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0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 写作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7写作解析版

1.(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

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

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当然生活不一定都是好心情遇到好天气,有时机会潜行在深处,你寻觅不到它半点芳踪。

如南宋的辛弃疾,他壮志凌云,实力雄厚,但时不与我,只能空发“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之叹。

是啊!

“东风不与周郎便”,怎能“铜雀春深锁二乔?

”机遇的缺失,让多人英雄豪杰垂泪神伤,暗淡了一副翅膀。

可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定给你开了一扇窗。

尤其在如今这个时代,只要你真有那份实力,就会有相应的平台。

如马云凭着灵敏的嗅觉和坚韧的品质,在互联网这个大好环境中,创造了阿里巴巴的奇迹;如俞敏鸿凭着决绝的勇气和超人的努力,创造了新东方的辉煌……环顾四周,谁的成功不是实力的展示,不是机会的垂青?

谁的实力不是用努力置换,不是有其自己的“特殊微观结构”?

蝴蝶凭着一副“特殊微观结构”的翅膀,最终将五彩缤纷点亮。

人生如斯,也应准备一副翅膀,去迎候你的那缕阳光。

2.名词二次定义:

人的思维的深刻性,在于能透过表象看清本质。

材料是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而透过例子,我们应能抽象地去看待生活中的本真。

那么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就应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二次定义。

也就是说进行联想与拓展。

“蝴蝶本身具有的特殊结构”,实际上可对应一个人或一件事。

对于一个人来说,打铁要有自身硬,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特殊结构”就是自身本领强、技术高、素质硬……“光线”就是外面条件,是“平台”、“机遇”……如此进行二次定义后,作文的思路就逐渐清晰了。

2.(2015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①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

范围:

《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

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

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

②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

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

要求态度友善,语言幽默,文体不限。

要求,如第二题可以采用对联的内容。

总体上要注意不要超出字数限制。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是微写作,实际上就是其他省市的语句扩展的题目,难度不大。

关键是要扣住题干要求。

第一题答题时首先选择一部书籍,表述内容,然后阐明推荐的理由,注意推荐的理由和所陈述的内容之间的关系;第二题注意“不文明”的现象,接下来是劝说,“劝说”要和不文明的现象紧密结合。

还要注意“态度友善,语言幽默”的要求。

3.(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

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

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

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最后,我们看到了他的结局。

他坐在囚车之上,周围是百姓的谩骂。

我哭了。

我曾无数次为这个场景而落泪。

我哭他冤,哭他不平,哭他不值。

他伸出了手擦掉了我的泪。

我问他:

“你这一生,为这些人值吗?

”他捋了长须,唏嘘道:

“我辈为国蒙冤为国而死,何言如此。

纵使如此吾生仍值得!

”我看到了他的坚定,那份不论何时都存在的坚定。

 

我说:

“一生如此,你不后悔吗?

”这时昔日的画面浮现眼前:

独守孤城的宁前道,显赫一时的辽东经略,含冤而亡的民族英雄……他最后告诉我:

“我辈为国坚持到底,足矣!

” 

他叫袁崇焕,蛮荒之地的文人,固守的宁前道大败后金的辽东经略,含冤而死的督历。

他冷静也冲动;他曾为人谩骂,却光耀千古。

他这一生不悔、无憾。

因为他的坚持与爱国。

 

为民族而死,为国家而亡,快哉快哉,至死方休,这是袁崇焕用他的一生告诉我的。

 

不论历史怎么评价,袁崇焕,他终究是位英雄且名流青史……

4.(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好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哥白尼的日心说,最初被视为异端邪说,如果没有别人的支持,就算他复生,孤掌难鸣,也难逃迫害;有了他这样的先驱,有了那些执著真理的支持者,那条与宇宙、与真理相通的道路才在永恒时空中浮现,昭示后人。

伽利略不正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脚下从未有人涉足的路吗?

亚里士多德错误的观点统治人们达世纪之久,而伽利略却轻松地反驳了他,相信自己脚下的路,让他的名字永远流淌在历史长河中。

诗歌发展到唐朝,已成了漫山的野草,千篇一律,诗人们似乎已无路可走。

然而,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文豪的出现却将诗歌推向了顶峰。

若这些人也如前人一般,不肯尝试自己的道路,历史文学的星空将会变得多么黯淡,历史的长卷又将何等苍白无力!

还有那个张羽,如今的他已是《东方时空》的主编和主持人,可是有谁知道在进军《东方时空》的路上他是怎样一路地走来。

就读于北大新闻系的他曾经为进入这样的学府而骄傲,然而人才济济的北大中,他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学生。

他的梦似乎有些破碎,一落千丈的痛心让他漫无目的在求学。

可是人总该面对现实,找到自己前进的路,于是他苦练口语,他进入校园广播站,他不停地摸索,从小小的广播站中求知,磨炼自己,总结经验,他知道,要想在新闻界立足,他必须有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成功后的他为自己曾经地那股冲劲叫好。

他说,一切的机遇都只能在探索中遇到。

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云亦云,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新意可言?

历史又有什么发展、变化呢?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路,其实就在自己脚下。

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的路,天堑变通途,无路也相通。

在,各自成为一种观点,学生只要从中选择一句话来立意即可,如果把三句材料组合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个命题很封闭,论证结构都已经很明确了,只需把三句话演绎成文,很难出彩。

如果考生能从思辨的角度分析材料,把我们所熟悉的道理转化成另一种矛盾,用逆向思维的立意来写出“不一样”的文章,出彩的几率会比较高。

5.(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

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试题分析:

2015年高考湖南卷的作文题,是则情景类材料作文。

一则百来字的短文,竟能呈现出一幅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优美画卷。

确实不容易!

喷泉之所以能众人瞩目,是因为有地下泉水的默默不语的

6.(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锁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

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帮忙。

飞禽说,你没有翅膀,于是拒绝了。

大树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7.(2015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答案】

孙子说:

将领有“五危”即为将者的五个弱点。

而且强调: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看来这“五危”的确是“致命”的。

人应该牢记他的弱点。

在我们所做错的事情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我们的弱点。

有时我们并未察觉,但会因自己的弱点而下意识地犯错。

因此绝对不能小视。

既然将领的五危可以被总结并列举出来,说明我们的弱点是可以被察觉的,除了你是个不会分析和反思的人。

这段日子,我并没有弄懂什么叫做战争,我只是从书中的话语里获得了自己的体会。

也许这些体会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但既然这是一本学以致用的经典,只要会用,就是有收获的。

《孙子兵法》文字不超过五千言,可带给我的东西将会是无穷无尽的。

说实话,不能在此继续与大家分享我的感言,真让我有些遗憾。

还有那么多的思想等待我去探讨、去发现。

还是父亲说得对:

“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思想;在不同的年龄可以品味出不同的味道;处不同的心境可以感受不同的意蕴;经不同的体验可以顿悟出不同的哲理……所以,它可以反复读。

读他千遍万遍,思它千回万回,议它千次万次,用它千事万事……”

8.(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乡间有谚语:

“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缠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

“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

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9.(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

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

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

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

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

做一个老实的聪明人

“老实”我所欲也,“聪明”亦我所欲也,二者可以“得兼”。

——题记

用人是“老实”的好,还是“聪明”的好?

聪明的男人不老实,老实的男人不聪明,哪种男人适合过一辈子?

“老实”是我的坚守,“聪明”是我的追求。

老老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做一个“老实”的“聪明”人!

【解析】

试题分析:

今年四川卷作文仍为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准确的、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

本题材料甲说的是老实和聪明的内涵,人的性格分为两类,要么忠厚老实,要么机智聪明。

材料

10.(201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我的青春我的范儿

我接受“范儿教育”的第一课,是从认识明星开始的。

原来一个人有“范儿”,必须长得漂亮,五官端正,腰杆笔直,往那儿一站,自然便很“范儿”了,而如我等便属没有范儿,简直就是寒碜。

从此我对“范儿”充满了敬意,充满了羡慕,甚至有几分妒忌——因为我往死了努也迖不了标。

可转念一想,我没有明星的漂亮的五官,但我也有我的青春啊,我的青春不就是我的“范儿”吗。

从此我对“范儿’的含义有了更多的理解。

 青春的范儿是什么,青春可以是一切,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一篇文章,那么最美的青春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初开的青春就像那骄阳下的玫瑰,娇艳欲滴;成长的青春就如同那雷雨下的芳草,坚韧无畏;枯萎的青春就像那微风下的柳枝,安逸无思。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喜欢在阳光下许下自己的梦想;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崇拜在人群中挥舞闪光的焦点;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愿意在泥泞中追寻不变的坚持。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的骄傲,一样的自尊。

  因为我们有着一样的青春,蓬勃的不言放弃的青春。

  有人说,青春是关在监牢里的囚徒,它的一切都只得听从命运的命令,在平淡艰辛中走完;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耀眼的诗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给它焕发光彩,才显得与众不同;有人说,青春是一笔过时不来的财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放弃了一切去享受,才能体现生命的乐趣。

  可是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从不这么想。

  因为我们知道,有一种信念一直跟随着我们的青春,那就是——梦想。

青春之所以显得平淡,是因为你没有为了梦想而足够努力;青春之所以显得豪华,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们生命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这样东西莫过于奋斗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一旦失去了我们的肯定,它就显得毫无意义!

  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自信满满的范儿,骄傲勇敢的范儿,大胆真诚的范儿,没有人能够瞧不起你,如果你有不平凡的青春。

因为你不仅理解青春的奋斗,也可以在奋斗中完成青春的使命。

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

11.(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

(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要被“亲亲相隐”之类的伪伦理讨论所误导,那是键盘侠牵强附会的乱阐释,这不是会让父亲受到严惩的告密,而是一种提起注意的警示方式。

也不要被“大义灭亲”之类的高调赞美所迷惑,这是把你和父亲对立起来的高级黑。

这不是什么“大义”,就是纯粹而可爱的爱父之心,你“灭”掉的也不是亲情,而是父亲的陋习。

能意识到开车打手机的交通陋习,是原则;能在一再劝说无效后坚持用其他方式去影响,是韧性;能在穷尽各种方式后想到报警,是可爱和智慧;最终赢得了你父亲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话。

小陈,这一次事件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舆论的多元与复杂,当你走向社会,会更多接触到这种舆论生态,请坚守自己强大的内心,坚守自己内心崇高的爱与原则。

祝好!

你的支持者:

明华

12.(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

“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的文字简明清晰,没太多干扰信息,写作时注意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要分析他的特征,如“大李”应该重点突出“学术”,“老王”应突出“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小刘”应突出“个人爱好”,这是这则材料的难度所在,写作时紧紧围绕人物的特征行文,观点明确,围绕特点分析深刻,结构清晰为一类,分析不深刻,重点不突出为二类,性格特征不和材料要求,或脱离材料为三类。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2015年全国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延续之前五年的样式,仍然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给出的是一则虽是假设但现实生活中不难遇见的事情:

从三名当代风采人物候选人中选出一名“更具风采”的人物,写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内容贴近当前社会现实,也比较能体现当代青年学生关于理想和志向的思考,难度也并不是很大。

写作时注意中心明确、结构清晰。

13.(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古人说: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

(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3)不得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14.(201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

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

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

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点睛】今年的高考作文仍然属于材料作文型。

和往年的高考作文相比,题型上没有变化。

所选材料比较贴近生活,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满正能量。

作文在立意方面,要体现“人文关怀”。

命题的材料文字不多,但是小中见大,贴近学生的生活。

材料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学生阅读材料后,内心世界都能受到深深撞击,并激发出的情感火花。

从材料入手思考,可以立意为倡导正能量,歌颂人性美好,提倡理解、体谅和关爱。

15.(2015年高考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

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

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今年上海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延续了近几年高考作文“两概念”对立统一、辩证思维的路子,引导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这类作文题将比喻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合二为一,并在设置好的范围中谈关系。

此题看似比较开放,其实有些封闭。

“坚硬”和“柔软”的两部分,无论如何权衡轻重、把握分寸,最后的落脚点都是达到自身和谐。

题目读起来并不复杂,但审好题很有难度,逻辑性很强。

“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其实就是“能”对“能”、“否”对“否”,只有协调好了,才能达到和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