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管理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238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综采管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采管理教案.docx

《综采管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管理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采管理教案.docx

综采管理教案

综采管理教案

煤炭是工业的食粮,它不仅是我国的基本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工业发展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煤炭是祖国建设的瑰宝,是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吨煤可发电2400度;可炼钢3吨;可烧制红砖3万块;可生产碳铵化肥1.6吨;可制造煤气1仟立方米;从煤中能够提取200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

以此为使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加速煤炭工业的发展步伐。

煤矿矿井开采的重要特点是地下作业,生产环节多,工序复杂。

因此,要以开采为中心,建立地面及井下生产系统,搞好掘进、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动力供应,搞好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

矿井开采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反映。

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心脏,采煤方法是煤矿生产的核心组织工艺方式。

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搞好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任何一种采煤方法均包括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两项主要内容。

采煤系统就是回采巷道布置系统;采煤工艺实际上就是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采煤方法就是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在我国常用的采煤方法种类很多,大致采煤法有旱采、水采。

在旱采中又分壁式体系和柱式体系采煤法,壁式体系采煤法中又有整层开采和分层开采采煤法,整层开采又包括单一长壁、放顶煤、掩护支架三种采煤法,单一长壁采煤法中又包括走向和倾向长壁采煤法;柱式体系采煤法中又有房柱式和房式采煤法。

水采主要是以整层柱式采煤法。

但采煤工艺目前只有水采、炮采、普采、综采四种,在长壁采煤工作面一般采用炮采、普采和综采三种采煤工艺方式。

下面着重介绍综采采煤工艺流程。

第1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综采”,即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它是目前最先进的采煤工艺。

它具有高产、高效、低耗以及劳动条件好、劳动强度小的特点。

它适用于开采煤层地质条件好、地质构造简单的中厚或厚煤层。

一、综采工作面设备

综采工作面设备大致有:

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端头支架、转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移动变电站、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配电箱、照明综保、液压安全绞车等。

其中移动变电站、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配电箱、照明综保、液压安全绞车连成一列设备列车,布置在进风巷道内,和工作面煤壁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2、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

(一)滚筒的转向和位置

当我们面向煤壁站在综采工作面时,通常采煤机的右滚筒应为右螺旋,割煤时顺时针旋转;左滚筒应为左螺旋,割煤时逆时针旋转。

采煤机正常工作时,一般其前端的滚筒沿顶板割煤,后端的滚筒沿底板割煤。

这种布置方式司机操作安全,煤尘少,装煤效果好。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煤层中部含硬夹矸时,可使用左旋的右滚筒,逆时针旋转;右旋的左滚筒顺时针旋转。

运行时,前滚筒割底煤,后滚筒割顶煤,在下部采空的情况下,中部硬夹矸易被后滚筒破落下来。

有一些型号的薄煤层采煤机滚筒与机体在一条轴线上,前滚筒割出底煤以便机体通过,因此也采用“前底后顶”式布置。

有时,过地质构造也需要采用“前底后顶”式,后滚筒割顶煤后,立即移架,防止顶煤或碎矸垮落。

(2)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的割煤方式

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的割煤方式是综合考虑顶板管理、移架与进刀方式、端头支护等因素确定的,主要有如下两种:

1、往返一次割两刀。

这种割煤方式也叫“穿梭割煤”,多用于煤层赋存稳定、倾角较缓的综采面,工作面端部进刀。

2、往返一次割一刀,即单向割煤,工作面中间或端部进刀。

这种方式适用于顶板稳定性差的综采面;煤层倾角大、不能自上而下移架,或运输机易下滑、只能自下而上推移的综采面;采高大而滚筒直径小。

采煤机不能一次采全高的综采面;采煤机装煤效果差、需单独牵引装煤行程的综采面;割煤时产生煤尘多、降尘效果差,移架不能在采煤机的回风平巷一端工作的综采面。

(三)综采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

1、直接推入法进刀

该方式需要提前开出工作面端部切口,工程量大而且大功率采煤机和重型输送机机头(尾)叠加在一起,推移困难,因而很少采用。

2、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

该方式又分割三角煤和留三角煤两种。

割三角煤方法进刀过程如下:

(1)当采煤机割至工作面端头时,其后的运输机已移近煤壁,采煤机身处尚留有一段下部煤;

(2)调换滚筒位置,前滚筒降下,后滚筒升起并沿输送机弯曲段反向割入煤壁,直至输送机直线段为止。

然后移直输送机。

(3)再调换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重新返回割煤至输送机机头处;

(4)将三角煤割掉,煤壁割直后再次调换上下滚筒位置,返程正常割煤。

留三角煤方法进刀过程和单滚筒留三角煤进刀法相似,,不再赘述。

综采面斜切进刀,要求运输机及回风平巷有足够的宽度,工作面输送机机头(尾)尽量伸向平巷内,以保证采煤机滚筒能割至平巷的内侧帮,并尽量采用侧卸式机头。

如果平巷过窄,则需要辅以人工开切口方能进刀,折旧很难发挥综采的生产潜力。

3、综采面中部斜切进刀

中部斜切进刀过程为:

(1)采煤机割煤至工作面左端;

(2)空牵引至工作面中部,并沿输送机弯曲段斜切进刀,继续割煤至工作面右端;

(3)移直运输机,采煤机空牵引至工作面中部;

(4)采煤机自工作面中部割煤至工作面左端,工作面右半部输送机移进煤壁,恢复初始状态。

端部斜切进刀时,工作面端头作业时间较长,影响有效割煤时间。

中部斜切进刀方式可以提高开机率,但工作面工程质量不易保证。

三、综采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

我国采用较多的移架方式有三种:

1、单架依次顺序式,又称单架连续式,该方式操作简单,就是支架沿采煤机牵引方向依次前移,移动步距等于截深,支架移成一条直线,容易保证规格质量,能适应不稳定顶板,应用比较多。

2、分组间隔交错式,这种方式移架速度快,适应于顶板较稳定的高产高效综采面。

3、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该方式按顺序每次移一组,每组二三架,一般由大流量电液阀成组控制,适用于煤层地质条件好、采煤机快速牵引割煤的日产万吨综采面。

四、综采工作面工序配合方式

综采面割煤、移架、推移输送机三个主要工序,按照不同顺序有以下两种配合方式:

1、及时支护方式

采煤机割煤后,支架依次或分组随机立即前移、支护顶板,输送机随移架逐段移向煤壁,推移步距等于采煤机截深。

这种支护方式,推移运输机后,在支架底座前端与输送机之间富裕一个截深的宽度,工作空间大,有利于行人、运料和通风;若煤壁容易片帮时,可先于割煤进行移架,支护新暴露出来的顶板。

但这种方式增大了工作面空顶宽度,不利于控制顶板。

为此,有的综采设备,其支架和输送机采用插底式和半插底式配合方式。

2、滞后支护式

割煤后输送机首先逐段移向煤壁,支架随输送机前移,二者移动步距相同。

这种配合方式在底座前端和机槽之间没有一个截深富裕量,比较能适应周期压力大及直接顶稳定性好的顶板,但对直接顶稳定性差的顶板适应性差。

为了克服该缺点,在某些综采面支架装有护帮板,前滚筒割过后将护帮板伸平,护住直接顶,随后推移输送机,移架。

上述两种配合方式,均由设备的结构尺寸决定,使用中不能随意改动。

5、综采面端头作业

1、综采面端头支护方式

综采面端头支护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单体支柱加长梁组成的迈步抬棚,该方式适应性强,有利于排头液压支架的稳定,但支设麻烦、费工费时。

第二种自移式端头支架,它移动速度快,但对平巷条件适应性差。

第三种用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端头,它适用于煤层倾角较小的综采面,通常在机头(尾)处要滞后于工作面中部支架一个截深。

2、综采面平巷相对位置与端头作业

综采面平巷布置应有利于运输设备运转和维护,有利于煤流在端头处转载和采煤机实现无人工切口端部进刀,并便于人员进入和材料运送,为端头支护创造良好条件。

平巷卧底掘进,工作面输送机机头与机槽坡度一致,机头与转载机机尾有合理的搭接高度,为输送机提供良好的运转条件。

平巷下帮有足够宽度供人员通过。

因此,综采面平巷卧底掘进有利于端头管理。

六、综采设备选型时考虑的几个因素

1、综采设备的尺寸配套关系

(1)采煤机的采用不同高度的底托架可以获得几种不同的机面高度,以适应不同的采高范围。

采煤机的最大采高等于机面高度加上所用滚筒直径的一半与摇臂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投影值的和再减去一半机身厚度之差。

采煤机最大和最小采高之比应为1.6~2.0m。

(2)采高与支架高度的关系

支架最大支撑高度等于最大采高与前柱处顶板最大下沉量之差再加上支撑高度的富余量(一般取200mm);支架最小支撑高度等于最小采高度与后柱处顶板最大下沉量和支柱伸缩余量(一般取50mm)之差。

(3)支架支撑高度和滚筒直径的关系

支架最小支撑高度等于滚筒直径与支架后柱处最大下沉量和支柱伸缩余量(一般取50mm)之差。

(4)支架支撑高度与采煤机机面高度之间的关系

当采煤机处于支架最小支撑高度的情况下,其机面至支架顶梁底面仍要保持一个过机富余高度值(一般取200mm以上)过机富余高度值等于支架最小支撑高度减去机面高度和顶梁厚度之和所得的差值。

若机面高度过大,超过了支架最小支撑高度,煤层变薄时支架可能降不下来,采煤机就必须截割岩石,则导致采煤机底托架与输送机机槽间的过煤高度值过小,煤流通过困难。

(5)采煤机的下切量即采煤机滚筒能割入底板的深度。

下切量的大小表示采煤机对底板平整性以及对输送机机槽歪斜的适应能力。

(6)摇臂升角是影响采高的重要参数之一,升角增大,采高增大。

但升角过大时,会导致装煤效果差,较多的煤落在机面上,操作不安全。

2、综采面设备横向配套尺寸

综采面的机道宽度就是割煤并移架后从支架前柱中心线至煤壁的距离。

支架顶梁的梁端与煤壁之间必须保留一定的端面距,以防机槽不平或斜切进刀时滚筒割梁端。

端面距预采高有关,一般在150~350mm,采高小时取下限,大时取上限。

移架千斤顶的行程应比采煤机截深大100~200mm,移保证在支架与输送机不垂直时也能移机,拉架够一个截深。

3、综采面设备选型与生产能力配套

(1)采煤机的选型与生产能力

采煤机是综采生产的中心设备,在综采设备选型中,首先要根据煤层的采高、煤层截割的难易程度(即普氏系数f和截割阻力系数A)、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其次要确定直接影响采煤机生产能力的三个主要参数即采高、牵引速度、电机功率。

(2)综采面输送机的选型与生产能力

综采面输送机的选型应符合如下原则:

输送机的结构尺寸应与所选采煤机有严密配套关系,确保采煤机能以输送机为轨道往返运行割煤;机槽所属部件的强度应与所选采煤机的重量及运行特点相适应;运输机能力与割煤机能力相适应,保证采煤机与输送机二者都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④输送机结构尺寸与液压支架结构尺寸配套合理。

输送机的运输能力与铺设长度、电机功率、煤层倾角、机槽和刮板链的结构特点等因素有关。

(3)液压支架移架方式与综采面生产能力相适应

液压支架的性能要达到:

有效支护顶板;能快速移设。

移架速度是液压支架生产能力的体现,,但设备定型后,单架移架速度对采煤机牵引速度的适应性有限,一般是选择合理的移架方式而适应顶板特性和综采面生产能力的要求。

通常有以下做法:

顶板稳定性好时,单架依次顺序式移架,采煤机割至工作面端头时,利用采煤机反向操作和斜切进刀的时间移架工将移架滞后的距离赶上来。

这种方式省人力,有利于控顶,又不影响生产。

顶板稳定性差的综采面,移架工对支架分段管理,采煤机割至那一段范围,就由该段移架工移架,使移架和割煤的距离不超过一定值,但同时移架的段数不能超过三段。

也可以实行全工作面分组交错随机移架。

(4)平巷、上下山运输系统以及采区车场能力都要和综采面生产能力相适应

整个采区运输系统,只要有一个环节不适应,即会引起停产或降低生产能力。

(5)综采面生产能力要和供风量一致

综采面风速不允许超过4m/s,采高和架型一定时,其过风断面也是定值,因此,综采面所能达到的供风量是有限的,采煤机割煤时工作面风流中瓦斯含量不能超过安全规程的规定。

在瓦斯涌出量较大的综采面,应按瓦斯涌出速度合理确定采煤机割煤牵引速度,使工作面保持均衡生产。

由于割煤过快,常造成瓦斯超限而停机,断断续续割煤,这对于生产和安全都是不利的。

第2节综采面过地质构造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一、综采面过断层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1、为了减少断层在工作面内的暴露范围,遇断层时,应适当调整工作面方向。

当围岩为中等稳定以上时,工作面与断层走向夹角应不小于20~30度;围岩不稳定时,此夹角应增大到30~45度。

但调整工作面方向,会引起工作面长度变化,需增减工作面支架数,或增加三角煤损失。

2、应按断层性质、落差及顶底板岩层硬度等因素确定采用挑顶和下切或同时挑顶以及下切,做到既有利于维护顶板又减少破岩量。

3、当岩石普氏系数f<4时,可用采煤机直接割岩,牵引速度应减小;滚筒能变速的采煤机,滚筒用低速旋转。

若用爆破处理岩石,对附近的液压支架的支柱要加以保护。

4、过断层时要预先逐步减小采高,以减小破岩量,和增加支架的稳定性,但支柱要留有足够的伸缩余量,以防压死支架。

5、当断层地段需要下切或留底进行侧斜回采时,应使顶底板形成平缓的侧斜变化,以使支架和输送机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6、断层附近可采取以下支护措施:

断层处先架设倾斜梁、倾斜棚、或斜交梁,采取间隔移架,先移的支架顶梁托住倾斜梁后再移邻架;可在煤壁预先掏梁窝或超前架设走向棚;尽量采取带压移架方式,以防松动顶板,并缩小割煤和支架的间距,偏帮较深时采取超前支护,减少空顶面积;④顶板冒空处应架设木垛或其它材料充填,对破碎地带的顶板可用锚杆或向钻孔内注入化学胶结性溶液,以固结顶板;⑤沿断层开岩巷,巷道顶板用普通锚杆支护,两帮用木锚杆支护,沿断层开巷时,巷道的宽度和高度必须与综采面尺寸相适应,以利于工作面从断层的一盘逐步过度到另一盘,尽快恢复正常开采。

二、综采面过陷落柱的方法步骤

陷落柱是由于含煤地层深处石灰岩溶洞塌陷而形成的。

陷落柱在煤层中呈隐伏状态,内部充填各种破碎岩石,其长轴可达8~200m,周围伴生小断层,并使地层起伏,影响范围可达8~20m。

通过无线电坑透仪或钻探确定陷落柱的范围后,对面积较大的陷落柱一般采取绕过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影响工作面的布置,遗留大量边角煤,增加了综采设备的拆迁次数;当工作面遇到直径小于30米的陷落柱时,一般采取硬过的方法,其步骤为:

①采取控制爆破、采煤机清矸的方法;②在工作面陷落柱范围内降低采高,所降低的高度以工作面能够通过的最小高度为限,做到既减少采矸量又使支架不会被压死;③陷落柱地段与工作面正常地段之间,保持一段采高变化的长度,以使支架和输送机能够适应;④陷落柱两侧的工作面正常地段,可提前移架;陷落柱范围内适当滞后移架,用铁管或木板梁一端插入岩壁、另一端搭在前梁上的方法进行特殊支护,采煤机清矸后要立即移架,以防漏矸。

采煤机清矸时,应当采用小步距、多循环的方法,以减少顶板的暴露面积。

三、综采面过褶曲带的方法

综采面过褶曲带的方法比较简单,当采区内有大褶曲带时,应使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垂直于背、向斜轴,使工作面沿煤壁方向没有大的起伏,有利于液压支架处于良好的工作条件。

通常,小的褶曲带主要表现在煤层局部变薄,、变厚、变倾角等,但煤层及顶底板并不十分破碎。

因此,可用采煤机适当下切或留底、割顶,使顶底板形成缓和的曲面,以便设备通过。

四、综采面通过旧巷道时的方法

综采面通过本煤层旧巷道时,首先要将旧巷道内的支架修好,加密支柱或架设抬棚,最好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当矿压显现不强烈、旧巷围岩较稳定时,工作面可直接通过,巷道内支架顶梁逐渐进入工作面支架顶梁上方,巷道支架的支柱可逐渐回出。

当矿压显现强烈时,应先将工作面调成和旧巷斜交,逐渐通过,在巷道与工作面交叉处架设木垛,同时加强工作面内支护。

第3节综采面的拆迁和安装

综采面开始时的安装和收尾时的拆迁,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作。

这项工作的总体原则是:

尽量做到时间短、省工时、省材料、费用低、不损坏设备、作业安全。

1、综采设备的拆除

1、拆除期间的顶板控制

综采设备拆除期间的顶板控制主要有三种方法:

金属网加木板梁、金属网加钢丝绳、金属网加钢丝绳加锚杆。

三种方法操作方法大致相同;在综采面距停采线10~15m时,随工作面的推进铺设金属顶网,并将金属顶网连成互相搭接的0.3m的鱼鳞状,直到停采线为止。

当顶板稳定性较差时,要用锚杆将金属网固定在顶板上。

若用木板控制顶板,则在距停采线6~8m时沿工作面煤壁方向在金属网和支架顶梁之间铺设木板梁,其间距和截深相同,其长度是支架宽度的,并相互交错放置。

若用钢丝绳,则在支架前梁端双层网下沿煤壁方向铺设钢丝绳,沿工作面推进方向每割一刀,铺设一条,钢丝绳两端固定在工作面两端的木板梁或锚杆上,若固定在木板梁上要打好锚固柱。

在距煤壁停采位置3m时,不再移架架设工作面和煤壁垂直的木棚子,并用单层网或木板及竹芭之类材料背好煤壁,必要时用锚杆加固煤壁。

在支架停止前移时后,为了能继续割2~3刀煤,可将推移千斤顶加上一节加长段,以便继续推移输送机,至煤壁到达停采位置为止。

2、综采设备的拆除方法

综采设备的拆除顺序,一般是先拆输送机的机头或机尾,继之拆采煤机和输送机机槽。

这些工作在支架的掩护下进行,设备的尺寸和数量相对较小,拆除容易。

拆除支架时,首先在风巷与工作面交错出口处进行刷大和挑高,并牢固支护好,架设好起吊架,以便提吊拆除的设备装车外运。

若用提吊法装车,可用绞车--滑轮、电葫芦、液压千斤顶或液压支架自身提吊等多种方法。

拆除支架时,一般先将前探梁降下或拆除,然后用绞车拉支架向前移、调转90度方向,由回风巷绞车沿底板拖至出口处吊装上平板车外运。

支架的拆除顺序依据顶板和运输条件而定,多为后退式,即从工作面运输机巷端拆除,这样拆除的顺序有利于控顶;若机巷设有轨道,顶板条件好,可由回风巷端向运输巷端拆除,以加快拆除速度,在拆除过程中,可以依次顺序拆除,也可以间隔抽架,这取决于那种方式对顶板管理有利并能加快速度。

拆除中要加强对零部件的管理,防止损坏或丢失零部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对各种设备的零部件、油管、阀组等要仔细清点、记录、包装,防止沾上煤粉污染零部件,并将各种设备的零部件敷在其主机上一起外运,以便在新的工作面重新安装使用。

工作面拆除完毕,应尽量回收支护材料,降低工作面搬迁费用。

2、综采设备的安装

1、开切眼断面的扩大及支护形式

通常,为了减少开切眼的变形量和保证顶板完整性,在设备安装之前开切眼是以小断面掘通,因此设备安装时一般要扩大开切眼断面。

如果顶板稳定、压力较小时,可一次扩完,然后安装设备;反之,如果顶板破碎、压力大时,可分段扩面,边扩边安装,即将工作面分成30~50m的几段,扩完一段安装一段。

但是这样做会降低安装速度和出现窝工现象。

一般只用于顶板压力大、安装时间较长的重型综采设备工作面。

开切眼支护视顶板情况可采用与工作面方向一致的棚子加铺顶网支护或采用锚杆加顶网支护。

2、综采设备的组装

依据井巷条件及设备尺寸的大小,综采设备可以在地面工业场地、井下巷道、工作面组装三种方式。

地面组装效率高,质量好,组装后还可以进行整套设备的联合试运转,以确保井下安装完成后设备能正常运转,并可以按井下顺序在地面将设备排列好,能提高井下安装的速度和效率。

老矿井巷道系统复杂、断面小,运输系统不能满足整体运输设备的要求,只好将设备解体后下井,在工作面与回风巷交接处设临时组装硐室,将设备组装好后再运入工作面安装。

3、综采设备运进工作面的方法

(1)可以用绞车将设备拖入工作面,即在工作面的两端头出口处设置一台小绞车,首先用绞车将支架沿底板拖至安装地点,再由两台绞车转向、对位和调正。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常用方法之一。

(2)如果底板松软时,则应铺设轨道,在轨道上设置导向滑板,支架稳在滑板上用绞车拖运,进入工作面后再入位。

(3)用工作面输送机将支架运入工作面,具体地说这种做法是先安装输送机,但不安装采空侧的附件和机尾转动装置,在机槽上设滑板,把支架放置于滑板上,由刮板链带动滑板至工作面安装处对位调正。

这种方法所需设备少,导向可靠,转向容易,安装速度快。

(4)我国某些矿区还采用单轨吊车将综采设备运入工作面。

即将轨道用锚杆固定在底板上,或把轨道架在棚梁上,安装单轨吊车。

这种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但装设顶板轨道比较麻烦,在国外较多使用。

4、综采面的安装顺序

综采面设备的安装顺序可分为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

(1)前进式安装,系指支架的安装顺序与运送方向一致,支架的运输路线始终在安装好的支架的掩护下,支架运进时要架尾超前,便于调向入位。

前进式安装可采用分段扩面铺轨道、分段安装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边扩面、边铺道、边安装的方式。

(2)后退式安装,一般开切眼一次括好,并铺好轨道,或者直接在底板拖运,然后由里向外倒退式安装支架,支架安装完毕再铺设工作面输送机,最后安装采煤机。

这种安装方式用于顶板条件好,安装时间短的轻型支架。

无论是前进式还是后退式安装都应当注意:

①根据转载机和胶带输送机的中心位置确定出工作面输送机头的位置;

②根据机头位置确定排头支架的中心位置,进而预先测量出每架支架的精确中心点,保证支架定位准确,便于支架和运输机槽准确连接;

支架入位后,要立即装好前探梁和各阀组、管路与乳化液泵站接通,升柱支护顶板。

第4节综采面质量管理

综采工作面是机械化煤矿生产的心脏,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健康,综采面质量工程管理分十项内容即:

1、质量管理工作

1、有健全的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分析和处理责任制,并有记录资料。

2、坚持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规程兑现及工作面开工准入评价。

3、开展工作面地质预报工作,每月至少有一次预报,并有材料向有关部门报告。

4、有合格的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

(1)作业规程能够贯彻有关的技术政策和先进技术,并能结合实际指导现场工作。

(2)从编制、审批、到贯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由矿总工组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复查,并留有复查意见记录。

(3)作业规程中支护设计根据矿压观测、地质资料、顶板控制专家系统进行科学计算,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有科学依据。

(4)工作面有初次放顶、停采、过地质构造切眼安装和撤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5、所有支护器材有基础台帐,对规格型号、供货渠道、数量及合格证等均有记录。

2、顶板管理

1、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

2、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

支架顶梁接顶严实。

3、机道梁端至工作面煤壁冒落高度≤300㎜。

4、不准随意留顶煤(长度≥15m,厚度≥0.2m)开采,若必须留顶煤、托夹矸开采时,有批准的专项措施。

三、工作面支护

1、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每个支架前后立柱安设压力表(掩护式支架立柱和平衡千斤有表显示)。

2、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最大仰角小于7°。

3、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中心距按作业规程要求,偏差不超过±100㎜。

4、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差(≤顶梁侧护板高度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

4、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

1、工作面上下机头处必须坚持使用好4对8梁支护,支柱初撑力:

Ф100≥90KN(11.5MPa)。

有现场检查手段,要使用端头支架或其他有效支护形式,在作业规程中说明。

2、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钢梁,距煤壁≥20m范围内支设双排柱,有支护说明牌板,并有防倒、防坠装置。

防倒装置采用刚性连接,连接高度不小于支护高度的二分之一,防坠装置采用刚性连接,钢梁和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