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0460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题21

一、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

[素材]

拟在永乐河新建永乐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兼顾发电,并向邻近清源河流域的清源水库调水。

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坝、溢流坝及发电厂房等组成,最大坝高97m。

永乐水利枢纽向清源水库输水水量为3×108m3/a,输水线路包括60km隧洞和70km渠道。

永乐河流域上游为山区,中下游为丘陵平原。

拟建坝址位于永乐河中游、永乐市上游35km处,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1.58×109m3。

永乐水库为稳定分层型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其调度原则为:

在优先保障永乐水利枢纽库区及坝下用水的前提下,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向清源水库调水,其中汛期满足防洪要求,枯水期库区或坝下不能保障用水需求时停止调水。

永乐水利枢纽坝址以下河段用水主要有城市取水和现有灌区取水,坝下22~30km河段为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永乐水利枢纽回水区有2条较大支流汇入,坝址下有3条较大支流汇入。

永乐河在坝址下280km处汇入永安河。

经调查,永乐河现有鱼类87种,其中地方特有鱼类2种,无国家保护鱼类和洄游性鱼类,支流鱼类种类少于干流。

永乐水利枢纽库区有2处较大的鱼类产卵场,坝下游有3处鱼类产卵场。

永乐河中上游水质总体良好,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永乐河市区段枯水期水质超标。

[问题]1.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答案:

(1)永乐河库区及上游回水段。

(2)2条较大支流的回水段。

(3)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

(4)清源水库。

(5)坝下减水段。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3)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水利项目地表水评价范围:

库区及坝上游回水段、坝下减水河段、调水区、输水线路。

2011年、2012年考过类似问题。

2.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环境的主要影响。

答案:

水文情势变化,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下游出现减水段。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3.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生生态的主要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答案:

(1)对库区2处较大鱼类产卵场的影响;措施:

在鱼类产卵期降低库区水位运行。

(2)坝下减水对坝下3处鱼类产卵场的影响;措施:

保障下泄流量。

(3)对2种地方特有鱼类的影响;措施:

对特有鱼类进行增殖放流。

(4)下泄低温水影响;措施:

采取分层取水。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首先确定对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

大坝阻隔了鱼类洄游和种群交流;上游回水、下游减水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下泄低温水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4.说明确定永乐水利枢纽生态流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案:

(1)灌区取水的水量要求。

(2)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3)河道外生态需水量。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举一反三:

根据《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河道生态用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

(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

(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

(5)水面蒸散量;

(6)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7)航运、景观和水上娱乐的环境需水量;

(8)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的补给水量等。

二、

新建堤坝式水电工程

[素材]

某拟建水电站是A江水电规划梯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三级电站(堤坝式),以发电为主,兼顾城市供水和防洪,总装机容量3000MW。

堤坝多年平均流量1850m3/s,水库设计坝高159m,设计正常蓄水位1134m,调节库容5.55×108m3,具有周调节能力,在电力系统需要时可承担日调峰任务,泄洪水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

项目施工区设有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及制冷系统、机械修配、汽车修理及保养厂,以及业主营地和承包商营地。

施工高峰期人数9000人,施工总工期92个月,项目建设征地总面积59km2,搬迁安置人口3000人,设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

大坝上游属高中山峡谷地貌,库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达标。

水库在正常蓄水位时,回水长度9km,水库淹没区分布有A江特有鱼类的产卵场,其产卵期为3~4月。

经预测,水库蓄水后水温呈季节性弱分层,3月和4月出库水温较坝址天然水温分别低1.8℃和0.4℃。

B市位于电站下游约27km处,依江而建。

现有2个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和7个工业企业的取水口均位于A江,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A江。

电站建成后,B市现有的2个自来水厂取水口上移至库区。

[问题]1.指出本项目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

答案:

(1)A江特有的鱼类及其产卵场。

(2)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的A江库区河段。

(3)B市现有的2个自来水厂取水口和7个工业企业取水口。

(4)需搬迁的移民区及3个集中安置点。

[考点]本题所指的保护“目标”,为具体的“对象”,也为敏感目标,如特种鱼、居民点、取水口、Ⅲ类地表水体等。

2.给出本项目运行期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答案:

(1)大坝阻隔。

大坝建成后,将阻隔坝址上下水生生物的种群交流,特别是对A江特有鱼类及其他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

(2)水文情势的变化。

库区流速变缓,水位抬升,可能导致鱼类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原有的流水型鱼类逐渐减少或消失,被静水型鱼类取代。

坝址下游减水段环境的变化,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减水段的鱼类“三场”将受到破坏。

(3)库区淹没。

破坏了A江特有鱼类的产卵场。

(4)低温水。

对库区及坝下游水生生物生活有不利影响。

(5)下泄水的气体过饱和。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高坝大库下泄水可能产生气体过饱和,对下游鱼类产生不利影响。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影响因素指产生影响的原因,本题可简单答:

大坝阻隔、水文情势的变化、库区淹没、低温水和下泄水的气体过饱和。

3.本项目是否需要配套工程措施以保障水库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

说明理由。

答案:

(1)不需要。

(2)由于该工程为堤坝式水电站,具有周调节能力,在电力系统需要时可承担日调峰任务,正常发电时下泄的水量可以满足下游生态用水需求。

即使不发电,也可通过溢流坝或泄洪闸放水保障下游生态用水。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4.指出施工期应采取的水质保护措施。

答案:

(1)对砂石加工系统废水设沉砂池,沉淀后回用。

(2)对混凝土拌和站废水采用中和、沉淀处理后回用。

(3)对机械修配、汽车修理及保养厂的废水采取隔油、沉淀和生化处理后回用。

(4)对施工生活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后回用。

(5)施工场地尽可能远离河道。

(6)施工固体废物及时清理,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弃土、弃渣和生活垃圾。

(7)开展环境监理,加强施工期间的水土保持。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本题既可从施工废水的处理措施角度考虑,也可从水环境要素角度考虑。

在采取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适当考虑施工布局、水土保持及环境管理的要求。

三、

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

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①·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注:

①1亩=0.0667bm2。

[问题]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答案:

(1)A河:

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的河段;

(2)B灌区;

(3)清水河:

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的河段;

(4)灌溉引水主干区沿线区域;

(5)供水城市新区。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

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阻止下游鱼类通过大坝完成洄游。

(2)由于坝下形成减水段,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将发生变化。

由于库区蓄水及引水灌溉,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

(3)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4)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改变。

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5)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

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6)灌溉回归水(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

灌溉回归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对下游河流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答案:

(1)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

(3)A河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4)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5)景观用水。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

说明理由。

答案:

(1)能满足B灌区的农灌用水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

因为该水库的功能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而B灌区农灌用水为:

0.7×104hm2×15×500m3/(亩·a)=0.525×108m3/a,城市新区远期用水为:

100000人×300L/(人·a)×365d÷1000=0.1095×108m3,两者合计小于水库的兴利库容,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

(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因为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需求。

因为确定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接纳的灌溉回归水,水质较差,而且汇入清水河后,会使汇水口下游的Ⅳ类水体进一步恶化,而A河水库的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四、

跨流域调水工程

[素材]

青城市为缓解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107m3,设计引水流量为0.75m3/s。

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和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

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堤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

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107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输水管道组成。

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项埋深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砼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

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105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两个集中弃渣场用于枢纽工程。

[问题]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答案:

应包括以下区域:

(1)调出区——大清河,包括坝后回水段、坝下减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

(2)调入区——碧河水库。

(3)调水线路沿线——输水工程沿线,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线。

(4)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3)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

(1)隧道施工排水引起地下水变化的问题。

(2)隧洞顶部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的问题。

(3)隧道弃渣处理与利用的问题。

(4)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答案:

(1)造成坝下减水,甚至河床裸露,导致坝下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改变;如果不能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影响下游河道及两岸植被的生态用水,甚至下游的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2)改变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如果坝下减水段有鱼类的“三场”,则会受到破坏。

(3)库区冲淤下灌泥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而抬高水位。

(4)库区不冲淤而下泄清水时又容易导致河道两岸受到清水的冲蚀而造成塌方。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对下游减水河段的影响是常考不衰的重点,答案内容无非是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对下游工农业等需水区的影响,对洄游路径、“三场”等环保目标的影响等。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

(1)大清河筑坝应考虑设置过鱼设施。

(2)设置确保下泄生态流量及坝下其他用水需要的设施。

(3)弃渣场及各类临时占地的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措施。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一般情况下,要完整正确地提出环保措施,必须先进行环境影响识别,然后根据环境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

五、

坝后式水利枢纽工程

[素材]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

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

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

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

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

库尾河段有某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且具有海淡涸游习性。

[问题]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答案:

(1)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尤其是下游10km处某灌渠取水口的取水量;

(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

(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以防止下游区域土壤盐碱化;

(5)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的水量;

(6)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7)景观用水。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说明理由。

答案:

(1)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因入库支流河水中总氮、总磷浓度较高,在其他因素如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综合作用下,容易产生富营养化。

(2)水质污染问题。

若施工期管理不当,则施工废水排放可能造成污染;运营期也可能存在面源污染,特别是如果库区清理不当,库区水质还会变差。

因本项目具有供水功能,故需严格保持库区水环境质量。

(3)低温水问题。

本工程为年调节水库,低温水下泄将影响下游工农业用水。

(4)库区消落带污染问题。

本工程具有防洪功能,库区消落带的形成容易导致水环境问题。

(5)鱼类产卵场受到污染和破坏的问题。

由于受库区回水顶托的影响,库尾两处受保护的鱼类产卵场的水文情势及水质将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鱼类产卵和孵化。

(6)移民安置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如果移民安置不当,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并加剧库区及河道的水环境污染。

(7)下游河段流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的问题。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气体过饱和的含义:

水库下泄水流通过溢洪道或泄洪洞冲泄到消力池时,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带入大量空气,由此造成水体中含有过饱和气体,这一情况一般发生在大坝泄洪时期,水中过饱和气体主要为氧气和氮气(氮气起决定性作用)。

水库泄洪过程中过饱和氧气的产生将在一定范围内加速降解水体中好氧性污染物,溶解氧浓度的维持能使水库水质良好状态得到保证。

水体中过饱和氮气对水库水质基本上无影响,但它是影响水生生物的主要物质。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受体主要是鱼类,鱼类较长时间生活在溶解气体分压总和超过流体静止压强的水中,会使溶解气体在其体内、皮肤下等部位以气泡状态游离出来,这种现象叫“气泡病”,发病的鱼类多为中层、上层生活的鱼类,幼鱼死亡率为5%~10%。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

(1)大坝建设阻断了受保护鱼类的洄游通道。

(2)库区大量蓄水,受回水的顶托作用,库尾的产卵场环境也受到影响,影响了鱼类产卵和孵化。

(3)库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别是水流变缓,将不适宜急流性鱼类生活,这将导致库区鱼类种群组成的变化,包括受保护鱼类。

(4)库区大面积的淹没区,蓄水及周边面源污染物的排入,特别是如果移民安置不当,都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库区水质变差,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

(5)工程建设导致下游出现减水段,这将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和洄游。

(6)高坝下泄水,产生过饱和气体。

保护措施:

(1)库区蓄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

(2)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包括合理选择安置区。

(3)合理调度工程发电,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工作的长效性。

(4)采取人工增殖放流、营造适宜的产卵场(如建立人工鱼礁)、建立鱼类保护区、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鱼通道。

(5)加强渔政管理和生态监测,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切实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6)分层放水。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答案:

(1)施工期合理布置作业场所,进一步优化各类临时占地,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2)对临时征占的10hm2灌草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

(3)对工程永久征占的80hm2灌草地,在施工建设前,分层取土,剥离土壤层并保护好,用于工程取土场、弃土弃渣场或其他受破坏区域的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

(4)对库区蓄水将淹没的8株古树名木予以移植、移植后挂牌保护或建立保护区。

(5)加强施工教育。

(6)进一步优化移民安置区,控制陡坡开垦,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7)对受工程影响区域采取切实的水土保持措施。

(8)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和植被破坏,必要时采取必要的拦挡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破坏植被。

[考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六、

梯级开发引水式电站项目

[素材]

某水电站建设项目为规划径流式7梯级开发电站中的第三级。

该河流有国家级保护鱼类,其中有鲑科鱼类两种;河流两岸森林较为茂密,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二级保护鸟类。

工程土石方量1000万m3,需移民3000人,拟建设为引水式电站,大坝高130m,长3000m,坝址下游有农田10万亩,工厂3处。

施工高峰时约4000人。

[问题]1.生态环境现状应调查哪些内容?

应采取哪些调查方法?

答案:

(1)重点调查内容。

①森林调查:

要阐明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等;评价生物损失量、物种影响、有无重点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

②陆生和水生动物:

种群、分布、数量;评价生物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点保护物种。

要阐明是否有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分布。

特别要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