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144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含答案I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4.《太史公自序》载: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5.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域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6.“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诸侯国的控制 

B.为长期统治奠定基础

C.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7.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

”这一建议在汉武帝时得到实施,即

A.分封制 

B.推恩令C.节度使制 

D.郡国并行制

8.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

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

9.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0.“王沔,字楚望,齐州人。

……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11.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

“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3.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

结果弘瞻被革去亲王,降为贝勒,解除一切官职,永远停用,32岁抑郁而终。

这则故事反映的本质是

A.宫廷内部的森严等级B.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D.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

14.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5.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16.梭伦在雅典推行以财产多寡为依据划分等级的改革。

根据财产的多寡,公民享受不同的权利。

这项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主要是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C.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D.从根本上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7.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下面一幅漫画,并提出一个问题:

“看了这幅图片后,你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会得出一个怎样的评价?

”你的答案应该是

A.雅典民主制度充分打击了民主的敌人

B.雅典民主制度对贵族而言意味着专政

C.雅典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

D.雅典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弊端

18.“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9.“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

C.自然法D.万民法

20.罗马法不仅是维系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而且影响深远,它

①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③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2.某同学撰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从“枢密院”到“内阁”——论行政权的转

移》,由此推知他研究的可能是

A.宋朝 

B.元朝 

C.英国 

D.美国

23.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

“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

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

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

”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

A.社会地位较低 

B.权力受内阁制约

C.受多方面监督 

D.不掌握国家实权

24.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

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2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改变了下议院由保守派独占的状态:

旧有地主及旧有南部

城市金融资产阶级的势力受到打击;

增加了中北部城市(如曼彻斯特、利物浦)工商

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机会。

这次改革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光荣革命”的成功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6.华盛顿曾说:

“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

……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

”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

A.议会改革 

B.宪法修正案

C.两党竞选 

D.扩大国会的权力

27.2013年9月中下旬,美国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屡次提出议案,力图阻挠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导致10月份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

在这种情形下,奥巴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可能是

A.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大选 

B.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C.下令共和党为非法政党予以取缔 

D.继续游说、妥协直至两院均通过改革议案

28.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

“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

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

29.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美国政府对

此表示支持。

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

数月后,联

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

美国国旗代

表的权利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

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30.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_和众议院组成。

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美国这种固定名额与按人口比例名额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调和

A.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B.东方与西方的矛盾

C.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1.列宁曾说俾斯麦“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自己的方式”是

A.封建改革 

B.民主改革 

C.王朝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

32.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

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

时说:

“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

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

……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

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

”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

A.赞赏,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B.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

C.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

33.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

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是封建专制帝国 

B.德意志帝国是军事帝国

C.德意志帝国名为立宪,实为专制 

D.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较大

34.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大都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国家元首的共同点是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有权解散议会

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

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D.有利于巩固共和制

36.英国侵略者说:

“中国的禁烟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这对英国是很有利的,因为这终于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段话表明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借口B.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

C.“夷兵之来,系由禁烟而起”D.战争后强迫清政府惩办林则徐

3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D.外交主权

38.2009年2月12日,中国外交部就法国佳士得公司将要拍卖圆明园兔首铜像和鼠

首铜像一事表态“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

你知道这些文物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

者夺走的吗?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9.《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

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40.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1.下图似见洪水泛滥,比喻太平天国像洪水一样(波及18个省,600多城);

中长茅草,喻指被称为“长毛”的太平军;

岸边尸骨碎离,喻指运动死了很多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毫无可取之处

B.材料观点是站在统治者立场

C.太平军纪律松散

D.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脱离群众

42.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

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

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

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

43.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44.美国某一历史学家曾提出:

“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他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怯弱政府,自是最有利。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5.清朝进士李希圣曾记录:

“……自联军之入城也,时掠取财物,而德兵尤横,……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

……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

”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46.民族主义只有在短暂的时期内变得极为重要,即在民族建构、政府、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受到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危机时,民族主义才显得极为重要。

”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时期是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解放战争后

47.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

“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

C.陈独秀、李大钊 

D.孙中山、黄兴

4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A.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  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法规  D.结束了封建统治秩序

49.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

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

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推翻清朝统治

D.孙中山共和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

50.辛亥革命“打开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

这主要表现在

A.它推翻封建制度的统治

B.它创建民主共和制度

C.它动摇封建制度的根基

D.它确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5分)

51.(13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制度简图

材料二(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

举进士、拔萃,皆中。

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

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新唐书》

材料三(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

……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3分)

(2)根据材料二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后来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52.(12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这是人类智慧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布鲁姆说:

“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兴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

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

(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既加强中央权力,同时又避免专制独裁?

(4分)

班级:

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

O••••••••••••••••••••••密••••••••••••••••••••••O••••••••••••••••••••••封••••••••••••••••••••••O••••••••••••••••••••••线••••••••••••••••••••••O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答卷

成绩:

1、本答卷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题区。

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答题,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