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404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光镜是如何使微小物体放大的呢物镜和目镜的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们的作用都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于被检标本是放在物镜下方的1〜2倍焦距之间的,上方形成一倒立的放大实相,该实相正好位于目镜的下焦点(焦平面)之内,目镜进一步将它放大成一个虚像,通过调焦可使虚像落在眼睛的明视距离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直立的实像。

显微镜中被放大的倒立虚像与视网膜上直立的实像是相吻合的,该虚像看起来好像在离眼睛25cm处。

分辨力是光镜的主要性能指示。

所谓分辨力(resolvingpower)也称为辨率或分辨本领,是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即分辨出标本上相互接近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据测定,人眼的分辨力约为100Mme显微镜的分辨力由物镜的分辨力决定,物镜的分辨力就是显微镜的分辨力,而目镜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无关。

光镜的分辨力(R)(R值越小,分辨率越高)可以下式计算:

这里n为聚光镜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为1、油为1.5);

?

为标本对物镜镜口张角的半角,sin的最大值为1;

为照明光源的波长(白光约为0.5m)。

放大率或放大借数是光镜性能的另一重要参数,一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借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

(一)机械部分

1、镜筒:

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或双筒式两类。

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

而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的。

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度角,在其镜筒中装有能使光线折转45度的棱镜。

2、物镜转换器:

又称物镜转换盘。

是安装在镜筒下方的一圆盘状构造,可以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自由旋转。

其上均匀分布有3〜4个圆孔,用以装载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转动物镜转换盘可使不同的物镜到达工作位置(即与光路合轴)。

使用时注意凭手感使所需物镜准确到位。

3、镜臂:

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弯曲状构造,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

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度,否则显微镜则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倒。

在使用临时装片时,千万不要倾斜镜臂,以免液体或染液流出,污染显微镜。

4、调焦器:

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螺旋(大螺旋)和细调螺旋(小螺旋)两种。

粗调螺旋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以较快速度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葩使物像呈现在视野中,适于低倍镜观察时的调焦。

而细调螺旋只能使镜筒或载物台缓慢或较小幅度的升降(升或降的距离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适用于高倍镜和油镜的聚焦或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一般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再使用细调焦螺旋,精细调节焦距。

有些类型的光镜,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重合在一起,安装在镜柱的两侧。

左右侧粗调螺旋的内侧有一窄环,称为粗调松紧调节轮,其功能是调节粗调螺旋的松紧度

(向外转偏松,向内转偏紧)。

另外,在左侧粗调螺旋的内侧有一粗调限位环凸柄,当用粗调螺旋调准焦距后向上推紧该柄,可使粗调螺旋限位,此时镜台不能继续上升但细调旋仍可调节。

5、载物台:

也称镜台,是位于物镜转换器下方的方形平台,是放置被观察的玻片标本的地方。

平台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通光孔,来自下方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

6、镜柱:

为镜臂与镜座相连的短柱。

7、镜座:

位于显微镜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于支持和稳定镜体。

有的显微镜在镜座内装有照明光源等构造。

(二)光学系统部分

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

1、目镜:

又称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起着将物镜所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

大的作用。

每个目镜一般由两个透镜组成,在上下两透镜(即接目透镜和会聚透镜)之间安装有能决定视野大小的金属光阑一一视场光阑,此光阑的位置即是物镜所放大实像的位置,故可将一小段头发粘附在光阑上作为指针,用以指示视野中的某一部分供他人观察。

另外,还可在光阑的上面安装目镜测微尺。

每台显微镜通常配置2〜3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目镜,常见的有5X、10X和15X(X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X目镜。

2、物镜:

也称接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

每台光镜一般有3〜4之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每个物镜由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是显微镜最主要的光学部件,决定着光镜分辨力的高低。

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X、40X和100X等儿种。

一般将8X或10X的物镜称为低倍镜(而将5X以下的叫做放大镜);

将40X或45X的称为高倍镜;

将90X或100X的称为油镜(这种镜头在使用时需浸在镜油中)。

在每个物镜上通常都刻有能反映其主要性能的参数,主要有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

(如10/0.25、40/0.65和100/1.25),该物镜所要求的镜筒长度和标本上的盖玻片厚度(160/0.17,单位mm)等,另外,在油镜上还常标有“油”或“Oil”的字样。

油镜在使用时需要用香柏油或石蜡油作为介质,这是因为油镜的透镜和镜孔较小,而光线要通过载玻片和空气才能进入物镜中,玻璃与空气的折光率不同,使部分光线产生折射而损失掉,导致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而使视野暗淡,物像不清。

在玻片标本和油镜之间填充折射率与玻璃近似的香柏油或石蜡油时(玻璃、香柏油和石蜡油的折射率分别为1.52、1.51、1.46,空气为1),可减少光线的折射,增加视野亮

度,提高分辨率。

物镜分辨力的大小取决于物镜的数值孔径(numerial

aperture,N.A.),N.A.又称为镜口率,其数值越大,则表示分辨力越高。

图1-3物镜的性能参数及工作距离

C线为盖玻片的的上表面,10?

物镜的工作距离为7.63mm;

40?

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198mm;

10/0.25、40/0.65、100/1.25表示镜头的放大倍数和数字孔径。

160/0.17表示显微镜的机械镜筒长度(标本至目镜的距离)和盖玻片的厚度。

即镜筒长度为160mm,盖玻片厚度为0.17mm。

不同的物镜有不同的工作距离。

所谓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焦距调好、物像清晰)时,物镜最下端与盖玻片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工作距离成反比。

当低倍镜被调节到工作距离后,可直接转换高倍镜或油镜,只需要用细调螺旋稍加调节焦距便可见到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同高调焦。

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也可从外形上加以区别,一般来说,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低倍镜最短,油镜最长,而高倍镜的长度介于两者之间。

3、聚光器:

位于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下方,由聚光镜和光圈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2〜3个透镜组合而成,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将光线汇集成束。

在聚光器的左下方有一调节螺旋可使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光线的强弱,升高聚光器可使光线增强,反之则光线变弱。

光圈也称为彩虹阑或孔径光阑,位于聚光器的下端,是一种能控制进入聚光器的光束大小的可变光阑。

它由十儿张金属薄片组合排列而成,其外侧有一小柄,可使光圈的孔径开大或缩小,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在光圈的下方常装有滤光片框,可放置不同颜色的滤光片。

4、反光镜:

位于聚光镜的下方,可向各方向转动,能将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中。

反光镜有两个面,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凹面镜有聚光作用,适于较弱光和散射光下使用,光线较强时则选用平面镜(现在有些新型的光学显微镜都有白带光源,而没有反光镜;

有的二者都配置)。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准备

将显微镜小心地从镜箱中取出(移动显微镜时应以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放置在实验台的偏左侧,以镜座的后端离实验台边缘约6〜10cm为宜。

首先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和正常。

如果是镜筒直立式光镜,可使镜筒倾斜一定角度(一般不应超过45度)以方便观察(观察临时装片时禁止倾斜镜臂)。

(二)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对光:

打开实验台上的工作灯(如果是自带光源显微镜,这时应该打开显微镜上的电源开关),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略升高(或使载物台下降),调节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转到工作状态(即对准通光孔),当镜头完全到位时,可听到轻微的扣碰声。

打开光圈并使聚光器上升到适当位置(以聚光镜上端透镜平面稍低于载物台平面的高度为宜)。

然后用左眼向着目镜内观察(注意两眼应同时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的方向(自带光源显微镜,调节亮度旋钮),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中。

2、放置玻片标本:

将玻片标本放置到载物台上用标本移动器上的弹赞夹固定好(注意:

使有盖玻片或有标本的一面朝上),然后转动标本移动器的螺旋,使需要观

察的标本部位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3、调节焦距:

用眼睛从侧面注视低倍镜,同时用粗调螺旋使镜头下降(或载物

台上升),直至低倍镜头距玻片标本的距离小于0.6cm(注意操作时必须从侧面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以避免镜头碰破玻片)。

然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用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再转动细调螺旋,使视野中的物像最清晰。

如果需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其至不在视野内,可用标本移动器前后、左右移动标本的位置,使物像进入视野并移至中央。

在调焦时如果镜头与玻片标本的距离己超过了1cm还未见到物像时,应严格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

(三)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标本前,应先用低倍镜寻找到需观察的物像,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同时调准焦距,使被观察的物像最清晰。

2、转动物镜转换器,直接使高倍镜转到工作状态(对准通光孔),此时,视野中一般可见到不太清晰的物像,只需调节细调焦螺旋,一般都可使物像清晰。

请注意:

(1)在从低倍镜准焦的状态下直接转换到高倍镜时,有时会发生高倍物镜碰擦玻片而不能转换到位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高倍镜、低倍镜不配套,即不是同一型号的显微镜上的镜头),此时不能硬转,应检查玻片是否放反、低倍镜的焦距是否调好以及物镜是否松动等情况后重新操作。

如果调整后仍不能转换,则应将镜筒升高(或使载物台下降)后再转换,然后在眼睛的注视下使高倍镜贴近盖玻片,再一边观察目镜视野,一边用粗调螺旋使镜头极其缓慢地上升(或载物台下降),看到物像后再用细调螺旋准焦。

(2)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原因,许多显微镜的低倍镜视野中心与高倍镜的视野中

心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即:

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光轴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在从低倍镜转换高倍镜观察标本时常会给观察者迅速寻找标本造成一定困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帮助观察者在高倍镜下能较快找到所需放大部分的物像,可事先利用羊毛交叉装片标本來测定所用光镜的偏心情况,并绘图记录制成偏心图。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在高倍镜下找到羊毛交叉点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心;

②换低倍镜观察羊毛交义点是否还位于视野中央,如果偏离视野中央,其所在的位置就是偏心位置;

③将前面两个步骤反复操作儿次,以找出准确的偏心位置,并绘出偏心图。

当光镜的偏心点找出之后,在使用该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标本时,事先可在低倍镜下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至偏心位置处,再转换高倍镜观察时,所需的观察目标就正好在视野中央。

(四)油镜的使用方法

1、用高倍镜找到所需观察的标本物像,并将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2、将聚光器升至最高位置并将光圈开至最大(因油镜所需光线较强)。

3、转动物镜转换盘,移开高倍镜,往玻片标本上需观察的部位(载玻片的正面,相当于通光孔的位置)滴一滴香柏油(折光率1.51)或石蜡油(折光率1.47)作为介质,然后在眼睛的注视下,使油镜转至工作状态。

此时油镜的下端镜面一般应正好浸在油滴中。

4、左眼注视目镜中,同时小心而缓慢地转动细调螺旋(注意:

这时只能使用微调节螺旋,千万不要使用粗调节螺旋)使镜头微微上升(或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

野中出现清晰的物像。

操作时不要反方向转动细调节螺旋,以免镜头下降压碎标本或损坏镜头。

5、油镜使用完后,必须及时将镜头上的油擦拭干净。

操作时先将油镜升高lcm,并将其转离通光孔,先用干擦镜纸揩擦一次,把大部分的油去掉,再用沾有少许清洁剂或二甲苯的擦镜纸擦一次,最后再用干擦镜纸揩擦一次。

至于玻片标本上的油,如果是有盖玻片的永久制片,可直接用上述方法擦干净;

如果是无盖玻片的标本,则盖玻片上的油可用拉纸法揩擦,即先把一小张擦镜纸盖在油滴上,再往纸上滴儿滴清洁剂或二甲苯。

趁湿将纸往外拉,如此反复儿次即可干净。

三、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

1、取用显微镜时,应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不要用单手提拿,以避免目镜或其它零部件滑落。

2、在使用镜简直立式显微镜时,镜筒倾斜的角度不能超过450,以免重心后移使显微镜倾倒。

在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装片时,不要使用倾斜关节,以避免由于载物台的倾斜而使液体流到显微镜上。

3、不可随意拆卸显微镜上的零部件,以免发生丢失损坏或使灰尘落入镜内。

4、显微镜的光学部件不可用纱布、手帕、普通纸张或手指揩擦,以免磨损镜面,需要时只能用擦镜纸轻轻擦拭。

机械部分可用纱布等擦拭。

5、在任何时候,特别是使用高倍镜或油镜时,都不要一边在目镜中观察,一边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以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损坏镜头或玻片标本。

6、显微镜使用完后应及时复原。

先升高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取下玻片标本,使物镜转离通光孔。

如镜筒、载物台是倾斜的,应恢复直立或水平状态。

然后下

降镜(或上升载物台),使物镜与载物台相接近。

垂直反光镜,下降聚光器,关小光圈,最后放回镜箱中锁好。

7、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双手并用(左手操纵调焦

螺旋,右手操纵标本移动器)的习惯,必要时应一边观察一边计数或绘图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