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179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二课茎叶的生长

科学概念: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1.(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

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

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

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

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二、植物茎的作用

1.师:

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

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①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

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

);

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

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

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学生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提醒学生注意

1.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2.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

第三课开花了

【教学目标】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

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

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

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凤仙花花开花落的过程。

(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镊子、一张白纸。

(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一、提出任务

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1.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的生长现象。

2.学生分小组交流。

3.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4.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1.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3.指导学生解剖花。

(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

提醒学生注意:

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4.学生解剖花。

(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3.开花了

花的构造: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第四课结果了

1、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中有种子

2、观察研究从开花到结果实这个过程中花的各个部分的变化,从而认识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3、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

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

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

镊子、放大镜。

一、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

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

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

(种子)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4.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

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果实里面有种子。

二、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

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步骤

1、晒干

2、装入瓶中

3、贴上标签

种子名称凤仙花

采集时间

制作人

制作时间

4、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第五课凤仙花的一生

1、组织学生亲历了播下一粒种子长出一株植物结出多粒种子这个过程,认识一粒种子长出多粒种子,较好地理解植物“繁殖”的意义。

2、整理记录资料,形成新的认识。

知道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植株特点、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初步学会用事实、数据进行说明。

3、引领学生用观察凤仙花的经验,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

生长阶段的凤仙花植物图、长着果实的凤仙花植株。

一、估算种子的活动。

1、谈话:

轻轻捏一颗已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2、根据各组种的凤仙花分组进行整理、分析。

数一数这个果实里有多少粒种子。

数一数花苗上已经开裂了的果实、已经接近成熟的果实和将要长成的果实,共有多少个。

推算由一粒种子长出了多少粒种子。

3、要求学生回家对自己的凤仙花作估算,并记入科学文件夹。

二、整理、分析事实、数据。

1、提问:

凤仙花的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

2、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4、明确了生长过程,再按记录的日期计算天数。

(告诉学生4、5、6月份的天数,由学生计算。

5、画折线图,分析数据。

A、教师介绍画折线图的方法:

1)对照高度标尺,在竖线上用粗线画出各周苗的高度。

2)用红线把各周苗的高度线连接起来。

B、学生绘制折线图。

(根据记录结果)。

C、分析数据:

1)凤仙花哪一段时间生长的最快?

2)长出花蕾以后不再长高与什么有关?

6、小结凤仙花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

三、学生阅读“阅读与拓展”。

1、学生阅读。

2、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共同讨论。

四、思考:

我们是怎样认识凤仙花的,是怎样获得这些科学知识的?

五、课外活动:

用观察凤仙花的方法,观察周围的植物。

二单元

第六课蚕宝宝出生了

过程与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

这是什么材料?

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

(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

(蚕吐的)

2、询问:

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1、师生谈话

(1)、提问:

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讨论:

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

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

(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3)、提问: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谈话:

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3、认识蚁蚕

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2)、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

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4)、用语言描述蚁蚕。

(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1、讨论:

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2、谈话:

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第七课可爱的蚕宝宝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

一、导入新课谈话:

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

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

(板书课题)

1、交流观察记录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

蚕宝宝吃什么?

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

(2)实验:

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

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了解的学生介绍:

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

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4)了解蚕吐丝谈话:

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

(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

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

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

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6)观察蚕蛾讨论:

剪开的茧子能活吗?

(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

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2、归纳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2)小结

三、布置作业

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第八课蚕宝宝建新房

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

2、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1、观察讨论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2、讨论小结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

3、为蚕宝宝建新房

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

4、讨论

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

5、观察蚕茧

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

蛹的形状蛹的颜色蛹与蚕宝宝的区别

三、巩固总结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

蚕的一生

第九课蚕蛹变成了什么

1、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2、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

2、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教师:

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

学生:

各种养蚕的记录。

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

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蛹变成了什么》。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

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

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

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

蚕的一生有什么变化呢?

(2)看书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

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卵——蚕——蛹——蚕蛾(幼虫)(成虫)

3.蚕有哪些特点,形成昆虫概念。

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3)讲解:

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4)提问:

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

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

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

哪些虫子属于昆虫?

说说理由。

四、布置作业:

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三单元

第十课认识衣服面料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衣服一般是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

2、认识几种常见布料,如:

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

3、知道这些布料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4、能够根据特性、用途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5、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衣服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6、体会到衣服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生主新材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为每组同学准备各种典型的衣料一套,放大镜若干,酒精灯、火柴、镊子各一个。

2、学生准备:

身边常见、容易得到并知道其材料名称的衣料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教师今天发现大家穿的衣服都很漂亮。

这些漂亮的衣服除了大小、颜色、款式和图案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

(面料不同)

2、大家所说的(布、毛)其实是衣服的面料不同,请大家想一想:

你们衣服的面料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3、交流、汇报、评价:

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

二、认识不同面料及作用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面料好吗?

请各小组打开桌面上的塑料袋,认识一下都有些什么面料?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面料名称。

3、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面料都应该在什么季节穿着会好些呢?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

听了大家的见意,看来不同面料都有着不同用途。

5、这些不同用途的面料的材料都来源于哪里呢?

请各小组猜猜看好吗?

听了同学们的猜想,我们知道了不同面料的材料,其来源也不同。

三、鉴别面料

1、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块到衣店里要购买这些不同面料的衣服,你们一般都会采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

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

2、学生交流、汇报。

3、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今天我们利用一种观察工具――放大镜来观察好不好?

那么,想要用火烧的方法来鉴别衣服面料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这么多同学选择了火烧的方法,请各小组在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正确操作(师示范,提安全。

4、下面请各小组彩你们鉴别面料的方法,找出各种面料,都有什么特点?

同时把实验观察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好吗?

5、分组活动并记录,交流汇报。

6、师小结:

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我们认识了许多有关衣服面料的信息,真是了不起,这些面料都是由纤维制作而成的。

7、有谁知道纤维是什么吗?

我们查查字典小博士,看看它是怎样解释的。

四、面料分类:

1、大家又学会了用身边书籍获取新的知识的本领了。

我们能不能将研究过的布料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呢?

2、大家比比看,哪一组最先分好?

3、交流评价:

同学们把各种面料分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

还分出了来源于动物和来源于植物的。

五、了解面料的作用: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认识了布料的很多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衣服面料的工艺更加精美、性能更加广泛,请看(播放课件)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

2、讨论:

说一说,人们在制作衣服时利用了各种材料的什么特点?

3、交流汇报,师小结:

是呀,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面料,并在不同环境中穿着不同面料的衣服,使每种面料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六、课外延伸:

关于衣服面料还有许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衣料的信息,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共同来交流。

第十一课衣料的吸水性

1、知道不同衣料的吸水性不同。

2、认识影响衣料吸水性的因素。

3、能设计实验并合理的选择工具比较各种衣料的吸水性能。

4、能有条理地进行猜想假设、制订计划、收集事实、分析讨论汇报交流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设计科学实验方案,探究不同衣料的吸水性能。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出科学的实验方案。

为每组学生准备同样大小的不同衣料各一块,盛水烧杯若干,滴管、镊子各一个。

写字板、衣架、红墨水等。

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各种衣料特点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部海绵宝宝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CAI播放《海绵宝宝》动画片段)

2、问:

咦,水到哪去了?

这说明什么?

(板书:

吸水性)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吸水性?

你是如何发现衣服具有吸

水性的?

(生答)

4、认识各种衣料,选择其中的四种研究它们的吸水性。

二、合作探究衣料的吸水性。

1、作出假设。

(1)学生猜测四种衣料的吸水性,将猜测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中。

(2)全班汇报猜测结果,教师将结果板书出来。

2、指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

(1)全班交流初步设想,并将学生按设想不同进行分组。

(2)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

(3)汇报实验方案,在全班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优化实验方案。

3、各小组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结果。

5、学生谈收获,体会。

教师小结实验结论并板书。

三、拓展延伸。

(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

(CAI播放)衣料的吸水性在生活中应用的画面。

四、课堂小结。

第十二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进行猜测,并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2、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

3、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4、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得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

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6、通过认识水的蒸发现象,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课件,湿抹布和装有少量水的广口容器等。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用水写一个“水”字,师生一起观察“水”字的变化。

2、再观察晒衣服的图(出示课件),并提出问题:

湿衣服晾一会有什么变化?

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呢?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

2、分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研究方案。

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

提出实验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出示课件)。

3、分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汇报交流:

你们做了哪些研究?

发现了什么现象?

5、讨论:

在这些实验中,水为什么会慢慢减少了?

水跑到哪儿去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