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1377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Word格式.docx

年最高气温C

+40

年最低气温C

-25

日平均气温C

≤30

海拔高度m

2000m

平均相对湿度%

48

地震烈度

8级

污秽等级

IV级

2供货范围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表2规定:

表2 供货范围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无线测温传感器

399

变压器、电缆使用

2

架空线无线测温传感器

60

组网传输

3

无线接收终端

9

必要时配数据中继器

4

电脑端及手机端授权软件

使用终端数量不限

5

电气火灾后台监测系统

安装于封闭式开闭所,10kV出线9条

6

监控工作站

联想\HP\戴尔

3遵循的标准、规范

3.1文件出版时,所有标准、规范都以其最新有效版本和原始语言为准。

3.2其它未列出的与本产品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3.3本文件指定电气智能监测系统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GB/T2423.2-20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GB/T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ab:

恒定湿热方法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c:

振动(正弦)

GB/T2424.7-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和B(带负载)用温度试验箱的测量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7261-20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14598.26-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

电磁兼容要求

GB/T14598.27-201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

产品安全要求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201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25095-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GB/T25480-201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GB/T35697-2017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DL/T393-2010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1430-2015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NB/T42086-2016无线测温装置技术要求

Q/GDW24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Q/GDW244-2010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其它未注明质量标准仍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制造、验收。

4技术要求

4.1外观与结构要求

1)整机结构不得有松动变形及其它影响使用、操作的缺陷,外壳应平整,无明显变形,表面无裂纹、划痕及污渍。

2)设备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加工缺陷及锈蚀。

3)外表涂敷、电镀层应牢固均匀、光洁,不应有脱皮锈蚀。

4)面板应正确、清晰,光电指示正常。

面板、机壳、铭牌标志等外观颜色、结构型式应保持相互协调,必要时还应尽可能考虑系统设备联机配套的整体一致性。

5)监测单元应有金属机箱保护,机箱开启灵活、匹配紧密,箱内无灰尘、杂物。

6)机箱应采取必要的防静电及电磁辐射干扰的防护措施,机箱的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7)机箱表面不应有机械损伤、划痕、裂缝、变形,表面经防锈处理,表面涂镀应均匀,无脱落或磨损。

8)各底板、挡板、零部件固定牢固,无毛刺,螺栓平整,键盘、按钮等控制部件应灵活,面板的显示和标志应清楚。

9)电气线路连结牢固,走向合理,各连接卡套贴有标记,各焊接点裸露部份套有热缩管,电源进线贴有强电标志;

各管路按设计规格装配,连结牢固,管路走向横直、美观。

10)外露部件、接线板及固定件无松动、破损、锈蚀现象。

4.2功能要求

1)监测系统应具有实时监测、无线传输功能。

2)系统应具有报警输出功能,采购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预警、报警监测值,可按照时间或线路对告警信息进行查询,包括告警终端的注册编号、ID号、温度、告警状态。

3)系统应具有数据保存、数据输出、数据显示功能,可进行数据导出,信息存储容量满足现场需要,必要时供货商应提供容量扩展功能。

4)系统应具有通信接口,其通讯方式的抗干扰性,应满足GB/T17626、GB/T14598等规程要求。

5)系统宜实现功能模块化、硬件小型化、标准化设计,便于现场安装及维护,不能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

6)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应采用阻燃、防腐、防潮等设计。

壳体设计应保证在额定的使用条件下不产生任何危险,材料应由抗老化、抗变形、抗腐蚀、防紫外线的阻燃、耐高温、环保绝缘体材料组成。

7)系统的高、低温试验、老化性能等应满足GB/T2423的规定。

8)系统硬件应尽可能选用高品级的元器件,以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装置整体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低于10000h;

装置使用寿命应不少于10年。

9)系统适用变电所电接点,如母线、隔离开关、变压器等所有电气接点的监测,包括高电压、强电、强磁场等。

10)无线测温传感器及无线接收终端数量应能满足变电所现场电气接点安全隐患智能在线监测的要求,能实现实时监测数据曲线画面、历史监测数据曲线画面、实时/历史报警记录画面等,方便监测人员的各种统计工作。

11)无线测温传感器、无线接收终端均由供货商提供,安装位置、安装数量及电源、信号等线路路径均由供货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4.3绝缘性能

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电气安全性能并具备防误操作等性能,其绝缘电阻、介质强度、冲击电压应满足GB/T7261的规定。

1)介电强度应满足:

额定绝缘电压≤63V,施加500V(1min,不击穿);

额定绝缘电压>63V,施加2kV(1min,不击穿)。

2)绝缘电阻基准条件下应≥100MΩ,经湿热试验恢复1~2h后,绝缘电阻应≥10MΩ。

4.4环境性能

1)环境变化影响:

在正常工作大气条件下,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1、GB/T2423.2规定的低温、高温试验。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性能应符合规定。

2)耐湿热性能:

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3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

测量各导电回路对外露非带电部位及外壳之间、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MΩ,具体要求见下表3。

表3环境变化

项目

温度

相对湿度

要求

工作低温(接收及显示管理单元)

-20℃±

2℃

5%~95%

正常工作

工作低温(无线测温传感器)

-40℃±

工作高温(接收及显示管理单元)

55℃±

工作高温(无线测温传感器)

85℃±

恒定湿热

40℃±

4.5机械性能

1)振动响应能力:

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10规定的通用工业设备振动响应试验。

2)振动耐久能力:

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10规定的通用工业设备振动耐久试验。

试验后,不应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环境损坏现象。

3)抗运输自由跌落能力:

装置应符合GB/T25480中规定的要求。

4.6电磁兼容

静电放电抗扰度、辐射电磁场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等试验应按规程规定方法进行,且满足下表4要求。

表4电磁兼容试验参数

等级

试验值

试验回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8kV,接触放电及15kV,空气放电

外壳,RS485通信接口

试验时装置无损坏、无死机。

试验后装置数据准确,无突变,通信正常,工作正常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30V/m(1.4GHz~2GHz)

整机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2.0kV(耦合夹耦合)

RS485通信线

4.0kV

电源回路、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浪涌抗扰度试验

4.0kV(共模)、2.0kV(差模)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10V/m(调剂)

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100A/m稳态、1000A/m瞬态

4.7其他要求

1)无线温度传感器体积不大于23mm*23mm*10mm.便于安装;

为避免传感器混淆,每支温度传感器具备识别方法(二维码、打印码等方式均可)具有唯一性。

2)产品具备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

3)产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不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提供相应证书。

4)监测系统包括安全状态在线检测,故障诊断,数据分析,控制功能,以及温度监测、各项参数设置、温度信息的远程获取、综合查询分析、温度变化曲线以及温度预测告警、事件记录,报表输出打印分享功能等。

5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

5.1无线测温传感器

表5传感器技术参数

工作环境

-45~125℃,<

95%RH

工作频段

433MHz(中心频点)

发射功率

≤10dbm

通讯速率

5kbps(可调)

传输距离

≥500m(空旷),柜内≥45m

监测方式

直接接触式(不含红外感温元件)进口测温芯片

监测范围

-45~+125℃

测量精度

±

0.2℃(提供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部门的校准报告)

测量间隔

5S

发送间隔

5~100S(温度越高或突变,发送间隔越短)

休眠功耗

<

3.0uA

发射功耗

15mA

供电方式

电磁能量收集(具有相关技术专利投标人优先)

启动电流

电流≤3A

使用寿命

10年

防护等级

IP68

阻燃等级

V0

安装方式

捆绑式固定

安装位置

需可安全装配在户外输电线路、户外变压器、断路器动触头、电缆接头、母联等关键节点位置

1)无线测温温度传感器要求无线、无源,不得使用电池、有源或主动式能量传输技术;

传感器采用无源无线方式,即电磁能量收集供电方式工作,启动电流≤3A;

无线数据加密传输。

2)根据现场环境,传感器必须能安装使用于户外输电线路、户外变压器、断路器动触头、电缆接头、母联等关键节点位置,不能有天线和引线,避免设备运行产生尖端放电。

3)考虑到现场户外环境,传感器外壳必须防水、防尘,防护等级要求必须达到IP68(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4)传感器两次监测的时间间隔不大于100S;

传感器的数据发送间隔可根据温度条件智能变化,温度越高或者变化越快发送间隔越短。

5)传感器应为一体化结构,便于安装,并能与取电对象可靠配装,且安装后电气接点与各设备之间电气安全距离不受影响,不得在变电所设备导线的电接点、线夹连接处等部位开孔,不能影响变电所绝缘配合(如动热稳定性、温升性能、绝缘安全距离等绝缘性能),安装不存在角度对准问题。

6)各传感器在传输无线信号时,互相之间不得发生干扰,各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应满足电磁兼容的规定,应具有权威部门出具的EMC检测证书。

7)整个传感器金属性接触只能在电气接点处。

传感器与导体接触的监测元件采用面接触或点接触形式均可。

供货商应根据现场设备运行状况提供合理、有效的传感器紧固方案,但不得造成任何可能的绝缘性故障、悬浮放电故障等。

严禁采用在导体上或绝缘结构上打孔的方式进行传感器固定。

8)在正常的工况下,产品包括安装所使用的材料不得出现自燃、爆炸、严重变形、部件脱落等现象,产品外壳及安装辅料应使用阻燃材料,等级为V0(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9)对于感应取电方式的传感器,应能承受导线最大允许工作电流而无干扰、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5.2无线接收终端

表6无线接收终端技术参数

-45~85℃,<

AC220V或DC220V

整机功耗

3W

RF工作频段

433MHz

RF接收灵敏度

-110dbm

RF传输距离

<500m(空旷)

传感器采集点数

≥240(80组)

显示方式

LCD

监测数据变化曲线

2小时

数据报警

有,报警值可设置

声光报警及输出

有,智能报警干接点端口

本地温、湿度

有,可配置

壁挂式、嵌入式、导轨式

通讯协议

标准Modbus,IEC61850

通讯方式

以太网、RS485、光纤、GPRS

配置机型

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知名品牌工控机

AC220V或DC220V,可定制

硬件配置

内存≥8G、硬盘1T以上

显示要求

实时数据、历史曲线、二级超限报警设置、一次图、工程分组、浏览权限设置、数据导出

报警功能

具有告警短信通知功能

通讯功能

串口、以太网口、modbus协议、IEC61850协议

可访问性

可通过浏览器和手机APP访问

数据容量

可接入不少于60000只无线测温传感器,并记录数据

软件系统

SPV2.0系统,BS结构

1)无线接收终端负责在现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无线监测数据,传感器。

2)至无线接收终端采用433MHz无线传输,无线接收终端至后台通信采用RS485。

无线接收终端中信号接收装置与接收器之间的连接所需相关电缆等附件,全部由供货商提供。

3)无线接收终端可稳定接收以自身为圆心,半径500m范围内的传感器信号(空旷)。

接收器应根据现场环境,以安装牢固可靠为原则。

4)无线接收终端的供电方式采用交/直流220V,无线接收终端可通过RF工作频段接收无线测温传感器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将相关信号整理显示于前端屏幕上。

该信号接收装置与接收器之间的连接所需相关电缆等附件,全部由供货商提供。

5)无线接收终端具备监测数据查询、报警、设置等相应的管理功能。

一台无线接收终端应能可靠接收不低于245个无线测温传感器发出的信号。

6)无线接收终端在集中收取覆盖范围内无线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后,应能通过自带的通讯口,将相关信号集中上传到监控单元。

7)安装方式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采用嵌入式盘装或螺丝固定安装等安装方式,安装时采用的安装附件均由供货商免费提供并指导安装。

8)传感器编号与无线接收终端覆盖的位置务必一一对应。

9)监测数据应能通过4G网络上传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测功能。

10)监测软件应能实时显示各电气接点的监测数据。

11)监测软件应能对监测数据越限状态进行报警,并给出具体位置,报警限值可在软件系统中进行配置。

12)监测软件应能保存实时监测数据,形成历史记录以供查询,并具备对相关历史记录的统计整理功能。

13)具备国家级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14)采用7寸知名品牌触摸LCD屏,实时显示温度及温度变化曲线,实现传感器在线校正功能,无线信号强弱提示功能;

内置1t独立存储,具有断电不丢失告警数据功能。

6交货条件

6.1铭牌/标志

每台装置应在机箱的显著部位设置持久明晰的标志或铭牌,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型号、名称;

2)制造厂全称及商标;

3)主要参数;

4)对外端子及接口标识;

5)出厂日期及编号。

6.2包装和运输

1)产品包装、运输和储存符合标准GB/T191-2008的规定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规定,具有长途运输、多次搬运和装卸的坚固包装。

2)包装保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完好无损,并有减振、防冲击的措施。

包装按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加上防潮、防霉、防锈、防腐蚀等保护措施,以保证货物在没有任何损坏和腐蚀的情况下安全运抵合同设备安装现场。

3)产品包装前,供货商负责进行检查清理,不留异物,并保证零件齐全。

所有零部件都有保护措施,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和保管期间发生丢失、损坏、腐蚀,防止杂物进入零部件内。

4)装置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插箱的可动部分应锁紧扎牢,包装应采用环保材料,具有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震等措施,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5)包装箱上应以不易洗刷或脱落的涂料作如下标记:

a.发货厂名、产品型号、名称;

b.收货单位名称、地址;

c.包装箱外形尺寸(长×

宽×

高)及毛重;

d.包装箱外面书写“防潮”“向上”“小心轻放”等字样;

e.包装箱外面应规定叠放层数。

6)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7)供货商在遵守本规范规定的运输、贮存条件下,装置自出厂之日起,至安装不超过一年,如发现装置和配套件非人为损坏,供货商应负责免费维修、更换。

6.3技术文件提交要求

1)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产品包装清单、出厂合格证明书、安装及使用说明书、试验报告等)应完整无缺;

2)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调整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和数据

b.所有附件的全部部件序号的完整资料

c.表示成套装置的结构简图及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d.其它必须的资料和说明

3)试验报告应包括:

型式试验报告及例行试验报告,并需提供以下资料:

a.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部门的测量温度范围的校准报告;

b.省级及以上机构出具的传感器防护等级检定报告;

c.提供国家级机构出具的无线接收终端检验报告;

d.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

e.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提供相应证书。

7检验、测试和验收

7.1到货验收:

到货后由物资供应部门组织使用采购方技术人员与供货商共同进行现场验收,如果质量技术标准达不到要求,予以退货,并终止合同,由此造成的一起损失由供货商承担。

7.2出厂检验:

每台产品出厂前应由制造厂的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包括功能、技术性能试验。

7.3试验

系统的电气性能、电磁兼容性能、气候防护性能、机械性能应符合GB/T25095、Q/GDW242和Q/GDW244的要求。

产品出厂前,由生产方参照GB/T2423、GB/T17626、GB4208、GB/T6587等规范,开展:

测温范围、常温试验、低温试验、高温试验、启动电流测试、通讯距离测试、大电流测试、高压110kV试验、绝缘测试等项目。

其试验方法及标准应满足规范中规定的数值。

具体见下表:

表7 检测项目

检验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抽检试验

交接试验

结构和外观检查

基本功能检验

监测性能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

介质强度试验

冲击电压试验

7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8

低温试验

高温试验

10

恒定湿热试验

11

温度变化试验

12

防尘试验

13

防水试验

14

连续通电试验

15

通信方式试验

*

16

传感器专项试验

验收试验:

产品抵达现场投产验收时,采购方应按验收规程对供货商提供的产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试验,包括外观及结构检查、启动电流、主要功能和技术性能检查。

现场进行监测数据试验时,无线接收终端、监控单元及现场实际测试数据应在误差范围内。

8售后服务

8.1供货商需委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免费进行现场服务和技术培训,保证所提供的产品正常安装,安全正常投运。

8.2现场服务人员的任务主要包括货物的催交、开箱检验、质量问题的处理、指导安装和调试、参加试运行和性能验收试验。

8.3现场服务人员应处理现场出现的一切技术和商务问题。

如现场发生质量问题,现场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解决。

8.4设计联络的具体计划、时间、地点和内容由供需双方商定。

8.5进入现场按提供的时间、地点到现场协助调试工作,以防现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8.6出现一般使用问题提供电话资询。

8.7产品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供货商在接到采购方通知后,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通过远程诊断、电话或Internet网上进行技术咨询。

8.8设备调试时,供货商委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服务,负责指导安装、设备质量问题、现场调试、参加试运行和性能测试及其他配合工作。

8.9设备投入运行后,供货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