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0988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docx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

《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垃圾分类教案10篇语言!

(1)小班语言教案《不乱扔垃圾》含反思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宝宝:

你想到那里去玩?

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律动:

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

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

谁扔的香蕉皮呀?

摔交

提问:

a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

(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

(不乱扔垃圾了)(教案来自:

快思教案网.)

3.分糖幼儿每人一颗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音游《汽车开来了》。

 活动反思:

  首先,我觉得的本次活动时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种有表演的活动大部分幼儿是很喜欢,也愿意积极地参与进来的。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从中让幼儿知道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清洁,感受清洁环境的美。

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我们要给小朋友去适应环境和培养环保意识的时间和过程,在老师、家长的提醒下他们会做的很好,我们要相信小朋友,他们会做的很好的。

(2)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环保认识并清理垃圾》含反思 国家提倡垃圾分类,小朋友们也应该对生活垃圾有所认识。

小鱼哥哥也针对垃圾设计了一堂课程,并在所在的幼儿园施以开展。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了解什么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怎么产生的,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

2,让小朋友们认识清理垃圾的重要性,清理垃圾工作人员的辛苦。

3,让小朋友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并养成把垃圾扔到垃圾筒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活动重点:

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这个是比较难讲的,而且也是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

建议老师可以从孩子自身上找突破口,尤其是他们曾经有过的经历。

例如,被香蕉皮滑倒过,被碎玻璃划伤过等等。

活动难点:

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这个是需要长时间进行操作的,并不是说你讲这么一堂课,就能让孩子们养成这种习惯。

活动准备:

事先下载一些垃圾的照片,包括工人处理垃圾的照片,以及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等的照片,尽量全一些,再找一些与小朋友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的照片等等。

活动过程:

1,老师通过投影仪一张一张地向孩子们播放照片,(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播放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互动,你从照片中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样对吗?

2,看完图片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些生活垃圾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3,老师总结性地告诉孩子们,生活垃圾的产生过程,尤其是多讲孩子们生活中,常会制造出来的生活垃圾。

4,孩子们自由发言,再说说他认识到的生活垃圾以及产生的原因。

活动延伸:

带孩子们开始整理室内及室外的卫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清理垃圾,并认真地把它们放到垃圾筒里。

活动总结:

孩子们,我们在幼儿园里都有这么多的垃圾,那家里肯定会有更多的不需要的垃圾,是不是?

那么你在家里看到垃圾时,你要怎么做呢?

对,扔到垃圾筒里。

孩子们真棒。

还有,孩子们在外面有垃圾时,要不要随便扔在大街上呢?

对,孩子们回答得太棒了。

那,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好孩子呢?

没错,我们要做不乱扔垃圾的好宝宝。

活动反思:

通过进行垃圾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对垃圾的产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应怎样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讨论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的问题时,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纷纷抢着发言,说出了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

可爱的毕钰昊说出:

我们吃鱼时会吐出鱼刺,鱼刺就是垃圾,鸡骨头也是垃圾。

聪明的李佳憬说出:

孙老师教我们做手工的时候会有很多纸片被扔掉,这也是垃圾。

细心的苗承稷说出:

我妈妈在家收拾屋子也扫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张文豪小朋友说出:

老师给小朋友吃药,丢掉的药袋也是垃圾。

还有拆大楼留下的砖头、石头和很多的泥!

--当谈到你看到乱堆放垃圾堆会有什么表现?

孩子们纷纷捂住口鼻、皱着眉头,嘴里还嘀咕着:

脏死了。

真臭!

孩子们对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当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看完布偶剧,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办?

的问题时,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道:

送到垃圾箱里!

有的孩子还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捡到的废纸条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

通过学习,我发现,孩子们较之以前更能自觉地保持班上的卫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脏物能主动捡起来放入垃圾桶;乱扔、乱捡脏东西的现象明显减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捡到垃圾也会送到班上的垃圾桶来,家长也纷纷反映孩子在家中的卫生表现,我们的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环保垃圾房的苦恼》 一、设计意图

  在活动室里,每次进行完活动,地上都有垃圾,语言教育多次,效果不好,我班幼儿非常喜欢绘画,好多能想到的他们都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设计了这节刮花课-《垃圾房的苦恼》,可以让幼儿在兴趣中了解环境的重要,注意环保。

二、教学目标

  1.教给幼儿刮画的基本技能,并学习用刮画的形式来反映环保内容。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三、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

  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

  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四、教学过程

  

(1)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老师作高兴状,提问:

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

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不高兴、烦恼)

  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

它有什么烦恼?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1.听完故事后提问:

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

(幼儿讲述)

  2.师:

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4)提出刮画要求,幼儿操作。

  1.提出刮画师:

现在的环境问题有许多,除了垃圾房以外,还有水呀,空气呀,树木,动物,它们也都有同样的烦恼,就是有些人不懂得爱护它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不好?

今天,就请小朋友用刮画的方法把你想出来的方法,想告诉大家的话画出来,用你们的画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刮画要求:

  师:

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一张刮画底板和刮画工具,你们就可以用这些东西画出美丽的刮画,内容有许多,一切与环保有关的内容都可以画。

  (5)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放轻松音乐)。

  要求幼儿能运用粗细线条等手段刮出生动的物体形象。

  (6)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师:

现在,小朋友的刮画基本上都完成了,那么,请你说说看,你的画要告诉大家什么?

(请若干幼儿讲述)

  (7)老师小结。

  师:

今天,小朋友画了这么多好看的画,有的是告诉大家不要乱扔垃圾,有的是教育大家保护花草树木,有的是告诉大家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有的是告诉大家人类和动物要做好朋友,这些画都很好看。

老师相信,那些不知道保护环境的人看了小朋友的这些画,一定会非常难为情,会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六、活动延伸

  在家里和在外面时,带领家长保护环境。

(4)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垃圾归类》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垃圾归类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

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

他们的名字叫**标记。

(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

(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

(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

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教学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5)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垃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让幼儿知道应该每天清扫垃圾,不乱扔乱捡垃圾;垃圾应放进垃圾的家。

  3、增强环保意识。

  4、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一:

垃圾的产生

  活动准备:

  1、各种乱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厂生产而产生的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图片。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参观图片、相片,讨论:

你从照片上看到了什么?

在哪里见过这些现象?

  2、看图了解并讨论:

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3、教师小结:

垃圾的产生主要有mdash;mdash;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儿自由讨论:

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二:

垃圾的危害

  活动准备:

  1、图片四幅:

  

(1)垃圾堆上布满蚊蝇等害虫;

  

(2)在医院打点滴的腹泻病人;

  (3)行人手捂鼻子、踮脚在污水横流、垃圾横堆的路面上行走;

  (4)小朋友捡了垃圾放进口袋里。

  2、实物投影仪;活动室地面散布一些纸屑、纸片。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师清扫地面。

  2、组织幼儿讨论:

垃圾对我们会有哪些危害?

  3、看图片

(1)mdash;(3)了解:

垃圾的危害。

  4、看图片(四)讨论:

小朋友往口袋里捡垃圾,他做得对吗?

有什么害处?

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

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6)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果皮、纸屑应该放在垃圾箱内,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2、有初步爱护环境的意识。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公园背景、小猴、小兔、香蕉皮的图画。

  2、玩具香蕉、糖果纸。

  3、有关环境的图片。

PPT

  活动过程:

  1、演说逛公园。

  (今天天气真好,有一只小猴子到公园里玩,玩了一会它累了,于是从背包里拿出一只香蕉吃,吃完以后它把香蕉皮扔在了草地上。

这时又有一只小兔子在逛公园,它感到饿了,吃点东西吧,就从口袋中拿出了一颗糖来吃,它吃完以后把糖果纸扔进了垃圾桶里面。

)问:

  ①小猴和小兔在吃完东西以后,分别把垃圾扔在了什么地方?

  ②他们谁做的对?

  2、看图片。

  看图片前问:

如果小朋友们都像小猴这样乱扔垃圾会怎么样?

(会脏,会不好看,会臭,会不卫生,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老师带你们看一些图片,看一看乱扔垃圾会怎么样。

(跟刚刚你们说的一样,结合图片再说细节,好看的地方变得不漂亮了,吸引蚊虫。

)看图片后问:

你们平时出去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如果遇到别人乱扔垃圾你会怎么做?

  3、讨论:

如果身边没有垃圾筒,垃圾还可以放在那里?

(垃圾袋,小纸盒,塑料小桶,小盒子)

  4、总结:

以后我们不论在哪里,去哪玩,都不能乱扔垃圾,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在干净的环境里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爱护好我们的地球,做一个不乱扔垃圾的环保小卫士。

现在我想带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找一找,有没有被乱扔的垃圾,我们去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反思:

  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7)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垃圾不可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让幼儿知道应该每天清扫垃圾,不乱扔、乱捡垃圾;垃圾应放进垃圾的家。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一:

垃圾的产生

  活动准备:

  1、各种乱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厂生产而产生的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图片。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参观图片、相片,讨论:

你从照片上看到了什么?

在哪里见过这些现象?

  2、看图了解并讨论:

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3、教师小结:

垃圾的产生主要有mdash;mdash;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儿自由讨论:

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二:

垃圾的危害

  活动准备:

  1、图片四幅:

(1)垃圾堆上布满蚊蝇等害虫;

(2)在医院打点滴的腹泻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脚在污水横流、垃圾横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捡了垃圾放进口袋里。

  2、实物投影仪;活动室地面散布一些纸屑、纸片。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师清扫地面。

  2、组织幼儿讨论:

垃圾对我们会有哪些危害?

  3、看图片

(1)mdash;(3)了解:

垃圾的危害。

  4、看图片(四)讨论:

小朋友往口袋里捡垃圾,他做得对吗?

有什么害处?

应该怎样做?

  活动三:

垃圾的家

  活动准备:

  1、课前排练布偶剧:

公园里。

  2、簸箕、纸篓、垃圾桶、垃圾袋的实物;各种垃圾箱图片及垃圾车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布偶剧并讨论:

公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兔、小猴和小猪都做了哪些事?

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2、幼儿讨论:

有了垃圾应怎么办?

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种垃圾的家的实物和图片。

  4、带上簸箕、纸篓及垃圾桶到室外捡垃圾

  效果反思:

  通过进行垃圾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对垃圾的产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应怎样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讨论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的问题时,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纷纷抢着发言,说出了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

可爱的毕钰昊说出:

我们吃鱼时会吐出鱼刺,鱼刺就是垃圾,鸡骨头也是垃圾。

聪明的李佳憬说出:

孙老师教我们做手工的时候会有很多纸片被扔掉,这也是垃圾。

细心的苗承稷说出:

我妈妈在家收拾屋子也扫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张文豪小朋友说出:

老师给小朋友吃药,丢掉的药袋也是垃圾。

还有拆大楼留下的砖头、石头和很多的泥!

--当谈到你看到乱堆放垃圾堆会有什么表现?

孩子们纷纷捂住口鼻、皱着眉头,嘴里还嘀咕着:

脏死了。

真臭!

孩子们对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当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看完布偶剧,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办?

的问题时,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道:

送到垃圾箱里!

有的孩子还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捡到的废纸条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

通过学习,我发现,孩子们较之以前更能自觉地保持班上的卫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脏物能主动捡起来放入垃圾桶;乱扔、乱捡脏东西的现象明显减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捡到垃圾也会送到班上的垃圾桶来,家长也纷纷反映孩子在家中的卫生表现,我们的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附:

  1、活动延伸:

  

(1)在家中或幼儿园里,随时提醒幼儿把纸屑、纸片、果壳、果核等放进垃圾的家中。

  

(2)休息日和大人一起把家中的垃圾倒入公共垃圾箱;并利用双休日让家长带幼儿到公共场所寻找垃圾的家。

  2、环境创设:

  幼儿自制不乱扔垃圾的标语贴到活动室、走廊及幼儿园大门上。

(8)小班教案《垃圾找家》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垃圾桶,知道垃圾桶的用途。

2.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卫生习惯。

3.初步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视频《猪八戒扔西瓜》、猪八戒图片、分类垃圾桶图片。

2.布置场景:

猪八戒的家(可回收的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垃圾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猪八戒图片,引出故事《猪八戒扔西瓜》。

1.引导语: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

(出示猪八戒吃西瓜的图片)猪八戒在干什么?

(吃西瓜)猪八戒吃完西瓜会把西瓜皮扔哪里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八戒到底是怎么做的。

二、播放视频《猪八戒扔西瓜》,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1.提问:

①猪八戒吃完西瓜把西瓜皮扔哪里了?

(地上)②发生了什么事?

③谁教训了猪八戒?

④猪八戒后来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讨论:

猪八戒乱扔垃圾对吗?

应该怎么做?

3.小结:

乱扔垃圾是会害人又害己的,而且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我们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出示分类垃圾桶图片,让幼儿认识垃圾桶的用处。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说说垃圾桶上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2.引导幼儿说出垃圾应该丢到垃圾桶里,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

四、整理猪八戒的家,初步分类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1.引导语:

猪八戒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他想赶紧回家把被他扔的满屋的垃圾都清理干净,你们愿意帮忙吗?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猪八戒家里到底有哪些垃圾呢?

2.初步引导幼儿区分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在可回收的垃圾桶里,不可回收的垃圾应该放在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

五、活动延伸:

引导语:

小朋友们,我们把小猪的家整理干净了,那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找我们幼儿园哪里有垃圾,去把它捡到垃圾桶里去,让我们的幼儿园也变得又干净又整洁。

猪八戒扔西瓜

在路上,猪八戒边走路边吃西瓜,随后把西瓜皮往后一扔,紧随其后的孙悟空差点摔倒,孙悟空想:

这个猪八戒这么乱扔垃圾,还每次屡教不改,这次我得好好教训他,让他吃点苦头,长点记性。

想到这里,孙悟空灵机一动,就有了主意。

只见孙悟空张口轻轻一吹,西瓜皮马上飞了起来,掉在猪八戒的前面。

这时,猪八戒还浑然不知,在得意洋洋的吃着西瓜,走起路来也有点轻飘飘了,这种得意忘形的样子,让孙悟空觉得这是你自找的,可别怪我哦。

当猪八戒一脚踩上去的时候,早已失去了重心,因为没有一点防备,摔了个仰面朝天,这一跤摔得很重,痛的他嗷、嗷直叫。

孙悟空走到边上,忍不住笑着说:

八戒,你怎么了,没事吧?

猪八戒看了看地上的西瓜皮,知道是自己扔的,被悟空戏弄了一下,羞得说不出话来。

猪八戒忍痛爬了起来,捡起了地上的西瓜皮,把它放进垃圾桶。

孙悟空说:

你别好了伤疤忘了痛,要记住,下次可再别乱扔哦。

(9)小班教案《不乱扔垃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

  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手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2、舞蹈厅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老师:

小朋友想到哪里去玩?

刘老师带你们去。

宝宝们自由说说。

  2、律动mdash;mdash;去游玩。

老师和宝宝们边开汽车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3、老师: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情景表演:

  1、老师:

小朋友们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

让宝宝们自由讲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

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玩。

这个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

  b、小兔:

公园真好玩,唉呦!

谁扔的香蕉皮呀?

挨摔了一跤。

  提问:

小兔怎么了?

怎么摔跤的?

(快帮小兔揉揉)。

启发小朋友们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是谁扔的香蕉皮?

香蕉皮应该扔到哪里?

  老师带小朋友学说:

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

不乱扔垃圾了。

(老师再次利用手偶表演不乱扔垃圾的场景)

  3、分糖活动:

分给宝宝们每人一颗糖,观察是否有将糖纸扔到地上。

(根据孩子情况随机教育)

  活动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托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10)小班教案《垃圾》  活动目标: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4.知道不能乱扔垃圾,学会保护环境。

  5.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

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

  

(2)几个大篮子。

  (3)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

师:

什么是垃圾?

(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

我们每天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