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239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防教育国防科技与未来战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而科学技术就按照这样不可思议的指数增长,规律在增长。

比如自然科学,我们过去知道的,六大门类,数、理、化、天、地、生实际上各门科学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又产生新的学科。

一共有多少门?

到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末期,能够讲出名字来的有4027门。

这四千多门都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17世纪33门,18世纪151门,19世纪829门,20世纪的前80年2850门。

也就是说17世纪产生33门,占总数的不到1%,只占0.8%;

18世纪151门占总数3.7%;

19世纪829门占总数的20.6%;

20世纪的前80年产生了2850门占总数的70.8%。

到2000年,到20世纪的末期,这个总门类超过了6000门,也就是从1980年到2000年这20年当中,又产生了2000多门,平均每年要产生100多门,在科学技术、高技术,在加速度规律增长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得学习,各方面都受到影响,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2.交互式渗透

第二点“交互式渗透”。

科学技术、高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重要的态势是它和经济和社会和自然特别是和军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为什么讲特别是军事,因为在有战争存在的情况下,任何一门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成果只要有可能都会首先被应用在军事领域,我们平时讲哪一项高科技得到了重大突破,这从技术角度讲实际上高科技任何一项突破都是和军事和战争关系密切,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航天技术,我们讲航天技术突破了哪一关,实际上航天技术每个技术难关的突破都标志着军事上又增加了新的能力和潜力,比如上天关,能够把卫星带到天上,军事价值是什么?

两句话,只要卫星能上天导弹肯定过了关,我为什么说的这么肯定,因为卫星和导弹都是用火箭打的,我能把卫星打到天上,我还不能把导弹打到地上,卫星发射失败从天上掉下来。

所以世界上目前有8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国家都公开宣布中国有导弹所不同的就是种类和射程不同,这是第一关上天关。

有8个国家过了上天关,但是既能发射卫星又能回收卫星的国家,到目前只有三家,过去中、美、苏,现在中、美、俄,中国、美国、俄罗斯,能够过了回收关的军事价值是什么,两句话,只要卫星能回收,侦察测绘不发愁。

回收的是什么?

卫星照片,卫星照片干什么?

第一个可以搞军事情报,第二个可以画军用地图,第三个“一箭多星关”,一枚火箭发多颗卫星。

这个我们中国在1981年的9月20日就已经过了“一箭多星关”,一个国家同时发射3颗卫星,咱们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叫“三星高照”。

“一箭多星关”跟军事有什么关系?

因为一枚火箭能发射多颗卫星,马上别的国家就在猜测,你既然能发射多颗卫星,假设把卫星搬下来,换成弹头,那不就成了多弹头技术了吗。

所以马上就想到是不是跟多弹头和分道有关?

地球同步、太阳同步,地球同步我们国家是在1984年4月8号发射成功了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现在在军事上用的通信、气象、导航和预警卫星都是地球同步轨道同步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我们国家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过关了,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它用来搞地球资源卫星非常好,能搞地球资源卫星。

同时它也能搞实时传输性的成像侦察卫星,至于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目前能过关的国家只有两家,一个美国,一个俄罗斯。

咱们中国突出重点,快马加鞭,要争取成为世界第三个自己造飞船,自己造火箭,把中国宇航员送上天的国家。

人上天干什么?

你看看,已经发射把人送上天的国家发射了航天飞机或者载人飞船的国家他们在干什么。

当然他们在干什么不能光听他说,听他说都在干好事。

美国航天飞机的宇航员看到了中国的黄河、长江看到了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他不没有看到我们的导弹部队的发射场,发射架。

人家没说,或许人家说了咱们没登,要我看,肯定能看见。

为什么呢?

人家苏联那个时候载人飞船的宇航员说,在离地面250公里的载人飞船上,用观测设备看地球那个观测效果。

大体上相当于人用肉眼站在80米高的楼顶看地面,有多清楚,清楚到苏联那个时候载人飞船的宇航员能够对他的远洋捕捞船指示目标,就是天上的载人飞船对大海捞鱼船指示目标。

告诉你在大西洋、太平洋经度多少,纬度多少,多少度多少分多少秒,什么鱼群,是黄花鱼啊,是带鱼往这个地方下渔网就能捞出来,那是在和平时期。

他在看鱼群。

到打仗的时候,就不看鱼群看人群了,所以咱们中国下大决心要争取成为世界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将标志着国家的科技能力,和其他很多方面的能力,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是我以航天技术为例说明科学技术、高技术对经济社会自然条件,特别是对军事的影响。

反过来,经济社会自然特别是军事的发展作为巨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推动着科学技术高技术的发展。

3.全方位竞争

第三个是态势是“全方位竞争”。

在当今世界上,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

在现代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有没有前途,主要不是看它有多少资源,多少人口,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它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科技能力科学素质怎么样。

为什么美国是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发达,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它科学技术高科技在世界上领先。

怎么能证明它领先,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诺贝尔三项自然科学奖、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和医学奖。

你看看从1901年开始颁奖,到2002年,在这个1901年到2002年当中,获奖的科学家总共487个,美国204个,占总数的41.9%,但是看发展的趋势,1901到1920年获得科学家60个,美国三个,占总数的5%,1921年到1950年,获奖科学家104个,美国27个,占总数的26%,从1951年到1990年获奖的科学家242个,美国126个,占总数的52.1%,占一半还要多,已经是天下科技半美国了,最近这个12年,91年到2002年,这个获奖的科学家一共是81个,美国48个,占总数的59.3%。

所以当今世界上,无论是超级大国,超级小国,它要发展,都得靠科学技术高技术,这个超级大国美国我就不多说它了,超级小国我给起的名字——以色列,以色列这个国家很特别,以巴冲突不可开交,谁是谁非我不清楚。

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发展,很有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我为什么说它超级小国,面积27000平方公里,实际没这么大,1948年联合国批准犹太人建国的时候,只给它批了14900平方公里,但犹太人厉害,一建国就占地巴勒斯坦一块,叙利亚一块,黎巴嫩一块,埃及一块,占完就贴,贴成27000公里,比咱们最小的那个海南省还要小,人口598万,只相当于咱们西安市或者南京市的城区人口。

就这么一个小国,1948年建国,建国50多年来,面对着人口是它30倍,面积是它500倍的众多阿拉伯围追堵截,这一群阿拉伯国家面积是以色列的500倍,人口是它的30倍,围追堵截50多年,以色列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在战争频仍的环境下,屡经战端而不灭,饱受摧残而不绝。

不仅没有被灭绝,而且是越战越富,越战越强,它在战争频仍的环境下,人均GDP2000年达到了18000美元。

而头一年我们国家是翻了两番之后达到人均800美元。

越战越强,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卫星过上天关的只有8个国家,其中有以色列,不光是超级大国,超级小国,发展中国家要发展,也要靠科学技术高技术,发展中国家我们举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现在这个四大文明古国人类文明的摇篮,几千年以后,巴比伦摇得找不着了,埃及现在在世界上所占的分量也是越来越小,真正像样的还就是咱们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印度怎么样了,印度人口超过了10亿,我们报纸提到印度,很不当回事。

印度有500万乞丐,实际上印度科学技术高技术从上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也是相当的迅速,印度人替他们搞四大革命,搞白色革命,养奶牛,印度的人均牛奶量2000年达到人均80多升,而同一年,我们国家人均还不到8升,是我们的10倍还多。

搞绿色革命,人口超过了10亿,而它的粮食从进口国到出口国搞蓝色革命,向海洋要财富。

印度目前已经跃升为世界四大捕鱼国之一。

搞信息革命,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排世界第二。

我说这意思就想说明白,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经济、国防要发展靠什么,要靠科学技术高技术,这是第三个态势。

4.跨国界合作

全方位竞争,在科学技术高技术全方位竞争的同时,它的第四个态势是跨国合作。

为什么?

科学技术从传统的科学发展到当今的高科技,或者是从小科学发展成了大科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自恃财大气粗、万事不求人。

小科学,过去科学研究,小打小闹,你看牛顿、伽利略的时候,伽利略聪明,自己鼓捣一个天文望远镜,支到后院里看月亮,看看看,就看出名堂来了,现在月亮上有一个月亮山是以伽利略的名字命名的。

现在单靠着个人这种小打小闹小聪明,对科学技术高技术研究远远不够,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而科学技术高技术这种跨国界合作的态势对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或者说的比较更准确一点。

首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应对得当,也可以变成一种机遇。

为什么首先是严峻的挑战,因为我们比如和印度都和西方大国来搞合作研究,印度就要比我们从意识形态上。

从其他方面的角度考虑,要比我们容易得多,除了人家排斥我们以外,我们自己也有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未必是没有机遇,也有机遇。

我们也不一定认识到,认识到不一定能够抓住。

比如国际空间战,这是在航天领域里,十几个国家联合进行的,大型的高科技研究项目,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再加上以法国为首的欧洲空间局11国家,再加上巴西,总共是16个国家。

按说,我们国家是全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我们也应该参加。

而且在这个事情曾经希望中国参加,不光是参加合作研究,而且其他方面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航天上研究的方面,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当时没有参加。

当然我们也有处理的好的人类基因图谱计划,他是一个大型的国际合作研究的项目,一共六个国家参加,除了中国以外,其余的五个国家,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都是发达国家,我们承担了研究任务的1%,我们有权共享100%的研究成果,这件事情据说在中间还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开始的时候是1985年,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搞为类基因图谱计划,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在1987年明确表态,这一项研究价值极大,应该搞而且我们国家应该参加国际合作。

1990年项目正式启动的时候,当时人家让我们参加,我们开始还有点犹豫。

因为我们当时犹豫的是,我们还有几千万,我们在90年的时候,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脱贫,我们最关心的还不是人类基因图谱。

我们关心的是植物基因,但是植物基因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那不是不该搞,那搞的很好,连美国,连西方国家都来我们这儿买专利,问题是在人类研究这个植物基因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和人家一起搞人类基因图谱计划,最后一直有几个青年学者建议由咱们著名的谈家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的老院士,向中央写报告,最后经过最高领导人批示同意我们参加。

就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类基因图谱的项目研究价值极大。

我们中国有丰富的基因资源,这件事情如果事后想起来,如果不是最高领导决策的话,如果我们不研究,当然还有一种想法。

我们要不参加的话,中国不参加,中国有56个民族,有十几亿人口,那么他怎么能把人类基因图谱搞全。

当时美国有人想出个招来,想什么招啊,替中国人研究,就是怎么替中国人研究呢?

从中国买中国人的血样,抽血检查身体的血样,买咱们中国56个民族血样本1亿人份,花多少钱?

据说是一份三美元,花三亿美元,买一亿人份,中国56个民族的血样,回去替我们研究。

要真是那么做了,那可就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了。

你想想,如果我们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基因都让别人经控制起来,基因能干什么,能治病,这报纸上登的能够解决人身体的健康问题,基因同时在军事上可以造武器,基因武器,基因武器什么样?

因为现在没有造出来。

我说个类比的例子,现在有一种农药叫杀稗剂,稻子和稗子,稻子是粮食,稗子是杂草,但稻子和稗子小时候长的非常接近,用肉眼很不容易把它分辨开。

但是基因不一样,现在有这么样一种杀稗剂,就是人眼虽然识别很困难,但是把这个杀稗剂往稻田地里一撒,那个稗子都死掉了,稻子没有事。

你想如果我们中国人的基因让别人控制起来,将来要研制出这么样一种武器来,到打仗的时候,往战场上一撒,只对我们中华民族,我们56个民族起作用,对人家别的国家的那些人种不起作用,你想想,这有多么可怕。

所以这个参加人类基因图谱的国际合作研究,不光是有科技价值,也有重大的军事价值。

二、高科技发展对战争的影响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啊,他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世界社会经济面貌,也正在深刻改变着军事斗争的面貌,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

革命性的变化表现在哪里?

我把它概括了五个方面,五句话,叫做侦察立体化、打击精巧化、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

1.侦察立体化

我先讲第一方面,侦察立体化。

打战要找敌人,所以要侦察。

所谓侦察立体化,通俗的讲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准确的说,就是全方位、全频谱、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上下、左右、前后、全频谱。

频谱是个技术术语,就是从科学眼光从肉眼能够看到的目标,到晚上肉眼看不着了,用仪器设备能够探测到,到无线电波,到微波各个波段。

全天候风雨无阻,全天时昼夜不停,四圈了。

外加一化,就是经常化。

随着高科技发展和应用,战争的情报不是到打仗的时候才去搞情报。

而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已经把你的什么情报搞走了。

或许你正在这儿工作,你在这儿学习,外部的侦察卫星就悄悄地从你头顶过去,把你所在的地方,把你上课的大楼,上班的工厂给照上去了,有这个可能吗?

这样的问题就不是现在,30多年前就解决了。

30多年前,美苏限制这样的武器窥探,两家坐到一块有多少导弹发射上天,多少军用飞机上天,提供出来讨价还价。

但各怀鬼胎都不老实,美国人不老实,它有秘密的军用机场不公布,苏联拿出侦察卫星照片出来揭露它,说你这不是明明的军用机场吗?

你揭露我,我也揭露你,美国也拿出卫星照片,揭露苏联的导弹发射场,揭露苏联。

苏联没有办法,承认那地方有一个导弹发射场。

但在公布这个导弹发射场的时候又耍了个小计谋,就故意地把经度纬度都把它偏离开,然后美国接着说,由于美国的卫星照片是比较准确的,说你的经度差了1°

18′,纬度差了2°

10′,要不然我前去核查。

现在高技术发展了以后,这叫遥感加航天,无法又无天。

过去的侦察比如说,地面侦察,飞机侦察,或者是侦察的舰艇的侦察来侦察,你就侵犯领土,领空,领海。

现在我是在天上侦察,你能领空不能领天,为什么不能领天?

因为技术发展了以后,好多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

如果能够领天。

在天上飞的,你看那个地球仪,南美洲那个直立就像绳子一样,又窄又长,贴在南半球的边缘上,跨南纬好几十度。

地球绕着地轴在转,一周要转一圈。

如果能够领天,地球自转一圈之后,南半球上面的天大部分都成直立的了,所以不能领天。

不能领天就无法无天,什么意思?

有谁有本事去天上照相,谁没本事在地上着急。

所以高技术发展应用以后,现在打高技术战争叫做非对称战争,战争是一种竞争和较量,但是对于科技水平,装备实力相差悬殊的交战双方来说,这种竞争是不平等竞争。

所以美国原来那个参谋长欧文斯,他是个海军上将,曾经趾高气扬地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交战一方可以一天24小时,以30秒种的延迟,就是情况发生30秒钟以后他就可以得到情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透过云层,在10厘米的误差以内,非常精确地看到另一方,而他的对手就不能,那么不需实地交战,胜负已经分晓,就是有这个能力的一方一定会赢。

”他已经打赢了,他爱说什么说什么,但这个不全是吹牛。

这是第一侦察立体化。

2.打击精巧化

第二打击精巧化。

侦察找到了就要打,怎么打,打击精巧化,一个是精一个是巧。

什么叫精,就是打得准,什么叫打得准,这还用说吗?

,指哪儿打哪儿。

指哪儿打哪儿的话好说难做,过去是好指难打,冷兵器,早期火器叫张弓射箭,举枪打鸟,我说这麻雀你去打,我说这电线你射,我一指你就傻眼了。

但高技术战争啊,连指准也得的有本事。

洲际导弹能打10000多公里,你能不能在一万多公里外,准确地指出打击目标。

所以这个高技术战争和传统战争的第二个重大的不同就是高科技应用了以后,今后打仗和传统战争不同。

传统战争为达目的不惜代价,打仗不算账,要是不惜代价,执照武器装备发展的水平。

目前全世界任何公开暴露的目标几乎都没有不被摧毁的可能。

因为洲际导弹的射程能达到13000公里以上,东西南北各打13000公里,就几乎能够打到地球上所有的目标。

而杀伤破坏能力常规武器不算,光是核武器,核弹头,全世界有多少,相当于TNT炸药将近两百亿吨。

全世界人口多少,最新统计数字62亿,就是全世界每人平均3吨还多,3吨原子弹,3吨山药蛋都够你消化一阵子的,要是不惜代价,射程能够着,谁能不会被摧毁。

因为100万吨的原子弹能够摧毁一座中等城市。

所以高科技应用了以后,要求精确打击,精确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前不久伊拉克战争当中,美国人使用的三种巡航导弹。

其中有一种射程是1600公里,误差叫远攻算偏差不超过6米,打1600公里,偏差不超过6米是什么概念,我量一下地图,这就相当于从福州打一枚导弹,打到成都,要打一个三居室的家庭,这个导弹不会落到你邻居的房子里面去。

不光是要精确,而且不要巧妙,什么叫巧妙。

就是怎么样做给敌人造成的损失、麻烦、后遗症更大,这话比较抽象。

我具体的讲,比如就是对优胜力量,对人怎么做损失最大。

过去打战,人们把人打死损失才算最大。

所以过去咱们的提法,我们打国民党的时候,叫做消灭一个舒服一个,消灭的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

现在技术发展了,武器进步了,他不让你那么舒服,他不给你打死。

他让你活着,他让你活着比死了更难受。

我举个例子,国外正在研制一种液体火焰地雷,他打仗的时候洒在你必经之路的草丛上。

让你一碰炸掉一条腿,再一碰炸掉一只脚,他不把你炸死,为什么?

炸死简单,炸死你就不用管了,打扫战场再打扫你呢。

他只把你这条腿炸掉,这边炸掉一只脚,让你上面还好好的,这上面能好吗?

这一边少一条腿,这一边少一只脚,这肯定很痛苦啊。

你就折腾啊,挣扎啊,呼救啊,这回他就不能不管了,他不敢影响士气,赶快来人把他抬走。

对,炸住一个人,就损失三个战斗力,这招真够损的。

不过打战可是不讲温情的,对硬目标,公路,铁路,机场跑道,过去打仗把它炸个稀巴烂,炸稀巴烂结实,但炸稀巴烂不是最麻烦的。

比如把人家军用飞机跑道炸个稀巴烂,人家怎么办呢,人家给你用堆土机一堆,然后事先准备好的大钢板一块一块的铺,然后坐那个飞机从铺平的钢板上升空作战。

所以现在打仗你看科索沃战争,对于阿富汗战争,美国钻地弹,从你那个军用机场跑道打下去,让它拱起大包来,让你推土机推不动,让你作战飞机没法起降。

所谓巧妙,就是斗智斗勇,看谁的招能治住对方。

3.反应高速化

第三是反应高速化。

反应高速化不用多讲,因为自古以来兵贵神速,过去科技发展水平想快快不了,叫欲速不达,随着科学技术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加快有什么好处,高度概括两条:

第一叫做攻防兼备,进退与路;

第二叫做一物多用,提高效率。

攻防兼备,打仗攻防双方,所以描写传统战争叫做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打高技术战争。

谁有本事谁才能炮声隆隆,谁没本事打一炮就不响了。

我举个例子,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伊拉克一个炮兵营长被人家美国俘虏了,在记者招待会上这位被俘的伊拉克炮兵营长艾塔,说在战争当中我们的火炮,就是伊拉克的大炮,只有打一发炮弹的权利,为什么呢?

现在有这种东西,叫做炮位侦察雷达,干什么?

如果你在开炮,他在开机,那么你打出一发炮弹,它立马能测出你的弹道。

紧接着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朝火炮上开炮,有这么厉害吗?

那伊拉克炮兵营长接着说的话是,当我们打出一发炮弹之后,对方的炮弹就倾盆大雨一般的打过来,他打出一发炮弹。

人家测出它的弹道,人家就朝它火炮上开炮。

所以反应速度加快,对打高科技战争是很重要。

至于一物多用提高效率,我想不用多讲。

因为反应速度的加快,就等效于武器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进步。

所以高科技在军事上应用以后,现在打仗,有两句很幽默的话。

叫做以往的哲学是以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以快吃慢,过去打仗大部队把小部队吃掉。

所以当时就要集中优势兵力,当一方的兵力是对方的两倍三倍四倍五倍六倍,四五六倍了,这个大部队就必胜无疑。

今天不一定了,今天是反应快要把反应慢的吃掉。

所以各个国家,现在有军队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或者叫做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部队的数量和质量相比较,质量建设越来越重要,不在于你部队的总数有多少,而在于你能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最需要的地方,把最得力的部队拉上去打胜仗,这就要求他反应要快,快速反应部队,而不是一般的部队。

4.防护综合化

第四方面是防护综合化,什么叫防护综合化,就是藏起来,盖起来,小起来,跑起来。

藏起来,钻到地底下管用,怎么不管用。

科索沃战争打78天,美国北约狂轰滥炸78天,南斯拉夫一共只被轰死了2100人。

为什么死人这么少?

南斯拉夫有一条,南斯拉夫的国界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

南斯拉夫有一条经验,绝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防空袭,它能够做到这一点。

拉响防空袭的警报,全国党政军民,男女老少立即80%的人,钻到地下防空洞。

现在我们国家要求,重点城市人均要有一平方米的防空工事,而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下发一个,关于加强人民防空的决定。

决定当中说,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是现在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所以高科技应用了以后,空袭问题,防空袭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重视防空,要藏起来。

第二个是要盖起来。

什么是盖,过去打仗的时候,人员伪装,弄一点树枝,弄一个伪装帽,装备伪装,用帆布用伪装网把它盖起来。

在当时是管用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了其它侦察手段,比如雷达侦察,这个雷达,它不仅能够穿透树林,穿透帆布,而且能够穿透地表找到地下,找地下几十米。

这种时候你用简单的树枝用破布就不行了,但是不能盖。

什么盖,高技术新材料,你看现在打仗导弹飞机军舰,表面都盖上一层锡箔材料,干什么?

他要来空袭,你地空导弹要打它。

然后先用雷达找,接受回波判断什么目标,哪个方向多大速度,它表面盖上一层吸收雷达波的材料,这样的话它把你雷达波的大部分能量吸收过去。

像美国的F117N飞机,为什么这种飞机能够不要其它飞机的支援,独来独往就是因为它整个飞机的表面给它盖上了一层超黑粉,这个超黑粉是锡箔材料,你地空导弹打它,雷达找,它能把雷达波能量的99%以上吸过来,变成热量一边往前飞一边往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