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128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交通信号灯监理实施细则加强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2交通信号控制机,应满足如下的功能要求。

4.2.1相位配时管理

交通信号控制机应至少提供16种相位状态,每个相位状态至少可以设置16种配时案。

信号机至少支持48路信号灯色输出。

须提供对配时案进行现场编辑的能力,可以对每一步的步长进行配置,也可以只对可调节步步长进行编辑。

须提供通过上位机(系统中央或外线设备)进行控制状态和控制案编辑并下载至信号机的能力,投标人必须随设备提供安装于外线设备的控制案编辑及通信下载软件。

4.2.2绿冲突检测应提供所有可能发生的绿冲突进行检测的功能,可对希望检测的率冲突项目进行编辑,并可分别启动“机动车-机动车”或: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绿冲突检测功能。

4.2.3闪光控制

交叉路口的一个向车行黄灯和另一个向的黄灯交替山动,闪动频率为1次/秒。

设备故

障时,信号机将自动进入黄闪状态;

机器维修时根据需要也可人为地设置机器进入此状态。

也可提供黄闪控制时段表,根据设置的时间段执行路口信号黄闪控制。

4.2.4灭灯控制

支持所有灯色均熄灭的控制功能。

可以通过灭灯时间段设置实现。

也可以接受中央系统的灭灯启动/解除指令。

4.2.5手动控制

人工现场步进控制的模式,信号机须提供人工现场步进信号控制手柄(或开关)及相应的进入和退出手动控制模式的开关(软件或硬件的开关)

进入及退出手动控制模式,信号机应可以把相应的状态信息上报系统中央;

退出手动控制模式时,信号机要求可以恢复到进入退出手动控制模式前控制级的信号控制模式。

4.2.6多时段控制

支持节假日、平日两种日期类型,并启动识别一至五为平日,六日为节假日。

提供假日表,可以将平日日期人为设置为节假日,至少可以设置20个日期单元。

提供非假日表,可以将节假日日期认为设置为平日,至少可以设置20个日期单元

分别为节假日和平日提供时段日计划表,不少于24个时段,每个时段可以任意选择256中预案之一,也可以选择“黄闪/灭灯”特殊控制模式。

4.2.7半感应控制

针对于主干道与支线向交的路口,控制及应支持半感应控制功能。

信号机控制策略必须可以实现单位感应绿灯延长控制效果。

针对于交通需求不高的小型路,控制及应支持全感应控制功能。

信号机控制策略必须事先实现单位感应绿灯延长控制效果。

4.2.9行人感应控制针对于行人过街信号路口,应支持行人按钮感应控制功能。

4.2.10无电缆线控制无电缆线协调控制的功能。

支持检测器数据的接入,在无电缆线控统一期待条件下,支持绿信比的优化。

4.2.11自适应控制可使用于各种复杂平交路口、复杂交通流特征的信号控制。

通过对路口合理布置车辆检测器,识别交通状态,动态决策期、绿信比参数。

4.2.12相位差协调控制

控制机具备运行区域协调控制的功能。

在该控制模式下,当出现设备故障、通信故障及其他故障时,信号机须能够进行故障降级控制,通信回复后也能恢复到原控制模式。

4.2.13变相位控制模式控制机应支持通过时段设置实现相序、相数变化的变结构控制功能。

控制机还应支持根据实测的交通数据实现相序、相数变化的变结构控制功能。

4.2.14交通拥挤度发布

信号机应能接受中央系统下达的项邻路口、路段交通拥挤度信息,并通过可变诱导装置向交通参与者实时发布,起到均衡分布交通流的控制目的。

4.3通信接口要求

信号机应是路口交通数据通信的信息节点。

IP地址的应用软

信号机应提供RJ-45标准接口,支持局域网式接入系统,提供设置件工具。

信号机含应支持无线公网(如GPRS、CDMA等)接入系统的能力,及可选的通信模块。

4.3.2外设接口信号机应提供足够的数据外设接入的能力,如各入口向的战术/战略/队列车辆检测器、

倒计时器等。

4.3.3诱导接口

信号机应能提供路口动态诱导标志的数据接口,中央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信号机链路向路口动态诱导标志发布交通状态信息。

4.3.4I/O接口

信号机应能提供行人按钮等I/O设备。

4.4人机交互要求

4.4.1参数配置及操作

控制机应提清晰的显示屏及视窗风格的中文菜单式界面,显示屏应具有备自动关屏保护和自动唤醒能力。

应提供人性化的操作键盘,便操作。

应提供现场外接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接口及相应的接口软件。

4.4.2工作状态指示

信号机控制面板必须具备控制模式、联机状况、车辆检测器联机状况及设备部故障信息指示灯,便于操作人员判断设备的工作情况。

信号机的部件、每一板卡均须配备工作状态指示灯。

4.5.1总从式热跟踪备份

信号机应当具备主控板及降级控制板(分控板)共同运行保障服务的机制,以防止当主控制板故障而导致的控制失调。

主控板发生故障,或进入维修状态时,降级控制板应自动获得控制权,平滑接续主控板的控制案,运行降级控制模式。

平滑过度应当跟踪到步伐及步伐执行时间。

4.5.2有效的防雷措施

信号机电源输入端及灯控信号输出必须配备避雷装置或采取避雷措施。

电源输入端配

置的防雷器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标称工作电压Un

单相220V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

385V

标称放电电流In

20kA(8/20μs)

最大放电电流Imax

40kA(8/20μs)

保护水平Up(8/20μs)

1000V

负载能力Ir

32A(rms)

相应时间

25ns

信号机必须配备具备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总开关,开关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应

满足380V,20A的最低容量要求

信号机必须配备独立、具备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灯具驱动输出回路开关,开关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应满足380V20A的最低容量要求。

信号机还应配备控制电源开关,以对控制部件如主控板及面板的电源输入进行控制。

4.5.3接线及安全措施强电接线部与弱电接线部应物理分离,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灯控信号组输出端的接线端子应符合220V5A的最低容量要求。

接线端子排应牢固固定于信号机柜或机架上;

在进行接、拆信号线等正常操作时,接线端子排不应有松动现象。

信号输出端子应采用竖排结构压线式接线端子、接插件端子等可靠式连接,在连接完毕后,导线不应有松动现象,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不能无故松开。

灯具驱动输出回路中应安装快速熔断器,以便在短路时保护灯控器件。

4.5.4外接发电安全措施

信号机应配置备(如:

发电机)接入插座、防护装置及指示灯。

公用电网有电时,发电机接入无效;

公用电网停电时,发电机可接入供电,自动切断公用电网链路,避免发生反馈意外;

公用电网来电时,自动切断发电机供电链路。

4.5.5故障降级及平滑过渡功能控制机应提供故障检测及降级控制的功能。

如,高级控制模式中检测器发生故障,可以逐步降级为定时控制。

4.5.6箱门开启报警

信号机应提供箱门开启报警信号,并及时上报中央系统。

4.6电气性能及其他要求

信号控制机,至少满足以下的性能要求。

信号机设备型式试验(检验)以及出厂检验所需要进行的试验(检验)项目、试验(检验)所采用的检验规则、试验法以及设备性能指标等等必须符合《GA/T47-2002道路信号控制机》的相应要求。

整机电压输入围:

AC(220±

20%)V,(5±

02)HZ;

整机耗电:

不大于40W(不含信号灯耗能)。

信号机结构性能所涉及的项目容要求,以《GA/T47-2002道路信号控制机》标准中“物理结构性能”要求为准,信号机必须满足其相应的规要求。

信号机文字、图形及标志符号要求所涉及的项目容要求,以《GA/T47-2002道路信号控制机》标准中“文字、图形及标志符号要求”为准,信号机必须满足其相应的规要求。

5.信号灯排列顺序

机动车信号灯和向指示信号灯排列顺序

机动车信号灯和向指示信号灯各种排列顺序、说明和图示见下表

机动车信号灯和向指示信号灯排列顺序、说明和图示

序号

排列顺序

说明

1

竖向安装,从上向下应为

红、黄、绿

用于两相位的相位设置式

2

横向安装,由左至右应为

3

竖向安装,分为三组。

左转向指示信号灯的绿灯亮,机

左边一组为左转向指示

动车信号灯的红灯亮,右转向指

信号灯,从上向下应为

示信号灯的红灯亮表示:

左转向

红、黄、绿;

可通行,直行和右转禁行;

中间一组为机动车信号

左转向指示信号灯的红灯亮,机

灯,从上向下应为红、黄、

动车信号灯的绿灯亮,右转向指

绿;

直行向

右边一组为右转向指示

可通行,左转和右转禁行;

向指示信号灯中绿色发光单元不

得与机动车信号灯中绿色发光单元同亮;

允左转向指示信号灯中所有发光单元均都不亮,此时相当于5;

允右转向指示信号灯中所有发光单元均都不亮,此时相当于4;

允左转和右转向指示信号灯中所有发光单元均都不亮,此时相当于1

4

竖向安装,分为两组,左

边一组为左转向指示信号灯,从上向下应为红、黄、绿,右边一组为机动车信号灯,从上向下应为红、黄、绿

左转向指示信号灯的绿灯亮,机动车信号灯中红灯亮表示:

左转向可通行,直行禁行,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左转向指示信号灯的红灯亮,机动车信号灯的绿灯亮表示直行和右转向可通行,左转禁行;

向指示信号灯中绿色发光单元不得与机动车信号灯中绿色发光单元同亮;

允左转向指示信号灯中所有发光

单元均都不亮,此时相当于1

5

用于需要单独控制右转的路口;

边一组为机动车信号灯,

从上向下应为红、黄、绿,

得与机动车信号灯中绿色发光单

元同亮;

允右转向指示信号灯中所有发光

6

采用左、直、右三组向指

若夜间或其它时段采用两相位的

示信号灯,竖向安装,信

相位设置式时,不宜采用此种排

号灯排列顺序由上向下

应为红、黄、绿

列顺序

7

采用左、直、右三组向指示信号灯,横向安装,信号灯排列顺序由左至右应为红、黄、绿

6.非机动车信号灯的灯色排列顺序

6.1不需要单独控制左转非机动车交通流时,竖向安装,信号灯灯色排列顺序由上向下应为红、黄、绿。

6.2需要单独控制左转非机动车交通流时,竖向安装,分为两组。

左边一组为左转非机动车信号登,由上向下应为红、黄、绿;

右边一组为非机动车信号灯,由上向下应为红、黄、绿。

6.3人行横道信号灯的灯色排列顺序人行横道信号灯应采用竖向安装。

信号灯灯色排列顺序应为上红、下绿。

7信号灯安装数量和位置

7.1基本原则

7.1.1对应于路口某进口,可根据需要安装一个或多个信号灯组。

注:

信号灯组指用于指导路口某进口所有机动车交通流通行的信号灯的最小集合。

7.1.2信号灯可安装在出口左侧、出口上、出口右侧、进口左侧、进口上和进口右侧。

若只安装一个信号灯组,应安装在出口处。

7.1.3至少有一个信号灯组的安装位置能确保,在该信号灯组所指示的车道上的驾驶人,位于表4规定的围时均能清晰观察到信号灯。

若不能确保驾驶人在该围能清晰观察到信号灯显示状态时,应设置相应的警告标志。

交叉口视距要求

道路设计车速

(km/h)

30

40

50

60

70

80

距停车线

最小距离(m)

65

85

110

140

165

7.1.4悬臂式机动车灯杆的基础位置(尤其悬臂背后)应尽量远离电力浅沟、窨井等,同时与路灯杆、电杆、行道树等相协调。

(二)信号机机箱的安装规信号机机箱安装在信号机机箱基础上,使其固定牢固可靠。

引入到信号机机箱的线缆

1.电源线:

避免和路灯等不干净的电源并在一起,尽量使用独立的净化电源。

可以考虑使用稳压器。

引入电源一般是由甲来提供。

2.线圈引线:

环形线圈馈线引入到信号机机箱。

3.主机柜接线施工:

3.1把接地镀锌扁钢通过铜辫子(两端需压接铜线鼻子)连接到主机柜接地螺栓上。

3.2从附近固定电源处取单相带接地交流220V50Hz电源通过电源线护套线引入主机柜,按主机柜端子接线图接在相应端子上。

要求附近固定电源需为主机柜提供单相2kw稳定电源功率,在附近固定电源处宜安装独立2p10A空气开关和电度表。

如需从信号机取电,必须把空气开关固定安装在信号机,空气开关对电源控制必须与信号机的独立开关级别相同,且其上级自动开关的脱扣电流必须大于等于空气开关脱扣电流与信号机额定电流的和。

所有安装及接线操作均需在晴天、断电条件下进行。

3.3主机柜端电缆需焊接BNC接头或莲花头,应采用优质BNC接头或莲花头和焊锡丝。

要求电缆头处理整洁,缆芯预先挂锡,接头预先挂锡,焊接时焊接牢固,焊接处整洁。

3.4主机柜端电缆安装避雷装置要求:

为了避免雷雨天气产生的感应雷电或邻近

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等对信号灯主机造成的潜在影响和破坏,要求施工单位除做好主机柜机壳接地外还要做好信号灯信号的外隔离工作。

具体法是利用可靠的避雷装置模块对每条与前端信号灯相连的信号线路隔离,并对每个避雷装置模块的接地引线做可靠的接地处理。

应把避雷装置模块放在主机柜的安全位置,并加以固定。

3.5用万用表分别把各控制电缆的功能及向校验准确并做好标记,格按主机柜接线端子图分别把已经校验准确的各控制电缆线接到相应端子上。

用万用表分别把从信号机引入的各信号灯控制线缆校验准确并做好标记,格按主机柜接线端子图和向及车道的对应原则分别把已经校验准确的各信号灯控制线缆接到相应端子上。

4.通电检查:

4.1分别接通信号机机箱主电源开关。

4.2分别观察各信号灯及数显显示情况,在正常日光照射下,图像显示稳定,不会出现非信号机或安装调试原因产生的故障。

4.3信号机机箱柜收工处理:

关掉信号机机箱主电源开关,关闭信号机机箱门,先用信号机机箱钥匙锁住信号机机箱门,关闭护锁器。

接线施工完毕后必须及时把线头、包装废弃物等按当地政策法规妥善处理。

(三)信号灯安装施工

1.前端组件主要指信号灯组件(单元)。

2.在立杆施工结束后,才可进行前端组件安装施工。

前端组件安装施工前需要做以下工作:

3.预备施工车辆,需要准备可升高6.5m以上的升降车。

4.预备专用工具和材料,如扳手、水平尺、钢丝绳、大绳、镀锌铁线(8#线)等。

5.信号灯组件的检查:

各部件是否齐全、是否紧固、部接线情况。

6.预备并检查前端组件安装用的配件,如U型环、螺母、弹垫、平垫。

7.前端组件安装施工:

8.其他组件的安装:

需把各组件安装在横臂或直杆出线上,用U型环把组件托盘

固定在横臂上并使信号灯组件托盘保持水平。

(四)系统安装调试

1.设备安装前准备工作

1.1首先必须熟悉设备如:

监测器、主机等的安装法;

1.2熟悉从设备由施工现场仓库运到安装现场开始,直到设备调试、系统调试、系统联调、试运行的全过程。

2.安装工程的主要容

2.1设备到安装地点;

2.2设备开箱,检测外观,清理附件和工具;

2.3确定安装位置,验收预埋件,清理现场;

2.4设备就位固定、整理;

2.5设备联接、调整、自身检测。

3.调试工程的主要工作容

3.1熟悉设备与仪器仪表的功能和操作法;

3.2清查、检验仪器仪表,清理所需附件和工具;

3.3联接设备与仪器仪表,进行功能或指标测试;

3.4分析数据结果,确认设备工作状态;

3.5设备调整,整个系统试运行中检测。

4.验收和移交的主要工作容

4.1清点、移交技术文件与资料;

4.2清点、移交设备;

4.3确认系统检测和试运行结果;

4.4办理竣工移交手续。

5.系统安装前,应对图纸、现场情况、材料设备的到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具备条件时才可施工,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并做好记录。

(5)接线施工

1.通用接线规

2.接线施工包括两部分:

前端接线施工和机箱接线施工。

3.基本必备工具:

斜口钳、拨线钳、壁纸刀、验电笔、万用表、100W电烙铁、电源插排。

4.接线施工工序:

局部穿线、做头、接线、标记、检验。

5.接线施工工艺要求:

符合《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GBT/T50312-2000)》。

6.前端接线施工:

7.从横臂杆杆头分别向各信号灯出线穿一组线,每组线由14芯控制电缆线组

成,不准有接头,需在杆头处分别与相应预留线汇头,汇头处需做好绝缘、防水、防潮、抗老化等保护措施。

8.横臂杆固定信号灯处的出线引出的线路需穿金属蛇皮管类的保护设施进防

护罩,倒计时屏引线也需穿金属蛇皮管类的保护设施由防护罩另一进线进防

护罩。

金属蛇皮管应采用带塑料皮保护的金属蛇皮管。

蛇皮管与防护罩交接处应做好防尘密封保护。

横臂杆上所有外置线路都应处于蛇皮管保护之下。

9.检查防护罩盖是否扣紧、横臂杆杆头是否安装堵头并用螺丝固定、立杆杆顶是否安装保护帽并用螺丝固定。

(六)路口管道施工路口管道施工必须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规》和《市政工程施工规》;

同时

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开挖管沟应保证管道顶面与路面的净高不小于0.5米,在条件允的情况下,须在管顶上敷设一层九五砖或碎混凝土保护层,以保证车辆碾过不会破坏管道;

2.开挖管道沟后要对管道基础进行压实处理,以防管道埋设后,受路面车辆碾路基下沉使管道变形

3.管道上的回填土必须每15CM分层夯实,最后路面恢复;

4.管道通入检修井的管口应伸出井壁3~5CM,同时管口要除去各种毛刺;

5.敷设管道线之前应先清刷管;

6.管口与电缆间应衬垫铅皮,铅皮应包在管口上;

在管道敷设在管沟前应预先穿入一根引线用的镀锌铁丝。

7.立杆基础施工

8.路口立杆基础必须遵守《钢筋混凝土施工规》;

9.必须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基础定位;

10.基础的钢筋笼应临时固定,同时确保钢筋笼的基础顶板平面保持水平,法是

用水平尺在基础顶板垂直两个向测量,确保水平气泡居中;

11.基础混凝土浇捣必须密实,确保混凝土没有空鼓;

12.施工时要在预埋管口预先用塑料纸或其它材料封口,以防止混凝土浇捣时混

凝土漏入预埋管中,造成预埋管堵塞;

13.基础浇捣后,基础面必须要高于地平面2MM;

14.混凝土必须要养护一段时间,以确保混凝土能达到一定的安装强度。

(七)立杆构件吊装

1.钢杆的吊装应符合《钢结构施工规》的规定;

2.在杆吊装之前必须在结构件预穿一根镀锌铁丝。

3.在吊装完后应在垂直的两个向用线垂检查立杆与地面的垂直度。

4.在钢杆吊装完后应对在吊装过程中防腐层被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修补后不应有色差。

(八)供电与接地

1.系统的供电电源应采用220V、50Hz的单相交流电源,并应配置专门的配电回路。

当电压波动超出5%~-10%围时,应设稳压电源装置。

稳压装置的标称功率不得小于系统使用功率的1.5倍。

2.所有设备集中统一供电;

必须设置专用电源开关、熔断器和稳压等保护装置。

3.系统采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

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

防雷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

(九)布线施工

管配线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穿放电缆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粉;

3.进入管的电缆应保持平直,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防鼠等处理措施;

4.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5.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6.电源线、电缆、对绞电缆等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7.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

8.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

9.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宜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10.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二、施工要求

1.设备、数量、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随机资料应齐全。

2.基础位置、尺寸、预埋件及预留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必须牢固、垂直、平稳,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防潮性要求。

4.检测线圈的尺寸、规格、中心距、平行度、线圈电感量和绝缘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5.检测线圈的线槽应均匀、平直、干燥、清洁。

线槽的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线圈放入线槽后,加入的填充材料应能与路面材料很好结合,以保持平滑与美观。

7.机箱配线应整齐、美观、无假焊。

设备箱体及配线应符合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与验收规》的要求。

8.设备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