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26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已知锗酸铋中锗(Ge)的化合价为+4价,则铋(Bi)的化合价为()

A.+4B.+3C.+2D.+1

9.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量取液体

C.过滤

D.熄灭酒精灯

11.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

1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右图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D.化学方程式是:

2H2S+3O2

2SO2+2H2O

13.航天探测发现:

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

),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一些关于三氧化二碳(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中碳的化合价为+3B.

充分燃烧的产物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在一定条件下

能还原氧化铁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C.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④等质量形状相同铁和锌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3)3个镁离子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6.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如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请在空白方框内画出“反应中”微粒的状况________。

②从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

其中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性。

(2)小明在家烧柴火煮饭,他往灶膛里塞满木柴,结果不仅燃烧不旺,反而产生了很多浓烟,这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

一是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

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

同时小明还发现锅底有一层黑色的物质,该黑色的物质是_____。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我们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从原子结构方面看:

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具有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

(2)氧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氧元素与上图中的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请写出该周期从左到右呈现的一个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此装置中a端表示_____极,b端表示_____极。

(2)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图中表明实验是_____(填“未开始”、“刚开始”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4)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

四、流程题

20.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日常生活中的牙膏也常用它作摩擦剂。

目前轻质碳酸钙的生产主要是碳化法,工艺流程见下图:

请分析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A→B之间,过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B与C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推断题

21.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碳、铜、氧气、水、氧化铜、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用它们进行击鼓传球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最后一位将球投篮。

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篮球能从A传到G,其中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氧气应放在位置________上。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上述传递中,常温下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六、实验题

22.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

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填序号)。

a需要加热b需用催化剂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d原料为纯净物e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上述装置中,既可用于收集

,又可用于收集

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4)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在用胶皮管连接装置B和C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制取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6)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胶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

其原因是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3.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

过氧化钙(化学式

)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小明依据________,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

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操作如下:

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液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加热时应先_____。

③收集满一瓶气体。

生成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

④停止加热。

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___。

⑤检验气体。

方法是________。

实验结论:

(3)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经检验该气体为氧气,该反应同时还生成氢氧化钙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

__________。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八、计算题

24.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该口服液中的锌是指____(填:

“分子”、“原子”或“元素”)葡萄糖酸锌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2)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

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25.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试计算:

⑴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第1份样品中(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⑵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

⑶请在图中画出在5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

1.C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B

【详解】

A液氮在气化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

此项正确。

B氧气有助燃性,可作助燃剂。

此项不正确。

C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气球。

D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时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以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所以应选B项。

3.D

试题分析:

在加油站要使用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标志,石油没有毒,故选D。

考点:

常用图标。

4.C

由题意可知:

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

而具备以上性质的物质只能为碳的单质----石墨,而金刚石太昂贵;

铝和铜为金属,虽然具有能导电的性质,但是不耐高温、易氧化。

5.A

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A.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点评: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6.D

根据原子的构成,结合题意分析。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1=3,错误;

C、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2,错误;

D、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正确。

故选D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答本题要熟记两个等量关系,即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B

A、镁、铝属于活泼金属,铜属于不活泼金属,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石墨、

都是碳单质,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水、氧化铁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空气、石油混合物,甲烷是纯净物,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解:

由Ge的化合价为+4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B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锗酸铋的化学式为Bi4Ge3O12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4+(+4)×

3+(-2)×

12=0,解得x=+3,即锗酸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9.D

要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需要加入消毒剂,而图示净水器中不含有该类物质,因此该净水器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故A不正确;

要达到将硬水变为软水的效果,需要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这是该净水器所不能达到的;

故B不正确;

要达到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效果,只能进行蒸馏操作,这也是该净水器所不能达到的,故C不正确;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净化过程中起吸附作用;

故D正确;

故选D.

水的净化。

10.D

A、检查气密性时,该装置必须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图示中的长颈漏斗处会使气体泄漏,故A不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不正确;

C、过滤液体时,倾倒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故C不正确;

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故D正确。

故选D。

11.A

A.家用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防止触电,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清除可燃物来灭火,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同空气接触,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这样不容易损坏图书资料。

故选A.

灭火的原理

12.C

A.反应物中有单质,正确;

B、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其中一种原子是氧原子,这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氧化物,正确;

C.如图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反应后是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化学方程式是:

2SO2+2H2O,正确;

13.C

A、由题意三氧化二碳(

)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则有: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碳的化合价为+3价,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则

,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则在一定条件下

能还原氧化铁,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4.A

A、红磷和氮气不反应,氮气质量不变,故A正确;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减少了氧气的质量),故B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增加,但是反应前铁丝为固体,所以固体的质量不能为0,故C错误;

D、相等质量形状相同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但是锌比铁活泼,因此锌比铁快,故D错误。

15.2N

(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直接在元素符号的左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原子表示为2N;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甲烷的化学式为

(3)镁离子的符号为

,表示多个离子直接在离子符号的左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镁离子表示为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元素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

16.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小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①A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B一口气能喝6000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很小;

(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氢气燃烧过程为:

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氧分子破裂为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水分子;

则有:

①空白方框内“反应中”微粒的状况应该为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图形为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7.①②④导电接触面积炭煮沸

(1)铁、铝、铜制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故①②④正确;

铜制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故填:

①②④;

导电性

(2)灶膛里塞满木柴,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燃烧不旺,说明燃烧需要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黑色物质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

接触面积;

(3)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法制得纯净水。

加热煮沸;

【点睛】

本题考查金属的物理性质:

导电性,导热性等等;

燃烧的影响因素:

需要足够的氧气和与氧气的接触面要足够大;

以及软硬水的转化:

实验室中用蒸馏法制得纯净水,生活中用加热煮沸即可将硬水软化。

18.电子层数相同SNa2S最外层电子数逐一递增(答案合理也得分)

(1)根据元素周期律:

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从原子结构方面看:

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氧元素与上图中的S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显+1价;

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两个电子,显-2价,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氧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S;

(4)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一递增;

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

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合理即可)。

19.正负 极。

增强水的导电性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

(1)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约为1:

2。

此装置中,a端生成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与产生氧气相连的电极是正极,那么b端表示负极;

(2)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由图中信息可知,已经生成了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说明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4)此改进后的电解水实验装置能方便气体的导出,其优点是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

20.

除去不溶性物质漏斗引流

(1)根据题中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流程图可知:

A中主要成分含有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B是澄清石灰水,则有:

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式为

(2)在A→B之间,过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物质,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B与C反应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H2OF

【分析】

碳、铜、氧气、水、氧化铜、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七种物质中,只有水是在常温下是液体,因此A是水,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则B是二氧化碳,剩下的五种物质中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是碳,则C是碳,剩下的四种物质能够和碳反应的是氧化铜,则D是氧化铜,剩下的三种物质能与氧化铜反应的是一氧化碳,则E是一氧化碳,剩下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的物质是氧气,则F是氧气,G是铜,铜能与氧气反应,根据以上分析的各物质满足题干要求。

(1)A的化学式为

氧气应放在位置F上。

(2)B和C反应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和E反应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传递中,即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中,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长颈漏斗水槽c、e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C

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H2OA生成的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将反应液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为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根据实验室制取

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有: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e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既可用于收集

气体,又可用于收集

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选择图中的装置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用胶皮管连接装置B和C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则X的化学式为

,应该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从题干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其原因是生成的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将反应液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23.过氧化钙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