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370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docx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练习新人教必修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

一.选择题

1.制取下列气体时,不宜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氨气B.乙烯C.二氧化碳D.一氧化氮

2.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乙

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不是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

C.乙烯分子中C=C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D.乙烯分子中C=C键都容易断裂

3.某烷烃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8g/L,则烷烃是()

A.甲烷B.乙烷C.丙烷D.都有可能

4.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5.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后,得到3.36L(标准状况)CO2和3.6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乙烯B.一定有甲烷C.一定没有甲烷D.一定没有乙烷

6.制取一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

()

A.

乙烷与氯气反应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HCl反应D.乙烯和H2、Cl2反应

7.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氯气()

A.1molB.4molC.5molD.6mol

8.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

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气体发生加聚反应

9.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2

B.乙烯完全燃烧生

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二.填空简答题

10.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内与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如果燃烧前后容器内(温度高于1000C)压强保持不变,该烃可能是

AC2H6BC2H4CC3H8DC3H6-

11.下列4种化合物

①CH3CH=C(CH3)CH2CH3②CH3CH2CH=CH

CH2CH3③CH2=C(CH3)CH2CH2CH3

④CH3CH=CHCH(CH3)CH3分别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戊烷的是

.

12.标准状况下,5.60L甲烷与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

的溴水,溴水质量增加了4.20g。

试计算混合气体中乙烯的质量分数。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铜制品、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缺铁性贫血服用补铁剂时,需与维生维C同时服用

C.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制漂白粉

D.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

2.电渗析法淡化海水装置示意图如下,电解槽中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相间排列,将电解槽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间隔室,海水充满在各个间隔室中。

通电后,一个间隔室的海水被淡化,而其相邻间隔室的海水被浓缩,从而实现了淡水和浓缩海水分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B.各间隔室的排出液中,①③⑤⑦为淡水

C.通电时,电极l附近溶液的pH比电极2附近溶液的pH变化明显

D.淡化过程中,得到的浓缩海水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3.根据下面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或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苯酚钠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

B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1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无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D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褪色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A.AB.BC.CD.D

4.将V1mL1.0mol·L-1盐酸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0℃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5.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

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A.AB.BC.CD.D

6.化学家认为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其中过程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催化剂改变了该反应的反应热B.过程③为放热过程

C.过程②是氢气与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D.过程④为吸热反应

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K2FeO4作水处理剂时,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化水

B.反应I中尾气可用FeCl2溶液吸收再利用

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

D.该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

Na2FeO4

8.25℃时,向10mL

溶液中逐滴加入20mL

的盐酸,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溶液滴加一半时:

B.在A点:

C.当

时:

D.当

时,溶液中

9.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H+、NH4+、K+、Mg2+、Cu2+、Br-、AlO2-、Cl-、SO42-、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

将溶液分为3份。

②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

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K+、Br-、AlO2-、CO32-

B.溶液中一定没有NH4+、Mg2+、Cu2+、Cl-

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K+、Cl-、SO42-

D.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确认是否有Cl-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焦炭还原SiO2制备单质Si

B.镁单质可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

C.浓硫酸与NaBr固体共热可生成单质Br2

D.摩尔盐的组成可表示为NH4Fe(SO4)2•6H2O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Cu2+、Mg2+、

B.弱碱性溶液中:

K+、Na+、I-、ClO-

C.中性溶液中:

Fe3+、K+、Cl-、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Al3+、Na+、Cl-、

12.高能固氮反应条件苛刻,计算机模拟该历程如图所示,在放电的条件下,微量的O2或N2裂解成游离的O或N原子,分别与N2和O2发生以下连续反应生成NO。

下列说法错误的()

A.图1中,中间体1到产物1的方程式为O-O═N→O+N═O

B.NO的生成速率很慢是因为图2中间体2到过渡态4的能垒较大

C.由O和N2制NO的活化能为315.72kJ•mol-1

D.由N和O2制NO的过程比由O原子和N2制NO的过程速率慢

1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芯片

B.碳酸镁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氧化镁

C.SO2能用浓硫酸来干燥,说明其还原性不强

D.铁质地柔软,而生活中的钢质地坚硬,说明合金钢能增强铁的硬度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AgNO3和AgCl的混合浊液中滴加0.1mol·L-1KI溶液

生成黄色沉淀

Ksp(AgI)<Ksp(AgCl)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颜色无明显变化

原溶液中不含NH4+

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未变血红色

原溶液中不含Fe3+

A.AB.BC.CD.D

15.下列物质的名称正确的是

A.SiO2:

刚玉

B.(NH4)2CO3:

碳铵

C.CCl4:

氯仿

D.

3,3,5-三甲基庚烷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

制备反应原理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碳酸镧。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

F→____→____→____,____←C。

(2)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X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4)Z中应先通入______,后通入过量的另一种气体,原因为________。

(5)该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La2(CO3)3和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为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有机物Ⅰ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如可合成J或高聚物等,其合成J的线路图如图:

已知: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②有机物B是最简单的单烯烃,J为含有3个六元环的酯类

为烃基或H原子)

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

(2)

的反应类型:

____;H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3)J的结构简式为____。

(4)写出I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5)有机物K是G的一种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G少14,则符合下列条件的K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

溶液反应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峰面积之比为2:

2:

1:

1:

1:

1的结构简式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草酸(H2C2O4)是最简单的有机二元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药物以及提炼稀有金属。

工业上可由以下反应制取草酸(两步反应均为液相反应):

①4CO+4C4H9OH+O2

2(COOC4H9)2+2H2O

②(COOC4H9)2+2H2O

H2C2O4+2C4H9OH-Q(Q>0)

(1)反应①选择13~15MPa的高压条件下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___。

若5min内水的质量增加了7.2g/L,则用水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

(2)对于反应②,下列能够说明其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

a.平衡常数K保持不变b.反应液的pH保持不变

c.丁醇的浓度保持不变d.反应液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下列措施既能加快该反应速率,又有利于提高产率的是___。

a.合理升高反应温度b.合理增大反应压强

c.增大水的用量d.加入稀硫酸作为催化剂

(3)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草酸溶液与次氯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已知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下列措施能使草酸氢钠溶液中

减小的是___。

a.通入HCl气体b.加入草酸晶体c.通入NH3d.加入草酸钾晶体

(5)已知: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草酸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H2C2O4+Na2SO3→NaHC2O4+NaHSO3;草酸溶液与过量的亚硫酸钠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H2C2O4+2Na2SO3→Na2C2O4+2NaHSO3;过量的草酸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2H2C2O4+Na2SO3→2NaHC2O4+H2O+SO2↑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草酸的两级电离常数(记为K1、K2)与亚硫酸的两级电离常数(记为K3、K4)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

19.(6分)奈必洛尔是一种用于血管扩张的降血压药物,一种合成奈必洛尔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

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乙酸酐共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_个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

a.苯环上只有三个取代基

b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4组吸收峰

c.1mol该物质与足量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molCO2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

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Br

CH3CH2OH

CH3COOCH2CH3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A.铜制品、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单质转化为化合物,是氧化还原反应;B.缺铁性贫血服用补铁剂时,需与维生维C同时服用,维C是强还原剂,可以把氧化性较强的+3价铁还原为+2价铁;C.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制漂白粉,氯气转化为化合物,是氧化还原反应;D.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方法是先用碱把海水中的镁离子沉淀富集镁,再用盐酸溶解沉淀得氯化镁溶液,然后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得氯化镁晶体,接着在氯化氢气流中脱水得无水氯化镁,这个过程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

综上所述,本题选D。

2.B

【解析】

【详解】

图中分析可知,电极1为电解池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为:

2Cl--2e-=Cl2↑,电极2为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2H++2e-=H2↑,实线对应的半透膜是阳离子半透膜,虚线是阴离子半透膜。

A.分析可知b为阴离子交换膜,A错误;

B.实线对应的半透膜是阳离子半透膜,虚线是阴离子半透膜,结合阴阳离子移向可知,各间隔室的排出液中,①③⑤⑦为淡水,B正确;

C.通电时,阳极电极反应:

2Cl--2e-=Cl2↑,阴极电极反应,2H++2e-=H2↑,电极2附近溶液的pH比电极1附近溶液的pH变化明显,C错误;

D.淡化过程中,得到的浓缩海水可以提取氯化钠、镁、溴等,有使用价值,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3.D

【解析】

【详解】

A.也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与苯酚钠反应,无法得出题中实验结论,故A错误;

B.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故B错误;

C.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液显酸性,加入Cu(OH)2悬浊液之前要中和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所以操作错误无法得到结论,故C错误;

D.石蜡为多种烃的混合物,产生的气体能使酸性高猛酸钾褪色,说明含有能被酸性高猛酸钾氧化的不饱和烃,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B

【解析】

【详解】

A、由图,将图中左侧的直线延长,可知该实验开始温度是21℃,A错误;

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正确;

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03L×1.0mol·L-1÷0.02L=1.5mol·L-1,C错误;

D、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有水生成,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根据图像,温度最高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此时酸和碱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理解此点,是C的解题关键。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H2=CH2+HCl→CH3CH2Cl为烯烃的加成反应,而CH3CH3+Cl2

CH3CH2Cl+HCl为烷烃的取代反应,故A错误;

B.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甘油;淀粉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则均发生了水解反应,故B正确;

C.Cl2+2Br-═2Cl-+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Zn+Cu2+═Zn2++Cu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前者单质被还原,后者单质被氧化,均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2Na2O2+2H2O═4NaOH+O2↑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l2+H2O═HCl+HClO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是D,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只有过氧化钠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l2+H2O═HCl+HClO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6.C

【解析】

【详解】

A项、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途径,不改变反应的始终态,则反应热不变,故A错误;

B项、过程③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为吸热过程,故B错误;

C项、过程②氢气与氮气分子没有变化,被催化剂吸附的过程,故C正确;

D.过程④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为放热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还原产物为Fe3+,Fe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铁胶体,可达到净水的目的,A叙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B.反应I中尾气Cl2为,可与FeCl2继续反应生成FeCl3,B叙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C.反应II中的反应方程式为3NaClO+10NaOH+2FeCl3=2Na2FeO4+9NaCl+5H2O,氧化剂是NaClO,还原剂是2FeCl3,所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C叙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D.向饱和的KOH溶液中加入Na2FeO4,K2FeO4晶体析出,说明该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

Na2FeO4>K2FeO4,D叙述错误,但是符合题意;

答案选D。

8.A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充分运用三大守恒关系,挖掘图象中的隐含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HCl溶液滴加一半(10mL)时,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Cl,此时有物料守恒c(Na+)=2c(Cl-)、电荷守恒c(Na+)+c(H+)=c(Cl-)+c(OH-)+c(HCO3-)+2c(CO32-),则c(Cl-)+c(H+)=c(OH-)+c(HCO3-)+2c(CO32-),c(Cl-)

B.

溶液中加入盐酸,使CO32-转变为HCO3-,则有c(Na+)>c(HCO3-)。

图中A点,c(HCO3-)=c(CO32-),又A点溶液呈碱性,有c(OH-)>c(H+),B项正确;

C.

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有电荷守恒c(Na+)+c(H+)=c(Cl-)+c(OH-)+c(HCO3-)+2c(CO32-),当

时有

,C项正确;

D.

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无CO2放出,则有物料守恒c(Na+)=2c(H2CO3)+2c(HCO3-)+2c(CO32-)。

图中

时有CO2放出,则溶液中

,D项正确。

本题选A。

【点睛】

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应充分应用三大守恒原理,结合题中信息进行分析推理。

9.A

【解析】

【分析】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可知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一定含CO32-,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可知,溶液中一定含AlO2-,由离子共存的条件可知,一定不含H+、Mg2+、Cu2+;

②在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不含NH4+;

③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Br-,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

【详解】

A项、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Br-、CO32-、AlO2-,故A正确;

B项、由实验操作可知,一定不含NH4+、H+、Mg2+、Cu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Cl-,故B错误;

C项、溶液中一定含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故C错误;

D项、由于溶液事先已经加入盐酸,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法确认是否有Cl-,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试题信息量较大,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把握离子的反应、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温条件下,可用碳还原SiO2制备单质Si,故A正确;

B.镁单质可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和氢气、氯化镁,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NaBr固体共热可生成单质Br2,故C正确;

D.摩尔盐的组成可用(NH4)2SO4·FeSO4·6H2O表示,故D错误;

故选D。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Cu2+、Mg2+、

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弱碱性溶液中:

I-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中性溶液中:

Fe3+会大量水解生成氢氧化铁,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和

不能大量共存,且Al3+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点睛】

澄清透明不是无色,含铜离子的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液体,

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12.D

【解析】

【详解】

A、由图1可知,中间体1为O-O═N,产物1为O+N═O,所以中间体1到产物1的方程式为O-O═N→O+N═O,故A正确;

B、反应的能垒越高,反应速率越小,总反应的快慢主要由机理反应慢的一步决定,由图2可知,中间体2到过渡态4的能垒较大、为223.26kJ/mol,决定了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