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215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理解、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何收获?

说一说吧。

说说收获!

2016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16、心中的丰碑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感知任长霞的光辉形象。

3、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人们对任长霞的崇敬、缅怀之情。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人们对任长霞的崇敬、缅怀之情。

范读音频。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概括课文的内容

3、指名朗读最令你感动的部分。

1、听写词语。

2、指名阅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引导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人们把泪洒给你,把心掏给你,我们的好局长啊!

人们用口为你铸碑,用心为你坚碑,百姓的好女儿啊!

你没有离去,你在我们心中永生,人民的好公仆啊!

课文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

 

说说为什么要以“心中的丰碑”为题?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共同探究,全班汇报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中标画相关内容,谈体会: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来写任长霞的?

你感悟到了任长霞的哪些精神品质?

(2)课文描绘人们悼念任长霞时的三幅画面,是怎样描绘的?

表达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升华感情

1、指名朗读

2、谈读后感受。

任局长,我想对您说:

————————————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读出感情,注意语调、节奏。

四、课堂小结

学生说一说收获!

说一说收获!

门神、福字——好局长

任长霞亲闺女———好女儿

心中的丰碑任妈妈————好公仆

17、*袁隆平访谈录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袁隆平的科学探索精神。

了解“访谈录”的体裁,理解课文内容。

搜集和运用资料补充课文内容。

一、激情导入

由“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获奖者袁隆平的颁奖词导入: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优秀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他仍然只是专注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主持人走近袁隆平。

了解袁隆平。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引导、点拨:

(1)文章是访谈录,记录了采访的过程。

是以主持人提问,而被采访者回答的形式来组织内容的。

(2)主持人从五个方面对袁隆平进了行采访:

“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呢?

”——科学研究的动机。

“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

”——科学家的探索历程。

“您觉得,这个电视剧里的袁隆平是您吗?

”——科学家的真实。

“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科学研究的特色。

“您能说说自己取得成功的经验吗?

”——总结科研经验。

(3)感知科学探索的艰辛,感悟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壮志。

1、自学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读通句子,读懂内容。

2、思考:

(1)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主持人从哪些方面对袁隆平进行了采访?

(3)我们通过阅读作者的采访,有些什么样的感悟?

3、分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三、拓展延伸

提示:

(1)对本班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采访。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采访内容,提拟采访的问题。

(3)主持人进行采访,记录员进行记录。

(4)将记录进行整理,作为学生学习的经验借鉴。

1、自读课文,归纳总结采访的形式、方法等。

2、试着采访。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又有新的收获,好好总结吧!

小结收获!

17、*袁隆平访谈录

热爱祖国,关心人民

袁隆平不怕困难,不败失败杂交水稻之父

开朗乐观童心未泯。

敢于创新老骥伏枥。

18、红虾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积累新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感知课文内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感受凡·

高的高尚情怀。

一、兴趣导入

1、展示凡·

高的画作,学生欣赏感悟交流。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凡·

高及其画作。

1、欣赏梵高作品。

2、了解梵高。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认读、书写生字。

2、理解词语。

恩宠:

恩惠与宠爱。

惭愧: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素不相识:

彼此一向不认识。

毫不犹豫:

做事情立即果断,没有迟疑。

(1)学生自读课文,复述课文。

(2)同桌间相互交流复述。

(3)班内汇报,复述课文。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交流,整理。

1、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哪些地方,令你特别感动?

或提出疑问,在课本上标示出来。

四、总结全文

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读课文

恩宠:

惭愧:

素不相识:

毫不犹豫:

 18、红虾第二课时

1、感知画家的人生及品质。

2、理解插叙的作用。

3、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探究交流。

感知画家的人生及品质。

音频。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二、再读课文,谈印象。

指导:

(1)尝尽了世间炎凉和人生孤独贫困的艺术家。

(2)他,仅仅活了37岁!

(3)创作了静物画——红虾

(4)凡·

高同情,资助贫苦的小女孩。

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凡·

高留给你的印象。

2、交流汇报。

三、研读感悟

指导、点拨:

(1)凡·

高“太贫穷了。

他一个人流落在异乡,身边既无亲人也无朋友。

虽然他每天都从事14到16个小时的绘画工作,但是他的画却一张也卖不出去。

”“付不出房租”“凡·

高的绘画成就生前始终没有得到世人的承认。

(2)凡·

高的画却成了“珍品”,静物画——红虾,“有人出价数千法郎购下了它!

”可见凡·

高生前时世间炎凉。

(3)凡·

高的静物画卖了五个法郎,“这算是最大的恩宠了。

他紧紧地攥着这五个法郎,赶忙离开了小画铺。

”他多么需要这五个法郎呀~!

4、读感人场面,升华感情。

(1)学生自读令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2)你想对凡·

高说点什么呢?

交流讨论。

1、学生自读思考:

(1)怎样理解“世间炎凉”和“人生孤独”?

高的画不好吗?

为什么“一张也卖不出去”?

高的静物画——红虾卖了多少钱?

凡高此时有何表现?

(4)凡高用卖画的钱做了什么?

为什么?

(5)课文第2、3、4自然段插叙,为什么要用插叙?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尝尽了世间炎凉和人生孤独贫困的艺术家凡·

高却具有高尚的情怀,值得我们崇敬,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你想到了些什么?

说说自己的感受!

凡·

高     小女孩

        (贫困无助)(心形图)(饥寒交迫)

        (善良;

舍己为人)

19*、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习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一、介绍人物,导人新课

  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

  (板书:

5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了解爱因斯坦。

二、初读指导

  1.理清文章层次。

  

(1)各自轻声读课文。

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第一次:

第1—3自然段;

第二次:

第4、5自然段;

第三次:

第6自然段)

  

(2)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帮助,成了好朋友)

  (3)填空练习。

  第一段是()自然段,写

  第二段是()自然段,写

  第三段是()自然段,写

  第四段是()自然段,写

  在课本上做段落划分记号。

  2.指名四人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1.自学生字词。

  2.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要求掌握的:

蓄裹嘛呵啥

  二会字:

(一)撮踱(步)噢

  

(2)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

三、精读训练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指导:

  (样子: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衣着:

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

(着重抓住头发“蓬乱’’穿的衣服“又肥又长”脚下趿着“卧室里穿的拖鞋”)

  (4)什么叫“纳闷”?

(因为疑惑而发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是一个反问句。

你能把它换一个说法吗?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

  (5)分角色即兴表演这一段的情景。

(由三名同学分别饰)

2.阅读第二段。

  

(1)过渡:

上面一段写的是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巧遇上了。

(2)读课文中两个“仍是”的句子。

  (3)体会“一边……一边……,,(‘一面……一面……,’在运用时的规律。

  (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口头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

  (4)分角色读第二段,大家从这一段文章里读懂了什么?

  (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

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

  (5)小结:

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二遇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

  3.理解第三段。

  

(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

写了哪两点?

  (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

  

(2)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3)什么叫“一塌糊涂”?

(乱或糟到不可收拾)工作室内:

样乱?

  4.以上三段,分别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几次交往?

说说这几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5.最后一段概写两人的交往。

1、读课文。

(1)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2)提问:

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3)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2、学习第二段

3、学习第三段

(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

(2)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3)什么叫“一塌糊涂”?

四、课堂总结

  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2.想一想: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

为什么?

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19、*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并不伟大谈不上伟大最伟大

口语交际老师,做个好朋友好吗

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倾听、提问的能力。

以“老师,做个好朋友好吗?

”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说请自己的想法。

开一个座谈会,让师生心灵沟通。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谈谈对“朋友”的理解。

交朋友有何好处?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朋友?

有同学对老师说:

“老师,做个朋友好吗?

”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今天,我们将以此为话题,展开口语交际。

明确口语交际的主题。

二、明确要求

1、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具体要求。

2、交流明确要求。

三、开座谈会

1、学生共同商讨座谈会的事项,做好准备工作。

2座谈会开展:

(1)分组交流,做好记录,推荐代表。

师生间的小故事。

评说自己的心事。

表达自己的愿望

(2)班内推荐代表交流

(3)倾听老师的心声。

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愿。

学生认真倾听。

根据老师的表达,学生结合自身的愿望,再次交流。

3、小结:

老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

由学生总结本次口语交际的收获。

学生总结本次口语交际的收获。

口语交际:

老师,做个好朋友好吗

1、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具体要求。

2、交流明确要求。

习作5第一课时

能条理清楚地介绍自己的身边的人,以一两件事写出它的特点。

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写出这次习作的初稿。

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中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内容具体生动。

本单元我们所学的课文都是写人的。

同学们回顾一下,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我们熟悉的人。

学生回顾交流。

明确习作要求。

(1)写一个熟悉的人,写他的一两件事

(2)突出他的特点。

1、学生阅读习作提示,将重要的语句画上标记。

2、交流,明确习作要求。

三、开启思路

1、复习引路。

复习回顾本单元写人的文章,归纳写作方法,明确怎样突出人物的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神志等来表现人物。

不仅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件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2、确定对象。

我的写作对象是谁?

有什么样的特点?

可用怎样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这几件事情可以怎样安排?

3、指导想象

(1)研读材料,确定主题。

(2)依据人物特点展开合理想象,如事情怎样发展,结果怎样。

四、试写初稿,认真修改

1、注意把内容写清楚,把事例写清楚写具体。

2、写作并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老师指导。

(2)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

3、全班交流。

2、写作并修改。

习作五:

熟悉的人

习作要求:

(1)写一个熟悉的人,写他的一两件事

习作5 第二课时

投影仪。

一、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的成功原因,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每小组推荐一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

二、佳作赏析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中等身材,为人和善,一笑起来,嘴角右边会出现一个小酒窝,难怪她的酒量比爸爸还要大呢!

  妈妈是一家之主,也是严厉的“财政部长”。

我们若是乱花了一点钱,她就要唠叨六七分钟。

一家人全天的行踪,她都“了如指掌”。

如果我做了错事,她一眼就能看穿,任谁也瞒不过她呢!

  妈妈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交朋友。

但她有时又有些多愁善感,读书和看电视时,经常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要用好几张餐巾纸呢。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但是不太注意看书的姿势。

妈妈担心我的眼睛会近视,经常提醒我看书时要离书本远一点,而我总是把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

有一天晚上,当我正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妈妈又叫我抬起头来。

可我当时完全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没有理会妈妈。

妈妈的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她一把夺过我手中的书,“啪”的一声扔到墙角,并用手指着我,给我来了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

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心有余悸。

你说我妈的脾气坏不坏?

  不过,你别看我妈的脾气坏,她对我可好呢。

无论春夏秋冬,她每天都第一个起床,给我准备早饭。

半夜她还经常起来给我盖被子。

记得有一次,我发烧了,满脸通红。

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会儿给我敷毛巾,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给我喂开水。

早上我醒来时,发现妈妈的眼睛红红的,眼圈黑黑的,脸色黄黄的,样子十分憔悴,原来她一夜没睡。

看我睁开双眼,她第一句话就是:

“你好点了吗?

  我爱我的妈妈,虽然她脾气有点暴躁,但我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2、修改习作

(1)认真检查,自评自改。

(2)同桌交流,互评互改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赏析佳作。

三、反复修改

1、教师巡视指导。

誊写习作。

习作5熟悉的人

修改习作:

(1)认真检查,自评自改。

(2)同桌交流,互评互改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语文活动1

积培养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