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746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docx

启蒙钢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启蒙钢琴教案

执教人:

黄彬单位:

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教学人数:

1人教学对象:

4—5岁幼儿

课时:

0分钟课题以及类型:

入门学习

授课类型:

一对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央C在键盘和五线谱上的位置

2、掌握运用“1”指顿奏的基本要点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五线谱是初步认识,理解起来有困难

2、对手臂、手腕、手掌、手指的配合有难度

三、教材简介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初级钢琴教育,选用“车尔尼、拜耳、汤普森”。

对于4-5岁的儿童来说,“汤普森”教材,每首曲子都有标题,有图画,其类容丰富,技术进阶不如前两本快,音乐性也有很大的提高,很适合低段儿童钢琴的启蒙教材

四、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坐姿

2、讲解钢琴的基本构成,各部分名称,手的构造及称谓

3、指导学生找到钢琴键盘上的中央C

先让学生找黑键,整个键盘上面,所有黑键全部找到

让学生区分“2、3”黑键的排列规律,选出所有的2个黑键

告诉学生1的位置,要求学生把键盘上所有的1都照到并弹响,

随便学生怎么弹,按、打、砸都没问题,关键在于找到此音

4、教授基本手型

告诉学生手指的指法编号

指从1指开始分别放在E、#F、#G、#A、B这5个音上给学生示范,

帮助学生按照要求找到正确的手型

引导学生正确的应用1指弹奏顿音的技巧

注意手腕在其中的作用,在起手的时候用大臂牵引手腕继而带动手

指离开键盘

5、教授乐谱基本知识

教授五线谱以及高低两个谱号,并引导学生找到与之对应的键盘上

1的位置

在键盘上用大拇指演奏中央C并按照节拍,边数边弹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1的练习,每天练习30分钟以上

六、教学小结与反思

1由于钢琴对于初学的幼儿来说似乎还太陌生,所以要尽量的避免太专

业性的称谓,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词汇来讲解,如黑键可以说是小黑,白建亦称为小白。

五线谱亦是同理,音符可以说是一颗糖等等

教学要重复的,多次的引导,直到掌握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大拇指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大拇指是指外侧靠近指甲边缘的地方触键,而不是整个手

指平躺在琴键上,这点尤为重要,学习不好,将来对音阶和弦琶音的演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b注意大拇指的支撑作用,第1关节太过弯曲是不正确的,这不利

于大拇指的弹奏,因为大拇指天生离键盘最远,第2关节要鼓出来,做到饱满,坚实,自然的状态。

可以用手抵住他的第2关节不放,再来弹奏,直到学生掌握这个状态为止

C不必刻意要求其他手指的动作,只要大拇指做好就行,其他手指

会在后续教学中逐步调节

幼儿钢琴启蒙第一课教案

杨杨

教学内容:

1、音阶;

2、《两只老虎》。

教学对象:

4岁左右,零基础,启蒙阶段的幼儿。

教学目的:

1、熟悉音阶唱名的顺序;

2、认识、熟悉键盘位置小字组和小字一组的音;

3、体会指尖触键的弹奏感觉,训练指力;

4、熟记《两只老虎》的旋律,并能初步独立完成单指非连奏。

教学要求:

1、正确的坐姿;

2、指尖触键,单指非连奏;

3、正确的手形;

4、唱,击拍;

5、注意弱指的指尖站立。

教学重难点:

1、二分音符的唱拍、打拍与弹奏;

2、《两只老虎》每个乐句都要反复两遍,句与句之间要连贯紧凑。

教学准备:

事先了解幼儿基本情况,如是否接触过钢琴、是否喜欢钢琴,以及幼儿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引导: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示范弹奏《两只老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认识键盘:

1、让幼儿观察键盘,认识钢琴由黑键和白键组成,知道黑键与白键的分布特点,并能迅速找出键盘里所有C调的“do”;

2、让幼儿找出中央C“do”在键盘上的位置,并知道中音“do”、高音“do”和低音“do”的键盘位置关系;

、音阶:

1、教师慢速示范小熊爬楼梯和下楼梯,一边示范弹奏一边唱谱;

2、教师带幼儿右手爬楼梯和下楼梯,要求弹唱,并告诉幼儿要“用指甲抠着弹”;

3、幼儿边唱边弹独立完成右手音阶,单指顺序“2、3、4、1、5”;

4、教师慢速示范大熊爬楼梯和下楼梯,一边示范弹奏一边唱谱;

5、教师带幼儿左手爬楼梯和下楼梯,要求幼儿“用指甲抠着”弹唱;

6、幼儿边唱边弹独立完成左手音阶,单指顺序“2、3、4、1、5”;

7、教师先示范大熊小熊接力爬楼梯、下楼梯,再让幼儿模仿独立完成弹唱。

、《两只老虎》:

1、击拍唱谱:

①先以一小节为一句,一小节一小节教唱,在唱二分音符的时候要求幼儿击拍唱“2”,教师可出示两根指头作提示;②以两小节为一句教唱,提示幼儿两只老虎每句要唱两遍;③以四小节为一句教唱,注意每小节之间的连贯;

2、单指非连奏a段:

①引导幼儿用右手在键盘上找到中音区的“do、re、mi”三个音;②教师示范弹唱,幼儿模仿弹唱,最后一句注意双手的配合;③弹唱顺序同唱谱顺序一样,先以一小节为一句,再两小节、四小节连起来弹唱;④单指非连奏顺序“2、3、4、1、5”指,注意每小节之间的连贯;

3、单指非连奏b段:

①前三句同a段,用左手单指弹奏;②最后一句,教师示范教会幼儿“搭小桥”;③单指非连奏顺序“2、3、4、1、5”指,注意每小节之间的连贯。

在音阶和《两只老虎》的进行当中,应特别注意:

1指弹奏的时候特别提醒幼儿不要睡下去用关节弹奏,要把一指关节顶出来;5指弹奏前与幼儿做拉钩钩的小游戏,让幼儿体会弱指指尖站立的正确方法;提醒幼儿手腕不得低于白键平行位置,以及正确的坐姿;《两只老虎》二分音符第二拍唱“2”的时候要求指头按住不放。

、宣布下课:

给予幼儿适当的肯定和奖励,并要求幼儿课后按照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练习。

钢琴基础教学教案

课时:

1课时课型:

集体课执课教师:

陈仕进

1、基本技术:

熟练掌握《孩子们的哈农第2条》。

熟练掌握双手弹奏C大调、a小调音阶。

、练习曲:

贝伦斯作品70之35。

、乐曲:

学习《天真烂漫》

1、基本技术:

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各个手指,做到保持松弛的肩膀,完好的手型来弹奏。

熟练掌握双手弹奏C大调、a小调音阶,熟练大、小调指法,能够积极主动挥动掌关节连接双手,使手指有力均衡发展。

2、练习曲:

熟练掌握双音和跳音的演奏技巧,左手掌握好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和弦的技巧,注意力度的对比变化。

3、乐曲:

熟练掌握移位动作,做好手指转换练习,注意连跳结合,在十六分音符跑动时注意要均匀,注意乐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和小连线。

学习手指转换的技巧。

十六分音符的音阶跑动时注意手指弹奏的均匀和独立性。

1、强调弹奏的基本要求:

正确的坐姿:

重心稳定、靠前、身体放松,腰部要直,上身略向前倾;座位的高低与座位离琴的远近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养成弹奏前调整座位的习惯;

正确的手型:

最符合自然状态的手型就是好的手型手的状态是手指略向里自然弯曲,手呈半圆形,指尖和手腕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手型既舒服自然、支撑力也最强。

利用以上要求来弹奏《孩子们的哈农》。

2、师:

在琴上弹出《少女的祈祷》的音乐片段,并请学生注意乐曲中快速跑动乐句的特点。

生:

思考乐句的规律是上行还是下行的?

什么是音阶?

师:

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是音阶。

生:

回答问题。

师:

讲解C大调、a小调音阶的指法,即拇指应在3指下穿过,讲完后示范演奏一遍音阶,并请学生演

奏一遍。

生:

演奏音阶。

师:

讲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再一次示范音阶的正确弹法。

生:

改正错误,然后先分手练习,后合手练习。

师:

总结音阶的弹奏要点:

能够积极主动的挥动掌关节自然连接双手,使手指有力均衡发展。

3、出示贝伦斯作品70之35

师:

要求学生视奏练习。

生:

认真视谱,并马上慢速练习。

师:

总结学生的弹奏

生:

按照师的要求练习。

师:

示范错误的演奏,防止学生出现错误。

错误的演奏即移位过程中出现声音不均匀,表现在拇指出现一个重音,师指出大拇指要有提前动作,转指是手腕左右的调节动作,不可向上抬起,大拇指正确的触键部位应是指尖的侧面,不能将大拇指一关节伸入键盘参与弹奏。

生:

正确地演奏一遍。

4、师:

示范演奏一遍《天真烂漫》,并请学生思考乐谱的曲式结构,乐曲的情绪和有关作曲家的知识。

月光启蒙教案教学设计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9、月光启蒙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第二课时教案)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通师三附杨丽丽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

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

或想说点什么?

2、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

与关爱。

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文中有母亲唱的许多有趣的歌谣,能找到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迅速浏览

全文,找一找。

(学生自由读)

2、学生汇报,电脑出示五首歌谣、童谣。

3、谁愿意站起来大声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朗读)

4、你喜欢这些歌谣吗?

为什么喜欢呀?

(有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5、从这些有趣的歌谣中你读懂了什么呢?

(1)母亲在月光下洗衣裳,十分辛劳。

师:

是啊,多么辛劳的母亲啊,能读好它吗?

试试看

(2)勤劳致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

对,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读好这首有意义的歌谣吧!

(3)哟,还有人将母亲的童谣画成了简笔画呢,赶快给大家展示展示吧!

6、多么可爱的图画,多么有趣的童谣啊!

想记住它们吗?

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7、在母亲的歌谣声里,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你知道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唱歌谣、童谣的吗?

仔细读读课文第一、四自然段)

读了这两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1)篱笆小院里和谐、惬意:

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2)母亲十分辛劳,但十分关心我,十分重视对我的教育(抓住“忙完了”“唱累了”)

(3)母亲不仅仅是给我唱歌谣、童谣,还给我讲许多神奇的故事,说明母亲教育我是多种多样的,很用心地在教育我

相机指导朗读

8、我喜欢母亲唱歌谣、童谣吗?

为什么呢?

(1)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

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师:

的,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谁能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女生齐读)

(2)母亲的声音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师:

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

(3)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因为——(引读:

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9、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

所以(引读:

虽然母亲不识字,但她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10、现在知道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课题了吗?

(出示:

最后一段文字)

从这段文字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吗?

(感激,怀念)

11、是啊,母亲在月光下给我唱的这些歌谣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你们知道是在什么情形下写下这篇文章的吗?

其实这篇课文还有开头和结尾呢,想读读吗?

(出示文字)(自由读)

你读出了什么?

12、总结:

美丽动人的神话,诙谐幽默的童谣是妈妈给我的启蒙教育,她用月夜诗情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用智慧才华启迪了我,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因此,我对母亲有着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13、电脑出示:

孙友田图片,

(1)这就是孙友田,简介:

(孙友田,1936年12月生,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著作有诗集《煤海短歌》、儿童长诗《带血的泥哨》、《矿山鸟声》等10部,儿童知识读物《在黑宝石的家里》等。

作品多次获奖,诗歌《我要演一个童工》被选入《少年朗诵诗选》,诗选《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散文《师恩难忘》被编入全国小学语文教科书。

(2)今天,杨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孙友田创作的诗歌,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出示:

您告诉我)读懂了什么?

二、拓展升华

1、在我们家乡有童谣吗?

你收集到了吗?

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从歌谣中你体会到什么?

对你有什么启蒙?

内容:

南通歌谣、如东歌谣、海门歌谣

形式:

说、唱、录音、电视

资料提供者:

杨洋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三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教学目标

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1.掌握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

2.如何理解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导入:

思考:

什么是“启蒙”?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思考:

什么是启蒙运动?

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三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课前预习】

1.17、18世纪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思想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2.启蒙运动从________两国开始,然

后扩展到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诸多国家。

3.启蒙运动以___________作为思想武器,指矛头指向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4.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康德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6.起于18世纪中期,止于19世纪中叶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运动。

教学:

一、呼唤光明的时代;——启蒙运动。

1、背景:

1)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增,要求思想上反映自己的利益。

2)政治上:

封建专制压制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于是他们在思想上开展反封建宣传,为夺权斗争作准备。

3)思想上:

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

②科学与知识的进步。

4)西欧的变化:

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

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2

、性质:

是一场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以理性主义为思想

武器,

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思想体系:

包括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观等几个方面。

4、主要内容:

自由、平等、科学。

5、核心:

崇尚理性。

思考:

什么是理性主义?

1)“理性”的概念:

人的思考和判断。

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2)理性主义的目的:

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3)实质:

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

4)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理性。

(反对一切外在权威,不管它是来自教会或国王。

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当打

倒。

6、扩展:

首先发源于英、法(中心),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国。

7、意义:

(书本表述)

1)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

(法国大革命、独立运动)

2)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3)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它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的主张。

(①人身的解放,②思想的解放)。

4)留下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二、启蒙的真谛;——理性与自由。

1)理性:

指人通过思考,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即科学的思维。

2)自由:

一是指超越或摆脱外在的束缚,即人身自由;

二是指自我创造、自我决定,即思想自由。

3)启蒙的真谛:

能够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1、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

2、代表人物:

1)卢梭:

提出人生而平等、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2)康德:

思想自由。

三、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人文精神;——理性主义的补充。

1、时间: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叶。

2、创始人:

卢梭。

他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3、广

义的浪漫主义:

是指一种倾向和态度:

宣扬人的感情至上。

它本身特点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象的和情感的。

4、浪漫主义的影响:

(具体见书本)

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它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提示了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

1)浪漫主义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贡献和影响是:

①它极大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凸现了人的情感和个性;

②它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让人全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③它拉近了人与自然的

距离,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了对自然的尊敬态度;

④它让人们善于发现发展中国家和所谓落后民族的长处,教导人们对不同文明胸怀一种宽容的心态。

2)浪漫主义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①个人主义的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的混乱和无序;

②对现代科技的排斥和拒绝,文学作品中的无病呻吟和生活中的情感泛滥等等。

探究活动:

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相同:

都注重了人的价值,宣传人文主义精神;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不同:

背景

地区

中心

矛头

主要思想

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意大利

→欧洲

意大利

天主教会

提倡“人性”未形成成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体系;

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

启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英国

法国

→欧洲

法国

天主教会封建制度

提倡“理性”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资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知识延伸:

启蒙运动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何新的发展?

为何有这些新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什么?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和政治地位。

 

理解“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注意:

浪漫主义是对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补充,是思想启蒙的继续,是人文精神的发展。

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是启蒙运动的产物;

漫主义是对高扬理性精

神的启蒙运动的反叛,是对体现人文精神的启蒙运动的延伸和补充。

 

教案

 

教学对象:

09级免费师范生。

教学课题:

中国音乐作品鉴赏。

课程类型

钢琴技法小组课。

教学内容:

中国钢琴作品《解放区的天》。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够熟练的演奏乐曲《解放区的天》这首曲子。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和习惯,在熟练的同时要着重掌握作品中遇到的一些技巧性东西。

三、在《解放区的天》这部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各种创作手段展现了一幅歌舞欢腾、彩绸飞舞的喜庆场面。

这种欢庆的场面也要通过钢琴演奏表现出来。

同时演奏中还要突出陕北民歌的演唱特征。

教学重点:

该曲采用了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作品中大量地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和节奏。

能贴切的表达出陕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掌握并驾驭节奏,引导学生运用于乐曲的演奏中更好的表达中国民族风的钢琴作品。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课合作,能够按要求处理、表现乐曲。

教学用具:

钢琴。

教学过程:

一、作品简介

《解放区的天》是1963年储望华根据陈志昂作曲的同名歌曲以及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改编而成。

作品中大量地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和节奏。

在乐曲中到处可以看到民族化元素的影子。

作品中所描述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

希望通过对作品不同角度的分析,体现陕北民歌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

二、作曲家储望华及音乐背景介绍。

他是著名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改编的很多钢琴作品如《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茉莉花》等,不仅被中国钢琴家大量演奏,而且也成为音乐院校及业余考级或比赛的常用教材和曲目。

  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留校任教后,储望华于1982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习现代作曲。

在国外,储望华的音乐之旅始终没有间断。

他1987年荣获澳大利亚“迈基”作曲比赛大奖,并成为澳大利亚音乐中心终身常任代表。

他应邀在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墨尔本大学音乐厅、维多利亚艺术中心、皇家理工学院演奏厅等处,成功地举办了个人钢琴独奏会。

1993年他还与澳大利亚东南爱乐交响乐团成功地合作公演了钢琴协奏曲《黄河》。

   旅澳多年来,储望华基本上每年都会回到国内,担任一些钢琴比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