并有垂直分布现象

(2)气候宜人,是盛夏避暑圣地。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降,一般低于同纬度平原;

山区远离城市和工业中心,环境污染较少;

山区一般自然植被保存较好,负离子含量高;

此种高度多数游人较为方便到达

(3)自然与人文环境结合使名山更具特色。

宗教和皇帝的封禅活动、文人雅士的游访均留下了众多的人文以及,使名山更具特色

4.五岳:

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东、西、中、北、南);

(1)地貌形态:

坐、立、卧、行、飞

(2)特色:

雄、险、峻、幽、秀

(3)宗教:

除华山为道教独占外,其余为佛道共占一山

(4)名称由来:

①由皇帝的祭祀活动开始;

东岳泰山是历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

②祭祀活动由秦始皇开始,由汉武帝初定五岳名称(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河南嵩山、安徽天柱山、河北大茂山)。

隋文帝改湖南衡山为南岳;

明代改山西恒山为北岳;

清顺治年间定今日之五岳

③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影响力最大

(5)独尊五岳缘由:

①从地理位置看,五岳当中有三个(东、中、西岳)位于黄河岸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从地形条件看,五岳高耸于平原、盆地之上,显得格外险峻,即绝对高度不大,但相对高度大

③皇帝的封禅活动造就了五岳

④僧人道士在这里念经修行,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士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

5.五岳简介

(1)东岳泰山:

五岳之尊,我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区;

由古至今,共有72个皇帝亲临泰山登山祭天或举行封禅大典;

自然风景与古迹融为一体(山间遍布诗文碑刻);

有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和三大殿宇之一--岱庙、天贶殿;

山顶观日出,看黄河金带

(2)西岳华山:

自古华山一条路,危岩高耸,险居五岳之首;

五岳之中,仅华山为道家独占

(3)中岳嵩山:

中岳庙为我国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

为禅宗的发源地,少林寺名扬天下;

有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

有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观星台”

(4)北岳恒山:

半山以上松柏参天,人烟稀少,十分幽静;

悬空寺名扬天下,三教殿十分稀有;

应县木塔全国仅有(不在主要游览线上)

(5)南岳衡山:

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五岳独秀”;

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

6.世界遗产(截止2012年)

(1)世界自然遗产(8处):

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和云南石林和贵州荔波)、三清山、中国丹霞(贵州赤水和福建泰宁和湖南崀山和广东丹霞山和江西龙虎山和龟峰和浙江江郎山)、云南玉溪澄江帽天山化石群

(2)人文遗产(27处):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平遥古城、大足石刻、秦始皇陵与兵马俑、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与大昭寺、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曲阜“三孔”、莫高窟、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云冈石窟、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葬墓、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开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内蒙古元上都遗址

(3)双重(4处):

泰山、黄山、峨眉山与乐山大佛、武夷山

7.河川的旅游价值:

(1)观光游憩河段,特别是河水清澈,河谷形态奇特,两岸植被茂密,景色秀美,近岸地带人文资源丰富,可进行岸边或水上游览的河段,一般为中游地段

(2)上游地段,由于河床纵坡大,水流湍急,适合开展运动性、参与性很强的水上漂流活

(3)河口观潮,如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8.1-18为最佳观潮期

(4)水网水乡景观,河流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水网密集,形成秀丽的水乡景观

8.我国著名的游览江河:

长江:

“黄金水道”;

最具代表性—三峡区,分别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小三峡”和“小小三峡”;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

黄河

珠江

漓江:

四绝,分别是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佳景:

潭深、险滩、流泉、飞瀑

万泉河

钱塘江

9.著名的湖库:

杭州西湖、镜泊湖、肇庆星湖、无锡太湖、浙江千岛湖

湖泊成因:

(1)构造湖—因地质活动而形成,特点是湖岸平直、岸坡陡峻、湖形狭长、深度较大,如滇池、洱海、洞庭湖、鄱阳湖、巢湖

(2)火山口湖--火山口积水而成,特点是湖泊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较大,如长白山天池、湛江湖光岩

(3)堰塞湖—山崩滑坡、泥石流、火山熔岩等阻塞河流而成,如镜泊湖(黑)、五大连池

(4)冰川湖—冰川冲击而形成的凹地,积水成湖,多分布在高山高原或高纬度地区,如天山天池、喀纳斯湖

(5)喀斯特湖—石灰岩地区的溶蚀洼地积水而成,特点是无一定排列方向,面积不大,水不深,形状多成圆形或椭圆形,如肇庆星湖、贵州百花湖

(6)河迹湖—河流改道而在废弃的河道中积水成湖,大多位于大河中游平原,湖形似弯月,如扬州瘦西湖、武汉东湖、惠州西湖

(7)海迹湖--也称泻湖,因沿岸沙嘴、沙洲的不断向外伸展,最后封闭河湾而成,主要分布在滨海三角洲冲击平原地区,如杭州西湖、太湖

(8)风蚀湖--大风吹蚀沙地而成,特点是大小不一,湖水较浅,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如甘肃月牙泉

(9)人工湖--水库,指人工修筑的具有拦洪蓄水的调节径流等多种功能的蓄水区域,如北京密云水库、浙江千岛湖、广东万绿湖

10.瀑布分类:

(1)按水流量的洪枯多寡:

常年性、季节性、偶发性;

按跌水次数--单级、多级;

按产生的环境条件--江河干支流上瀑布(地下飞瀑)、山岳涧溪瀑布;

按分布特点--孤立型、群体型

(2)我国三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两奇:

瀑上瀑、水帘洞);

黄河壶口瀑布(三绝:

水中螺、水底冒烟、七色彩桥);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3)庐山三叠泉:

依着山势分为上中下三级,一气呵成从山头凌空下泻,宛如一幅水帘悬挂长空,又名“水帘泉”,形成于冲宽谷与九叠峡谷相交的“裂点”上,循着冰川琢成的“冰阶”转折成三叠,上叠形如飘雪拖练,中叠势如碎玉摧冰,下叠状如玉龙走潭,庐山众多瀑布里最为雄伟和秀丽

11.泉水

(1)分类:

温泉(超过20度或当地平均气温的热水、热汽和出露泉)和常温泉/冷泉(低于20度或~的出露泉)

(2)旅游价值:

可观赏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品茗酿酒价值

(3)我国五大历史名泉:

①镇江中冷泉:

水质轻,无涩味,清甜有余,赛过甘露

②无锡惠山泉:

上池呈八角形,水色透明,甘醇可口;

中池为方形,水质次之;

下池最大,系长方形,水质又次之;

《二泉映月》

③杭州虎跑泉:

可溶性矿物质少,硬度低,水质极好,泉水表面张力很大,龙井茶和虎跑水合称为茶事“双绝”

④苏州虎丘泉:

俗称观音泉,该泉甘洌,水清味美

⑤济州趵突泉:

与大明湖、千佛山并称“济南三胜”,素称“72泉”之首,池内三股清泉有车轮那么大,昼夜喷涌,池水澄碧,游鱼可数

(4)我国名泉:

①五大连池药泉:

包括南饮泉和北饮泉—饮疗泉、翻花泉和南洗泉—浴疗泉、龙眼泉,各泉水流水如柱,终年不竭

②云南大理蝴蝶泉:

泉水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水质特别清冽,蝴蝶种类繁多

③广西桂平乳泉:

为一裂隙泉,泉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水位和水温常年保持一定,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矿化程度低,表面张力大

④河北野三坡鱼谷泉:

“八大怪泉”之一,水质清澈,每年农历谷雨前后,从泉口会随水喷出活蹦乱跳的咸鱼,年年按时流出

⑤西安华清池

⑥从化温泉:

以礁石泉、沙滩泉最著名

⑦海南兴隆温泉:

最早开发、最具规模

⑧青藏高原地热泉

12.气象气候类型

(1)雨景:

最常见,我国较著名的有江南烟雨(指东南沿海、四川盆地秋季降的如丝细雨,呈现出细雨霏霏、烟雾缭绕的景象,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巴山夜雨(指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地中的山间谷地,气温高、湿度大,谷地中湿热的空气不易扩散,夜里降温后湿热的空气上升使水汽凝结,出现皓月当空而细雨蒙蒙的景象)、梅雨(指江淮一带春末夏初的连阴细雨,使风景区的远山近水一派空蒙,时隐时现,如“水光敛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云雾景:

由云雾积聚和流动而成,如黄山云海、西湖“双峰插云”、峨眉山“罗峰晴云”、蓬莱“狮洞烟云”、太白山“平安云海”、庐山瀑布云、大理点苍山

(3)云霞景:

由日出日落阳光透过云层的散射作用而成,包括霞和霞光,常与山地水汽、云雾相伴随,主要形式有朝霞、晚霞、彩云、雾霞,如浙江东钱湖、江西彭泽八景、鸡公山

(4)冰雪景:

东北“林海雪原”、燕京“西山晴雪”、嵩山“少室晴雪”、九华山“平冈积雪”、西湖“断桥残雪”、台湾“于山积雪”、关中“太白积雪”

(5)雾凇、雨凇景:

又名“树桂”,是雾天里形成于树枝、电线和景物上的白色而松软的水滴凝结物,如峨眉山和庐山

(6)风景:

只能感受不能观赏,大多衬托其他风景,如碣石山“石洞秋风”、峨眉山“白水秋风”、大理“下关风”

(7)佛光:

如庐、峨眉、泰、黄山,峨眉山金顶佛光最为著名

(8)蜃景:

分海市蜃楼(上现蜃景,如普陀山、连云港海州湾、北戴河东联峰山、山东蓬莱--最著名)和沙漠蜃景(下现,如新疆戈壁滩、甘肃敦煌),由于大气光线折射和反射作用而成,远处建筑物将太阳光反射出来通过折射率不同的空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

(9)极光景:

指高纬度地区高空出现的一种辉煌瑰丽的彩色光像,一般呈带、弧、幕、放射状,明亮时多为黄绿色,微弱时为白色,有时带红、蓝、灰紫色,由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使高层分子或原子激发而致,如漠河、新疆阿勒泰地区

13.以气候为优势的旅游名城:

(1)冰城哈尔滨:

“丁香城”,旅游区点有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冰雕,冰灯,冰建筑)、哈尔滨太阳岛、玉泉狩猎场(全国最大封闭式狩猎场)

(2)春城昆明:

南濒滇池,三面环海,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日照长,霜期短,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鲜花四季盛开,旅游区点有世博园、翠湖、大观楼、滇池、路南石林、云南民族村

(3)江城吉林:

三面临水,四周环山,地貌为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松花江呈S形穿越市区,旅游区点有雾凇(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合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特景观)、陨石、松花湖(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

(4)避寒胜地三亚:

最南端城市,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三面环山,山海河集一地,众多海湾与岛屿,四季如夏,三冬不见霜雪,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旅游区点有南山文化旅游区、蜈支洲岛、亚龙湾(拥有世上最美的海滩和海水)、蝴蝶谷、天涯海角、西岛

(5)“不夜城”漠河:

有“白夜”(昼长夜短或极昼)和“北极光”两大自然奇景

14.四大避暑胜地:

(1)庐山:

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春季晚来,夏季凉爽,秋季早到,冬无酷寒,雨量丰富,植被茂盛,有三大名寺(西、东、大林寺)和五大丛林(海会、秀峰、万山、栖贤、归宗)著名的佛教建筑,“政治名山”,“世界别墅建筑艺术博物馆”

(2)浙江莫干山:

“清凉世界”,以“天下雅秀”闻名于世,主要特征是“三胜”(竹泉云)和“四优”(清绿凉静),被誉为“江南第一山”,明清时期曾有“水乡佛国”说法,“世界建筑博物馆”,植被覆盖高达92%,植物、昆虫、动物种类繁多

(3)河南鸡公山:

八大自然景观(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无日不风、青分楚豫),以“山明水秀、泉清林翠、气候凉爽、风景幽奇、别有天地”而驰名,“中国避暑胜地,豫南云中公园”,“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奇峰怪石(怪巧奇美),“万国建筑博览会”,“天然植被园”,“天然中草药园”

(4)河北北戴河:

海岸平直,发育了宽约2、30米的平缓沙质和还太。

—海岸平直,发育了宽约2、30米的平缓沙质和海滩,陡峻的海蚀崖和残留海面的礁石为金山嘴和鹰角石的主要景观,天然的海水浴场,海滩向后有一级和二级海蚀阶地,建有众多疗养院、休养所、文化宫、海滨公园,联峰山辟为“莲蓬山公园”,山上有观音寺、钟亭、望海亭;

南临大海,冬暖夏凉,且湿度恰到好处,附近入海河流少且短小,流量、泥沙量都不大,海水清澈洁净,夏季水温较高,适合游泳;

空气清新,滨海地区负离子含量高

15.生物旅游资源的分类:

(1)主类--C生物景观

(2)亚类—CA树木、CB草原与草地、CC花卉、CD野生动物栖息地

(3)基本类型—CAA林地;

CAB丛树;

CAC独树、CBA草地;

CBB疏林草地、CCA草场花卉地;

CCB林间花卉地、CDA水生动物栖息地;

CDB陆地动物栖息地;

CDC鸟类栖息地;

CDE蝶类栖息地(或分为:

①自然生物旅游资源-植物、动物、自然保护区②人工生物旅游资源植物园动物园田园风光)

16.植物景观

(1)古树名木:

著名的如轩辕柏、挂甲柏、迎客松浙江国清寺隋梅、庐山三宝树、阿里山神木、崂山红山茶(绛雪),分为奇特树木(由植物生长的区域分异规律所定,如味精树、气象树、共生树、柏抱槐、柚木树-最贵、银杏树-最古老、“见血封喉”-最毒、“通麦栋”-最粗),珍稀树木(水杉、银杏、鹅掌楸-世界三大“活化石”),风韵树木(竹菊梅兰等)

(2)草原草地:

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地区及高寒地区,包括内蒙古、西藏、青海、天山四大草原

(3)名贵花卉:

具有历史或极高的观赏价值

(4)植物园、观赏花园:

植物园以植物科研为主,以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培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综合植物园由展览区和苗圃实验区组成,如北京(亚洲最大的植物展览温室)和华南植物园(全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广州云台花园(全国最大园林式花园,“花城明珠”,以花木、绿化为主,是西式风格的、观赏性极强的新市花园)、庐山岩石圈植物园

(5)森林公园:

张家界、哈尔滨、北京大兴区半壁店、上海共青团、昆明西山、山东泰山和威海、广东流溪河和沙洲角、浙江千岛湖、湖北咸宁陆水(张家界、九寨沟、黄龙、泰山、武夷山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6)以植物为题材的旅游节庆:

以观赏名花、名木、佳果为内容的节庆活动,如广州春节花市、洛阳牡丹花卉、北京香山旅游节、大连国际赏槐会、杭州桂花节、深圳荔枝节、慈溪杨梅节、海南椰子节

17.动物景观

(1)陆地动物:

主要指爬行和哺乳动物,分为珍稀动物如熊猫、金丝猴、白唇鹿(世界屋脊之鹿)、华南虎、藏羚羊;

观赏动物(形色态)和迁移动物如驯鹿

(2)水生动物:

中华鲟、扬子鳄、娃娃鱼、白鳍豚

(3)鸟类动物:

国鸟(红腹锦鸡、丹顶鹤)与省鸟

(4)昆虫类:

蝴蝶

(5)动物园、动物放养观赏区(规模最大:

北上广)

18.自然保护区的三个圈层:

(1)核心区—严格受到保护的区域,严禁各种资源开发活动,只为科研和保护所用,禁止一般游客进入

(2)缓冲区—少数游客游览对象,只允许简单交通工具进入,区内限制永久性建筑建设(控制进入区)

(3)实验区—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对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并成为带动周围更大区域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地(游客活动区)

19.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原则)

(2)做好保护意识宣传(针对性宣传,提高自觉性)

(3)加强管理(人员、坚持生态学原则、以法管理)

20.四大佛教名山

(1)山西五台山

①概述:

五台山原有寺院360处,现存寺庙计有台内39座,台外8座。

此山寺庙多集中于五峰之间的“台内”地区,形成了只见寺庙不见山的特色。

五峰耸立,峰顶平缓,分别称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

北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

汉藏佛教寺院共处一山,古建筑和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人称“五台归来不看庙”

②5大禅处:

显通寺(祖庭);

塔院寺(白塔-五台山标志);

菩萨顶(最辉煌之处,康熙、乾隆多次朝拜,留下御碑);

殊像寺(供奉文殊菩萨);

罗睺寺(有著名的开花现佛-木制、机戒原理)

③2座唐代遗物: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重建于唐)内各殿宇建筑均为我国古建筑中的杰作,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寺庙主体建筑东大殿规模宏大,是我国现存唐代木构建筑的代表作。

各殿内保存有丰富的唐代佛教艺术精华;

南禅寺具有中唐时期建筑风格,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

(2)浙江普陀山

①既为佛教名山,又与其他三山风格不同,是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海岛低山。

普陀之游,并无登山之劳,却有奇秀壮丽的自然景色。

“海天佛国”四字可谓普陀胜景的高度概括

②观音菩萨道场:

山上寺庙和传说多与观音有关,成为普陀山名胜的一大特色

③普陀山三大寺:

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

(3)四川峨眉山

①佛教名山:

报国寺(金顶遍布寺庙)

②独特地貌:

多崖壁、沟谷、冰川

③风景名山:

三大自然奇观(日出、云海、佛光)

④自然博物馆:

植被覆盖率高、动物种类多、珍稀品种多

(4)安徽九华山

①佛国仙城;

九华街;

化城寺(东晋);

“百岁宫”无暇禅师真身由皇帝赐建;

地藏法会(农历7.30)朝山者众,香火鼎盛

②山体秀美:

山有九峰,形似莲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21.四大道教名山

(1)齐云山:

道教文化、皖南民居、丹霞地貌特色、“江南第一名山”(36奇峰、72怪岩、24飞涧,特点是峰峦诡谲,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

(2)青城山:

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民俗风情,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山中植被长年青翠,岁寒不凋,更加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素有“青城天下幽”美誉;

此山以道教文化为特色,至今保存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上清官等道教遗迹

(3)龙虎山:

传说古代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曾在此肇基炼丹,旁有青龙白虎护卫,后丹成,名“龙虎大丹”,山亦改名为龙虎山;

“龙虎三绝”:

丰富的道教文化,秀丽的山川美景,古朴的崖墓奇观

(4)武当山/太和山:

规模最大、最辉煌(最出名:

南岩、紫霄宫、辉煌宏丽的“金顶”、磨针井);

主峰“天柱峰”一柱擎天,四壁削空,封顶俗称“金顶”,因顶上建有驰名中外的“金殿”而得名,整座金殿辉煌宏丽,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铜铸技艺,是武~的第一名胜;

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人文与自然景色结合(武当剑、太极拳的发祥地);

“天然药库”(400多种中草药,其中以麝香、猴结、玉龙兰等最为珍贵)

人文地理

1.古迹旅游资源的类型:

(1)古遗址(周口店)

(2)古城池(七大古都、四大古城、长城)

(3)古水利、古桥梁(四大古水利工程、四大古桥)

(4)宫廷礼制建筑(宫殿、庙坛)

(5)社会建筑(名楼、庙祠、牌坊、民居、名村)

(6)宗教建筑(三大建筑--寺、塔、石窟)

(7)中国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如苏州、岭南)

(8)陵墓(帝陵、林如孔林和关林、名冢、墓、坟)

2.我国七大古都:

(1)北京:

皇家建筑、宗教寺观、古代文化遗存、近现代文化景观(故宫,颐和园,天安门,十三陵,长城,天坛,北海,雍和宫,周口店遗址)

(2)西安:

古陵墓和古遗址如蓝天猿人遗址、半坡~、阿房宫~、汉长安~、秦始皇陵、秦兵马俑

(3)南京:

中山陵、夫子庙、中华门、石头城遗址、明孝陵、雨花台

(4)开封:

“铁塔”、龙亭、相国寺、繁塔、禹王台、镇河铁犀等古迹,书画和戏剧之乡

(5)洛阳:

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古墓(世界最大)、百元、关林、周公庙、杜甫祠、仰韶遗址

(6)杭州:

岳飞墓、六和塔、飞来峰石刻造像、白塔、胡庆余堂、良渚和吴越和南宋文化遗址

(7)安阳:

甲骨文故乡、《易经》发祥地、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区、铸铜遗址、手工作坊、大型祭祀场、岳飞故里

3.我国四大古建筑和三大殿宇:

北京故宫(太和殿);

曲阜孔庙(大成殿);

泰山岱庙(天贶殿);

承德避暑山庄

4.江南三大名楼:

湖北武汉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湖南岳阳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5.我国古城池

(1)建设特点:

基本构成--城墙、城区、护城河(天子之城—方九里、公爵方七里、侯爵方五里、子爵方三里);

棋盘式布局--中轴对称、左祖右社、三朝五门、前朝后寝(北玄武,南朱雀,西白虎,右青龙)

(2)长城三大关:

河北山海关、北京居庸关、甘肃嘉峪关

6.四大古水利工程:

京杭大运河、四川都江堰、新疆坎儿井、广西灵渠

7.四大古桥:

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五里桥)、广东潮州湘子桥、北京卢沟桥

8.礼制建筑的基本构件:

(1)台基:

普通台基由垒土而成,较高级石汉白玉栏杆,更高级是金刚须弥座和汉白玉栏杆,最高级是几层金刚须弥座和多层汉白玉栏杆

(2)面阔与开间:

“九五”之尊,乾隆年间改面阔11间

(3)屋顶与屋檐: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

(4)色彩:

黄绿灰白

(5)门前石狮身上的卷毛:

一品13,每降一级减1个,7品一些不设

9.礼制建筑例子:

(1)太学与辟雍:

北京国子监

(2)坛:

天坛、社稷坛

(3)庙:

太庙、孔庙(最大文庙)、岱庙、关帝庙(最大武庙)、开封包公庙

(4)祠:

成都武侯祠、陈家祠、福建林则徐祠、四川三苏祠和杜甫草堂和李白纪念馆、海南五公祠、山西晋祠、湖南屈子祠

(5)牌坊

10.宗教建筑的共同特征:

(1)内部光线较暗,以突出灯光、烛光,而减少外界的自然光影响,产生神秘之感

(2)具有因地制宜,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结合的特点,形成宗教气氛

(3)建筑内部空间不求其敞,而求其高

(4)采用多进院落构成布局严谨的建筑群,并借助自然地势,使每进院落逐次增高,以突出神佛的崇高

11.帝陵演变形式:

(1)秦以前:

封土为坟

(2)秦汉:

方上/覆斗方上(挖坑筑石为基,用黄土层层夯垒成覆斗形,呈三阶逐级收缩的方形夯土台)

(3)唐:

因山为陵(用山峰作为陵墓,将墓穴修在山体中,以整座山为墓冢,山丘四周方形陵墙,四面辟门,门外设石狮,四角建角楼)

(4)宋:

方上

(5)明清:

宝城宝顶(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

12.陵园基本结构:

(1)祭祀建筑区(主体):

地面建筑,建在墓冢前方(裬恩门,主殿和配殿)、地宫

(2)神道:

陵园大门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