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150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8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集精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可采用小组学习。

1、学生借助字典、词典、注释自学,大体了解诗句。

2、小组汇报。

3、汇报成果:

1)说说古诗大概意思。

2)结合已学过的诗理解本课诗的内容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望王师又一年”对比理解,体会诗人情感。

3)知道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含义。

4、指导感情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积累语言。

(配乐)

二、根据诗意或书上提供的图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诗中的景象。

1、生准备。

2、小组汇报。

3、汇报成果,积累语言。

4、带着自己的想像,诵读诗句,培养语感。

(配乐)

5、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三、布置作业:

(选其一)

1、搜集四位诗人写的其他古诗。

2、搜集有关边塞的古诗。

课后反思:

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用动口、动脑、动手(圈画词句,写眉批旁注等)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诵读古诗的过程培养了语感,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课文。

根据学生实际,扩展学习内容。

一、导入谈话:

二、背诵古诗。

(本课)

三、默写其中的任意一首古诗:

四、拓宽学习内容:

1、将自己收集的古诗在小组中交流。

2、汇报交流诗的含义,理解作者感情。

3、评价:

4、熟读古诗,(积累语言)背诵收集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2、詹天佑

教学要求:

学习本课14个生字及14个新词。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背诵第4自然段。

能够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

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根据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顺着作者的思路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会用“否则”、“赞叹不已”造句。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课题导入,简介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

他自幼酷爱学习。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

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

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后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

1881年,年仅21岁的詹天佑抛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

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在他刚刚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顺利地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

后来,他又设计建成了滦河大桥。

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己初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2、对照生字表自己识字。

3、对于字音不好掌握的字要多读几遍,字形复杂的字要自己想办法记住它。

(三)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

3.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轰动藐视嘲笑勉励

四、造句训练。

1.弄清词义。

(1)“赞叹不已”一词的意思是:

连连称赞,不住地说一些称赞的话。

(2)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练习造句。

谁  

看到怎样的景象就赞叹不已。

听到怎样的情况就赞叹不已。

想到怎样的情景就赞叹不已。

2.让学生用“赞叹不已”造句。

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通读全文,然后用笔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同桌两个同学互相交流,讨论这些画出的难句应如何来读。

3.把通过交流之后能读得流利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4.对于全班集体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来指导。

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詹天佑在主持修筑这条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把最使人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把自己的感想简单在旁边写一写。

2.可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最感动人的是哪些地方,自己写下了什么批注。

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好准备。

教学反思:

《詹天佑》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经典的课文,难点较多,如何较好地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地探索学习,我采用了旧教材新教法,总体的感觉还不错。

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致始终保持不灭。

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效应。

我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

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读课文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课文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及思想内容。

设计思想:

教法:

品析词句法。

本课重在品析跟中心句关系密切的词句,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品析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标点的品味、结构的解悟、情感的体会等等品赏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了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重点指导学生用推敲重点词句、画简图和朗读体会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以学生自学为主。

努力使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学法,使学生在自身的语言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实物投影

一、导入。

投影詹天佑铜像图。

请同学们看投影,当我们坐火车去八达岭,途中路过青龙桥车站时,可以看到一座铜像,这就是詹天佑。

人们为什么要如此来纪念他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

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注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

1、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读课文,想一想?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2、汇报交流:

1)理解各种困难

2)理解“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

3)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起画,也可以单独完成。

4)教师巡导,并指定几个画的比较好的同学拿上给大家参观。

3、小结:

刚才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当小工程师了,如果你长大以后也想象他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打好基础。

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是一个拥有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人)

4、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课文为什么只写了四、五、六自然段。

三、小结:

就这样,詹天佑忍辱负重,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才干,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给予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板书:

回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要读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自豪的感情。

并思考,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这句和课文哪个部分照应?

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和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照应)

四、总结:

1、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詹詹天佑天佑首创的“人”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远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来把课文最后一段来读一遍。

2、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为国为民担风险,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

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热爱祖国的中国心。

五、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六、板书设计:

上课时我与学生共同探讨“示意图”的画法。

既注意认真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又注重适时的点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

在这堂课上,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了。

在讲读第五、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我采用了画一画,演一演的教学方法。

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自读讨论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简笔画画出简单的开凿办法示意图,无须多讲,学生就能明白。

特别是当谈到设计“人”字形线路时,许多孩子上台充当了讲解员,又是比,又是画,通过他们生动的讲解,形象地演示了火车爬上青龙桥的情景……不时,有同学质疑,马上有同学为他解答,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孩子们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经验,学得不亦乐乎。

我认为这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这堂课充满了感情的交流,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个性飞扬!

[复备2詹天佑]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赞颂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找出全文的中心句,理解中心句与全篇课文内容的关系。

围绕中心细读课文,推敲课文的词句。

投影片、录音带、课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词语。

学习课文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

2、介绍詹天佑及京张铁路。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

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

讨论、反馈。

2、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大意。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词语:

杰出

3、这段的后两句和全文是什么关系?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

詹天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 

理解“阻挠”的意思,思考:

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阻挠?

3、理解“要挟”的意思,思考:

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要挟的?

这说明了什么?

4、当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的消息传出,国内国外有什么不同反应?

5、理解“嘲笑”的意思,思考:

他们是怎样嘲笑的?

凭什么嘲笑?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本第2、3题。

学习课文第3段,重点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

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学边做记号的阅读习惯,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才华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教学第4自然段

1、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认真读,你读懂了什么?

2、默读第4自然段,在不懂的地方画一个“?

反馈、交流。

3、出示詹天佑说的话。

讨论“大概”、“差不多”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4、出示詹天佑想的话。

讨论这句话该怎样读?

为什么?

5、朗读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的行动。

三、教学第5、6自然段

1、听课文第5、6自然段的录音。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2 

分册P42第7题

(1)。

交流反馈:

A、哪个是居庸关?

哪个是八达岭?

你是怎样知道的?

B、讨论同学们画的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示意图对不对?

C、观看开凿居庸关隧道的课件。

D、请一位同学讲解他所画开凿八达岭隧道的示意图。

出示投影,校对更正。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2分册P47第7题

(2)

A、观看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爬坡的课件

B、学生校对,更正自己的示意图

C、用铅笔作火车,演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爬坡的过程

5、你认为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课文的第3段。

下节课,我们将深入讨论学习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第三课时

学习课文第四段,指导学生用“周密、藐视”造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

1、自读这一段。

2、讨论:

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结果怎么样?

当初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藐视我们的?

詹天佑以什么给了他们一个有力的回击?

3、现在,当初嘲笑我们的帝国主义者会怎样想呢?

4、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三、小结课文

  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四、课堂延伸

在詹天佑的塑像前,假如你是一个来中国旅游的外宾,当你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会说些什么呢?

五、指导造句

用“周到、藐视”造句。

六、课堂作业。

附板书:

子2、 

詹 

天 

杰 

出 

 

爱 

毅 

阻挠 

要挟 

嘲笑

然 

高山深涧 

接 

悬崖峭壁 

回 

受 

勘测线路 

提前竣工 

任 

开凿隧道 

务 

设计线路

学生在通过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了课文,从而了解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并通过画图的方法,理解了中部凿井法、两端凿井法和人字形铁路。

3、卖火柴的小女孩

通过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自读感悟,感受小女孩美好的幻景,体会其所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继续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体会对照写法。

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美好的幻景和残酷的现实

1课时

一、听写词语,梳理内容。

1、听写词语:

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要求全部听完,再动笔写。

2、教师默写,学生校对。

3、用上这5个词语和课题连起来说一段话。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说明分段的理由。

5、导入新课,揭示任务:

这就是课文第二段内容。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着重讨论、学习这些幻景。

二、新授:

1、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3、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幻景与原因。

4、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寒冷、饥饿、痛苦、孤苦;

温暖、食物

三、总结:

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富足而和平的时代感到幸运,感到满足呢?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卖火柴的小女孩》给我们很多启迪,也教育了一代一代丹麦人,推荐课外阅读《诘问生命》,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情地朗读《火柴天堂》。

幻景现实

(美好)————————(残酷)

火炉(温暖)寒冷

擦燃烤鹅(食物)饥饿

圣诞树(欢乐)痛苦

奶奶(幸福)孤苦

教学反思----抓住重点读议结合落实目标: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杰作之一。

它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

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他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课文的重点是讲这个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为了暖和暖和快要冻僵的身体,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并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

而这些幻象又恰恰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能够让这些在幸福中生长的孩子们领悟到作者这种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我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方案:

让学生抓住重点,读议结合,落实目标。

我先是让学生精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这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在这一段中的写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变化,读出感情来,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相互交流。

如此实施,收益甚好。

孩子们在读中议,议中读,懂得抓住“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这一重点句子来讨论,先是提出了:

“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然后又提出了:

“作者为什么不写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炉边度过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么残酷地写出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孩子们通过交流,不仅理解了:

是因为小女孩在火柴光里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说这火光是奇异的;

还了解了作者这样对比写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同时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接着我再让学生以此方法学习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教起来简单,学生学起来轻松。

4*小雨点

通过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体会“我”和爸爸对“小雨点”的喜爱之情,以及大陆和台湾人民的深情厚谊。

从读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一、引入: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惑?

二、自学课文

1、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说明理由。

3、“小雨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画出描写小雨点的句子,读一读。

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和爸爸救治、喂养小雨点的,怎样救治和喂养的?

5、为什么要把小雨点放飞?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练习1

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主,注重方法的指导。

注意知识间的综合运用和考查。

注重说(一题)写(习作)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观察习惯。

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指导。

4课时。

教学目的:

考察学生的默读速度、独立阅读的能力。

通过朗读和分析,体会毛泽东和陆游梅花诗的不同,同时学写表格式读书笔记。

学写表格式读书笔记。

体会毛泽东和陆游梅花诗的不同。

一、阅读

阅读短文,独立完成后面的作业,记下时间。

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

二、欣赏诗词

1、作者简介:

陆游、毛泽东。

2、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谈各自对两个人物的不同理解。

3、读一读,体会这两首词中作者不同的心境和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陆游的词在寂寞、惨淡中表现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毛泽东的词却恰恰相反,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精神。

4、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三、学写读书笔记

1、说一说写读书笔记的好处。

2、学习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交流各自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3、教师小结: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学习,效果较好。

如:

比较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词,体会不同的境界;

比较不同的读书笔记的方法,体会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的优点。

了解童话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的手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学习编写童话

展开合理的想象

一、童话欣赏,谈感受。

二、教师指导

1、了解童话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的手法。

2、了解钢笔、涂改液、胶条等学习用具的特点、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再想象在童话世界里他们可能会说的话,会做的事。

3、想象他们共同发挥长处,获得成功。

因各自的缺点发生矛盾等。

小组讨论

各组派代表说一说

三、习作:

1、指导写提纲的方法,试写提纲

2、把编的童话写下来,题目自拟

3、要求:

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想象,写一篇童话。

一、谈话:

同学们,我们做个反义词的游戏好吗?

我先说,然后请你们迅速说出相反词:

高――矮  胖――瘦  软――硬  美――丑  大――小

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在这些相反词后面加上小动物的名字,成为一篇童话的题目呢?

比如说《大骆驼与小山羊》。

二、创设情境:

(电脑出示动物图片)在动物王国,有很多可爱的动物,请你选两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多选几个也可以),在它的名字前面加上一组相反词,成为一个童话的题目。

请同学们思考,写出名字。

三、自己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