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0610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docx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型课程与教学论硕士英语方向研究生)

CurriculumandTeachingMethodology(English)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专业学习要求:

全日制学术型课程与教学论硕士英语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中小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及研究能力、优秀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的研究生。

他们对有关学科状况及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他们应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有质量的、有独立见解的论文及发表著作。

此外,他们应该掌握至少一门第二外语及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5.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理论和研究,应用语言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心理语言学理论,中小学英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练习与试卷设计与分析,课堂与课外活动设计等。

二、学习年限

三年(修满规定学分、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培养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

(一)研究方向:

中小学英语教学教学、理论与研究。

本方向导师主要有:

蔡龙权、卜友红、王丹斌、李昆、宋秀平等。

(二)导师简介

卜友红,《英语语音学》任课教师。

女,1958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教授。

蔡龙权,《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教师话语》任课教师。

男,1955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昆,《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任课教师。

女,1976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

宋秀平,《输入、输出与错误分析》任课教师。

女,1972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

王丹斌,《外语研究与论文写作方法》任课教师。

女,1968年出生;汉族;无党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副教授。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一)学位课程(不少于25学分)

1、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

第二外语SecondForeignLanguage(4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学分)

社会科学方法(1学分)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

学科教育学(3学分)

现代教学论(3学分)

教育心理学(3学分)

语言学Linguistics(3学分)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ResearchMethodsandThesisWritinginForeignTeaching(3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9学分)

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3学分)

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Theories&ApproachesinTeachingEnglish(3学分)

英语教学课程设计CourseDesigninTeachingEnglish(3学分)

英语教学教材分析MaterialsAnalysisinTeachingEnglish(3学分)

英语教学测量与评价Testing&AssessmentinTeachingEnglish(3学分)

英语教学教师课堂话语Teachers’ClassroomTalksinTeachingEnglish(3学分)

(二)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语言与文化LanguageandCulture(2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2学分)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2学分)

语音学PhoneticsStudies(2学分)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ResearchofTeachingEnglishinat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2学分)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2学分)

语言输入、输出与错误分析Input,OutputandErrorAnalysis(2学分)

(三)专业实践(共120学时)

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或教育教学实习或参与课题研究,累计不少于120学时。

 

五、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1.课程教学、讨论、演示

2.工作坊小型研究实践、交流

3.学术论文写作实践

4.学位论文写作

(二)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由课堂学习、课堂实践、研究实践、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所占比例和考试形式由任课教师确定。

考试或最终评定成绩转换:

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59及以下。

一般采用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成绩实行百分制,分5个等级,59分以下、60~69、70~79、80~89、90~100分别对应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这几个等级。

六、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1.学位论文撰写周期

第三学期初确定导师、酝酿选题,第四学期末论文开题,第五学期初检查进度,第五学期中(10月)递交初稿,第五学期末(12月)预答辩及修改初稿,第六学期始(2月)修订二稿,第六学期中(3月)递交终稿,第六学期末(5月底)答辩。

2.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应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有一定的创意和前沿性。

正文一般不少于二万字,外文摘要不少于400字,中文摘要不少于800字。

论文的封面、中外文提要、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的编排等,必须符合学术论文规范。

3.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3-5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成员及1名秘书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外校成员担当。

指导教师不出席答辩。

答辩采用即问即答形式。

回答由论文作者执行,不准替代答辩。

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商量确定,学位授予与否通过投票表决确定,获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学位论文由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盲审未通过者不得参加答辩,被发现学术舞弊者不得参加答辩。

七、参考书目

桂诗春,宁春岩.(1997).语言学方法论.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侯伟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胡壮麟.(2001).英语语言学.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麦卡锡(MichealMcCarthy).(2006).应用语言学论题.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麦克唐纳(StephenMcDonough),杨连瑞.(2009).语言教育中的应用语言学.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亚里士多德.(1996).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

商务印书馆.

张凤桐.(2002).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Carroll,David.(1999).PsychologyofLanguage.NewYork:

Rooks/Cole.

Creswell,J.W.(2003).ResearchDesign:

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dMixedMethodsApproaches.SagePublications.

Dodd,C.(2006).Dynamic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5thedition.Shanghai: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Doff,A.1998.TeachEnglish(Teacher’sWorkbook&Trainer’shandbook).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Ellis,R.1999.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armer,J.2010.HowtoTeachEnglish,《怎样教英语》.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Harris,Z.(1952).DiscourseAnalysis.Language,28:

1-30.

Hedge,T.2009.TeachingandLearningintheLanguageClassroom,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

Jay,Timothy.(2004).ThePsychologyofLanguage.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Knowles,G.(2004).ACulturalHistoryoftheEnglishLanguage.Beijing:

PekingUniversityPress.

Littlewood,W.2001.Foreig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北京:

外研社、人教社、CUP.

Roach,P.(2008).Englishphonetics&phonology:

APracticalCourse,2ndedition.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3rdedition.

Schiffrin,D.(1998).ApproachestoDiscourse.Oxford:

Blackwell.

Stern,H.H.2008,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Wells,JC.(2006).EnglishIntonation:

anIntroduction[M].London: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Wells,J.C.(1982).AccentsofEnglish.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八、附录

附录1: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附录2: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大纲

附录1: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院(系、

所)

外国语学院

学科(或专业)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

研究

方向

中小学英语教学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各学期教学周时数

任课

教师

考核方式

 

 

 

第二外国语

4

2

64

 

考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考试

学位基础课

语言学

3

3

48

李志强

考试

学科教育学

3

3

48

现代教学论

3

3

48

教育心理学

3

3

48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3

3

48

王丹斌

考试

学位专业课

应用语言学

3

3

48

蔡龙权

考试

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

3

3

48

武成

考试

英语教学课程设计

3

3

48

张璐

考试

英语教学教材分析

3

3

48

胡伟敏

考试

英语教学测量与评价

3

3

48

张炜

考试

教师话语

3

3

48

蔡龙权

考试

学术讲座

学术前沿讲座与学术文献研讨

1

综合学术讨论课

 

语言与文化

2

2

32

戴晓东

考试

第二语言习得

2

2

32

赵飞

考试

心理语言学

2

2

32

蔡龙权

考试

语音学

2

2

32

卜友红

考试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

2

32

李昆

考试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2

2

32

陆建非

考试

语言输入、输出与错误分析

2

2

32

宋秀平

考试

其他

培养

环节

名称

 

 

 

评审

论文写作与答辩

 

答辩

同等学力者补修课程

 

 

 

*填表说明:

1、博士研究生公共课程按照表中列出课程开设。

专业课程中,基础理论课1门,3学分;专业必修课1门,3学分;专业选修课,3门6学分(其中专业外语为限定选修课);学术前沿讲座1学分。

各专业制定培养方案以此标准为基础,开设课程门数不设上限。

2由于篇幅的原因,各类课程数目由各专业自定,不必按照表中给定行数填写。

附录2: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大纲

一、《普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语言学

GeneralLinguistics

【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

【总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教学目标】语言学/文学/课程与教学论

【任课教师】李志强

【编写日期】2014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语言的类型:

分析型、粘着型及屈折型分析及了解语言的大致类型区别。

第二讲语言学的构成:

重点放在微观语言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诸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宏观语言学学科简介

第三讲20世纪以前的西方语言学史

(一):

学习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西方主要语言学理论和流派,了解西方的语言学传统、渊源和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第四讲20世纪以前的的西方语言学史

(二):

学习从中世纪到16世纪西方主要语言学理论和流派,了解西方的语言学传统、渊源和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第五讲20世纪以前的的西方语言学史(三):

学习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西方主要语言学理论和流派,了解西方的语言学传统、渊源和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第六讲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一):

学习中国古代秦汉之前的语言学主要思想,了解中国的语言学传统。

第七讲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二):

学习中国秦汉之后的语言学主要思想,了解中国的语言学传统,以及受到西方语言学理论影响后的转变。

第八讲索绪尔:

主要了解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及其对现代语言学的贡献。

第九讲美国结构主义:

了解美国早期语言学主要代表人物自鲍厄斯、萨丕尔、沃尔夫和布龙菲尔德主要思想。

第十讲功能主义的前身

(一):

主要了解布拉格学派。

第十一讲功能主义的前身

(二):

主要了解歌本哈根学派。

第十二讲功能主义的前身(三):

主要了解伦敦学派

第十三讲功能主义:

主要了解美国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第十四讲语用学:

了解语用学的产生背景,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第十五讲生成语言学:

了解转换生成语法的相关理论及影响。

第十六讲认知语言学:

了解当代主要概念隐喻理论。

第十七讲认知语言学:

了解当代主要认知与建构语法理论。

第十八讲认知语言学:

了解当代主要认知语义学理论。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实践研究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Crystal,D.(2002).Linguistics.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Robins,R.H.(2001).ABriefHistoryofLinguistics.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obins,R.H.(2000).GeneralLinguistics.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Simpson,M.(1999).FirstCourseinLinguistics.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

黄次栋.(1982).英语语言学.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胡壮麟.(2001).英语语言学.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壮麟,叶起昌.(2010).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外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语研究与论文写作方法

ResearchMethodsandThesisWriting

【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

【总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教学目标】语言学/文学/课程与教学论

【任课教师】王丹斌

【编写日期】2014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什么是研究

介绍研究的定义、过程及分类

第二讲基本概念

区分假设、理论和模型;整体和样本;各种变量;各种量化水平;概念型和操作型定义

第三讲研究问题的提出

介绍选题的过程;所提研究问题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第四讲文献阅读

重点放在文献的类别、特点和文献查阅、搜集的原则与渠道;文献阅读、记录和分析的方法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

第五讲研究设计

区分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单一型和混合型设计;介绍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过程(明确目的和选择对象、选择研究方法和它的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和观测指标、选择工具和材料、选择研究环境和步骤等)

第六讲问卷调查法

(一)

介绍问卷调查的特征、适用范围、种类和设计方法

第七讲问卷调查法

(二)

介绍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实施的技术和相关因素

第八讲实验法

介绍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实验效度;变量控制;实验研究的实施评价(优点、局限性)

第九讲个案

(一)

介绍访谈法、观察法及其设计、实施、使用策略

第十讲个案

(二)

介绍有声思维法、日记法及其设计、实施、使用策略;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十一讲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方法

(一)

量化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图表;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的计算

第十二讲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

统计推断的意义、内容和概念;参数的估计;假设检验;非参数统计;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十三讲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方法

(一)

 数据的准备、呈现、分析过程

第十四讲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方法

(二)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第十五讲论文写作概述

  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不同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

第十六讲论文写作

介绍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语各部分写法及注意事项;学术论文的格式;APA格式下的文内标注和参考文献等格式特点

【教学方式】讲课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Creswell,J.W.(2003).ResearchDesign:

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dMixedMethodsApproaches.SagePublications.

Nunan,D.(1992).ResearchMethodsinLanguageLearning.CUP.

Slade,C.(2000).FormandStyle:

ResearchPapers,ReportsandTheses,10thedition.Beijing: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Wen,Qiufang.(2001).AppliedLinguistics:

ResearchMethodsandThesisWriting.Beijing: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程爱民,祈寿华.(2008).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纲要.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桂诗春,宁春岩.(1997).语言学方法论.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润清.(1999).外语教学中的研究方法.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三、《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应用语言学

AppliedLinguistics

【课程类别】学位专业课

【总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教学目标】心理语言学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能力

【任课教师】蔡龙权

【编写日期】2014年4月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讲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

第二讲研究实践:

我十几年所经历的外语教学

第三讲中国的语言政策

第四讲研究实践:

我的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第五讲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

第六讲研究实践:

我为什么说不了多少英语

第七讲专题研究:

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

第八讲研究实践:

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

第九讲专题研究:

英语教材的编写

第十讲研究实践:

《人教版英语》或《牛津英语》或《新概念英语》教材研究

第十一讲专题研究:

基于任务的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第十二讲研究实践:

听力教学中的语速研究

第十三讲专题研究:

英语试卷的编制与评阅研究

第十四讲研究实践:

写作机器阅卷的可能性设想

第十五讲专题研究:

英语教师教育研究

第十六讲研究实践:

英语教师语言水平测量研究

第十七讲专题研究: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

第十八讲研究实践:

怎样评价学生的回答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研究实践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麦克唐纳(StephenMcDonough),杨连瑞.(2009).语言教育中的应用语言学.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库克(GuyCook).(2012).应用语言学.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施米特(NorbertSchmitt).(2008).应用语言学入门.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麦卡锡(MichealMcCarthy).(2006).应用语言学论题.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