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3131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供本科生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时

实验

1

总论、医学原虫概论

2

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

疟原虫

疟原虫

(一)

3

线虫概论、钩虫

疟原虫

(二)、弓形虫

4

绦虫概论、猪带绦虫

蛔虫、钩虫

5

吸虫概论、血吸虫

(一)

旋毛虫、鞭虫、蛲虫

6

血吸虫

(二)、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包生绦虫、猪、牛带绦虫

7

并殖吸虫

血吸虫

(一)

8

血吸虫

(二)

蝇、蚊

9

蜱、螨

实验考试

实验一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滋养体(trophozoite)和包囊(cyst)的形态。

2.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的生活史(lifecycle)。

3.掌握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滋养体(trophozoite)的形态及诊断方法。

4.了解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的生活史(lifecycle)及其感染方式。

二、实验内容

㈠示教标本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染色标本:

在高倍镜下观察,体积较大,外质(ectoplasm)明显,内质(endoplasm)中常含吞噬的红细胞。

有伪足突起者可能是滋养体(trophozoite)。

在油镜下,经铁苏木素染色后的虫体,细胞质呈灰蓝色,细胞核(nucleus)一个,呈圆形,核仁(nucleolus)常位于中心,核膜内缘有一圈大小相等、排列整齐,染色较深的核周染色质粒(chromatingranules)。

核膜与核仁之间有核丝相连。

内质中被吞噬的红细胞呈黑兰色。

㈡自看标本

1.包囊(cyst):

经铁苏木素染色后,包囊呈圆球形。

细胞质呈灰蓝色,内含1-4个细胞核,分别称单核包囊,双核包囊和四核包囊,核的结构同滋养体,未成熟包囊内的空泡为糖原泡(glycogenvacuole),极少数未成熟包囊内可见到棒状的拟染色体(chromatoidbody);

成熟包囊内有四个核。

2.阴道毛滴虫滋养体染色标本:

用油镜观察,虫体呈梨形或圆形,前端有四根前鞭毛(anteriorflagellum)和一根后鞭毛(recurrentflagellum),后鞭毛(recurrentflagellum)在虫体的一侧与波动膜(undulatingmembrane)外缘相连,细胞核大呈紫红色椭圆形,细胞质呈淡蓝色,轴柱(axostyle)从前向后纵贯虫体,并伸出体后。

3.阴道毛滴虫活滋养体:

取一块载玻片,然后用吸管从人工培养的试管中取一滴培养物,置载玻片上均匀涂开,盖上盖玻片。

用低倍镜找到虫体,再用高倍镜观察,活的虫体无色透明,水滴状,作螺旋式运动,前端鞭毛(anteriorflagellum)不停地摆动,还可见波动膜(undulatingmembrane)振动,有时在虫体前端的中央可见一个椭圆形的细胞核(nucleus)。

三、作业

绘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滋养体(trophozoite)染色形态图及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包囊(cyst)形态图。

四、思考题

1.造成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感染的因素有哪些?

怎样才能降低感染率?

2.怎样发现和确诊滴虫性阴道炎患者?

3.检查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滋养体(trophozoite)和包囊(cyst)时,在操作上和形态鉴别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4.阿米巴痢疾病人和带虫者(cystcarrier)在本病的传播上是否都同样重要?

为什么?

实验二疟原虫㈠(Plasmodium)

掌握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红细胞内期形态特征及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化。

自看标本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薄血片姬氏染色标本: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在红细胞涂布均匀的部分加镜油一滴,在油镜下仔细按顺序观察。

红细胞被染成桔红色,疟原虫胞质被染成天蓝色,核染成紫红色。

但并非任何一个红色或蓝块即为疟原虫。

因为有可能是染料沉渣或其他异物。

区别异物主要是调节显微镜的细调节器,通过它的上下移动,若蓝、红颜色块与红细胞在同一平面,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并具有疟色素(malarialpigment)者是疟原虫(Plasmodium)。

反之,则是异物。

当确定为疟原虫(Plasmodium)后,再进一步辨认它为红细胞内期的哪个发育阶段。

被寄生的红细胞有胀大和褪色。

在薄血片中还常见到各种白细胞,应加以区别。

绘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环状体(ringform)、大滋养体(trophozoite)、未成熟裂殖体(immatureschizont)、成熟裂殖体(matureschizont)和雌、雄配子体(femaleandmalegametocyte)形态图。

1.简述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

2.疟疾(malaria)的症状发作(paroxysm)与疟原虫生活史(lifecycle)有何关系?

3.以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为例,比较输血和被蚊子叮咬引发的疟疾(malaria)有何不同?

4.疟疾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实验三疟原虫㈡(Plasmodium)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

1.掌握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红内期(erythrocyticstage)环状体(ringform)和配子体(gametocyte)的形态特征。

2.掌握弓形虫滋养体(thetrophozoiteofToxoplasmagondii)的形态特征。

3.了解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ovale)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stage)的主要形态特征。

㈠示教标本

1.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malariae)带状滋养体是三日疟原虫的大滋养体,被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疟原虫的细胞质呈圆形或带状。

滋养体横跨红细胞,细胞质呈蓝色。

细胞核一个,呈紫红色,疟色素(malarialpigment)为深褐色的粗大颗粒。

常沿胞质边缘分布。

2.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ovale):

基本形态似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

被卵形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略胀大,有的细胞变长,边缘成锯齿状;

薛氏点(Schuffner’sdots)较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的粗大,而且出现早,在环状体期(ringform)即出现。

1.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环状体(ringform)染色标本:

观察方法同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不褪色;

环状体(ringform)小(其直径相当于红细胞直径的1/5),环状体(ringform)常位于红细胞边缘,一个红细胞内常可见到两个以上的环状体(ringform)寄生(重复感染)、环状体(ringform)的环纤细,具有两个核的环状体较常见。

2.恶性疟原虫配子体(gametocyte)染色标本:

配子体寄生的红细胞已被胀破,所以通常见到的配子体(gametocyte)是游离在红细胞之外或旁边仅有红细胞的遗迹。

⑴雄配子体(malegametocyte):

蜡肠形,两端钝圆,细胞质呈蓝色而略带红色,核疏松呈淡红色,位于细胞质中央,疟色素呈黄棕色小杆状,在核的周围分布较多。

⑵雌配子体(femalegametocyte):

新月形、两端尖、细胞质呈蓝色,核结实较小呈深红色,疟色素多位于核的周围。

3.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滋养体(trophozoite)染色标本:

油镜下观察虫体呈香蕉形或半月形,一端较尖,另一端较钝圆;

一边较扁平,另一边较弯曲。

细胞核位于虫体中央,呈红色。

绘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环状体和雌、雄配子体(femaleandmalegametocyte)及弓形虫滋养体(thetrophozoiteofToxoplasmagondii)形态图。

1.确诊疟疾(malaria)常用什么方法?

采血时间何时最好?

为什么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在末梢血液中只能查到环状体(ringform)和配子体(gametocyte)?

2.疟疾(malaria)流行有何特点?

3.常用的抗疟药物有哪些?

4.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发育的全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实验四似蚓蛔线虫(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

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

1.掌握受精蛔虫卵(fertilizedegg)及未受精蛔虫卵(unfertilizedegg)的形态特征。

2.掌握钩虫(hookworm)的生活史(lifecycle)及钩虫卵(hookwormegg)的形态结构。

3.熟悉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对人的致病性。

1.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成虫(adult)大体标本:

雌虫(female)大于雄虫,雄虫(male)尾部向腹面弯曲,雌虫则不弯曲。

2.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成虫解剖标本:

雌虫(female)生殖器官为双管型,雄虫(male)生殖器官为单管型。

3.蛔虫性肠梗阻大体标本。

4.钩虫(hookworm)成虫形态:

经固定后,成虫呈乳白色。

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体态呈“C”形,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呈“S”形,雄虫尾端具交合伞。

5.钩虫(hookworm)口囊(mouthcapsule):

在十二指肠钩虫(A.duodenale)口囊的腹面两侧可见两对钩齿(hookteeth),而美洲钩虫(N.americanus)只有一对板齿(cuttingplateteeth)。

6.钩虫(hookworm)交合伞(copulatorybursa):

十二指肠钩虫(A.duodenale)交合伞(copulatorybursa)略呈圆形,背辐肋(dorsalrays)由远端分为两支,每支又分为三小支。

美洲钩虫(N.americanus)的交合伞(copulatorybursa)似扇形。

背辐肋(dorsalrays)由基部分为两支,每支远端又分为两小支。

7.病变标本:

在肠壁上能见到许多钩虫利用口囊咬附在肠粘膜上。

㈡自看标本

1.镜下观察受精蛔虫卵及未受精蛔虫卵的形态:

⑴受精蛔虫卵(fertilizedegg):

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主要是壳质(chitin))。

壳外常有一层波浪状的蛋白质膜。

卵内含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卵壳两端与卵细胞之间具有月牙形间隙。

大小为45-75×

35-50μm,有些虫卵的蛋白质膜脱落,注意与日本血吸虫卵进行区别。

有些虫卵在外界置留过长,卵内的卵细胞已发育成一幼虫。

⑵未受精蛔虫卵(unfertilizedegg):

较狭长,呈长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及蛋白质膜较受精卵薄,卵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具有折光性的颗粒,卵的大小为88-94×

39-44μm。

2.镜下观察钩虫卵(hookwormegg)形态: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卵在光学显微镜下并无明显差别,大小为56-76×

36-40μm,呈长椭圆形,无色透明,壳薄如细铅笔所描之痕迹,随粪便排出不久的虫卵,内含4-8个卵细胞,如果粪便搁置过久,卵内细胞继续分裂为多个细胞(称桑椹期)甚或发育为幼虫(胚胎期)。

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一定距离的透亮区。

绘高倍镜下的受精和未受精蛔虫卵、钩虫卵形态图。

1.脱蛋白质膜的蛔虫卵易与哪些蠕虫卵相混淆?

2.钩虫感染(hookworminfection)或钩虫病(hookwormdisease)的病原学检查应注意哪些问题?

3.何谓钩蚴性皮炎?

4.比较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与钩虫(hookworm)生活史的异同。

实验五旋毛形线虫(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Trichuristrichiura)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

1.掌握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幼虫囊包(larvacyst)及鞭虫(Trichuristrichiura)卵(egg)的形态结构。

2.掌握三种线虫(nematode)的生活史(lifecycle)及致病情况。

3.掌握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卵的形态特征。

4.熟悉蛲虫病(enterobiasis)的诊断方法。

5.了解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的实验诊断。

㈠学生讲解有关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的内容

㈡示教标本

1.鞭虫(Trichuristrichiura)成虫标本:

认清其头端和尾端。

虫体呈鞭状,长约30-50mm,雌虫稍长于雄虫,虫体前3/5纤细如丝,后2/5粗如鞭柄,雄虫(male)尾部向腹面弯曲,雌虫(female)尾部直,末端钝圆。

2.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卵:

呈不对称椭圆形或肾形,一侧较平,另一侧稍凸,无色透明,壳厚,内含有一蝌蚪期胚胎,虫卵的大小为50-60×

20-30μm。

3.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成虫标本:

虫体乳白色,细小似棉线头,雌虫(female)尾端长而细,雄虫(male)尾端向腹面卷曲。

4.操作示范:

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

㈢自看标本

1.镜下观察旋毛虫幼虫囊包(larvacyst)的染色标本(压片或切片)。

其外形呈柠檬形。

囊包纵轴与横纹肌纤维走向一致。

囊壁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形成,囊内含1-2条卷曲的旋毛虫幼虫,幼虫头端可见由杆细胞(stichocyte)组成的杆状体(stichosome)结构。

2.镜下观察鞭虫(Trichuristrichiura)卵的形态结构:

该虫卵外形较特殊,呈纺锤形。

黄褐色,卵壳(shell)较厚。

两端各具一透明塞状突起(opercularplug),内含未分裂的卵细胞(ootid)。

虫卵的大小为50-54×

22-23μm。

绘鞭虫卵的形态图。

1.人感染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后,旋毛虫在人体内如何移行,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可出现哪些症状?

2.评述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的诊断。

3.为何蛲虫病(enterobiasis)易反复感染?

实验六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Taeniasolium)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

1.掌握三种带绦虫的生活史(lifecycle)及带绦虫卵(egg)的形态。

2.掌握猪囊尾蚴(cysticercusofTaeniasolium)、牛囊尾蚴(cysticercusofTaeniasaginata)和棘球蚴(hydatidcyst)的形态。

3.了解三种带绦虫所致四种疾病的实验诊断(diagnosis)。

㈠自看标本

1.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成熟节片(matureproglottid)染色标本:

其形态结构与猪带绦虫(Taeniasolium)的成熟节片(matureproglottid)基本相似,但卵巢(ovary)只分两叶,无中央小叶。

2.猪带绦虫(Taeniasolium)和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妊娠节片(gravidproglottid)染色标本:

用肉眼或放大镜或低倍镜观察,在妊娠节片(gravidproglottid)内仅见到充满虫卵(egg)的高度分支的子宫(uterus),其他生殖器官退化。

这两种绦虫的妊娠节片(gravidproglottid)鉴别特点为每一侧子宫(uterus)分支数不同,猪带绦虫为7-13支,牛带绦虫为15-30支。

3.头节翻出的猪囊尾蚴(cysticercusofTaeniasolium)压片染色标本:

头节(scolex)呈球形,其上有四个吸盘(suckers)、顶突(rostellum)和小钩(hooklets)。

4.带绦虫卵(egg)形态:

猪、牛带绦虫卵和包生绦虫卵形态相似,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区别。

呈圆球形,棕黄色,卵壳已脱落之虫卵,仅见厚而具放射状条纹的胚膜,卵内含有一具三对小钩的六钩蚴(onchosphere),大小31-43μm。

5.棘球蚴砂(hydatidsand)染色标本:

棘球蚴砂(hydatidsand)包括游离于囊液中的原头蚴(protoscolex)、生发囊(broodcapsule)、小的子囊(daughtercyst)及囊壁碎片。

而染色片于低倍镜下观察以原头蚴(protoscolex)为主,呈椭圆形,具有四个吸盘(suckers),数十个小钩(hooklets)和顶突(rostellum)。

由于吸盘重叠,常仅能见到2个。

1.成虫(adult)标本

⑴猪带绦虫(Taeniasolium)和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成虫(adult)大体标本:

肉眼观察两种绦虫的形态,可见虫体呈带状、乳白色、背腹扁平、分节,头节(scolex)细小,直径0.6-2毫米,紧接头节(scolex)的为颈部(neck),其后为链体(strobilus)。

猪带绦虫(Taeniasolium)的链体(strobilus)由700-1000个节片(proglottids/segments)组成,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由1000-2000个节片(proglottids/segments)组成。

接近颈部(neck)的节片(proglottids/segments)宽度大于长度,是幼节(immatureproglottid),其后为成节(matureproglottid)和孕节(gravidproglottid)。

这三种节片(proglottids/segments)是逐渐发育形成的,无绝对分界线。

猪带绦虫(Taeniasolium)长2-4米,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长4-8米。

⑵猪带绦虫(Taeniasolium)成熟节片(matureproglottid)染色标本:

用低倍镜观察,每一节片内都具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

雄性生殖器官包括:

睾丸(testis)数百个、呈滤泡状,分布于节片背面,各发出一根输出管。

输出管汇合成输精管(vasdeferens),开口于节片侧面的生殖孔(genitalpore)。

雌性生殖器官:

在节片后中部有三叶椭圆形色较深的卵巢(ovary)。

其中央一叶较小。

卵巢(ovary)后方呈块状结构的是卵黄腺(vitellinegland)。

节片中央有一棒状的子宫(uterus)。

阴道(vagina)与输精管(vasdeferens)平行,也开口于生殖孔(genitalpore)。

⑶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成虫(adult)染色标本:

解剖镜下可见,成虫体形较小、仅由4-5节构成,体长2-7mm,除头节(scolex)、颈部(neck)外,链体(strobilus)上的幼节(immatureproglottid)、成节(matureproglottid)、孕节(gravidproglottid)仅各一节。

头节(scolex)上有四个吸盘(suckers)及顶突(rostellum)和小钩(hooklets)。

2.幼虫(larva)标本

⑴猪囊尾蚴(cysticercusofTaeniasolium)大体标本:

头节(scolex)未翻出来的猪囊尾蚴(cysticercusofTaeniasolium),乳白色、黄豆大小、呈椭圆形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液体,囊内乳白色小点是头节(scolex)。

⑵牛囊尾蚴(cysticercusofTaeniasaginata)头节(scolex)翻出来的压片染色标本:

镜下观察,头节(scolex)呈方形,其上仅有四个吸盘(suckers),无顶突和小钩。

⑶猪囊尾蚴(cysticercusofTaeniasolium)寄生于猪的肌肉的大体标本:

在猪的肌肉组织间隙中可见到大量的猪囊尾蚴(cysticercusofTaeniasolium)。

⑷棘球蚴(hydatidcyst)大体标本:

肉眼观察仅能见整个幼体为一个白色球体,内含棘球蚴液(hydatidfluid)和棘球蚴砂(hydati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