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203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docx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卷3

某初中七年级上学期重点中学期末检测卷3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抖擞(sǒu)吝啬(shè)随声附和(hé)

B.攲斜(jī)蝉蜕(tuì)参差不齐(chā)

C.干涸(hé)蜷伏(quán)怪诞不经(dàn)

D.贮蓄(zhù)秕谷(bí)咄咄逼人(duó)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朗润:

明亮人迹罕至:

足迹、脚印骇人听闻:

惊吓,震惊

B.高邈:

遥远美不盛收:

完,尽 喜出望外:

看见

C.莅临:

到 人声鼎沸:

吵闹 见义思迁:

改变

D.热忱:

热心大相径廷:

院子花团锦簇:

丛集,聚集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政府对下岗工人提供低利息创业贷款,既可以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又可以促进地区商业繁荣,确实是一项各行其是的好政策。

B.一幢幢宽敞明亮的楼房,一条条干净平坦的乡村小路,短短几年,新农村建设让故乡日新月异。

C.来到凯里这座现代文化与苗侗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城市,你一定会流连忘返。

D.同学遇到困难,你显示出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真令人气愤!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花园里盛开鲜艳的花。

②他今天穿了一件花衣服。

(两个“花”都是名词。

B.我很想知道,他们的工作完成得怎么样了。

(句中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C.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D.央视大型音乐公益节目《梦想星搭档》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它回归公益,用音乐的美好能量去帮助更多的人们和群体。

(句式杂糅,删去“其原因”或“因为”。

5.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做——拼搏,拼搏就像;我渴望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奋进,奋进就像。

暴风雨中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②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③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①③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上的枫树叶子全红了,可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呀!

B.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等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C.“考试时一定要沉着冷静,”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我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我送给你的这个礼物。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B.《狼》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决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C.《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是英国作家让·乔诺。

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D.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万世师表”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11题。

(17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B.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C.年与时驰(动词,疾行,指迅速逝去)

D.意与日去(名词,太阳)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D.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封信的开头以“君子”做榜样,是因为古代的君子是品德高尚、学有所成的人,诸葛亮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名君子。

B.这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全文从“静”和“躁”两个方面来阐述了治学的道理。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论证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从本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分)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分)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15分,共2小题)

12.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6小题,选做4题,多答以最先4题计分,共8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

(6)《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句是:

13.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文后

(1)—

(2)题。

(7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秋思”是,这首元曲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

(3分)

(2)请你描述这首元曲前三句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幅画面表现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4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共8小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2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本文从“平淡”的事件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真挚情感撼人,令人动容。

B.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C.第③段写母亲急切想带“我”看花,是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能陪她做她喜欢的事。

D.文章结尾浓墨重彩写菊花,是因为菊花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表明作者将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

15.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的理解。

(3分)

16.请联系第①段画线句中的“悄悄”“偷偷地”两个词分析,本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17.你是否也和作者一样有过对母爱的漠视、对母亲的愧疚?

学习本文后,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母亲的愧疚之心或报答之意。

(60字左右)(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3分,共4小题)

第二次考试

何为

①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在这次参加考试的200多名考生中,有一个20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

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广,令人赞叹。

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

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②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

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

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

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艺惊四座。

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不由颔首赞许。

在他严峻的目光中,隐藏着一丝微笑。

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

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里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

在众目睽睽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③复试是在一个星期后举行的。

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事业。

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

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

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④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

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

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了声音?

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

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虑,可是她通体是明朗、坦率的,使人信任的。

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

⑤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

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

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

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

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

⑥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

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算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

⑦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⑧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线。

表格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

这一切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从这张简单的表格上看不到的。

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

她的天赋可能从此被埋没。

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

⑨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

他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

⑩那弄堂里有些墙垣已经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而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

就在这片瓦砾场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些什么。

⑪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

“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

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

“这准是她的家!

”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⑫从孩子嘴里知道:

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

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弄堂里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

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

陈伊玲协助弄堂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

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

“糟糕!

”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⑬这就是全部经过。

⑭“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呢!

”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

“我叫她!

我去叫她!

⑮“不用了。

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

⑯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

他心里想着:

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差点儿犯了一个错误!

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详写了主人公苏林教授两次面试考生陈伊玲的经过。

B.文中的苏林教授是一个爱惜人才,严肃认真,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声乐专家。

C.第②自然段写专家们“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和苏教授“颔首赞许”,是为了从侧面表现陈伊玲的不同凡响。

D.第⑤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与本文的中心事件没有关联,这是本文的赘笔。

19.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20.细读第④自然段,简要分析加点词“飘然”表现了陈伊玲怎样的心理。

(3分)

21.联系全文,你认为在陈伊玲身上表现出了哪些可贵品质?

她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4分)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12分,共3小题)

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

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

那就主动去了解他们,也让他们了解你吧。

为此,学校专门为七年级的同学开展了一次“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根据活动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请把你最喜欢的一句用规范的正楷字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20字以内)。

(3分)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关于交情的成语许许多多,如:

刎颈之交、管鲍之交、莫逆之交……请你再列举两个。

(2分)

23.与朋友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让朋友认识你,为此,你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一次“展示自我风采”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5分)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2分)

(2)活动定于本周四14:

00在本班教室举行,班主任委托你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见到王老师时,你怎么说?

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3分)

24.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填空。

(2分)

我常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希望:

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

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支竹签和两三只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嘟”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以上文段出自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这部散文集中写出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动因的文章是《》。

五、写作表达(60分)

25.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叶总是微微的摇摆着。

我问:

“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

“我想飞”它说。

“叶就是叶,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的。

叶纯纯笑着,不再说话。

从春天摆到夏天,再到秋天,叶执着热烈。

冬天,到了。

冬天到了,一个景象使我呆住了——干瘪的叶,在飞!

它离开了树的怀抱,在肆意的冬日暖阳中,

在天空这个舞台上,飞旋着、飘舞着……

请以“我也要飞翔”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我的最爱

要求:

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二,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21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A

A

A

D

B

C

1.A项吝啬(shè)应为吝啬(sè),随声附和(hé)应为随声附和(hè);B项攲斜(jī)应为攲斜(qī),参差不齐(chā)应为参差不齐(cī);D项秕谷(bí)应为秕谷(bǐ),咄咄逼人(duó)应为咄咄逼人(duō)

2.B项“盛”字形为“胜”,“望”义为“希望,意料”;C项“沸”义为“水开”,“义”字形为“异”;D项“忱”字义为“情义”,“廷”字形为“庭”

3.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比喻各搞一套。

4.第一个“花”是名词,第二个“花”是形容词。

5.运用排除法,根据“安详”的特点确定首句为②,把范围缩小到A和D,再依次根据“拼搏”“奋进”的特点来判断,选出答案D。

6.“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

7.让·乔诺是法国作家。

二、

(一)(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翻译题每小题4分,共8分)

题号

8

9

10

答案

D

A

B

8.名词,岁月。

9.略

10.全文从“静”和“躁”两个方面来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11.(8分)(每句4分,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该题即可给满分)

①(4分)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平和清静、集中精神,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淡泊”“明志”“致远”各1分,通顺1分;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

明确志向;致远:

达到远大目标)

②(4分)放纵懈怠就不能够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够修养性情。

(“淫慢”“励精”“险躁”各1分,通顺1分;淫慢:

放纵懈怠;励精:

振奋精神;险躁:

轻薄浮躁)

(二)(15分)

12.(8分)(每空1分,若有错字、漏字、增字,该空不给分)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3.(7分)

(1)(3分)曲牌名(1分);题目或曲的题目(1分);断肠(1分)。

(2)(4分)答案示例:

在萧瑟的秋风中,一个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西风,在寂寞的古道上踽踽独行,道旁的老树上缠满枯藤,昏鸦在树梢上盘旋(能抓住“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几个关键意象回答,意思表达清楚,符合大意即可给满分)(2分);这幅画面表现了天涯游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或孤寂愁苦的心情(2分)。

三、(25分)

14.(3分)AD(A选项着眼于全文,2分;D选项着眼于局部,1分;B选项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C选项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的病已经很严重了,想在生前带儿子看看象征顽强生命力的菊花,想重塑儿子对生活的希望。

15.(3分)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1分),以“秋天的怀念”为题,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沉痛的思念情怀,体会了母亲深沉的爱,了解了母亲正是作者在苦闷绝望中奋起的真正原因(2分)。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只答表层意义给1分,只答深层意义给2分,结合二者作答给满分。

16.(3分)细节描写(1分),母亲“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偷偷地”说明母亲对我放心不下,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2分)。

(第一问回答错误不影响第二问的得分。

17.(3分)示例:

夜深人静,当您手捧热腾腾的牛奶小心翼翼推开我的房门时,得到的总是一声声不耐烦的回应;晨光微熹,当您用香喷喷的早饭唤我起床并目送我出门时,留给您的只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妈妈,我总是向您索取,你总是无怨付出。

余生,请让我为您遮风挡雨。

(要抓住“愧疚之意”和“报答之心”两方面回答,不完整的酌情扣分。

符合大意,语言流畅,即可给满分。

18.(3分)BC(B选项着眼于全文,2分;C选项着眼于局部,1分;A选项详写第二次考试后教授调查得知真相。

D选项这一景物描写既烘托了苏教授的懊恼心情,又为下文写陈伊玲埋下伏笔。

19.(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春天”“早晨”体现了她积极阳光、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作者把她比作“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使得一个正值韶华技艺超群的姑娘在纸上活了起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专家们对陈伊玲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满分)

20.(3分)飘然离去,可见她当时内心很轻松,她不计个人得失,没有为自己复试失败而感到悲哀沉重。

(意思相近即可给满分)

21.(4分)她积极热心、善良真诚、乐于助人、不计个人得失、先人后己、舍己为公……(2分)(至少答两点才能给2分);示例:

她的故事告诉了我要以一颗博爱的心面对生活,乐于帮助身边的人,在奉献中让自己的青春闪光(2分)(符合大意,语言流畅即可给2分)。

四、(12分)

22.

(1)(3分)示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书写正确、规范、美观各1分,共3分)

(2)(2分)示例:

金兰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一面之交、布衣之交、杵臼之交、泛泛之交……(每个1分,写错字不给分。

23.

(1)(2分)示例:

我炫我自己、展现自我秀出风采、秀自我风采……(围绕主题即可给分)

(2)(3分)示例: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

本周四14:

00我们班将在教室举行自我风采展示活动,特邀请您参加,我们热切期望您的到来。

(语言流畅,交代清楚时间、地点、活动,用语文明,即可给满分)

24.(2分)《五猖会》《藤野先生》(每空1分,写错字不给分)

五、(60分)

25.(6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内容

(19分)

语言

(19分)

结构

(16分)

卷面

(6分)

一类卷

54-60分

思想感情真实、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流畅、生动。

构思有特点,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结构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