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111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盐四篇.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四篇)

目录: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磁铁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花儿三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镜子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

我们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

(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二、引导发现。

1.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2.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

你是怎样知道的?

3.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

看看土豆怎样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

5.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

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磁铁二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铁的一些基本特性,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2、愿意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3、初步了解磁铁的广泛作用。

活动准备:

1、幼儿(幼儿食品)自己认为能被磁铁吸住的各种物品

2、磁铁记录板、纸、笔

3、教师准备的能被磁铁吸住的物品:

如剪刀、铁夹、铁钉、回形针、图钉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纸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介绍自己准备的材料。

师:

刚才,我们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磁铁能使纸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呀!

小朋友们都找来了许多认为可以被磁铁吸住的东西,请介绍一下好吗?

幼儿逐个介绍。

三、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这些东西真的能被磁铁吸住吗?

等一会儿你们来试试。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试过自己准备的东西后,也可以试试老师准备的东西,别忘了把你做的每个实验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教师关注他们的表现表达,如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记录的,有的孩子画“o”表示物体能被磁铁吸住,画“x”表示不能被磁铁吸住。

四、交流实验结果。

师:

你们发现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

并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老师把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摆在桌子上,并告诉幼儿,这些东西都是金属物品。

五、情境表演。

让幼儿运用磁铁的作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如:

帮“奶奶”找掉在地上的针;帮“妈妈(妈妈食品)”取瓶中的图钉;玩“钓鱼”游戏等,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寻找磁铁的朋友,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广泛作用。

师:

做了那么多的实验,我们发现易拉罐、图钉、锁、剪刀、回形针等都是磁铁的朋友,都能被磁铁吸住。

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磁铁的朋友呢?

那些东西里用到了磁铁?

磁铁在这些东西中是做什么用呢?

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谈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花儿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感知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2、与同伴品尝、分享花茶,激发孩子爱花之情。

教学准备:

幼儿带的花茶若干、肥皂四块、餐巾纸两盒、牙膏两盒、茉莉喷雾剂一瓶、糖桂花一瓶、洗发精一瓶、“足浴”图片四张、香袋三个、三个玻璃茶杯、一次性杯子、热水若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分享。

春天到了,五彩缤纷的花儿开放了,看到美丽的花儿,老师心情特别好!

1、你们喜欢花吗?

为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回应,并在交流中教师进行经验的提升,让幼儿感知花的装饰美,花能美化环境,花的欣赏作用)

2、花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中的引导问题,如果前期孩子已围绕花的作用回答可直接导入下一环节)

二、感知、交流。

人们很聪明,从花里提取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然后,用这些提取物,制成了我们平时生活中用的东西,今天,老师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东西,请你们仔细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哪些东西里有花的提取物?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个别的交流,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以适当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并让幼儿亲身的体验一下,如:

当幼儿询问喷雾剂时,就喷出来,让幼儿闻茉莉花的味道,让他们了解喷雾剂的香味是从茉莉花中提取的,同时,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人们要用喷雾剂?

你觉得什么时候要用喷雾剂?

小孩能不能随便的用?

给予一种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幼儿说说牙膏中的花,为什么牙膏中要用金银花而不用玫瑰花?

了解金银花的保健作用等等。

2、集中交流提问:

(1)你发现什么东西里有花的味道?

为什么?

(2)肥皂里有花的味道吗?

会用什么花呢?

为什么里面要用金银花?

(了解花的药用价值)

(3)洗脚时为什么要用花呢?

(了解花的保健功用)

(4)出示糖桂花这是什么?

我们平时吃的什么东西也有糖桂花?

为什么要放糖桂花呢?

(了解花的食用价值)

(5)出示香袋和花茶这里面有一袋花是可以吃的,你们猜哪袋能吃呢?

这袋花有什么用?

(让幼儿感知花犹如香水的功用)小结:

花真有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花,有了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我们都喜爱花。

三、体验、分享。

这个花茶怎么吃呀?

花在水里会变得怎样?

1、教师泡茶,让幼儿欣赏、感知,激发幼儿动手试一试。

介绍泡茶所需要的工具(茶壶、热水、花茶)泡茶的时候需要一个干净的茶壶,热水,老师喜欢喝清凉的茉莉花茶,我先放一点茉莉花,然后倒些水,一杯好喝的茉莉花茶泡好了。

我还喜欢喝红红的玫瑰花茶,为什么老师喜欢喝玫瑰花茶呀?

(幼儿回应:

玫瑰花茶是美容的。

是对前期经验的一种回顾)我好累呀!

可以泡杯什么花茶来提神呢?

(幼儿回答,教师泡茶)(在泡茶的过程中注意安全教育,放适量的花茶,倒入适量的水)让幼儿感知、观察花茶的变化。

2、幼儿尝试泡茶,并与老师、同伴分享、交流。

幼儿拿一次性杯子及自己喜欢的花茶,生活老师帮忙倒水。

幼儿观察花茶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品尝自己泡的花茶。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花茶的观察特别的投入,乐意与不同的朋友交流,而且会主动询问,从而了解不同花茶的各种不同功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镜子四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并感知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数量的关系。

2、喜欢探索发现两面镜成像的现象,并乐意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初步了解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两面镜、塑封美羊羊人手一个。

活动重点:

探索发现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关系。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过程:

一、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音乐,导入美羊羊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T:

美羊羊最喜欢做什么?

(照镜子)

二、幼儿第一次照镜子,知道在光的反射作用下镜子可以照出物体影像。

T:

请你也来照照镜子,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T:

除了脸上的东西你还看到什么?

(身后的)

三、第二次照镜子,初步感知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1、幼儿听美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

T:

美羊羊用镜子把灰太狼吓跑了,请你把美羊羊面向镜子站中间,你有什么发现?

(镜子里面照出…个美羊羊)

(T:

美羊羊继续照镜子,小朋友看老师)

2、教师示范总结

T:

原来双面镜里可以照出好多个美羊羊,美羊羊就是这样把灰太狼吓走的。

四、第三次照镜子,进一步探索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关系。

1、幼儿操作,美羊羊照镜子。

(教师巡回指导,怎么会变多的?

要求T:

请你把镜子动一动,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T:

怎么会不一样多的呢?

(学习并拢、张开这个词)

2、用并拢、张开再照一次镜子。

T:

并拢、张开有什么不同?

(教师示范)

3、幼儿再次操作美羊羊照镜子。

T:

试试看能不能照出2个、4个或者6个?

教师总结:

原来双面镜能照出这么多的美羊羊是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延伸:

T:

下次小朋友可以尝试把美羊羊放在两面镜子的中间看看又会有什么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