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318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Word下载.docx

5、《上海市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6、《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

7、《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

8、《上海市小型客船运输经营资质管理办法》

9、《上海港口客运站管理办法》

10、《港口设施维护管理规定》

1.3.2依据标准

1、《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

2、《游艇码头设计规范》(JTS165-7-2014);

3、《上海市游艇码头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14上海);

4、《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

5、《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144-1-2010);

6、《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2011);

7、《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2001)

8、《上海市防汛工作手册》(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的其他现行标准和规范。

1.4技术路线

整体研究思路:

1、首先分析开展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研究的背景、必要性和研究目的,给出本课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及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2、其次,对上海内河小型客运码头的现状(包括设施、运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重点分析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3、然后分析国内外类似地区小型客运码头的运营情况,从中总结先进经验及相关启示;

4、最后提出优化小型客运码头运营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并编制上海市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

本课题主要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调研及基础资料收集

研究分析

标准提取

最终成果汇总

资料收集

本工程现状调研

类似工程调研

现状船型

管理及营运现状分析

国内外现状

基础设施、营运及管理现状

基础及安全设施现状

区域自然条件

分析结论

标准制定

成果(研究报告+标准)

现场调研、讨论

征求各部门意见

征询各部门及领导意见

相关管理规定

归纳总结研究报告

图1.4-1主要技术路线示意图

国内外小型客运码头发展现状

1.5国内外现状

城市内河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个性和历史底蕴,是构成城市元素、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空间。

从地理空间概念上来说,其范围包括内河本身、河道和两岸景观带。

自古以来,城市内河就是城市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的核心区域,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城市内河积累了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沿岸的古老建筑、传统民俗、特色街道等构成了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带,是构建城市旅游的重要部分。

城市内河的旅游开发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形象塑造、产业转型、内城更新和遗产再利用的重要工具,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纵观发达国家城市内河的开发历程,大致经历了“自然—繁荣—衰退—复兴”的过程,国外对于城市内河旅游的开发与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主要研究包括内河客运、内河游览、内河游艇等方面。

欧美等国家的城市内河经过再开发后,内河河流旅游活动类型多样,包括河流巡航游、游艇度假游、独木舟游、沿河自行车游、游船观光及各种主题旅游等,可以满足各种层旅游者的多样需求,其管理和运营要求相对较为开放,但得益于其国家标准体系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其客运码头管理方面总体处于开放但不粗狂的状态。

我国虽然城市内河众多、历史悠久,但对于城市内河的旅游开发和研究却是远远滞后的。

以千岛湖景区游船码头为例进行研究,目前千岛湖的游览景点主要分布在千岛湖的中心湖区和东南湖区,游览景点的数量根据旅游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所增减。

而景点码头起初由于客流量小一般都是一个游览景点配备一个码头,后来随着游客的逐渐增多,船舶种类的增多,为提高景点的接待能力,保证船舶的停泊安全,景点码头数量从一个增加到二个或者更多。

但这些景点码头由于受景点空间的限制,占用的岸线长度大多都在几十米左右,结构及其简单,景观效果也一般。

这些景点码头的主要有供游船靠泊重力式结构形式,和供摩托艇停泊的简易栈桥式趸船型式。

近几年,为了提升千岛湖的景点旅游品位,对景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通过关停和兼并,目前在中心湖区共开放了5个景点,共设9个游船码头和7个快艇码头。

东南湖区共开放了2个景点,共设4个游船码头和3个快艇码头。

由于游船体型和容积较大,而摩托艇、游艇相对较小,游船艇的结构差异,需要有不同的码头结构型式与其相匹配,才能满足游船艇的停泊要求,因此这些景点码头的主要采用重力式结构形式和趸船浮码头形式。

而随着千岛湖知名度的提升,游客也是逐年递增,每年的下湖游客都有几百万人次,在旅游高峰期时都给各景点码头接待能力带来非常大的压力,造成泊位紧张,游船无法正常停靠,景点码头集散地也非常拥挤,码头秩序维持压力增大。

结合对千岛湖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国内内河小型客运码头存在的一些问题:

(1)旅游高峰期,码头泊位严重不足。

造成泊位不足的原因一是码头投资规模较少,结构简单。

二是船型的基本尺寸较以往明显增加,需占用的泊位岸线增长,又使游船艇停泊的数量减少。

三是旅游高峰期游客的集中,游船要不停的往返于景点之间,使泊位紧张的问题更加明显。

(2)现有泊位不适应船型的多元化。

现有的景点码头大多是早期建设的,当时的船型、材质都比较单一。

而目前船型比较多种多样,特别是高档游艇,对码头的设施要求更高,现有的景点码头泊位不适应这些游船艇的停泊,另外新增船舶在选择设计船型时,也没有充分考虑码头的结构,致使码头与船舶的靠泊不匹配。

(3)码头集散地严重不足。

景点的项目开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无法按照客流量来设计景点码头集散地的面积,现有的景点码头的集散地一般都比较小,旅游高峰期时景点码头处会非常拥挤,容易发生一些意外。

(4)码头合理不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码头的规划、建设、使用及经营管理正式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但由于国内一些景点开发起步比较早,景点码头也已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因而在码头建设程序上很难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相衔接;

另外由于一些古镇上的水道比较窄,游船一般只能顺岸停靠,限制了码头的建设,而且码头的建设会与古镇的整体风格相冲突,所以造成了码头的合理但不合法。

1.6上海市现状

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迅捷的现代化发展,使水上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青浦淀山湖、崇明东西滩游览、金山城市沙滩、金山枫泾、七宝古镇、南汇临港新城滴水湖游览也呈快速发展态势。

尤其是近些年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古式建筑为载体,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的爱好者,古镇旅游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小型水上游览项目日益增多,但同时这些景区内的小型客运码头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如码头设置早于相关管理规定或规范,相关条件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无法取证,船舶的停靠点多而散乱,码头设施配备参差不齐,部分船舶直接停靠于现状河道护岸边,对码头结构安全、船舶安全、游客上下都存在隐患,此症结矛盾正困扰着上海水上旅游的快速发展。

根据调研,目前上海市内河小型游船码头约13处,大多设置在古镇风景区、生态保护湖区或历史文化建筑旁,部分是历史留存下来的老码头,新增部分码头也较简陋,码头设施配备参差不齐,部分船舶直接停靠于现状护岸边,游客上下船设施简易,运力规模过低。

古镇类型的小型游船码头基本利用现有护岸等设施靠泊,船舶以木船为主,主要靠人工摇橹的方式航行。

此类小型游船码头多分布在古镇狭长河道内,以展现原有水乡水上交通特色为主,吸引游客体验,靠船设施也是原地利用河道两侧现状护岸部分配套阶梯进行上下客及靠泊作业。

该种方式比较原始和简易,原护岸结构设计及建设时未考虑船舶系靠荷载,长期进行船舶系靠对护岸寿命及安全有一定影响。

采用该种方式作业时一般主要靠工作人员站在船头两脚分别置于岸、船位置进行船舶系靠,工作人员相当于系缆绳,靠脚下摩擦力充当系缆力,需要工作人员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体力,如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图2.2-1古镇类型客运码头现状

风景园林类的小型游船码头多利用现代风景园林内的景观河道或湖泊设置靠船码头,码头大多经过专业设计或专业设备厂安装,设施较为完善,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未能竣工验收和申请相关码头运营资质。

此类小型游船码头船舶基本为机动船,载客量较古镇类木船多,载客量约6~45人左右。

此类码头有的经过正规设计,码头结构及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安全相对有保证。

有的码头未经过正规设计,由专业配套厂家直接安装,厂家资质不同,质量差异较大,且设备厂家安装码头及配套设施时,一般对后方护岸设施考虑不足,后方护岸是否能承受船舶撞击码头传递至后方的撞击力不详。

风景园林类的小型游船码头多在湖区处,湖面一般较开阔,船舶靠泊时如制动不及时,容易撞击码头,如护岸和码头未能考虑撞击荷载,容易破坏护岸和码头结构,引发安全事故。

图2.2-2风景园林类型客运码头现状

目前小型游船码头经营主体呈现杂、多、小的特点,导致市场散乱、码头结构安全性较差、配套设施标准各异,没有统一的行业准入和管理标准,难以形成高效、高质、安全、科学的运营模式,给行业监管带来不便。

目前小型游船码头取证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

1、部分码头(例如朱家角、七宝)没有设计资料,主要利用现状设施营运,体现水乡文化,与周边环境较为协调,而且周边很多是古建筑,航道较为狭窄,新建码头可能性较小,且新建码头与周边环境也不协调。

2、部分码头(例如松江欢乐谷)为2005年前设计建设,虽经过设计、施工等程序,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一直未能竣工验收,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取证。

3、部分码头(例如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直接由船厂或专业设备厂施工,未有前期立项、设计等程序,码头结构和设施虽然较为完善,但无法取整。

4、部分码头既不在风景区也不在古镇(泰晤士小镇),经营主体及船舶活动范围不固定。

第2章

自然条件分析研究

2.1地理位置

本报告主要针对上海市内河游览性质的小型游船码头进行研究,因均为旅游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分散,涉及浦东新区、奉贤、闵行、松江、青浦、崇明、嘉定、宝山等区。

2.2自然条件

2.2.1气象

1、气温

年最高气温一般发生在7~8月,年最低气温一般发生在1~2月。

极端最高气温为40.6℃(2013年7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1℃(1977年1月31日)。

高温≥35℃以上的出现日数平均约为6天,最多的1971年达27天。

根据气象资料反映,1961~1990年30年年平均气温15.5℃,1991~2000年的10年平均气温为16.4℃。

2001年~2010年10年的平均气温是17.8℃。

2、降水

1971年~2010年,上海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32.9mm,最大年降雨量出现在1977年,为1728.7mm;

最小年降雨量出现在1978年,为667.1mm,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

历年年平均降水日数132天,年降水日数最多的1977年达156天,最少的1971年仅97天。

历年年平均日照时数1940.6h,年日照时数最多的1963年达2258.5h,最少的1996年为1650.4h。

每年6月中旬中到7月上旬初为本地梅雨期。

2013年8月7日在“菲特”台风影响下,上海日平均降水量达到159.7mm,超过1961年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同时正值天文大潮,内河水位抬升迅猛,水位普遍抬升1米以上。

3、风况

上海受冬夏季风的影响,春夏季节盛行东南风(SE),秋冬季节盛行西北风(NW)。

据上海市多年资料统计分析,平均最大风速为30m/s,极大风速为38.9m/s。

年均风速4.4m/s,平均每年大于八级以上风日数为25天,多发生在秋末及冬天。

5~10月为台风季节,尤其7~9月台风最多。

每年平均台风2次,最多年份多达5~7次。

4、雾况

累年最多雾日数:

47天(1982年)

累年最少雾日数:

6天(1995年)

多年平均雾日数:

21天(1971~2000年)

5、雷暴

累年最多雷暴日数:

40天(1987年)

累年最少雷暴日数:

6天(1974年)

累年平均雷暴日数:

33天(1971~2000年)

6、台风

1957~2002年的46年间,共受台风、强热带风暴影响次数为95次,累年平均为2.6次;

其中影响最多的一年达5次,但也有5年没有台风影响,概率较小,仅为14%。

图3.2.1-1风向频率玫瑰图(静风频率:

8%)

2.2.2水文

1、水位

上海地区根据水利总体规划,对内陆水系,按照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特征以及同太湖流域、长江口、杭州湾之间的关系等自然条件,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存在的洪、涝、潮、污、旱等问题,综合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以及内河航运等因素,将上海市除苏州河以南的老市区无水系外,其它基本条件类似的地区以黄浦江、苏州河、太浦河及蕰藻浜和淀浦河东闸外河道等骨干河道为界,划分成嘉宝北片、菹南片、淀北片、淀南片、浦东片、青松大控制片、太北片、太南片、浦南东片、浦南西片、商榻片、崇明岛片、横沙岛片、长兴岛片共14个水利分区。

各片区内河道均相互连通,水位受片区内降雨及区域水资源调度影响。

本报告主要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内河通航水域范围内小型游船码头,水位基本与相连通的内河航道水位一致。

图3.2.2-1上海市水利分片示意图

2、水流

内河通航水域水流与水系形态、风速、区域水资源调度、闸口引排水等因素密切相关,常态情况下水面基本成静止状态。

对于古镇类型的水系,水系内河道一般较为狭窄,周边建筑群分布广泛,风速对水流影响相对较小,而且由于河道一般较长,与周边水网相连通,闸口引排水及水资源调度对河道内水流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随与闸口点的距离增长而逐步减弱。

对于园林内湖区类型的水系,由于湖面一般相对开阔,风速对水流有一定影响,水流流速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闸口引排水及水资源调度对湖区内水流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随距离闸口点的距离增长而逐步减弱。

3、泥沙

平原河网地区内河水系内水流一般较为平缓,由于水面较窄,风浪作用薄弱,主要由船舶航行造成的船行波对水系水体产生较大的扰动,水系水体内的泥沙悬移质在船行波的扰动下,呈现时而落淤、时而扰动后进入水体运动的状态,但水体内悬移质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水系水体流速、流态的平稳状态,最终落淤于河道(小型湖泊)内,并且回淤分布较为均匀,不会产生大幅度淤积情况,基本处于冲淤平衡状态。

2.3自然条件对小型客运船舶营运的影响

1、大风

大风作为影响航行的不安全因素之一,给航行安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能见度下降,定位困难等,从而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因此,建议小型游船码头运营单位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靠离泊作业,并安排专门人员值班,一旦发生船舶撞击等安全事故,应立即上报并协同有关部门处理安全事宜。

2、暴雨影响

暴雨作为影响船舶航行的不安全因素之一,给航行安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能见度下降,造成船舶瞭望、定位困难等,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导致船舶误撞,给航行安全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要求小型游船码头运营单位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避免暴雨期间作业。

3、大雾影响

雾作为影响船舶航行的不安全因素之一,给航行安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能见度下降,造成船舶瞭望、定位困难等,从而易发船舶碰撞等水上交通事故。

因此,要求小型游船码头运营单位密切关注气象信息,一旦出现浓雾天气,应立即停止码头作业。

为确保雾季航行安全,相关单位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经常检查航行区域范围内的警示标志,确保雾季航行安全。

4、防台防汛

小型游船码头运营单位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6级风以上严禁码头作业。

落实船舶和人员避风措施,配备各类防台防汛抢险物资,做好设备、生活设施加固。

5、水位

高水位对船舶通航的影响主要是船舶通过跨河桥梁、管线时净空高度的影响,水位较高时可能发生由于船舶与桥梁梁底之间净空高度不足引起的碰撞或刮擦事故。

古镇等风景区由于桥梁一般建设年代较为久远,桥梁净空一般比较低,高水位时运营单位应根据运营船舶水位以上高度复核航线内桥梁通航净空高度,不满足通航要求时应停止营运。

低水位对船舶通航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水深不足引发船舶搁浅等事故。

低水位时运营单位应根据运营船舶吃水及水深情况复核船舶运营条件,不满足通航要求时应停止营运。

第3章

适用范围及船型研究

3.1适用范围研究

本标准是为解决目前上海市内河小型游船码头无法合规合法营运,但又关乎内河小型游船码头及小型船舶的运营安全的问题,将上海市内河上的小型游船及其停靠的码头纳入相关部门的管理中,因此编制“小型客运码头准入标准(原项目名称,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报告,小型客运船舶宜改为小型游船)”作为规范小型游船码头的管理依据,为今后码头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本标准适用范围建议如下:

上海市内河同航水域范围内已建(新建码头经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参照本标准)小型游船码头。

3.2船型研究

本报告选择部分上海市内典型的内河小型游船码头进行研究,如上海明珠湖公园、上海东滩国际湿地、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上海七宝古镇及青浦区朱家角古镇等古镇和景观园林里的游船码头,将这些古镇及景观园林的游船作为内河小型游船码头准入标准的典型船型进行研究,部分景观园林中的客运游船船型见表4.2-1。

船舶长度约在7.1m~13.2m范围,吃水约在0.67m以下,载客量约在45客位以下。

船型参数见表4.2-1。

古镇类型的客运游船一般以带伸缩蓬的木船为主,长度不一,靠人工摇橹的方式航行,船长基本在10m以下,吃水基本在0.5m以下,载客量基本在6~12客位。

表4.2-1景观园林客运游船船型表

公司

船名

船长

(m)

型宽

型深

吃水

载客

上海明珠湖公园管理公司

明珠湖

1、2、3、5

13.2

/

0.88

0.415

43

6、8

6.28

1.08

0.385

9

上海东滩国际湿地有限公司

8.54

1.25

0.66

18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

9.88

0.9

0.58

30

8.65

22

1.2

0.67

45

上海华侨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7.1

2.4

3.3研究结论

通过对现状小型游船码头船型调研分析,现状船型载客量基本在45客位以下,船长基本在15m以内,船型按照船舶动力类型分基本可以分为机动船和非机动船(木船、人工摇橹方式航行)两类。

为简化分析研究,本标准研究船型范围限定如下:

运输距离在5km以内,单船客位数在45人以下(含45人)且船长不超过15m,为游客提供运输服务的营业性船舶。

本标准仅选取载客量为限定条件,主要考虑载客量大小对安全设施配置要求不同,船型相对也较少。

具体船型尺度应与码头结构和水域尺度相匹配,具体内容在第5章详细研究。

第4章

选址及基础设施要求研究

4.1选址及平面布置

1、码头选址应与周边环境结合考虑

根据调研情况,目前小型游船码头主要位于景区内,后方腹地一般有较为丰富旅游资源区域。

根据上海市情况,此次研究的码头大多位于古镇风景区、生态保护湖区或历史文化建筑旁,每个景区都有其特殊的历史风貌或景观要求,码头作为景区旅游设施的一部分,选址位置应根据码头规模布置于合适的位置,既要考虑客流、人流等因素,同时要避免对周边景观产生违和感。

每个码头都应符合景区景观要求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特点。

参考《游艇码头设计规范》(JTS165-7-2014)3.0.8条,码头设计应考虑美观要求,视线宜通透。

小型游船码头位于景区,部分船型尺度与游艇接近,部分码头设施可采用游艇浮箱式设计,在选址与总体布局上可参考游艇相关规范要求,使码头纳入整个景区的整体景观布局中,视线通透且与周边环境相统一。

因此,码头选址应综合考虑码头规模和旅游休闲环境等因素,符合景区发展和开发的需要,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视线宜通透。

2、码头选址应充分考虑水流及河势条件

参考《游艇码头设计规范》(JTS165-7-2014)4.2.4条,游艇码头宜选掩护条件良好水域。

由于小型游船码头靠泊船舶同游艇类似,船型较小,抗风浪能力较弱,且部分采用浮箱式码头,泊稳性要求较高,码头需建设在有天然掩护、水流作用较小的水域。

根据现场调研情况,目前上海市内河小型游船码头基本设置于内河通航水域。

平原河网地区的内河通航水域因受人工调节和控制,水系内水流一般较为平缓,一般不会产生大幅度淤积情况,基本处于冲淤平衡状态。

在此水流及河势条件下,确保了船舶的靠离泊及航行的安全。

因此,码头选址宜选在掩护条件良好,河势、河床及河岸稳定少变、水流作用较小、并具备船舶安全营运和锚泊条件的河段。

3、码头选址应具备足够的水域和陆域面积。

本次研究码头为小型客运游览船,船舶需在一定水域内停泊(部分船舶需并靠)、掉头、航行,均需占用一定的水域面积;

考虑到本次研究船型与游艇有一定的相似性,采用浮码头型式的码头系泊水域宽度及长度参照《游艇码头设计规范》(JTS165-7-2014)5.2.8条及5.2.9条规定;

采用固定式结构的码头停泊水域宽度参照《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