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369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现状及规划目标

中国的城市化与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许多研究表明中国自2007年以来整体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中国不断上升的碳及其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对本国乃至全球造成重大影响。

中国及其13亿人口在过去20年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198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23.7%;

预计201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

城市化的推进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使用、资源和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没有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政策,那么这一空前的城市化必将导致惊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中国正在迫切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减少城市发展及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十一五”计划也明确提出,必须减少碳排放及能源使用。

由此可见,在中国城市规划系统中运用创新的方法与工具创造低碳社区是势在必行的。

北京丰台区

《丰台河西地区整合规划》(2005-2020)是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代表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并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制定的目标相一致。

奥雅纳随后受一家当地开发商(代表丰台区政府,并作为其合作伙伴)委托,审核现有的法定区域计划并在500公顷区域内(长辛店项目社区),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低碳”概念总体规划。

该项目由奥雅纳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推进,并在项目进行期间获得丰台区政府及北京规划委员会的直接支持。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的目标

·

在可持续发展架构及绩效指标下,制定多用途社区概念规划(住宅区、商业区、未来的科技园区及轻轨站),并建立一个低碳的、经济可行的、社会包容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社区。

倡导一组创新的“低碳分区规范”,结合可持续发展指标及法定分区规范来处理气候变化的影响。

C:

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

长辛店低碳社区坐落于丰台河西地区,位于北京市的西南区域。

该项目距北京市中心约17公里,是北京西南走廊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

建议项目位于该区域,占地500公顷,其中包括将来的住宅区、商业区、开放空间和研究工业园区,并将开通轻轨作为公共交通。

未来规划人口将达到7万人。

第一阶段

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目标的概念规划

奥雅纳的城市规划团队带领各领域的专家为该项目进行了低碳总体规划、可持续发展策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有别于国内注重空间元素的传统规划程序,该项目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了以资源管理为目标的创新规划工具。

创新战略与工具

(I)可持续发展框架——愿景、目标及主要绩效指标

该概念规划基于具有明确愿景,目标及可量化绩效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框架。

我们制定出了能源、水、废弃物、环境和生态等战略与指标,用于准备和评估规划方案,实现低碳社区的目标。

我们提议的低碳社区概念规划采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能源需求管理、可再生能源使用、碳减排、低水耗、水的最大化循环使用、交通可达性、废弃物管理与再生等。

这样的资源管理架构可以将碳排放及气候变化影响减到最小。

该项目还制定了19项可持续发展指标来比较提案与传统城市发展(“BAU”)模式的不同之处。

自然资源

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相对于现有的规范),包括通过树木种植的碳中和。

至少20%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能源使用减少20%(相对于现有的规范)。

600人/公顷居住用地密度。

10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建造中利用可循环和本土材料。

居民室内生活用水量不多于110升/天/人。

在一年一遇降雨量的条件下,地块内实现雨水径流零排放。

90%的用水来自非传统/再利用途径。

环境

整个区域50%以上为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0平方米。

80%的植物为乡土物种。

经济

中小企业占产业发展总建筑面积的20%,,家庭办公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3%,使居民可以选择在家里办公。

社会

住宅建筑总量的15%社会保障性用房。

原地旧村改造。

100%居住人口距公共开放空间不超过400米。

100%居住人口距邻里中心不超过500米。

100%居住人口距公交专用线和公交站点不超过500米。

在M14号线开通后,公交出行比例(晚高峰)达到2020年北京市中心城规划的公交出行目标。

所有公共区域及20%的住宅为残疾人设立无障碍设施设计。

(II)可持续发展工具——资源管理及碳排放

(a)综合资源管理模型

建立综合资源管理体系,作为绩效评估框架,在模型中将技术解决方案的表现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这一模型结合了空间(总体规划方案)与资源流参数(如能源与碳排放水平),联系不同的技术准则(城市形态、密度、交通方案、能源使用、水资源、废弃物管理、生态)。

这种相互联系的评估工具有利于在项目初期提出问题,以便优化项目绩效,持续改进。

(b)生态足迹

为了衡量资源利用与限制供应,我们运用了生态足迹来评估总体规划方案的有效性。

我们通过实施一系列主要的战略,减少了自然资源的使用,最终的总体规划与北京的平均水平和现有规范相比,生态足迹大幅减少。

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相比,人均生态足迹减少了27%。

随着更多政策的支持,生态足迹有望进一步减少。

(III)社会进步——参与规划及村落改造

该项目强调了在可持续发展中融入社会效益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的城市发展以赔偿的方式搬迁现有的农村,亦切断了当地社区的文化与社会网络。

而该项目通过工作坊等形式鼓励居民参与规划过程,并实行原地改造,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与传统的生活形态。

三个现有村落的当地特性与社会结构在提案中均得以保留,避免了全面的清除与搬迁。

第一阶段结束后,总体土地使用规划实现了20项可持续发展指标。

第二阶段

倡导低碳分区规范作为法定分区规范(控制性规划)

在规划过程的第二阶段,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导则为整体与个别地块指明了现场工程、建筑、风景、生态、水资源能源系统、废弃物、能源节约和再生能源需求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根据第一阶段所提出的土地使用规划以及对能源、水和废弃物战略的进一步技术模拟结果,我们对南面部分(147公顷住宅区、商业区及露天场所)的地块及街区层面进行了更详细的可行性评估,旨在为整体与个别地块制定一系列的低碳分区规范,为发展控制奠定技术基础。

挑战——在现有中国法定规划体系内实现低碳规划

总体土地使用规划制定后,实施低碳社区规划困难重重,需要运用创新的方式。

现有的中国法定规划体系注重于在当地详细规划层面——法定控制性规划(类似分区规划)制定具体地块的发展参数,如密度、容积率、让移要求等。

明确的规划条件是在法定规划层面制定的,作为可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之一。

但是,中国法定规划中现有的强制规划参数涵盖面有限,无法在地块层面促进所有能源、资源和减排目标的实现。

现有的法定控制规划只是在以下方面强调分区规范/标准:

土地使用类型;

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容积率

绿化率

机动车出入口;

停车需求

以上所罗列的强制规划参数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欠缺,无法完全实现低碳规划的目标,如减少能源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雨水回收利用、暴雨管理最佳方法、废弃物管理与水治理等。

这对中国的规划师来说无疑是种挑战。

因此,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作为试点项目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类项目找到了制度上的解决方案。

该项目也是先锋性的个案研究,确保低碳发展模型可以在中国实施、执行和复制,通过创新性的低碳分区规范,解决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问题。

方法——制定低碳城市设计导则与分区规范

在制定城市设计导则和准备设计提案的过程中,所有的绩效目标与技术要求都在各个地块与街区层面进行了模拟,以保证通过在各个地块实施可强制执行的分区规范,最终可以在整个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这样,非传统的新分区规范可以与法定控制规划(包括能源减少标准、可再生能源使用标准、暴雨渗透标准、屋顶绿色/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要求、绿色开放空间生态和排氧能力以及废弃物管理及再生水利用)相结合。

法定控制规划(分区规划)——结合各地块低碳规划条件的试点项目

根据低碳分区导则,我们为各个地块制定了一系列法定控制规划(分区规范),成为北京的一个试点项目。

该项目把能源、水和废弃物等参数的低碳分区规范结合到中国的法定规划体系中,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这一创新方法将大大改善中国实施低碳规划概念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该试点项目也表明,中国的规划体系需要进行制度改革,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009年10月21日,由奥雅纳工程顾问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项目荣膺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CityandRegionalPlanners-ISOCARP)颁发的2009年度优秀项目大奖。

该奖项是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授予城市、区域及机构的最高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