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436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docx

好氧污泥泡沫中毒总结

 

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的泡沫、浮渣以及污泥老化、污泥中毒的总结

A、生化系统浮渣、泡沫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1.生化池产生浮渣原因:

来自活性污泥系统的不正常代谢,也可能是无机颗粒上浮导致。

2.二沉池浮渣:

来自生化系统的浮渣、二沉池活性污泥硝化后污泥上浮、二沉池缺氧严重导致厌氧污泥上浮。

3.泡沫成因:

水体黏度增加,主要由于:

水体有机物含量过高、曝气混合液活性  污泥老化、进水含有过量的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丝状菌膨胀等。

4.泡沫种类:

(1)棕黄色:

活性污泥老化,污泥老化而解体,悬浮在混合液中,附在泡沫上,导致泡沫破裂时间延长,形成浮渣。

(2)灰黑色:

活性污泥缺氧,出现局部厌氧反应。

另外可分析进水中是否带有黑色无机物质。

(3)白色:

粘稠不易破碎泡沫,色泽鲜白,堆积性较好,原因是进水负荷过高;

粘稠但容易破碎,色泽为陈旧的白色,堆积性差,只有局部堆积,原因过度曝气;

(4)彩色:

进水带色而且负荷高;进水带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

5.浮渣种类:

(1)黑色稀薄的液面浮渣:

活性污泥缺氧

(2)黑色而且堆积过度的液面浮渣:

污泥严重缺氧或厌氧。

(3)棕褐色稀薄的浮渣:

不堆积就正常。

(4)棕褐色而且堆积过度的浮渣:

污泥内部产生硝化反应;严重丝状菌膨胀。

6..泡沫浮渣结合分析故障:

棕黄色泡沫:

代表活性污泥处于或将进入污泥老化状态。

(1)结合沉降比测定是否小于8,污泥颜色是否色泽暗淡,沉降速度是否过快,结合泡沫颜色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老化。

(2)结合SVI小于40,根据泡沫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了老化。

(3)结合镜检菌胶团比较致密,后生动物大量出现,根据泡沫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了老化。

灰黑色泡沫:

代表活性污泥系统出现了缺氧或厌氧状态。

重点需要对溶解氧进行综合判断。

对池体均匀布点进行溶解氧测定,如果出现DO小于L,需要重点进行确认。

在考虑区域污泥是否搅拌混合充分,是否存在沉淀死区。

白色泡沫:

代表活性污泥负荷过高,曝气过量,洗涤剂进入等。

(1).F/M(污泥的有机负荷率也叫污泥负荷,F指的是有机物量,M指的是微生物量。

有机负荷率F/M:

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有机物的数量,或生化池单位有效体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的数量,单位kgBOD5/。

)与白色泡沫:

如果F/M大于可以确认高负荷运行状态,培菌初期出现泡沫正常.

(2).DO与白色泡沫:

DO大于L就是曝气过量,导致污泥过氧化而出现解体,一般控制DO不小于2mg/L就可以了。

(3).外入物质的问题:

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进入。

检测DO和污泥负荷可反推断是否有外入物质进入。

彩色泡沫:

与进入带颜色、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有关。

通过观察物化区处理出水是否带有颜色可判断是否有颜色水进入;观察物化区水跃是否产生泡沫可判断是否洗涤剂进入。

黑色稀薄液面浮渣:

控制DO值,判断是否存在溶解氧相对不足或局部不足。

需要全面进行测定确认。

对于由于废水本身缺氧过度导致色泽变黑可以通过加强回流废水缓解浮渣大量出现。

黑色堆积过度液面浮渣:

镜检没有发现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污泥颗粒分散不絮凝,沉降性能不好,上清液浑浊,污泥沉淀色泽暗淡偏暗黑。

原因:

溶解氧不足,局部出现厌氧或缺氧。

棕褐色稀薄液面浮渣:

结合沉降比发现上清液略显浑浊,含有解体的细小颗粒物质,间隙水清澈,浮渣具备粘性,不易搅动下沉。

原因:

F/M小于,而且持续时间长。

棕褐色堆积过度液面浮渣:

(1).与丝状菌有关;结合镜检和SVI或者结合SV进行判断是否丝状菌膨胀。

(2).与活性污泥反硝化有关:

结合SV,发现细小污泥絮团向上浮起,堆积液面,通过搅拌后可以快速下沉;在测定C/N,确定进水是否含有过量的N,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污泥容易发生反硝化,同时确保溶解氧大于3mg/L。

浮渣与泡沫的预防与控制:

1、污水自身控制问题导致:

①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

出现棕黄色稀薄浮渣;控制污泥老化;可结合F/M、SV以及镜件进行确认。

②污泥浓度控制过低,负荷偏高:

结合镜检和F/M进行确认。

发现是否有非活性污泥类生物出现,F/M是否大于.

③丝状菌未能有效控制:

④曝气方式不正确:

过量曝气。

⑤营养剂投加相对不足:

浮渣泡沫消除对策:

采用用水进行喷洒、倾倒适量废机油或者消泡剂。

二沉池污泥漂流

原因:

10%在二沉池,90%在曝气池

(1)曝气池冲击负荷过高:

  ①污泥负荷过高:

判断是否二沉池出水浑浊。

  ②表面负荷过高:

进水量大,停留时间不够。

(2)曝气池污泥老化:

排泥不及时,进水污水浓度过底,污泥浓度控制过高。

(3)曝气池污泥中毒:

判断出水的效果明显变差。

(4)二沉池反硝化作用:

控制曝气池尾端的DO以及加大回流速度。

(5)生化系统大量无机颗粒进入:

强化物化效果

(6)曝气池曝气过度:

检测DO。

SV测定、溶解氧、污泥增长量、镜检、处理对策

(1)污泥负荷过高,F/M大于,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弥漫性浑浊,溶解氧明显偏低,低过30%菌胶团形状细小、细密、松散,大量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出现强化物化效果

(2)污泥老化,F/M小于,沉降速度加快(3min完成90%),污泥压缩性能增加,SV小于8%,污泥颜色过深。

溶解氧相对上升污泥量减少有轮虫出现。

此时要控制F/M,增加污水底物浓度,增加污泥浓度。

(3)污泥中毒上清液浑浊,污泥颜色暗淡,溶解氧增高,污泥量减少,无原生动物,菌胶团松散。

此时要加大回流污泥,加强物化调节,提高污泥浓度

(4)惰性物质进入沉降速度快,上清液浑浊,悬浮颗粒大。

溶解氧增高,污泥量减少菌胶团夹杂无机颗粒强化排泥连续性和力度,强化物化

(5)反硝化污泥先沉淀后上浮再沉淀缺氧状态,低于mg/L,C/N失调菌胶团内存在细小气泡,其他无变化提高出水端溶解氧,提高进水的N含量,调节C/N

(6)曝气过度上清液细小颗粒多,水体朦胧,

(7)溶解氧过量菌胶团较小,含有细小空气泡调整曝气量

二沉池污泥上浮

1.原因:

污泥腐化、污泥脱氮、污泥膨胀

(1)污泥腐化:

缺氧造成厌氧分解,产生大量气体。

(2)污泥脱氮:

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DO小于L还原成氨和氮),产生气体。

(3)丝状菌膨胀:

活性污泥絮团内夹带过量细小气泡,导致污泥比重降低。

2.指标表现:

(1)镜检:

活性污泥菌胶团内有细小光亮点。

(2)肉眼观察:

菌胶团内有细小气泡,阳光下气泡受热膨胀。

(3)SV测定:

出现气泡,并膨胀上升。

3.处理对策:

(1)反硝化问题:

  ①增加污泥回流或及时排泥,减少沉淀池内污泥;

  ②减少曝气量或时间,降低硝化作用;或者提高出水端溶解氧的含量。

  ③减少沉淀池进水量,以便减少进泥量。

污泥腐化问题:

  ④保证曝气设备低故障;降低污泥浓度;避免污泥冲击负荷

丝状菌问题

丝状菌膨胀

1.丝状菌生长环境:

pH,高温容易生长,要求较多碳源,对氧和磷要求较低要求较多氧。

2.判断依据{在正常情况下,SV(10-30),SVI(50-150)。

(1)轻度膨胀不明显,沉降性略差,污泥体积数增大10%,色泽为棕褐色,絮凝时间延长2-4倍,SV=25-40250

(2)中度膨胀有明显变化,色泽变淡,沉降性能降低,压缩沉淀时间延长2倍,SV=40-60300-350

(3)高度膨胀效果非常差,15min无效果,污泥高度细密,颜色鲜艳而浅淡,SV=90左右500-700

(4)极度膨胀SV=100,30min无沉降,颜色浅淡发白 

3.丝状菌膨胀原因:

(1)外围原因:

  ①接种活性污泥丝状菌感染;

  ②进水水质成分影响;进水成分单一,缺少营养剂以及微量元素

(2)内部控制原因:

①长期低负荷运行;

②长期低溶解氧或局部缺氧运行;

③营养剂投加失衡;

④酸性废水环境对丝状菌的诱发作用

4.指标表现:

(1)F/M:

小于长时间;

(2)缺氧或局部厌氧状态存在;

(3)进水成分单一影响

5.处理对策:

(1)工艺控制参数严格管理:

对于轻度、中度早期膨胀可采用

  ①溶解氧:

控制池进水端不小于1mg/L;池尾不小于3mg/L。

结合溶解氧适当      调整污泥回流量。

  ②食微比:

控制F/M在,不低于;

  ③营养要求:

保持营养均衡,足量均匀补充N、P。

(2)引入惰性物质抑制:

对于高度膨胀可采用,具体办法是降低物化阶段沉淀效果,通过测定SV从90降到70后可考虑减少惰性物质进入,严格控制排泥,确保日污泥浓度变化不超过15%。

(3)高PH污水抑制膨胀。

适用于高度膨胀。

具体办法控制pH在10左右,持续时间4-8小时,进行过程中要求充分调节,均匀排放,严格监视各段不超过。

控制污泥回流5%;结合镜检观察和SV测定检测效果。

一般2天后系统会恢复正常。

(4)利用漂白粉抑制和杀灭丝状菌。

投加量70-90g/m3,投加时间每袋(50Kg)间隔5分钟,总时间不超过停留时间的1/2,结合镜检和SV测定确认效果,一般3天后系统恢复正常。

5.丝状菌受打击后,如果不彻底,可能出现变异,具体办法:

(1)制定周全计划,确保一次成功;

(2)灭杀三天前停止排泥,避免丝状菌进入物化系统并再次进入生化系统;

(3)一次不成功,交替使用杀灭方法;

(4)彻底失败后,进行排空杀毒处理后重新培养。

污泥老化

污泥老化的指标表现:

1.SV测定

(1)沉降速度:

快,时间比正常快倍;

(2)污泥絮团:

大,比较松散,絮凝速度也快;

(3)污泥颜色:

深暗、灰黑、不具有鲜活光泽;

(4)上清液清澈度:

有好的清澈度,游离较多细小絮体。

(5)液面浮渣:

曝气池有浮渣和泡沫产生。

2.镜检观察

  后生动物数量占优,污泥菌胶团粗大色深。

M(有机负荷率F/M,也叫污泥负荷,F指的是有机物,M指的是微生物。

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有机物的数量,或生化池单位有效体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的数量,单位kgBOD5/。

)确认长期处于低水平,小于。

4.原因:

(1)排泥不及时,污泥龄长。

(2)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

(3)过度曝气。

(4)污泥浓度控制过高。

5.控制方法:

(1)确保污泥浓度在一定范围,通过F/M确定,同时确保排泥的均匀性。

(2)曝气的均匀性和防止过曝气。

通过检测DO,控制出水端L。

(3)避免低负荷运行;控制F/M=之间。

必要时补充外加碳源。

6.指标控制:

(1)F/M:

控制。

(2)DO:

大于4mg/L属于过曝气。

(3)污泥龄:

7-10天。

污泥中毒

1.判断方法:

(1)观察SV:

污泥活性降低,原生动物死亡,菌胶团解体细小化,有大量不沉降细小颗粒,污泥絮凝性变差,絮凝时间长。

(2)镜检:

  ①原生动物死亡或消失:

以楯形虫为代表的爬行类原生动物消失。

持续6小时    后原生动物消失。

  ②后生动物活动减弱。

  ③菌胶团:

出现解体,大量细小菌胶团颗粒。

  ④液面浮渣:

色泽晦暗,稀薄松散;镜检浮渣发现无原后生动物,菌胶团松散,细小部分过多。

2.指标表现:

(1)溶解氧变化:

逐渐上升

(2)出水变化:

有机物浓度不断升高。

3.处理对策:

(1)阻止污水进一步进入,中断源头;

(2)稀释已进入的混合液,加大污泥回流;

(3)利用加大排泥抗击冲击。

污水处理系统问题汇总

 

 

二沉池出现细碎污泥翻滚、浑浊现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导致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分散(水混浊而悬浮物多)

②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溶解氧不足,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

③二沉池负荷过高,或二沉池配水不均匀出现重力流现象,局部流速过快将污泥带起

④二沉池回流比过大,二沉池泥层过低,水流搅动泥层过大(此原因占少)

⑤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龄过短,新合成的污泥絮体难以沉降(水清澈而悬浮物多)

⑥好氧池污泥龄过长,污泥老化

⑦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

⑧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沉降性差、二沉池泥层高,水流将污泥带出(SVI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此情况)

⑨好氧池污水中氨氮含量过高

 

二沉池出现浮渣浮泥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二沉池回流比小,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厌氧反硝化后被气体携带上浮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和厌氧污泥,由于部分不能转化为好氧污泥变为浮渣排出系统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腐败变质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泡沫多,与污泥/悬浮物等混合后到二沉池上浮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污泥浓度低(污泥负荷高)或者溶解氧过高(有可能)

$1__VE_ITEM__⑥    好氧池污泥老化或者泥龄过短,絮凝性差,COD去除率和处理效果差

 

好氧池溶解氧不足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浓度上升较快或者污泥老化导致耗氧量增加

$1__VE_ITEM__②    厌氧池出水悬浮物很多,进入好氧池后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1__VE_ITEM__③    鼓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或风机压力不够(出现此情况较少)

$1__VE_ITEM__④    厌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进水突然增大,冲击负荷大,导致好氧池负荷变大

$1__VE_ITEM__⑤    曝气头损坏或堵塞比较严重,好氧池泡沫多

 

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偏低或者长期偏高(有可能)

$1__VE_ITEM__②    原水或厌氧出水的硫化物含量过高导致硫细菌大量繁殖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负荷长期偏低或偏高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水温偏高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不均衡或缺乏营养(N、P偏低)

$1__VE_ITEM__⑥    进水pH值问题

$1__VE_ITEM__⑦    好氧池污泥的泥龄过长,耗氧量增加导致溶解氧不足

 

好氧池出现污泥解体、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负荷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松散(清澈,细碎泥多,COD不高)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镜检污泥结构散(混浊,不透明,COD高)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龄过短(SVI值在70~120适宜,在此范围内二沉池细碎污泥少)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进水含有有毒物质或者污泥老化,泥龄长(混浊,有细碎泥,COD偏高,镜检轮虫很多)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

好氧池有大量泡沫出现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所至,泡沫为白色,气泡细小,轻且不带黏性)

$1__VE_ITEM__②    新安装曝气头后产生的微小气泡所至(短期影响)

$1__VE_ITEM__③    微生物繁殖中产生大量脂类物质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活动所至,泡沫为泥色,气泡大,带黏性)

$1__VE_ITEM__④    污泥反硝化泡沫(好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反硝化后产生的泡沫带黏稠,泥色)

 

好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老化,泥龄长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高,泥龄短,回流量大,停留时间短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负荷低,溶解氧长期偏高导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率低,溶解氧高),细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溶解氧不足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

$1__VE_ITEM__⑥     厌氧池COD去除率低,厌氧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浓度过高

$1__VE_ITEM__⑦     原水含有有毒物质,污泥中毒

$1__VE_ITEM__⑧     无机盐累积值超过规定范围

$1__VE_ITEM__⑨     好氧池冲击负荷大或者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厌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厌氧池污泥浓度不足(向厌氧池回生化泥)

$1__VE_ITEM__②    厌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无机物占多数)

$1__VE_ITEM__③    厌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1__VE_ITEM__④    水温超过厌氧微生物适应的范围(超过40℃)

$1__VE_ITEM__⑤    进水pH超过或者低于

$1__VE_ITEM__⑥    厌氧池停留时间过短难以到达厌氧水解状态(设计问题)

$1__VE_ITEM__⑦    进入有毒物质

 

好氧池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细碎污泥翻滚难沉降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高(二沉池出水混浊,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淀后上清液后细碎污泥,混浊)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曝气过度,污泥自身氧化后产生的细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污泥停留时间长、曝气过度导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结构松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

 

厌氧池脉冲出水悬浮物(污泥)多如何解决?

$1__VE_ITEM__①    控制好初沉池物化污泥进入厌氧池(必须)

$1__VE_ITEM__②    在厌氧池顶部增加虹吸排泥管(不建议排厌氧底部污泥)

$1__VE_ITEM__③    向厌氧池投加聚丙或聚铝

$1__VE_ITEM__④    减少进水量或者排放厌氧池底部污泥

 

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如何解决?

$1__VE_ITEM__①    先加大排泥解决沉淀效果差问题,改善后再提升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

$1__VE_ITEM__②    加大好氧池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龄(严重时要坚持两个月左右)

$1__VE_ITEM__③    控制水温在合适范围内,稳定进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必须)

$1__VE_ITEM__④    加大好氧池营养料投加

$1__VE_ITEM__⑤    如果二沉池泥层高可加大回流量、调节各二沉池进水量或投加聚铝聚丙(临时控制措施)

 

设计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__VE_ITEM__①    污泥浓缩池一定要够大,物化污泥产生量很大

$1__VE_ITEM__②    压泥机要满足系统产泥量的需求

$1__VE_ITEM__③    调节池一定要够大,因为造纸排水极不稳定,波动性很大(纸机停机瞬时排水量很大)

$1__VE_ITEM__④    白水(白/滑石粉)最好能单独处理或小量的掺进原水进行处理

$1__VE_ITEM__⑤    一定要考虑钙离子进入好氧池造成曝气头结垢的问题(物化处理方法选择或者曝气方式选择问题)

$1__VE_ITEM__⑥    考虑造纸废水产生大量污泥去向问题(含水率在35%~40%以下可以送锅炉焚烧,同时要处理焚烧后的烟气问题)

$1__VE_ITEM__⑦    提升泵选型上要考虑造纸废水中悬浮物、杂物多容易堵塞的问题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表象有哪些?

$1__VE_ITEM__①    初始阶段做沉降比时上清液开始混浊,有细碎污泥悬浮,难沉降,慢慢二沉池会有浮渣和浮泥出现

$1__VE_ITEM__②    污泥老化会导致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注意溶解氧突然下降的征兆)

$1__VE_ITEM__③    镜检污泥结构分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污泥颜色变浅变黄

$1__VE_ITEM__④    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泡沫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黏性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处理效果变差,耗氧量增加,出水COD和悬浮物增加,浊度上升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营养料不足或不均衡,好氧池中硫化物浓度过高,溶解氧不足

$1__VE_ITEM__②    泥龄过长(镜检污泥中轮虫多,污泥结构分散,出水混浊,掺清水上清液还是混浊,同时有污泥解体迹象)

$1__VE_ITEM__③    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厌氧反硝化后污泥变黏稠,产生脂类物质(严重时二沉池会有臭味出现)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解决方法?

$1__VE_ITEM__①    增加营养料的投加

$1__VE_ITEM__②    多排放好氧池污泥,加大污泥回流,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

$1__VE_ITEM__③    适当减少好氧池进水量,待污泥活性好转再慢慢提高水量

微孔曝气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

$1__VE_ITEM__①    微孔曝气膜价格昂贵,安装过程复杂麻烦

$1__VE_ITEM__②    维修成本高,维修过程麻烦

$1__VE_ITEM__③    应用于造纸废水工程时容易堵塞(氧气与钙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氧化钙)

$1__VE_ITEM__④    微孔曝气膜易老化,卡箍被腐蚀后容易脱落

 

不锈钢钢管(或者用耐高压高强度的PVC管)直接开孔方式曝气的优点和缺点是?

$1__VE_ITEM__①    成本低,安装简单容易,基本没有维修成本(可根据需要来计算开孔孔径大小)

$1__VE_ITEM__②    不老化,不容易结垢堵塞,耐腐蚀

$1__VE_ITEM__③    产生的气泡大,氧利用率低,需供气量大(应用于接触氧化法时悬挂的填料有剪切气泡的作用,气泡会变小)

 

 

好氧池改造安装完毕后如何恢复处理能力?

$1__VE_ITEM__①    首先让进水没过曝气头,再开风机让曝气头通气检查是否出现曝气头接缝漏气、断裂或者有不出气的情况

$1__VE_ITEM__②    然后边进水边回流污泥,进水量在设计的1/2或者1/3左右,等出水及格后再慢慢提高负荷

$1__VE_ITEM__③    营养料按平常投加即可

 

两万方/天的造纸废水A/O工艺运行参数控制以及效果

$1__VE_ITEM__①    稳定进水量,物化要达到效果

$1__VE_ITEM__②    提高厌氧COD去除率,经常回流好氧污泥到厌氧池(东莞建晖工地厌氧池去除率在20%~30%,偏低)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水温在38℃以下,污泥浓度控制在~L,溶解氧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泥龄控制在5~7天

$1__VE_ITEM__④     二沉池回流比控制在60%~75%(确保刮泥机吸泥口通畅)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投加量(厌氧+好氧)面粉450Kg/天,尿素450 Kg/天,三纳225 Kg/天

$1__VE_ITEM__⑥     二沉池没有浮渣浮泥,外观很好

$1__VE_ITEM__⑦     二沉池没有(或很少)细碎污泥翻滚(好氧污泥活性好)

$1__VE_ITEM__⑧     好氧污泥结构紧密,污泥沉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